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5G新技術:包絡跟蹤 (ET)設計技術

2021-01-08 電子發燒友
解讀5G新技術:包絡跟蹤 (ET)設計技術

中電網 發表於 2021-01-04 15:13:43

射頻功率放大器(PA)是耗能大戶,這是與5G相關特點有關。包絡跟蹤技術有助於降低功耗,但也有利弊。

在計算射頻功率放大器效率中,涵蓋了放大器的功率效率(PE)和峰值平均功率射頻(PAPR)的基本概念。此外,無線信號中的高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阻礙了實現最佳功率效率的。由於無線調製具有較高的均峰比(PAPR),功率放大器(PA)的設計採用了新的方法。其中一種設計方法被稱為包絡跟蹤。

簡單說一下這個技術的由來。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大的屏幕尺寸和越來越多的需要顯示屏常亮應用,這就需要行動電話具備更長的電池壽命、基站需具備更高電源效率,以及昂貴的射頻傳送器需要實現更大輸出功率。一般而言,手機上常用的有兩種PA的省電技術,一種是平均功率跟蹤技術(APT),另外一種是包絡跟蹤(ET)。由於,APT相對比較粗糙,ET比較精細。與平均功率跟蹤技術相比,包絡跟蹤(ET)技術更像是按需定製,讓功放的供電電壓隨輸入信號的包絡變化。行業逐漸從APT向ET過渡。

包絡跟蹤並不是一個新想法。人們普遍認為,20世紀30年代早期Loy Barton發明了這項技術。Barton致力於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包括發明B類放大器。那是在AM廣播和真空管功率放大器的時代。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在當時是一個大問題,因為廣播電臺努力發出儘可能大的信號。使用包絡跟蹤來改善射頻功放(PA)系統的效率逐漸成為了一種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包絡跟蹤已被應用於無線基站和行動裝置的半導體放大器。

ET如何提高PA效率?

包絡跟蹤能否提高效率關鍵在於功放的峰值與平均功率比(PAPR)的要求。其工作原理如下圖:包絡跟蹤系統原理框圖包含包絡檢波、電源調製器和功率放大器三個部分。射頻信號經過檢波後產生包絡信號,包絡信號通過電源調製器放大後輸入給功率放大器作為電源信號。

研究顯示,在使用固定的供電電壓時,功放的峰值效率可以高達65%,但由於給定的峰均比(PAPR)高達10,因此,平均效率有可能低於25%。通過調製功放的供電電壓,可改善功放平均效率達50%以上——相當於效率增長達一倍和減少功放損耗達三分之二。這樣不僅降低功耗,也降低操作成本,並滿足散熱及尺寸等各方面的要求。

理想功放效率與使用固定供電電壓時輸出功率及包絡跟蹤工作時的比較

固定電源

下圖顯示了常規PA設置。無線發射機通常有一個數字基帶,它使用相位和正交(I/Q)值進行數字調製。升頻器將基帶信號把基帶信號轉換成相應的頻段,這個頻段再被PA放大。對於傳統的PA,電源(VS)提供一個恆定、可靠的電壓,以提供足夠的電流來保持PA正常工作。PA必須有一個足夠大的電源電壓來處理峰值功率,這是PA最有效的地方。但大多數時候,PA的輸出功率和效率都比較低。

通常,PAPR的範圍從5 dB到13 dB,這取決於特定的調製格式。例如,在10 dB PAPR時,峰值功率是平均功率的10倍。能產生10 W輸出功率的PA平均只能以1 W輸出功率的速度滑行。

下圖用圖形說明了這一現象,顯示了當電源電壓和信號電壓之間存在顯著差異時所產生的功率浪費。當信號接近峰值時,擴音器的工作效率非常高,但當信號電平下降時,大量的電力被浪費。

傳統的功率放大器使用固定的供電電壓,當信號電平較低時,往往會浪費功率。

可變電源

包絡跟蹤的核心思想是實時改變電源電壓,以滿足PA電源電壓的需求。當信號達到峰值時,電源電壓被驅動得更高,但當信號電平下降時,電源電壓也隨之下降。這種技術可以顯著減少電路中的功率浪費。

包絡跟蹤功率放大器系統改變電源電壓,跟蹤所需的信號水平。

下圖顯示了使用包絡跟蹤的PA系統。包絡檢測器監測基帶信號的大小。這可能是一個模擬電路,但今天大多數基帶系統是數字的,所以包絡檢測器也是數字的。包絡檢測器使用I/Q基帶數據實時計算信號的幅度。

包絡成形塊將包絡電平轉換為所需的電源電壓。將包絡電平轉換為所需的電源電壓。這可能是一個直線函數,但更有可能的系統設計會包括一些非線性整形,以優化PA的整體性能。設計人員通常對PA電源電壓施加一個較低的限制,這樣即使信號消失,電路仍然有偏置。

包絡跟蹤電源(ETPS)使用包絡整形輸出產生可變電源電壓(VPA),並進入PA。ETPS被示為放大器符號,以強調該塊必須具有通常與放大器相關聯的動態性能:帶寬、噪聲、增益和精度。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直流穩壓器。ETPS必須有足夠的帶寬來跟上調製速率,這意味著大約是調製帶寬的兩到三倍。LTE的信道帶寬高達20 MHz,在ETPS帶寬中需要50 MHz。隨著吞吐量的提高,5G通道需要更高的帶寬。為了保持系統的整體功率效率,ETPS自身必須具有更高的功率效率。

包絡跟蹤系統中有兩條主要路徑,即通過PA信號路徑和包絡跟蹤路徑,必須是時間同步的。PA電源電壓必須在適當的時間對信號包絡的變化作出響應——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路徑間的不匹配會降低功率效率,並給傳輸信號帶來失真。一個延遲匹配塊可以被添加到系統圖中,以促進這個延遲匹配要求。

系統設計

包絡跟蹤的基本概念比較容易理解。然而,這種設計方法的實現要比使用固定電壓的電源複雜得多。ETPS是一種高帶寬放大器,它要為PA提供足夠的功率保證正常工作。這就需要來自ETPS的高電流,所以說PA通常是系統中最耗能的設備。ETPS也必須有低的輸出噪聲,以避免射頻信號的退化。

有時PA增益會隨著電源電壓的變化而變化,這會給射頻信號引入調幅。這可能會限制PA電源的耐受電壓變化量。重要的是要了解PA的特性並使用包絡整形來優化系統的整體性能。

總結

隨著手機RF複雜性不斷提高,加上5G規範讓困難度成倍增加,手機行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RF挑戰。包絡跟蹤 (ET)技術憑藉出色的線性功率、最低的電流消耗,以及出色的熱管理性能,已經成為手機實現高效RF功率放大的首選技術。
編輯:hfy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採用氮化鎵場效應電晶體設計的包絡跟蹤電源 支持20 MHz LTE帶寬
    本篇文章將進一步闡述面向使用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4G)LTE頻帶的無線通信基站基礎設施並採用EPC8004高頻氮化鎵場效應電晶體設計的包絡跟蹤電源。包絡跟蹤電源是以多相位、採用零電壓開關模式(ZVS)的同步降壓轉換器為基礎,它可以支持20  MHz的大信號帶寬,並且以30 V電壓源提供60 W以上的平均負載功率。
  • et技術方案為全面屏智慧型手機解決耗電快困擾
    目前手機上常用的有兩種 PA 的省電技術,一種是平均功率跟蹤技術(APT),另外一種是包絡跟蹤(ET),如上圖所示。ET 可改善射頻功率放大器的能效,因為它可以追蹤所需功率,有別於目前的固定功率系統,包絡跟蹤技術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於優化射頻 PA 的功率附加效率 (PAE)。ETPA 技術的解決方式是採用非恆定的 RF 包絡和高效的峰均功率比(PAPR),簡而言之,ET 技術能夠實現自適應功率放大輸出。
  • 谷歌AI發布新技術:可實時跟蹤虹膜,判斷與手機的距離
    近日,Google研究中心的研究工程師Andrey Vakunov和Dmitry Lagun發布了一款新技術「MediaPipe Iris」,有了它,或許我們手機上的攝像頭可以再少一點~目前市面上很多的應用,包括計算攝影(例如「人像模式」和閃爍反射)和「增強的現實效果」(例如虛擬化身),都依賴於通過跟蹤虹膜來估計眼睛的位置。
  • 谷歌AI發布新技術:可實時跟蹤虹膜,判斷與手機的距離
    近日,Google研究中心的研究工程師Andrey Vakunov和Dmitry Lagun發布了一款新技術「MediaPipe Iris」,有了它,或許我們手機上的攝像頭可以再少一點~ 目前市面上很多的應用,包括計算攝影(例如「人像模式」和閃爍反射)和「增強的現實效果」(例如虛擬化身),都依賴於通過跟蹤虹膜來估計眼睛的位置。
  • 5G手機的關鍵技術-RF射頻前端
    5G手機相較於4G手機,5G手機必須設計為符合3GPP新無線電(NR)版本15,並且還需要兼容傳統的4G接入技術。因此設備廠家第一階段,一般都會採用5G手機支持非獨立(NSA)協議棧的技術路徑。此外,最新的5G手機將支持藍牙,WIFI和基於NFC的短距離無線技術。同時其還包含了更多的傳感器,例如接近傳感器,光傳感器,氣壓計,磁力計,加速度計,陀螺儀,溫度計,雷射掃描儀等。從硬體角度出發,5G手機相較於4G手機,其最大的區別在於,RF射頻前端方案及天線的差異。
  • 時程分析自動選波及便捷包絡設計
    結構設計中對地震作用的分析通常採用底部剪力法或者振型分解反應譜法,但是這兩種方法都僅僅考慮了地震波三要素中幅值和頻譜兩個因素的影響,而忽略了地震波三要素中持時對地震作用的影響。規範中對於某些特殊的結構需要按時程分析法進行地震作用的補充分析。
  • 反無人機技術發展跟蹤—無人機探測技術
    反無人機技術發展跟蹤—無人機探測技術 瞭望者科技 發表於 2020-12-24 16:34:27 隨著無人機技術的快速發展,無人機市場正在興起並擴大,而無人機給人類社會造成的潛在風險和威脅也在擴展
  • 詳解5G新體制天線技術
    詳解5G新體制天線技術 佚名 發表於 2018-04-09 08:15:00 本文通過對現今5G技術的發展趨勢和發展瓶頸進行分析,提煉出了在5G MIMO天線技術中最為重要的耦合減小技術。
  • 反無人機技術近期發展跟蹤
    這是一種反無人機檢測和跟蹤系統,使用日光和熱成像攝像機,能夠同時實時檢測和跟蹤多達五個威脅目標,包括無人機、人類、飛機以及海上船舶。2019年9月,電子掃描雷達和反無人機解決方案設計和製造商Blighter監視系統公司宣布,公司已成功升級了BlighterA400系列反無人機雷達,能夠增強對低速飛行、低空飛行目標和小型無人機系統的探測。
  • PLoS ONE:新研究表明5G網絡技術對健康幾乎沒有影響
    2020年7月12日訊/生物谷BIOON/---第五代(5G)無線技術於2019年開始在全球範圍內部署,提供更快的連接和更大的帶寬,這意味著更高的下載速度。但是由於5G技術是如此之新,人們對它的射頻輻射對健康的潛在影響知之甚少,這是因為它的輻射比目前的行業標準4G更高。
  • 新步槍技術解讀II
    設計結構圖在新步槍在國慶公開的後,第一時間就在自媒體上對相關技術進行了解讀,這個裡面有縱向解讀也有橫向的,有興趣的可以在防務科評的百家號中查閱《6分鐘談槍:11國產新步槍的繼承與創新今天我們繼續從媒體報導的圖片中解讀新步槍的相關細節,在這裡為廣大愛好者貢獻第二篇關於新槍的文章,望廣大愛好者能夠喜歡,當然,對持不同觀點的讀者,可留言討論。
  • 逆變器與跟蹤支架智能聯控技術SDS(智能跟蹤算法)白皮書
    點擊此處下載白皮書2020年11月,國家能源風能太陽能仿真與檢測認證技術重點實驗室、北京鑑衡認證中心(以下簡稱「鑑衡」)、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聯合發布了《逆變器與跟蹤支架智能聯控技術SDS(智能跟蹤算法)白皮書》,SDS通過組件、逆變器、跟蹤支架三者的協同融合,持續提升光伏發電系統效率。
  • 指紋識別技術新突破:可跟蹤安卓和蘋果設備
    中關村在線消息:據外媒報導,一項新的設備指紋識別技術可以使用出廠時設置的詳細傳感器校準信息,跟蹤網際網路上的Android和iOS設備。指紋識別技術新突破:可跟蹤安卓和蘋果系統設備此新技術被稱為「校準指紋識別攻擊」或「SensorID」,它通過使用iOS上的陀螺儀和磁力計傳感器的校準細節來實現;也可以使用Android
  • 徐晧:全球5G部署速度加快,毫米波技術是5G設計核心技術
    在5G的第二個版本R16,才引入了5G車聯網技術和免許可頻譜設計(NR-U)技術。在5G即將開始的第三個R17版本中,將進一步引入了5G海量物聯網以及諸如NR-Light這樣的新技術。」 2019年是5G商用元年,5G迅速在全球規模化部署。
  • 5G技術帶火了哪些專業?
    隨著5g技術在全世界的廣泛應用,也帶動了與5g相關行業的專業發展,華為作為5g技術研究的國內先鋒企業,受到很多畢業生的青睞,成為就業工作的首選。那麼什麼是5g技術呢?5g其實就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英語: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th-generation,簡稱5g或5g技術)是最新一代蜂窩移動通信技術,也是繼4g、3g和2g系統之後的延伸。5g的性能目標是高數據速率、減少延遲、節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統容量和大規模設備連接。
  • 5G通信技術解讀|如何實現比4G快十倍?毫米波技術是5G的關鍵
    但問題是,現在常用的5GHz以下的頻段已經非常擁擠,到哪裡去找新的頻譜資源呢?各大廠商不約而同想到的方法就是使用毫米波技術。毫米波是什麼?毫米波的特點?毫米波是指波長在毫米數量級的電磁波,其頻率大約在30GHz~300GHz之間。
  • 5G NR新技術詳解
    此外,還有增強的導頻設計,如解調導頻、相位跟蹤導頻和時頻跟蹤導頻,相對於LTE來說,可以有效地減小開銷,提供更精確信道的信息。  全新網絡架構  使能一網多營  基於服務架構的核心網定義、端到端的5G網路切片技術將催生新的商業模式,助力行業與社會的數位化轉型。
  • 光伏發電 | 2020年的七個太陽能跟蹤器系統調整和新技術
    下面就來分享2020年有關光伏發電的跟蹤器系統調整和新技術。ATI最近推出了RapidClamp,這是一項正在申請專利的單螺栓PV模塊夾具技術,可減少安裝時間。「我們的團隊實現了每個模塊11秒的安裝記錄,」 Array Technologies工程部副總裁Lucas Creasy在發布聲明中說。ATI已安裝或正在實現30 GW的跟蹤器。最近的一個項目是澳大利亞200兆瓦的惠靈頓太陽能發電場,其中包括雙面電池板。
  • 下一代分子診斷技術——CRISPR分子診斷技術盤點
    2月14日,麻省理工學院(MIT)的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McGovern Institute for Brain Research)宣布,張鋒教授團隊利用基於CRISPR的技術,開發了一種檢測新冠病毒RNA的方法。並且向全世界公布了診斷COVID-19技術的詳細操作流程文檔,以幫助世界各國對抗新冠病毒傳播。
  • 華為5G技術是世界領先!「美國」真的怕了?
    近幾年,華為一直都是技術的領先者,不管是手機的配置還是5g,都是全球領先的,但美國最近一個多個月的時間針對華為公司的一系列科技霸凌主義,還是華為有條不紊的掀開底牌進行反擊,華為公司反擊方法就是收取美國最大運營商10億美元的專利費,現在華為公司雖然不在美國企業的供應鏈當中,但是依然可以憑藉5g的專利技術,讓美國使用華為5g專利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