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7日,Flexiv非夕科技在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展示基於自適應機器人的最前沿機器人技術和工業應用,包括世界領先的機器人力控技術、機器人和AI深度融合技術,以及一系列創新性的工業應用方案。
去年,非夕科技正式推出自適應機器人Rizon拂曉。作為新一代的機器人產品,拂曉憑藉自身顛覆式創新的產品設計、獨特的自適應能力、簡潔美觀的工業設計、和全新的產品價值,連續獲得iF設計大獎和德國創新獎等殊榮。
自適應機器人的核心特色之一為全手臂高精度、高響應的複合力控技術。自適應機器人拂曉具備7個自由度,每個關節都搭載獨有創新性的力傳感技術,配合先進的整機複合力控算法,與傳統機器人相比,其力感知和力控性能有量級上的提升。
為了更好展現力控技術的先進性,非夕科技在本屆工博會上帶來了小球平衡挑戰(Ball Balancing Challenge):自適應機器人根據力傳感器的檢測信息實時判斷託盤上小球的位置,並力覺控制小球沿著目標軌跡進行運動;當機械臂或小球遇到外界擾動時,機器人能夠迅速做出實時調整,使小球回歸原定路線。
值得一提的是,這項展示全部憑藉力控來完成,假如以人類的行為來看,它相當於一個閉上眼睛的人,僅靠手臂力覺感知和控制,來維持小球在光滑託盤上的平衡。
同時,非夕也展示出了機器人和AI技術的深度融合。在桌面整理任務中,機器人系統能夠對隨機擺放的物品進行有效識別、分類、和自主抓放。在人體按摩應用中,機器人系統對用戶人體姿態及局部特徵進行實時識別、根據用戶需求進行按摩並實時進行動態調整,在確保安全性的同時,保證良好的服務體驗。
自創立以來,非夕科技致力於面向不同場景打造行業級解決方案,用機器人作業替代難以自動化的人工環節,升級低柔性的自動化產線。經過了對工業應用和解決方案的不斷深化和迭代,非夕科技在本屆工博會上著重帶來三項應用展示:力控裝配、曲面打磨、帶線束插拔。
以曲面打磨應用為例,曲面打磨拋光技術廣泛應用在汽車、電子、家具等多種行業中,其工藝質量和對原材料的損耗把控直接影響產品最終的外觀和產線成本。而目前大多數情況下曲面打磨拋光仍需依賴人工作業。
傳統的機器人打磨方案往往需要在機械臂末端安裝額外的力傳感器或力控浮動裝置,採購及維護成本高,可適應的工件複雜度有限。而自適應機器人不需要上述額外設備,徹底改變了固有模式。
非夕的打磨應用能確保對複雜工件曲面的精密貼合和精確的主動打磨力控制,操控系統和操作流程簡捷易上手,可兼容各種尺寸加工件,自動適應工件及工裝的實際偏差。現場展出的汽車內飾件打磨應用只需操作者通過簡單的軌跡拖動示教導入工件打磨軌跡,使用流程化和圖形化的操作軟體進行打磨工藝設置,憑藉機器人高精度的力位複合控制,以確保穩定可靠的打磨效果。
非夕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王世全博士表示:「經過過去一年在產品及應用端的打磨完善與行業落地嘗試,此次工博會裡我們帶來了一批更加完整的創新性工業應用方案,同時通過一些趣味互動展示讓觀眾能更直觀的體驗到非夕自適應機器人的獨有特性,感受最新力控及AI技術的融合。非夕希望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讓機器人更加靈巧、智能、柔性、通用,並助力下一代工業自動化。」
Flexiv(非夕)是一家全球技術領先的AI機器人公司,專注於研發、生產集高精度力控、計算機視覺和人工智慧技術於一體的自適應機器人產品,為不同行業的客戶提供基於非夕機器人系統的整體、創新性的解決方案和服務。非夕於2016年成立,核心創始團隊來自史丹福大學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實驗室。目前,非夕已在矽谷、上海、北京、深圳、佛山等地區設立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