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種族之首的「婆羅門」,究竟有多厲害?和最低種族又有何差距

2020-12-24 歷史回憶室

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是謂大同。——康有為

記得紀伯倫說過這樣一句話,「大殿的角石,並不高於那最低的基石」,簡單來說就是兩個字,平等。

而我們從書中讀過了太多的不平等,就是在那個封建迷信的舊社會中,這也是為什麼人們要推翻舊社會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然而,即便是在當今這個社會中,有些國家還是存在著強烈的「分貴賤,有尊卑」的種族制度,那就是印度,在印度一共有五大種族,其中最高級的種族就是「婆羅門」,這個種族的人們擁有很多特權,在印度,最高級的種族跟最低級的種族之間到底有多大差距呢?

延續三千多年的種族制度

在公元前1500年的時候,有一群雅利安人來到了印度次大陸,他們成功統治了印度。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他們建立了階層劃分非常準確的種族制度。令人驚嘆的是,在三千年多年後的今天,印度依舊在使用這種種族制度

在印度的種族制度中,一共分為四大種族跟一個特別的種族,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以及達利特合起來就是五大種族。

先來說說這個被列為四大種族之外的第五大種族——達利特。

達利特在印度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他們只能在名義上算作人,卻從來不被當成人看待,他們在印度做著最髒最累最危險的工作,同時,他們的生死也不被人關注,他們在印度一般不被稱為達利特,另有一個特殊的稱呼,「賤民」。

四大種族中,等級最低的是首陀羅。比起達利特人,他們地位沒高哪兒去,也是從事最底層的工作,一般是別人的僕人,但是好歹,他們的存在被人承認,還能算作是人。

吠舍是比較平衡的一個種族,他們跟我們比較像,是平民,可以從事各種工作,有能力的吠舍也可以靠著自己的努力成為富商,不過,他們的地位並不高,他們掙的錢大都用來養最高等級的兩個種族。

再就是剎帝利,他們在印度是貴族。剎帝利一般在軍事或者是政治上掌握著很重要的職位,不過,他們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守護婆羅門

享受無數特權的最高種族

婆羅門是印度最高等級的種族,這個種族很特別,他們一般不會擔任政治或者是軍隊上的職位,他們一般是僧侶或者是學者。那麼,他們什麼是最高等級的種族呢?

大家要知道,印度是一個宗教信仰很強的國家,對於他們來說,宗教信仰高於一切,而婆羅門掌控著宗教,也可以說,他們掌控了全國,無論是掌握軍權的剎帝利還是卑微如螻蟻的達利特,都要服從、服務於婆羅門。

婆羅門擁有無數特權,其中有三個特權是最厲害的。

第一個特權就是,婆羅門可以免交賦稅。婆羅門大都是僧侶,他們被認為是天神派到人間的使者,所以是不用繳納賦稅的。

第二個特權是,婆羅門不會被處罰。上面說到了,婆羅門是天神派到人間的使者,所以他們發錯了,不會被懲罰。即便是犯了殺人罪,婆羅門也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他們在印度是高於一切的。

當然,最厲害的還是第三種特權,他們擁有宗教的最終解釋權。在印度人的眼中,他們是可以跟神對話的,他們的話也可以說是神的旨意,這個特權有多麼恐怖不需要過多解釋了吧!簡直就是遊戲中的金手指啊!

種族制度到底有多可怕

婆羅門的人數很少,大概只有印度總人數的5%,但是,他們卻擁有一半以上的國會席位。在印度,一般都是通過手腕上的繩子來判斷階級,婆羅門的人戴棉線繩子,剎帝利的人戴亞麻線,吠舍的人戴毛線,而首陀羅跟達利特戴塑料繩子或者不戴。

當印度人乘坐飛機的時候,如果飛機上有婆羅門、剎帝利這種高等種族的人,空姐跟空少一般只會為這些高級人種服務,他們即便是服務低等種族,低等種族的人也是不敢享受服務的,甚至連飯都不敢吃。

婚姻方面也很誇張,在印度,低等種族的男人是不允許跟高等種族的女人結婚的,低等種族的女人倒是可以嫁給高等種族的男人,但是,她們需要付出高額的嫁妝

還有,低等種族的人想要接受高等教育是很難的,如果有低等種族的孩子考上了比較好的大學,往往會受到高等種族的抵制和排擠,甚至,有的高等種族會拒絕跟其在一個教室上課。

最重要的是,在印度,種族制度是世襲制,這意味著,你的父母是什麼種族,你就是什麼種族,你的子孫後代就是什麼種族,即便你通過努力發家致富,成為了全國首富,你的上面還是有剎帝利跟婆羅門兩座大山,永遠無法逾越的種族大山

小結:

記得之前看過一段感觸頗深的話,裡面有這麼一句,「斧頭劈開的天地之間,到處都是不願做奴隸的人。這就是這個民族不可褻瀆的東西。

自古時候起,就有人高喊這「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試圖推翻階級分明的大山,雖然失敗,卻受到了後代人的敬仰。到今天,雖然不能完全說,人人平等,畢竟大家在貧富方面還是有不小差距,物質上很難做到平等,但在內心,沒有人會覺得低人一等。

看看我們的生活,再看看印度人的環境,突然感嘆,生在中國活在中國是一件何其榮幸的事情啊!

我們也曾有過等級之分,我們也曾受過他人的奴役剝削,在這個過程中,也會有一些如果印度低種人一般絕望至極的人,但同時,有更多,用鐮刀,用鋤頭,用筆,用聲音,用目光,用一切可以用的東西,去打破這一切,推開這道門的人。

就像我一直跟身邊人說的,在和平年代,也許中國人的身上充斥著無數個缺點跟不良因素,但是,當災難來臨,你再看看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人民,從骨子裡迸發出來的力量,足以排山倒海逆轉乾坤,正如前面提到的那句話,這就是這個民族不可褻瀆的東西啊。

相關焦點

  • 印度高種姓之首的「婆羅門」到底多厲害?說了你別不信!
    印度高種姓之首的「婆羅門」到底多厲害?說了你別不信!文/慄史君一些小夥伴聽到印度的種姓都會比較迷惑吧!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講印度種姓最厲害的有多厲害,而種姓中排名最靠前的究竟有多厲害?下面就跟隨小編來看看吧!
  • 印度種姓之首的婆羅門,究竟有多厲害?享受永恆的特權
    眾所周知,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雖然說印度的文明曾出現過斷層,但是其依舊保留了很多的傳統文化,種姓制度就是其中之一。印度的種姓制度將人分為四個等級,從高等到低等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犬舍,以及首陀羅,每個階層的人都享有不同的權利。
  • 婆羅門在印度的地位有多高,首陀羅的教授對學生鞠躬,印度的種姓制度!
    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對於印度國家的這種做法很顯然會對經濟帶來很不利的影響,如果要說在印度最「高貴」的人還是要說婆羅門,同樣最低的就是達利特。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對於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婆羅門永遠都是最高等級的,然而達利特永遠都是不配和婆羅門相提並論的。
  • 印度的最高級種姓,「婆羅門」究竟是什麼?他們在印度有何特權?
    相對來說大家對印度這個國家還是比較熟悉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原因很簡單,首先印度跟中國的各方面比較像。大家喜歡拿印度跟中國比,比來比去自然就熟悉了。其次印度跟中國的距離很近,再加上這些年去印度旅遊的中國人越來越多,大家對印度的關注度自然就越來越高了。
  • 印度「高種姓」制度,婆羅門究竟多厲害,才被尊為第一種姓
    我們知道印度有很深的種姓制度,雖然現在印度政府明確表示廢除了種姓制度,但是印度民間一直流傳著種姓制度,雖然不說,但是大家都知道尊卑有別,低種姓人在高種姓人面前一直抬不起頭,也不敢抬頭。不過我們一直很疑惑,婆羅門被稱為最尊貴的第一種姓,那它究竟有多厲害?又厲害在哪?印度的種姓制度分為四個等級,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還有另一個最低等的達特利。婆羅門就是那個最尊貴的第一種姓,而婆羅門僅僅是一些僧侶人,剎帝利卻是位高權重的人,就連莫迪都只是剎帝利。
  • 印度最高種姓「婆羅門」有多牛?天生就是貴族命,還享受永久特權
    我們知道印度的等級制度劃分很嚴重,但是直到網上一篇又一篇揭露印度種族等級差別文章出現後,我們才知道原來印度等級劃分這麼嚴重。印度等級劃分四個: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不過最慘的還是達特利人,他們連種族等級都登不上,直接就被判定為是最低賤的「賤民」,連人應該享有的權利都沒有。婆羅門作為印度種族中的最高等級,享有的權利可以說非常大。因為印度非常信奉神靈,因此婆羅門在他們看來就是侍奉神靈的人,權力至高無上,就連地位也是。雖然剎帝利掌握著印度的軍權和軍事,但是在印度人民看來,地位要比婆羅門低。
  • 印度婆羅門到底有多高貴?女性為提升等級,不惜自備彩禮出嫁
    到現在為止,印度的經濟發展依舊不太可觀,社會治安也存在著很多隱患,所以每次提到這個國家,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混亂」,的確如此,印度雖然也是人口大國,但貧富差距卻很大,窮人在社會上根本不佔優勢,發言權和資源通常都掌握在富人手裡,之所以如此,和宗教信仰以及種族制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印度種族制度傳承3000年,為何沒人敢冒充高種族?原來看臉就露餡
    我們對於印度的了解除了他們的環境髒亂差外,就是對他們的種族制度感到好奇。我們國內在新中國成立後就不再有所謂的等級制度之分,而是人人平等,但是在印度,種族制度卻能傳承3000年之久。印度種族制度分成四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
  • 古印度的種姓制:遙遠的種族文化
    由於徵服者達利安人有天生的種族優越感,於是他們將膚色由黑的達羅彼茶族視為劣等種族,再加上雅利安人內部貧富分化,就逐漸形成形成了種族制度,種姓一詞在印度的梵文中就是顏色的意思,後來這種制度又與印度教相結合,在這一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為四個種族婆羅門剎帝利犬舍和首陀羅前一一種姓,高於後一種性,他們的權利義務職業都不相同。
  • 印度最高種姓,貴族「婆羅門」地位有多高?真讓人大開眼界!
    在古代一些封建王朝中,有著十分嚴格的階級制度,這成為了一種無法跨越的橫溝,而隨著時代不斷地變化,這樣老舊的階級也漸漸的被拋棄,而印度這個國家即便到了現如今。當地的等級制度依舊存在並且十分的嚴格,在印度有著5種等級劃分,從上到下分別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和達利特,種族不同對應的職業也大不形同,越高等級權力越大。而對於那些低等級的人來說只能夠做一些苦力活,並且還禁止低種姓和高種姓通婚,因為他們要保證優良的貴族血統,而身為最高種族的婆羅門地位有多高呢?
  • 印度三大高種姓之首,婆羅門到底多厲害,你想像不到!
    我們知道印度這個國家的姓氏問題非常嚴重。有人出生後就是上等人,有一出生就是下等人,一出生自己的命運就被圈定是非常殘酷的。印度有4大種姓,如果其中有3種高種姓,這個高種姓最高的婆羅新門到底有多厲害呢?永遠享受規格特權!
  • 去印度和當地高種族姓氏的女人相愛了,她可以跟自己回中國嗎?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一說去印度和當地高種族姓氏的女人相愛了,她可以跟自己回中國嗎?姓氏、膚色、職業、籍貫是區分印度種姓的四大顯示方式。印度有四大在編種姓,地位由高到低排列,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他們之下還有一種「賤民」不在編,也就是「不可觸者」,被稱為「達利特」。
  • 印度種姓制度,出生就是貴族的「婆羅門」到底有多厲害
    對普通人民群眾來說,種姓制度已經根深蒂固了,尤其是在一些落後的村子,低種姓就是低道德已經在人們心中無法改變了,種姓制度中,大致分為了四個等級,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還有一個最低等的達利特印度種姓制度劃分達利特在種姓制度中屬於是最低等的,算得上是賤民,連普通民眾都算不上,四個種姓中
  • 印度高種姓之首-婆羅門,白富美像明星一樣
    印度就是越白越高貴,種姓制度本身就是外來者製造的,印度土著都是低種姓,膚色都黑,外來的雅利安人膚色都白。印度當地人看遊客也是看膚色,你膚色白走大道上地位就高。雖然現在印度憲法廢除了種姓制度,但種姓制度已經深入人心,你要是婆羅門天天和達利特一起玩,別人就是排斥你,印度國會裡一半都是婆羅門,那些印度明星也都是高種姓的白人,不會有首陀羅和達利特。這就和種族歧視一樣,不能放到書面上說,但實際上一直存在。男尊女卑也和種姓制度有關。因為高種姓男取低種姓女話女人也會變成高種姓。而高種姓女嫁給低種姓男女人的種姓也會變低。
  • 《魔獸爭霸3》:被刪除的第五種族,娜迦族到底有多厲害?
    眾所周知,《魔獸爭霸3》最開始不僅僅只有現存的四大種族。戰役裡的娜迦族,在製作時曾經設想作為第五個可操控種族。但是因為設計者認為,娜迦族的存在對於對戰來講太過於失衡,所以在測試的時候就被刪去了。那麼,娜迦族到底厲害到什麼程度,以至於能對其它四大種族起到全面壓制?
  • 印度「婆羅門」到底有多牛?你永遠不敢想像他們擁有的「特權」
    ,印度目前依然保持著嚴格的種姓制度,人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下面就請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印度的種姓制度吧!我們也會經常看一些印度電影,電影中的演員一般都是帥哥和美女,有著高高的鼻梁,深深的眼窩,藍色 的眼球,他們的這種形象是完全顛覆了印度人在我們心中的形象,可能有的人會有疑問,為什麼同樣都是印度人他們卻這麼好看呢?難道這些人不是印度人嗎?他們全部都是印度人,只不過不是同一個種族而已。
  • 印度六大哲學派,代表的是種族的集體經驗和智慧
    大家都知道,印度婆羅門教有六大派別,但是並不是每一派都能使印度人贊成的,但是有個人就非常贊成婆羅門教,這個人是誰呢?請往下看吧!商羯羅贊成婆羅門教的根據種姓基礎的社會生活制度,因為它所代表的是種族的集體經驗和智慧。然而他主張任何種姓的任何人皆可獲得最高的知識。在商羯羅的態度和哲學中,為了追求在他認為是每個人的最後目標的個人自由,有一種否定世界和退避人世間正常活動的意味。
  • ...Pangalos:計劃在日本、俄羅斯和印度進行研究。在種族方面,將有...
    阿斯利康創新藥物執行副總裁Menelas Pangalos:計劃在日本、俄羅斯和印度進行研究。在種族方面,將有非常良好的可比性數據;整體策略是確保我們在不同的地區/種族群體中進行試驗。
  • 印度軍官在其國內地位有多高?
    印度由於歷史文化影響,是一個受著種族等級觀念影響的國家,高貴的種族享受著好的待遇,低下的種族待遇比較差,這在印度軍官制度也是彰顯出來。現在,說說印度的種族等級制度。印度自古以來不是人人平等,全國人口分為四個等級,第一等級就是婆羅門。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最高級。第二等級是剎帝利,主要就是軍事與行政貴族,印度的軍官大多數來自於這一階層。第三等級就是吠舍,這些人沒有地位也不受其實,屬於雅利安人,也是自由平民人,沒有比較大的出路。第四等級就是普陀羅,就是原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
  • 印度的人口中,又分為十多個種族,讓我們一起領略印度的人文佛教
    印度的人口中,又分為十多個種族,讓我們一起領略印度的人文佛教印度的人口中,印度斯坦族人口最多,約佔45%,其他有泰魯固族、孟加拉族、泰米爾族、馬拉地族、錫克族、旁遮普族等數十個種族。其實「莫臥兒」在波斯語中即「蒙古」之意。印度是佛教誕生之地,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了佛教,將佛教定為國教,在各地大興佛寺。孔雀王朝之後的貴霜王朝、芨多王朝時期,印度的佛教進入鼎盛時代。我國高僧法顯、玄奘等皆在這一時期來此學習、取經。其後隨著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人的人侵,佛教逐漸式微。1202年穆罕默德的部將伊克提亞爾攻佔那爛陀寺、超巖寺,寺院被毀、僧侶被殺,至此佛教在印度幾近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