印度軍工三大坑,除了「阿瓊」坦克「光輝」戰機外,還有一個是什麼?

2020-12-27 騰訊網

印度是世界最大的軍火進口國之一,每年巨額的軍費投入,導致印度有了「萬國牌」的稱號,通過大規模的進口世界上先進的武器裝備,確實能迅速提升軍隊的戰鬥力,但是想要維持龐大的軍備,必須花費巨額資金,如此繁雜的軍事裝備,需要的彈藥和進行維護的零配件,對軍隊後勤工作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為了建設自己的軍工體系,印度也從最初的引進採購,通過仿製不斷發展「印度製造」,不過印度的研發之路,是出奇的坎坷。

阿瓊坦克

坦克作為陸戰之王,針對陸軍部隊要求,和現代化戰爭的需要,印度要實現軍工體系的國產化,首先就要研發自己的坦克,針對這個問題,1973年5月中旬,印度國防部長拉姆斯沃默·文卡塔拉曼在印度議會上說,印度自行研製一種稱為印度豹(Chetak)的新型主戰坦克。該坦克起初叫MBT-80坦克,最後定名為阿瓊式主戰坦克。

經過15年的研製,截止1987年年底,才製成10輛樣車,其中6輛交給印度陸軍試驗,至此阿瓊坦克距離裝備部隊依舊遙遙無期,而經過不斷撥款,該計劃的花費已經達到29.20億盧布,是第一次撥款的20倍。

在印度陸軍對樣車進行了測試之後,對試驗結果大為不滿,因為阿瓊坦克存在太多的缺點,比如裝填炮彈時火炮必須調到一定的仰角,否則無法裝彈,炮塔轉動時會碾壓駕駛員的頭部,火炮處於正前方向時,駕駛員無法出入駕駛艙,印度陸軍稱「阿瓊」坦克「不適宜上戰場」,並拒絕籤發定型證書。

印度國防部最終只好無奈地取消本土自行研發和製造的「阿瓊」主戰坦克成軍計劃,而已經生產的少量「阿瓊」坦克將用於執行訓練任務。「阿瓊」坦克計劃前後共耗資約35億美元,最後卻只得到了包括原型在內35輛均價高達1億美元的訓練坦克。

光輝戰機

20世紀八十年代,印度為了取代逐漸老化的米格-21戰鬥機決定自己研發,一款國產戰機,可能是受到「阿瓊」的教訓,印度研製「光輝戰機」大量借鑑了外國先進戰鬥機的經驗,通過採購國外的先進零部件,經過磕磕絆絆的研發,最終到戰機服役,前後用了三十多年的時間,「光輝戰機」採用美國進口的發動機,在動力性能方面還是比較優秀的,武器裝備方面也非常豐富,但是選擇的武器也大都是進口的,這樣雖然能取眾家之長,但終究還是有點受制於人的感覺,經過三十年時間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最終才組裝出了「光輝戰機」而且這架戰機對外軍售達到了八千五百萬美金,最重要的是,戰機的核心設備都是別國的,所以戰鬥機要是出現什麼問題,那麼維修會比較麻煩,一旦別國停止出售戰機配件,「光輝戰機」也就只有趴窩的份了。

北極星直升機

北極星軍用武裝直升機,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研製的多用途輕型武裝直升機。早在上世紀70年代,為了滿足海軍和空軍要求,印度就著手準備研製通用型直升機,但是印度薄弱的軍工基礎,導致數十年都沒有取得太大的進展,直到卡吉爾戰爭的爆發,印度空軍和陸軍均苦於沒有適於在海拔8000米高度上作戰的飛機,特別是帶有一定攻擊能力的武裝直升機。當時印軍裝備的戰鬥機和直升機都不適合在這個海拔高度上作戰,所以印度為了爭奪在高海拔地區的控制權,加快了「北極星」的研發和列裝進程,2014年,該型武裝直升機具備初始作戰能力,由於該機在研發過程中突出了高海拔地區的適應能力,具有高原作戰能力,顯著增強印度空軍小型、高機動飛行作戰部隊的實力,所以印度陸軍很快就裝備了114架,而印度空軍也裝備65架,但是實踐出真理,在之後的使用過程中發現,這款直升機的發動機控制裝備存在致命問題,和別的印軍戰鬥機一樣,「北極星」因為發動機致命問題時不時就會跟地面來一個親密接觸。

一個國家軍工體系的建設,是需要高科技人才,不斷地「精耕細作」最終才能開花結果,從工業基礎開始一點一點,健全工業體系,使之系統化,成熟的工業體系最終才能鑄就大國重器。

相關焦點

  • 印度阿瓊坦克遇到中國99A坦克怎麼辦,這一缺陷註定阿瓊坦克完敗
    最近這段時間,印度與周邊的國家衝突不斷,先是與巴基斯坦在邊界火拼,被人家把戰機打下來了,還俘虜了一名軍官,之後又在加勒萬河谷與中國的衝突中吃了虧,但是印度還不收斂氣焰,又傳出花費52億美元巨資,購買戰鬥機和航空飛彈。
  • 「體重」創紀錄的阿瓊坦克,暴露了印度自主國防軟肋
    「印度坦克超重的原因,應該屬於坦克整車的設計問題,因為各系統、部件之間缺乏體系化設計,只能採取『片面』解決的方式,即缺什麼補什麼,這必然導致超重的問題。」方長安表示。有媒體指出,「阿瓊」坦克的最新版本實際上跟上了現代坦克的步伐。
  • 阿瓊出馬,一個頂倆!印度國產明星坦克,為啥又貴又重?
    在中國15式坦克與印度阿瓊坦克的噸位比拼中,阿瓊坦克可以說是「一個頂倆」;同時阿瓊坦克採用了過多國外核心部件,再加上國內製造的緣故,價格奇高,若與本國軍隊裝備的T90坦克相比,價格方面也可以說是「一個頂倆」。作為印度的明星武器,又貴又重的阿瓊坦克在軍迷朋友中知名度是很高的。
  • 印度再買118輛最新「阿瓊」:就是衝著巴基斯坦VT-4坦克來
    ,隨著印度總理莫迪觀看了印度國產坦克「阿瓊」,印度本土設計的「阿瓊」 Mk-1A通過試驗,準備投入生產。印度國產坦克「阿瓊」Mk-1A是「阿瓊」坦克的改進型,目前有兩個團,一共124輛「阿瓊」坦克在印度軍中服役。而印度「阿瓊」坦克一個特點就是沒有經歷實戰考驗,不論是在克什米爾、旁遮普還是拉達克地區,印度都有沒有將這種吹噓上天的坦克投入到實戰之中。
  • 印度阿瓊坦克首次炮射反坦克飛彈 摧毀3公裡外目標
    (原標題:印度「阿瓊」坦克首次炮射反坦克飛彈 摧毀3公裡外目標)
  • 印軍方推遲阿瓊坦克訂單,俄專家:阿瓊無法滿足印度需求,明顯不如T-90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12月16日報導,俄羅斯軍事專家費奧多爾·博爾德列夫表示,印度推遲生產該國阿瓊坦克的訂單是由於該坦克在很多方面尚未滿足印度的需求,並且明顯不如俄羅斯的T-90S坦克。
  • 造坦克的拉去縫口罩,造大炮的改行配藥水,印度軍工正業沒法幹了
    據外媒報導,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印度許多軍工機構的正常科研生產工作如今都陷入到了滯緩甚至是停擺狀態,這其中就包括印度國營軍械廠(OFB)。有消息人士透露,受到印度政府此前所頒布的印度全國封城21天的政令影響,OFB今年的年度財政目標恐將無法完成。
  • 印度要裝備6500輛坦克,軍力直追美俄
    根據2019年全球火力指數排行榜顯示,印度的軍事實力已經達到了全球第四的水平,僅次於中美俄三國,軍事大國該有的武器印度都有。不管是核武器,還是戰略核潛艇和航空母艦等等,印度都一應俱全,所以印度能排到世界第四,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水分的。然而,就在這種情況下,印度還在大力發展軍事,準備將軍事實力再次拔高一個臺階。
  • 印度連雷達罩都無法生產,卻宣布要造隱身戰機,底氣來自哪裡?
    印度一直以來都希望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大國,不惜在軍事工業領域投入重金,研發陸海空國產武器,目前也的確獲得了一些成果,比如光輝戰鬥號、加爾各答級驅逐艦、阿瓊主戰坦克。不過印度的這些國產武器,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國產化率不足問題,比如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光輝戰機,雷達、發動機、彈射座椅等關鍵設備都需要進口,甚至連雷達罩都無法自己生產,需要專門從英國進口。戰機上的雷達罩又被稱為「鼻錐罩」,它雖然是一個不起眼的設備,但是技術含量卻並不低,重要性相比發動機、雷達毫不遜色。
  • 印度的國防自主到底怎麼樣?國產坦克被打入冷宮,連自己人都嫌棄
    今年下半年的時候,印度政界和軍方高層提出了所謂的"國防自主化"戰略,他們煞有介事地表示要禁止101種外國武器的進口,其中包括火炮,直升機以及護衛艦等等。印度高層表示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印度本土的軍工研發和製造水平,從而將命脈工業掌握在自己手裡。要知道沒有核心技術的軍隊是沒有靈魂的。
  • 印度購買了大量美俄武器,兩國不擔心遭逆向工程?答案其實很明顯
    比如印度的阿瓊坦克可是在徳國老師手把手的教育下搞出來的,即便是這樣,還是把坦克1500馬力的發動機給搞成了500馬力,後來在老師的努力下總算是到了1000馬力。印度很多的武器裝備都是有生產線的,例如,蘇-30MKI戰鬥機,可是印度即便是現在,維修還是需要俄羅斯幫助,很多技術含量並不高的零件,印度依然不能國產,包括螺絲之類的,鋼材達不到要求。
  • 印度軍方被迫採購118輛重型坦克,比T-90貴180萬,卻只能淪為靶子
    眾所周知,印度的軍工產業一直未能成氣候,而新德裡為此操碎了心,不僅下令在禁止進口超過百種武器,還必須在數年內逐步取消武器進口,以扶持國產武器。而印度的多款國產武器也被印媒譽為"印度的驕傲",受到新德裡的大力支持。
  • 印度厲兵秣馬,儲備15天高強度戰爭武器彈藥,軍火商要偷笑了
    要知道,現在印度可以拿得出手的裝備,基本都依賴進口,而一個軍事裝備大量依賴進口的國家,又怎麼能真正站起來呢。與印度長期飛揚跋扈、逮誰懟誰的態度不同,印度的軍工產業是印度一塊大大的心病。可以說,一天不解決這個心病,印度的腰杆就一直挺不直。
  • 印度吹噓自研的六代機,將超越世界上所有五代機
    (英國六代機"暴風雨"模型)近日英國國防部官員和BAE系統公司再次向印度表態,有意與印度會談"暴風雨"第六代戰機合作開發的相關事宜,早在2019年英國就已經正式對印度發出過"暴風雨"計劃合作的邀請。印度媒體更是"開局一張圖,性能全靠吹",大言不慚地吹噓印度國產的AMCA戰鬥機性能將遠超蘇-57、殲-20、F-35,中美俄三家的五代機莫名其妙就被還處在模型階段的AMCA給超越了,當然這還不算完,印度還計劃在2034年推出AMAC MK2,該機型將使用印度國產的高性能發動機與定向能武器,並且將會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的六代機。
  • 做一個簡單的中印軍力比較:一個專打世界第三,一個號稱世界第三
    光輝戰機是印度軍工難道的成就就軍人數量上看,雖然中印兩國人口基數相差不大,但中國現役軍人的數量要遠遠超過印度,根據最新資料,目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兵力約200萬人,印度方面則只有130)和新購買的100輛韓國產K-9自行火炮來看,其數量和性能也不會高到什麼程度,而且其坦克和裝甲車輛多數已經老舊,較新式的是俄制T-90主戰坦克,數量也才400多輛,而印度的自製「阿瓊」坦克並不算成功,妥善率並不高,多數阿瓊戰車已停用。
  • 亞美尼亞起訴印度軍隊,劣質雷達貽誤戰機,4000萬美金買來一堆廢鐵
    ,計算出的彈道也存在較大誤差,導致亞美尼亞軍隊多次貽誤戰機,沒有及時消滅亞塞拜然炮兵陣地。,能夠發現30千米外的大口徑炮彈軌跡、20千米外的迫擊炮彈軌跡、40千米外的火箭彈軌跡。 阿瓊坦克 「施瓦提」炮兵定位雷達與其它的印度國產武器一樣,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可靠性差
  • 印度公布未來武器清單
    但即便是這樣,印度仍然堅持做著他們的「大國夢」,其開國總理尼赫魯就曾表達過對大國地位的憧憬:「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流角色的,要麼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銷聲匿跡」。這份未來武器清單囊括了海陸空三軍,分別有:維克蘭特號航母、維沙爾號航母、格裡戈羅維奇上將號護衛艦、P-17A護衛艦、信實級快速巡邏艇、光輝無人戰機、陣風戰機、S-400防空飛彈系統、無畏級巡航飛彈、布拉莫斯2高超音速飛彈、烈火6洲際彈道飛彈、阿瓊MK1A坦克、「光環」無人戰鬥機、MQ-9收割者無人機……其中列出的武器多達40多種,在此就不一一列舉
  • 阿瓊坦克單挑俄T90成功,印軍卻堅決取消訂單,俄稱和99A坦克有關
    這次對抗印度一共出動了28輛坦克,其中一個中隊裝備14輛阿瓊坦克,另一個中隊裝備14輛T-90坦克。兩款坦克在對抗之中,『阿瓊』坦克展示出了很大的優勢,甚至在單挑中,阿瓊坦克還戰勝了T-90坦克。當時,印度陸軍高層對於這款坦克的性能是非常肯定的,他們認為阿瓊坦克是一款非常優秀的坦克。
  • 光輝戰機又鬧笑話,印度自嘲:2045年進入生產線,2085年進入AMCA
    圖為印度米格-21說起「光輝」戰機,想必軍迷朋友們一定不會陌生,這個自立項到服役就花了33年時間的「老大難」戰鬥機,終於在2015年被印度空軍接收,第一批的服役數量僅僅為2艘。但是當時的印度還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2021年前達到每年生產24架,不過這一目標看來是十分難以完成了,僅僅是2017年一整年,印度也才生產出6架,且其中只有4架滿足服役要求,這四架飛機各自的零部件還並不能通用......
  • 俄羅斯軍事工業的「復活」,為什麼說離不開中國與印度?
    其雖然在新一代武器的研製上有些乏力,但是憑藉在蘇聯時期留下的老底子,俄軍工在不少現成的武器平臺上改進升級,保證了現有的武備力量依然十分強大。除滿足本國軍隊裝備需求外,每年還能對外出口上百億美元的武器。俄羅斯軍工之所以能從1990年代幾乎難以為繼的地步,到2000年代初的快速復活,再到如今依舊保持了強勁的勢頭,其實是要感謝中國和印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