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1月14日訊(記者 劉文川)昨日,由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騰訊醫療健康事業部聯合舉辦的首屆「珞珈-騰訊醫保創新論壇」在漢舉行。論壇上,雙方共同揭牌「大數據與健康保障聯合實驗室」,並聯合發布了《科技向善,智享醫保——智慧醫療保險藍皮書》。
「產學研」合作助力醫保科學決策
據了解,聯合實驗室以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作為牽頭單位,由騰訊大數據實驗室、武漢雕龍數據實驗室、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健康保障研究部、西安交通大學以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單位組建而成,致力於打造國家級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提升智慧醫保精細化管理和科學決策水平。
其中,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擁有全國唯一社會保障國家級重點學科、全國唯一的國家級社會保障研究創新平臺,同時也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擁有雄厚的專業人才資源。而騰訊在雲計算、大數據、AI、信息安全等方面有著深厚技術及移動網際網路資源優勢。在此次合作中,各方將利用各方優勢,深挖醫保與創新技術高度融合的發展潛力,帶動「產學研」深度合作,共同推進醫保科技的發展。
此次論壇發布的《科技向善,智享醫保——智慧醫療保險藍皮書》,是聯合實驗室的階段性成果,武大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向運華表示:「這一項成果是集合了眾多的專家共同完成的,基本內容包括宏觀政策、智慧醫保、技術產品、應用案例,以及對智慧醫保建設的展望與思考。」
智慧醫保迎來數字創新紅利
實現「健康中國」的宏偉目標,建立完善的全民醫保體系尤為重要。《科技向善,智享醫保——智慧醫療保險藍皮書》認為,醫療保障體系改革的順利推進,不僅需要體制機制的創新,更需要充分利用與發揮數位化的作用。
為了推進我國的智慧醫保建設,騰訊以「智享醫保、科技向善」為理念,以「智建、智理、智服、智安、智態」為方向,全方位布局智慧醫保領域,打造智慧醫保新業態,構建醫保新生態,助力醫保產業發展。
騰訊醫療副總裁倪劍文介紹,騰訊目前面向國家醫保局、各省市醫保局、13億參保人及數以萬計的醫療機構,提供了醫保的雲平臺、公共服務、醫保電子憑證、醫保AI、大數據分析、生物識別、區塊鏈、醫保數據安全,及網際網路+醫保支付等多方面能力,為醫療保障的多層次覆蓋、投資運行、醫保支付和醫保基金監管等全領域,提供技術保障和持續的創新能力。
其中,微信醫保電子憑證目前已覆蓋全國31個省份、150多個可支付城市,讓看病買藥實現了「一碼通行、無卡就醫」,並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處方流轉、慢病管理服務中,以「大數據」驅動處方流轉和便民購藥。同時,騰訊還提供從看病就醫到醫療報銷的閉環式服務,實現票據從生成、傳送、儲存到報銷的全過程「上鏈」,打通了網際網路醫療在醫保結算流程中的「最後一公裡」,讓就醫報銷無憂。
未來,「武漢大學-騰訊大數據與健康保障聯合實驗室」將發揮各方優勢,推進大數據、醫療保險、健康保障制度設計、衛生政策評估等研究與實踐創新,選擇核心切入點對醫療健康保障策略開展聯合攻關,為國家下一步的健康中國戰略前進方向、關鍵政策與落實細節提供基於大數據的健康政策實證分析、策略依據和決策支撐,最終助力降低醫療成本、提升醫療保障水平、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助力實現健康中國藍圖。
【來源:楚天都市報-看楚天】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