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行業深度報告:高壁壘專業化細分賽道

2021-01-04 未來智庫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

1、生物醫療低溫存儲:市場規模穩健增長

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是低溫存儲設備在生物醫療領域的專業化產品,廣泛應用於醫院、 疾控中心、檢測中心、生物製藥公司、科研院所等機構,對生物樣本、血液製品、疫苗、 藥品、檢測試劑等進行長期或暫時性低溫存儲,通過控制溫度降低儲品內生化反應,保 證儲品生物分子及細胞活性,以供科學研究、疾病診斷或治療,伴隨生物醫藥技術的發 展,逐步成為生物醫療領域重要基礎設施之一。

根據海爾生物招股說明書引用 Global Market Insights 發布的數據,全球生物醫療低溫存儲 市場規模 2018 年達到 27.47 億美元,預計在 2025 年有望達到 36.47 億美元,年均複合增 速 4.13%;國內生物醫療低溫存儲市場規模 2018 年為 1.45 億美元,預計在 2025 年有望 達到 2.07 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速 5.22%。

根據存儲溫度範圍不同,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可分為醫用冷藏箱、血液冷藏箱、醫用 冷藏冷凍箱、醫用低溫保存箱、醫用超低溫保存箱、液氮罐等六大類,覆蓋-196℃至 8℃超大溫度範圍,其中醫用低溫保存箱、醫用超低溫保存箱兩者合計市場規模在 2018 年達 到 13.48 億美元,佔生物醫療低溫存儲市場整體規模的一半。

根據儲存類型及使用機構不同,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主要用於生物樣本庫、藥品及試 劑安全、疫苗安全、血液安全、實驗室安全等五大場景,不同應用場景下不同類型儲品 對溫度要求不同,但普遍可接受溫度範圍較窄,存儲周期跨度大,由數小時到數十年不 等。

2. 基於儲品特殊性,技術+品牌構築高壁 壘,產品融合物聯網加深行業護城河

低溫存儲設備主要用於家用冷藏、商用冷櫃、工業生產、生物醫療等領域,同其他應用 領域相比,生物醫療低溫存儲的儲品普遍價值較高、對溫度波動敏感,部分儲品具有唯 一性、稀缺性且損壞不可補救,樣本類儲品存儲周期超長,治療類、檢測類儲品若因存 儲不當損壞後使用可能造成嚴重後果,鑑於儲品以上特徵,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行業具有 較高壁壘。

首先是技術壁壘,體現在三方面:1、生物樣本要求在長時間的存儲中保持生物分子及細 胞活性,需要通過儘可能低的溫度降低樣本內的生化反應、提高樣本內各種成分的穩定 性,為滿足-50℃至-150℃超低溫要求,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往往採用復疊製冷系統、 混合高效製冷工質配比與充注、箱體低溫絕熱等核心技術; 2、生物樣本對溫度波動敏感, 因此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在滿足低溫要求的同時實現存儲溫度精準控制,長時間穩定 運行時溫度均勻、恆定;3、為保障存儲樣本安全,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往往整合溫度 警報、系統壓力警報、斷電報警、電池電量報警、傳感器故障報警等系列安全報警功能, 形成 360 度立體安全預警體系,並能夠在突發故障時一段時間內維持內部環境穩定;整 體製造難度超越其他領域低溫存儲設備,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

其次是品牌壁壘,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的使用機構通常專業性強,明確儲存不當可能 造成的後果,產品性能為第一考慮因素,對於價格不敏感,傾向於選擇經過長時間實踐 檢驗的知名產品,行業龍頭體現出很高的品牌溢價與客戶粘性,行業新進入者短期內難 以完成品牌建設和口碑沉澱。

技術+品牌構築高壁壘,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的生物醫療低溫存儲市場均呈現高度集中的 特點。

全球市場,賽默飛世爾、三洋電機(2012 年生物醫療部門被松下整合,現屬於松下普和 希)等國外企業率先實現技術突破,產品線齊全,同時在世界範圍建立廣泛銷售網絡, 市場佔比較高,2017 年前五大廠商佔據超 70%市場份額。

國內市場,2000 年以前我國生物醫療低溫存儲的主要設備尤其是低溫/超低溫保存箱都以 進口為主,2000 年以後,以海爾生物、澳柯瑪、中科美菱等為代表的國內企業先後突破 核心技術,逐步開始進口替代,2017 年國內廠商佔據超六成市場份額,前五大廠商市場 份額佔比超 80%。

目前僅十餘家國內廠家獲批生產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以溫度劃分,恆溫領域競爭最 為激烈,溫度越低,受制於技術壁壘,能夠涉足的企業越少,目前僅少數幾家企業建立 起全溫域產品線。

同時隨著下遊應用場景對存儲智能化、信息化要求提升,傳統以人工為主的單機式存儲 與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需求,通過低溫存儲設備與物聯網、大數據融合實現樣本智能 管理、信息互聯互通逐步成為未來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發展的主流方向,部分龍頭企 業已經開始進行積極探索,如海爾生物推出的物聯網智慧疫苗接種解決方案、物聯網血 液安全及信息共享管理方案,澳柯瑪推出的 ICM 智慧冷鏈管理系統等。

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行業具有較高的技術、品牌門檻,龍頭企業產品線齊全且具備良 好客戶基礎,且有能力準確根據客戶需求進行物聯網技術與低溫存儲設備融合的研發、 積累與推廣,進一步加深行業護城河。

3. 生物安全自主可控+疫情防控體系完善 提振終端需求,未來市場可期

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主要用於生物樣本庫、藥品及試劑安全、疫苗安全、血液安全、 實驗室安全等五大場景,在生物安全提升至國家安全高度、重大疫情防控體系機制完善 等事件推動下,生物樣本庫、實驗室安全、試劑安全、藥品安全等領域需求有望加速增 長,從而提振整個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需求。

3.1 生物安全驅動,潛在存儲需求龐大

2 月 14 日習近平主席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強調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儘快推動出臺生物安全法。事實上,我國生物安全 法的立法工作已於 2019 年正式啟動,2019 年 10 月 21 日,生物安全法草案首次提請十三 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草案規範、調整的範圍分為八大類:一是防控重 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動植物疫情;二是研究、開發、應用生物技術;三是保障實驗室生 物安全;四是保障我國生物資源和人類遺傳資源的安全;五是防範外來物種入侵與保護 生物多樣性;六是應對微生物耐藥;七是防範生物恐怖襲擊;八是防禦生物武器威脅。 其中,第四類所提及保障生物資源和人類遺傳資源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即建立高質量生 物樣本庫,生物安全法加速立法或帶來我國生物樣本庫新一輪發展機遇。

生物樣本庫又稱生物銀行,是一種集中保存各種人類生物材料,用於疾病臨床治療和生 命科學研究的生物應用系統,這一系統既包括標準化收集、處理、貯存及應用離體器官、 組織、細胞、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洩物以及生物大分子衍生物等人類遺傳資源實體 樣本,也包括與這些樣本相關的知情同意、臨床診斷、治療、隨訪等信息及對樣本開展 質量控制、實驗分析等所產生的數據。

生物樣本庫是生命科學基礎研究、轉化醫學研究的重要資源,對於開展人類疾病預測、 診斷、治療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隨著基因組學時代的到來,在高通量分析技 術、DNA 快速測序技術、分子影像技術等前沿分析技術支撐下,人類可以利用採集的生 物樣本資源獲取大量與生命健康相關的信息,從而支持基礎科研與新藥研發,生物樣本 資源重要性日益凸顯,生物樣本庫建設與發展被視為增強生物醫藥領域核心競爭力的重 要舉措之一,受到多個國家的重視與支持。

美國、英國等國家生物樣本庫建設起步早,發展相對成熟,大型化、集成化、信息化特 點明顯,代表性樣本庫儲存樣本數量基本在百萬以上,多個已達到千萬級別,如英國的 UK-Biobank,採集 50 萬名(佔英國總人口 1%)40~69 歲英國人志願者生物樣本並跟蹤 健康記錄後建成,總樣本數達到 1500 萬;尤其近年來啟動的生物樣本庫計劃,樣本數量 均十分龐大,如美國 2016 年啟動的精準醫療隊列研究計劃準備收集至少 100 萬人的各類 樣本,澳大利亞 2017 年啟用的、由新州衛生廳打造的樣本庫計劃收集超過 300 萬個志願 者的 DNA、人體組織、血液和腫瘤細胞等樣本。

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決定我國生物樣本資源豐富,具備建設生物樣本庫的天然優勢,雖 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尤其 2011 年以來,《「十二五」生物技術發展規劃》明確要求 建設國家生物信息中心,包括生物信息庫和大型生物樣本資源庫以及共享服務體系, 《「十三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要求在現有基因庫基礎上,建設生物資源樣本庫、生物 信息資料庫和生物資源信息一體化體系,建設具有重要產業應用價值及科研前瞻性的國 家精品樣本庫,建設獨立的疾病相關遺傳信息應用型資料庫等,在政策的推動與支持下, 我國目前已建立各類生物樣本庫 200 餘個(根據國家人類遺傳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統計), 多數依託醫院、學校和科研機構而設。

雖然我國樣本庫數量眾多,但多數生物樣本庫規模有限,一半以上樣本數量在十萬份以 下,以幾萬人份較為常見,有的僅有幾千份樣本,少部分依託知名三甲醫院或大型隊列 研究項目而建的樣本庫樣本數量可達到幾十萬人份,儲存量在百萬份以上樣本的大型生 物樣本庫很少。2018 年協和醫學雜誌發表文章,對國內 63 個主要生物樣本庫展開問卷調 查,其中有運營規劃的生物樣本庫比例僅為 19%,絕大多數處於籌備、或者尚未運營規 劃階段。綜合來看,我國生物樣本庫仍處於初步發展階段,規模化、信息化、管理操作 規範化等方面均落後於發達國家,小而散特點明顯,缺乏共享機制。

以人均樣本數來看,美國加州聖摩尼卡RAND公司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截至21世紀初, 美國生物樣本庫存儲人體組織樣本總量超 3 億份,且每年以 2000 萬份速度增加,以此估 算美國目前生物樣本庫儲存樣本數至少 5 億份,2019 年美國人口數為 3.29 億,人均樣本 數 1.52 份;丹麥國家樣本庫儲存生物樣本近 800 萬份,2018 年丹麥人口數為 579.74 萬, 人均樣本數 1.34 份;我國 2019 年人口達 14 億,我們統計國家人類遺傳資源共享服務平 臺總樣本量約 2100 萬份,考慮未接入平臺樣本庫數量有限,估算我國目前總生物樣本量 不超過 5000 萬份,人均樣本數不足 0.04 份,距離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

豐富的樣本資源是生物樣本庫建設核心,我國目前總樣本數偏低,若人均樣本數達到美 國或者丹麥的一半,儲存總樣本數或將超過 10 億份。隨著生物安全逐步受到重視,儲存 生物樣本數有望大規模增加,將直接帶動相關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放量。

此外,本次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引發的疫情已成為全球性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回顧歷 史,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活動範圍的拓展、生態環境的變化,新型病毒的出現導致全 球災難性生物風險事件不斷,以冠狀病毒為例,迄今為止科學家已經發現了 7 種可以感 染人類的冠狀病毒,21 世紀以來相繼發生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病毒、中東呼吸 症候群(MERS)病毒、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引發疫情。

目前社會經濟活動頻繁,傳染病疫情大範圍擴散風險大大增強,國家和地方政府不僅需 要建立疾病監控體系,以便及時應對傳染病疫情的擴散,同時還需要形成用於開發安全、 有效疫苗或者藥物的研發平臺。

各類科研機構、高校、藥企研發部門、各級疾控中心承擔了主要的生物病原體確認、特 性研究及相關藥物、疫苗研發工作,接觸到的細菌、病毒、細胞等生物樣本量規模大, 常見各類需低溫存儲的生化試劑。

目前實驗室安全此前相對生物樣本庫、疫苗安全、血液安全等重視程度較低,部分實驗 室從節約經費角度考慮,會使用家用冷藏冷凍設備替代專業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存 在較大的安全隱患,生物安全法草案將實驗室安全也作為規範內容之一。預計隨著生物 安全法加速落地,實驗室安全重視程度將會提升,科研機構、高校、藥企研發部門、各 級疾控中心存在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補齊或替換的需求。

3.2 疫情催化下提升檢測能力、生物藥規模擴張、保障藥品質量共同推動低溫存儲設備需求增長

根據 EvaluateMedTech 的最新報告,2017 年全球體外診斷市場規模為 526 億美元,預計 2024年將達到796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速6.1%,根據《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報告(2017)》, 2015 年我國體外診斷市場總規模為 385 億元,預計 2020 年將達到 817 億元,年均複合增 速超過 15%,遠高於全球增速。檢測試劑佔據體外診斷市場近八成市場份額,幾乎所有 涉及到抗原、抗體、活性酶的檢測試劑均需低溫保存,尤其免疫診斷和分子診斷兩大增 速最快領域,檢測原理決定檢測試劑中不可缺少抗體及活性酶,檢測試劑市場規模持續 增長帶動檢測試劑低溫保存市場擴容。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 Covid-19 疫情爆發暴露疾控中心、醫療機構檢測能力不足,尤其是 核酸檢測能力,大部分基層醫療機構未配備 PCR、低溫存儲設備等基礎核酸檢測及配套 儀器,導致在疫情爆發初期無法迅速對疑似病例進行篩查,國內多家生物醫療低溫存儲 設備企業短期內捐贈、銷售大量產品,可見相應設備存在缺口。

疫情過後,伴隨我國重大疫情防控體系機制的完善和國家應急管理體系的健全,主管部 門有望持續加大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各級疾控中心及醫療機構檢測能力 提升,目前雲南、河北、浙江、廣西等多省市已出臺相關文件,明確加強檢測中心建設, 加快疾控中心及醫療機構實驗室提升改造,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作為醫療檢測中心基 礎設施,在生物樣本、檢測試劑的存放、轉運等方面必不可少,或將迎來一輪採購浪潮。

除檢測試劑低溫保存市場外,藥品低溫保存市場也值得關注。從藥品類別來看,傳統化 學藥品需要低溫儲存的品種比較少,主要包括部分抗菌注射用藥、維生素類以及一些特 殊劑型藥品如栓劑等;生物藥多由各類生物大分子組成,主要包括單克隆抗體、重組治 療性蛋白、細胞與基因治療及其他生物療法等品類,對低溫儲存需求較大,是目前藥品 領域低溫存儲的主要品種。近年來,隨著生物製藥技術發展,生物藥市場規模迅速擴張, 2018 年全球生物藥市場規模達到 2,618 億美元,預計 2023 年將達到 4021 億美元, 2018-2023 年均複合增速 9%,在生物藥市場規模擴張的推動下,尤其 2016 年以後多個生 物類似藥獲批上市,部分重磅生物藥價格降低,藥物可及性增加,全球冷藏藥品規模逐 步擴大,進而對低溫存儲設備需求的持續增長。從新藥獲批情況來看,以美國 2017 年獲 批新藥為例,FDA 共批准(包括 1 種疫苗)57 種新藥,28 種藥品(佔比 49%)是溫度 敏感型產品,其中 23 種需要冷藏(2-8°C)儲存和運輸,其餘 5 種需要低於零度或超低 溫存儲。

中國 2018 年生物藥市場規模為 2,622 億元,預計 2023 年將達到 6,412 億元,2018-2023 年均複合增速 19.6%,約為全球增速兩倍。國內生物藥市場高速增長主要得益於兩方面因 素,一是醫保擴容+動態調整,多個療效確切生物藥品種得以進入醫保目錄,產品放量迅 速,以曲妥珠、利妥昔、貝伐珠、尼妥珠四個 2017 年通過談判進入醫保目錄的單抗產品 為例,2018 年樣本醫院銷量同比 2017 年至少實現翻倍增長,2019 年仍維持較高增速; 二是生物類似藥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2019 年首個國產生物類似藥復宏漢霖的利妥昔單 抗獲批上市,隨後百奧泰的阿達木單抗、海正藥業的阿達木單抗、齊魯製藥的貝伐珠單 抗均在 2019 年獲批,此外中國生物類似藥在研項目數量居全球首位,預計未來將有更多 生物類似藥獲批。進入醫保+生物類似藥上市大大提高藥物可及性,生物藥銷量增長帶動 藥品低溫存儲設備放量。

2020 年 3 月 2 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關於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期間開展「網際網路+」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提出:將符合條件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 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鼓勵定點醫藥機構提供「不見面」購藥服務。積極推進城鄉居 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落地,參保人員憑定點醫療機構在線開具的處方, 可以在本醫療機構或者定點零售藥店配藥,探索推進零售藥店配藥直接結算等。

疫情期間武漢市利用網際網路方式為慢性病患者就醫購藥提供便利,通過零售藥店為公眾 提供高血壓、糖尿病、血管介入術、B肝、C肝、肝硬化、惡性腫瘤、慢阻肺、腎移植 術後、帕金森等 10 個重症病種藥品服務。政策鼓勵下,我們認為,我國 45 萬家零售藥 店有望成為承接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帶動慢病用藥處方外流的銷售場所,保障藥品質量安全 的要求也將會推動零售藥店加快配備相應的低溫存儲設備。

3.3 智能化趨勢推動傳統設備換裝預期

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在疫苗行業與血液(含血製品)行業已得到較為廣泛應用。

2019 年 12 月 1 日正式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明確對疫苗實行最嚴格管理制 度,實行疫苗全程電子追溯制度。目前疫苗在生產環節信息追溯、流通環節冷鏈監控建 設已初見成效,而在終端接種環節自動化、信息化程度仍相對薄弱,多數接種點採用普 通存儲設備及信息系統進行存儲及接種管理,在庫存管理和接種過程中,仍需工作人員 人工核對判斷,存在疏漏可能性,對問題疫苗和臨期疫苗管理可能不夠及時。

伴隨網際網路技術的融合和應用,新型智能疫苗櫃應運而生,與普通疫苗儲存櫃相比,其 可以通過掃描接種本信息,完成接種者與疫苗的信息匹配,自動彈出所匹配的疫苗,再 對疫苗進行掃碼,完成二次核對,實現精準取苗,流程規範化,杜絕接種錯誤,並可將 接種記錄信息實時上傳系統,實現疫苗的庫存信息自動更新,對於問題疫苗秒凍結,對 於有效期臨近的疫苗自動提醒,真正實現疫苗行業全流程電子管理。

2019 年底,海爾生物中標深圳疫苗智能櫃項目,其物聯網智慧疫苗接種解決方案將覆蓋 深圳市疫苗接種點,深圳作為全國首個構建「智慧城市疫苗網」的城市,示範意義明顯, 未來若智慧疫苗接種解決方案推廣至全國,智能低溫存儲設備市場將快速擴容。

血液行業與疫苗行業相似,其生產及流通環節信息化程度比較高,而終端使用信息化程 度相對薄弱。以臨床用血為例,臨床手術中需對臨床用血量進行預估並提前備血,由於 血液發出後不得退回,如果提前備血量過多,易導致血液浪費和過度輸血情況;此外, 血液使用一般需輸血科審批後再從血庫轉運至臨床,過程時間較長,可能影響臨床緊急 使用,而且存在轉運操作不當影響血液質量可能性。

最新的血液智能化存儲設備通過融合物聯網技術,可將分布式血液存儲設備由血庫前移 至臨床用血科室,待使用時通過醫院內部審批系統實現遠程用血審批,大大減少血液轉 運時間,並根據實際需求取用,避免浪費。提高用血效率,未來血液智能化終端存儲設 備或打造新的院內用血模式,成為血液存儲設備新的增長點。

4. 推薦關注具備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能力 供應商

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行業專業化程度高,進入壁壘高,市場參與者數量有限,尤其在超低 溫存儲領域,我們建議關注已建立全溫域產品線、具備整體解決方案能力的供應商商海 爾生物(688139.SH)、澳柯瑪(600336.SH)、中科美菱(835892.OC)。

4.1 海爾生物

青島海爾生物醫療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2005 年,2018 年完成股份制改革,2019 年成功 登錄科創板,主要從事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面向全球市場為生 物樣本庫、血液安全、疫苗安全、藥品及試劑安全等場景提供低溫存儲解決方案。公司 率先打破國外壟斷,突破生物醫療低溫技術,榮獲行業內唯一的國家科技進步獎,目前 已建立起覆蓋-196℃至 8℃的全溫域產品線,市場份額居國產品牌公司首位,並與世界衛 生組織(WHO)、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建立了持續的合作關係。

2018 年以來,公司將物聯網技術與生物醫療低溫存儲技術融合創新,開創性推出物聯網 智慧血液安全解決方案和物聯網智慧疫苗接種解決方案,致力於成為物聯網生物科技綜 合解決方案的引領者。

公司控股股東為海爾生物醫療,直接持有公司 42.3%的股份,實際控制人為海爾集團。公 司近三年業績穩定增長,營業收入從 2016 年的 4.82 億元增長至 2018 年的 8.42 億元,年 均複合增速 32%,受管理費用(主要是股權激勵費用)和銷售費用影響,2017 年歸母淨 利潤出現下滑,2018 年恢復正增長,毛利率始終維持在較高水平,淨利率自 2017 年持續 上行,2019 年 Q3 達 18.42%。根據公司近期發布的業績快報,預計 2019 年實現營收 10.13 億元,同比增長 10.3%,實現歸母淨利潤 1.82 億元,同比增長 59.76%。

4.2 澳柯瑪

澳柯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1998 年,2000 年於上交所上市,為國內冷櫃、商用展示櫃領 先企業之一,是世界知名製冷裝備供應商。公司近年來深入貫徹實施「網際網路+全冷鏈」 發展戰略,不斷拓展製冷產業領域,形成了涵蓋通用(家用)製冷、商用冷鏈、生物冷 鏈、超低溫設備和裝備、冷鏈物流設備等的全冷鏈產業體系。

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青島澳柯瑪超低溫冷凍設備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超低溫設備、科研 醫療設備、醫療冷鏈以及冷庫等的開發、生產、銷售及服務,是國內少數建立起全溫域 產品線公司之一,產品包括血液保存箱、疫苗保存箱、藥品保存箱、低溫保存箱及-86℃ 超低溫保存箱、-150℃深低溫保存箱等。

公司與 Global Good 合作相繼推出被動式疫苗儲存設備 ARKTEK、太陽能元冰箱 Metafridge 在解決非洲兒童疫苗保存的世界難題、抗擊伊波拉病毒擴散等國際重大事件中 發揮了關鍵作用;公司 2017 年與青島華大基因合作共建聯合實驗室,建設了-80℃自動化 超低溫生物樣本庫,填補國內空白。

青島市國資委持有公司 47.3%的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2018 年,公司完成股權激勵 計劃,激勵對象包括高級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核心骨幹等在內的共 247 人,實現 公司利益與核心人員綁定,有助於進一步推動公司發展。

公司近三年業績持續增長,營業收入從2016年的37.51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56.45億元, 年均複合增速 23%,歸母淨利潤從 2016 年的 0.24 億元增長至 2018 年的 0.70 億元,年均 複合增速 71%,超越營收增速,淨利率持續改善,從 2016 年的 0.6%升至 2019Q3 年的 1.89%。根據公司發布的業績預增公告,預計 2019 年歸母淨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 12,232 萬元到 13,630 萬元,同比增長 175%-195%;扣非後歸母淨利潤與去年同期增加 3,718 萬元到 5,116 萬元,同比增長 105%-145%。

4.3 中科美菱

中科美菱低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2002 年,於 2016 年在新三板掛牌上市,是國家 級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低溫製冷設備和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線覆蓋-196℃ 至 8℃全溫域,產品廣泛應用於醫療系統、疾控系統、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生物醫藥企 業等領域,且遠銷至亞洲、歐洲、美洲、非洲。

公司控股股東長虹美菱是中國知名電器製造商之一,持有公司 66.87%股份,實際控制人 為綿陽市國資委。公司近三年業績持續增長,營業收入從 2016 年的 9,353 萬元增長至 2018 年的 18,568 萬元,年均複合增速 41%,歸母淨利潤從 2016 年的 811 萬元增長至 2018 年 的 1,546 萬元,年均複合增速 38%。

5. 投資建議

生物醫療低溫存儲屬專業化程度高的細分領域,技術+品牌構築較高行業壁壘,市場高度 集中,僅少數廠家具備提供全溫域產品能力,隨著國家對於生物安全重視程度提高、重 大疫情防控體系機制的完善和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健全疊加生物藥市場規模持續擴張、疫 苗存儲及血液存儲傳統設備換裝,下遊需求有望集中釋放,行業整體加速擴容,我們建 議關注具備整體解決方案能力的供應商海爾生物(688139.SH)、澳柯瑪(600336.SH)、 中科美菱(835892.OC)等。

……

(報告來源:長城證券)

如需報告原文檔請登錄【未來智庫】。

相關焦點

  • 海爾生物: 低溫存儲再上新高度 市場潛力長效釋放
    此前一直低調的「澳柯瑪」、「冰輪環境」、「長虹美菱」、「海爾生物」等國內低溫冷鏈行業的相關個股也都受到了市場較高的關注。然而拋開喧譁的外表,站在基本面,消息面,發展規模和綜合競爭力等角度進行分析比較,通過對綜合實力的分析,海爾生物作為自動化低溫存儲這一高壁壘專業化細分賽道中優質的龍頭標的當之無愧。
  • 格力、美的布局醫療器械,海爾生物告訴你這不容易
    不過,挑戰也是顯而易見的,醫療器械涵蓋面極廣,細分領域眾多,且大多有著高投入、長周期,認證門檻高、見效時間長等特點,以何種策略、從哪一賽道入局,考驗著跨界者的選擇。在格力和美的的進軍步伐尚不明晰的情況下,不妨看看「探路者」海爾生物(688139.SH)的發展如何。02 細分賽道求突圍一向主張多元化戰略的海爾集團,在醫療器械領域早早布局。
  • 海爾生物(688139.SH):低溫存儲領導者,打破國際壟斷
    行業分析公司所處行業為醫療器械行業,公司致力於在特定的生物醫療場景下,為客戶提供低溫存 儲設備和解決方案,公司主要收入來自於低溫存儲設備的銷售。3.1. 醫療器械行業處於黃金髮展期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穩定發展,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對於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越來越高,人們對於健康的支出也逐年提高,其中佔比較高的醫療器械支出水平逐年增加。
  • 醫用冰箱設備需求暴漲 海爾生物醫療冰箱在全球市場佔比約10.7%
    中研產業研究院《2020-2025年醫用箱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顯示,國內醫用冷藏箱生產企業主要分布在經濟發達的省份或沿海城市,包括環渤海經濟區、北京、天津東部沿海地區、江蘇、廣東、福建,其中華東地區和華南地區醫用冷藏箱企業數量佔據全國超過44%。
  • 醫療器械細分行業和個股有哪些?
    邁瑞醫療財務表現優秀,作為專注於醫療器械領域的產品型公司,涵蓋了多種細分賽道並在部分賽道佔有領先地位,是國內醫療器械行業的龍頭公司,值得長期關注。 祥生醫療面對行業龍頭的高競爭度,儘管本身實力不錯,但產品也過於單一,面對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可能也會面臨較大的壓力,建議關注。 海爾生物(688139.SZ) 海爾生物儘管仍歸屬於醫療器械行業,但是一家主營冷藏保溫系統的公司,恆溫冷藏箱、超低溫保存箱等低溫產品合計超過營收佔比75%。
  • 醫療器械行業深度報告:強勁增長依舊,技術與渠道定成敗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1、行業畫像 眾多近乎產業鏈獨立的細分賽道綜合體1.1 眾多獨立細分領域規模有限 醫療器械品類眾多。醫療器械行業仍是當前投資的黃金賽道2.1 歷史表現優秀 我國醫療器械行業規模從 2006 年的 434 億元增長至 2018 年的超過 5000 億元, 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 23.5%,是醫藥行業的優質賽道。
  • 通過分析5000家企業的資本數據,我們看到了12個醫療細分賽道的現狀...
    雖然文章篇幅有限、展示的數據維度有限,加之我們對行業的認知有限,但我們力圖最大限度探尋這五大領域12個細分賽道的規律,讓用戶從繁冗的信息中抽出身,通過這篇文章,就能快速看到各個賽道的過去、現狀和未來。
  • 成都16條新經濟優勢賽道解讀之生物製藥&高端醫療設備
    生物製藥、高端醫療設備 36氪四川日前已盤點了16條新經濟優勢賽道中的5G、大數據、無人機、衛星及應用、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區塊鏈賽道,以及成都本地相關的優質企業,今天我們繼續解讀生物製藥、高端醫療設備賽道。
  • 疫情和生物安全法助推:又一行業迎來生機!
    殊不知,疫苗行業還有更加頻發的「疫苗之殤」:疫苗冷鏈運輸極不規範,導致疫苗行業頻頻出現效價指標不符合規定標準、失效甚至引發嚴重過敏反應的情況。疫情的推動,再加上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提交的《關於修改完善的議案》,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作為生物安全領域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也備受關注。那麼,生物低溫存儲行業究竟是什麼?怎麼樣?國內競爭格局如何?一起來看看吧。
  • 海爾生物醫療總經理劉佔傑博士榮獲2019年度青島市科學技術最高獎
    自主創新打破國外壟斷躋身低溫存儲龍頭   生物醫療領域對存儲設備的溫度要求極為嚴苛,技術壁壘較高。十多年過去,海爾生物醫療不僅躍居成為國內低溫存儲龍頭企業,可圍繞用戶需求,提供-196至8全溫域範圍的生物醫療低溫解決方案;同時通過物聯網技術構建共創共贏的生態平臺,成功轉型為物聯網生物安全解決方案服務商,實現了從高端品牌到場景品牌再到生態品牌的蛻變升級
  • 醫療美容專題之透明質酸行業深度報告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寫在前面:本報告為市場首篇對透明質酸產業鏈以及相關公司進行梳理的深度報告,本文意圖:1)從透明質酸產業鏈出發梳理透明質酸行業全產業鏈,根據不同應用目前化妝品行業高速發展,高端化妝品賽道更優。Euromonitor 數據顯示,我國化妝品行業高速發展,2018年化妝品市場規模為4102.3億元,15年CAGR達10.81%; 2007-2018 年,化妝品零售額保持平穩快速增長,年複合增長率 16.50%。
  • 海爾生物持續領跑物聯網醫療新格局 解決方案可複製、生物安全體系...
    去年10月登陸科創板的海爾生物,從醫用低溫存儲設備為切入口,創建一系列由人、到網器、並連結各個醫療場景的物聯網智慧解決方案。業績穩健增長的背後,則預示了海爾生物的戰略新模式正逐步展現成效,其生物安全生態圈正在形成閉環。物聯網方案解決龐大醫療需求企業何以能夠經受住巨大疫情考驗?
  • 醫療服務投資展望:細分賽道龍頭軍團千帆競發衝刺IPO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浩悅資本,作者/策劃:浩悅資本醫療服務與智慧醫療行業組在浩悅資本8月發布的報告《醫療服務資本熱度逆勢回暖,龍頭醫院加速乘風破浪》中我們提到,在疫情對醫療服務行業影響尚未結束的今天,無論是細分龍頭企業上市的風光
  • 新能源汽車熱管理行業深度報告:景氣優質賽道,龍頭量價雙升
    獲取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報告綜述:電動車熱管理系統巨變,ASP倍增。投資建議:國內熱管理龍頭從核心部件起步,客戶端尚處於放量初期、產品從零部件向集成組件演進, ASP提升空間大,長期業績增長彈性大,推薦:三花智控(科技控溫龍頭,深度綁定Tesla進軍熱管理 零部件及組件),克來機電(布局CO2熱泵高壓管路件高景氣、高壁壘賽道,深耕MEB體系,客戶、產 品有望繼續延伸),關注銀輪股份(燃油車換熱器內資龍頭,
  • 快訊:醫藥生物行業指數漲1.33% 豐原藥業漲停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吳珊 見習記者 楚麗君12月15日,醫藥生物行業指數拉升,截至10:00,醫藥生物行業指數漲1.33%,位列申萬一級行業指數漲幅前列,行業內超六成個股上漲,其中,N立方漲32.04%
  • -70度超低溫轉運箱!海爾生物冷鏈存儲助力全球抗疫!
    面對新冠疫苗-70℃運輸難題,海爾生物醫療迅速迭代轉運方案,創新智控冷鏈轉運箱,提供安全高效的疫苗轉運服務,護航疫苗冷鏈運輸安全。在流通過程中,智控冷鏈轉運箱不僅便於搬運,保障大量疫苗集中快速轉運到位,提高接種效率,還能實現超長控溫以應對多變運輸環境、智慧物聯管理隨時查看保溫狀態,保證-70℃穩定的冷鏈環境,最大限度地確保疫苗品質。
  • 買茅臺等於買黃金、醫藥生物上演賽道為王、生豬牽一髮動全身?2021...
    (6)醫療器械:集採推行下精選高壁壘賽道,關注疫情後醫療新基建機遇。今年11月以來,隨著支架作為首個案例全國集採落地,帶量採購模式在器械領域快速推進,或將走向常態化。我們對2021年醫藥板塊的表現繼續保持樂觀態度,並著重看好以下賽道的優質龍頭:1)CDMO、原料藥製劑一體化等先進位造業的龍頭企業;2)長期具備向平臺型公司升級潛力的創新藥企業;3)醫療器械領域大型醫療設備、IVD(化學發光、POCT、分子診斷)、第三方實驗室等集採壓力較小、進口替代空間較大的細分賽道;4)醫療服務、連鎖藥店領域的相關龍頭,以及網際網路醫療等新興方向;5)品牌中藥、疫苗、醫美等泛醫藥消費品領域
  • 2019開門紅:醫療健康細分市場發展搶眼 企業服務賽道依舊受追捧
    據可查詢市場公開信息統計,2019年1月國內資本市場共計投資事件總數達460件,分別涵蓋18個行業賽道,相比2018年12月投資事件率減少了3.16%,本月境外投資表現穩定,醫療健康領域繼續蟬聯最受歡迎投資賽道,企業服務緊隨其後。
  • 未來具有爆發力的醫藥生物優質賽道和公司
    醫藥外包研發服務CXO細分賽道一直被業內認為醫藥生物行業未來5到10年最具確定性的賽道之一。CXO賽道過去短短幾年時間,相關公司平均3到5倍漲幅。第三方醫學檢驗市場發展潛力大,排名前三的金域、迪安、艾迪康合計佔據行業市場份額的接近70%,寡頭壟斷的格局已經基本形成。
  • 2020年RPA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構築行業高壁壘「圖」
    :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機器人行業市場運營現狀及投資戰略諮詢報告》3、AI技術的發展1、與AI技術集合延伸RPA能力邊界,構築行業高壁壘RPA作為流程自動化軟體,受標準化特定場景、部署流程比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