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至21日,由北京體育大學與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共同主辦,北京體育大學教育學院(體育師範學院)和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學校體育分會共同承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體育教育論壇在北京體育大學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體育互鑑與文化共榮(Sports Mutual Learning for Shared Cultural Prosperity)」。來自日本、白俄羅斯、立陶宛、加拿大、西班牙、匈牙利、克羅埃西亞、英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90餘所高校、合作機構的代表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方式參加了論壇。
開幕式
11月20日下午,第二屆「一帶一路」體育教育論壇開幕式在北體傳媒和線上會場舉行。
北京體育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曹衛東致辭
北京體育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曹衛東在致辭中指出,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正加速推動這一複雜深刻的變化,國際政治秩序面臨深刻調整。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契合國際社會的根本利益,是國際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積極探索,彰顯了人類社會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將為世界和平發展增添新的正能量。他表示,大學是體育教育的重要載體,是文化傳承融通發展的重要陣地。有著67年歷史的北京體育大學始終致力於體育教育開展,始終致力於文化傳承創新。希望以此次論壇為契機,充分進行「體育互鑑與文化共榮」,進一步凝聚國內外力量,助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紮實開展體育教育與體育文化領域的理論研究,助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與體育領域帶來的衝擊與挑戰,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馮連世致辭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馮連世在致辭中表示:「在我國深入推進『體教融合』,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工作之際,中國體育科學學會與北京體育大學聯合主辦第二屆『一帶一路』體育教育論壇,組織國內外體育教育專家學者、莘莘學子共聚線上,圍繞體育教育文化傳播、體育教育發展的國際經驗、競技體育的教育價值、AI與體育教育、體教融合與人才培養等話題進行探討交流,共話疫情以及後疫情時代體育教育的發展動向。期待借本屆『一帶一路』體育教育論壇,為新時代體育教育事業發展出謀劃策、交出精彩答卷。」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致辭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致辭中代表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對第二屆「一帶一路」體育教育論壇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他指出,從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來看,體育教育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時,在疫情之下也暴露出存在問題,需要通過更加深入細緻的工作進一步努力去解決、去發展。他表示,希望「一帶一路」體育教育論壇能夠成為紐帶,成為信息和各項科研成果、活動交流的平臺。希望通過論壇,可以學習各國家和地區的優良的體育項目和體育教學科研成果,推動整個體育教育的發展。
國際奧委會高級顧問吉爾伯特·費利(Gilbert Felli)致辭
國際奧委會高級顧問吉爾伯特·費利(Gilbert Felli)在致辭中對第二屆「一帶一路」體育教育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北京體育大學在體育和體育教育發展方面做出的貢獻表示讚賞。他談道:「『一帶一路』體育教育論壇為不同地區搭建了體育文化交流的平臺。國際奧委會也在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展合作,致力於推動體育教育的發展。希望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大家一起合作,讓世界變得更好。」
俄羅斯體育部部長、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主席阿列克·馬迪申(Oleg Matytsin)致辭
俄羅斯體育部部長、國際大體聯主席阿列克·馬迪申(Oleg Matytsin)在致辭中談道:「由於疫情,許多國家的學校體育活動不得不通過線上開展。疫情期間,各國優秀運動員們也在通過社交媒體鼓勵大學生們保持身心健康。雖然現在很多體育活動無法以傳統的方式在相應的場地進行,但我們應該認識到體育活動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形式開展,應該意識到體育像藝術與音樂一樣,非常重要。讓我們共同努力,通過體育促進健康。」
北京體育大學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長高峰主持開幕式
主旨演講
開幕儀式結束後,國際體育教育聯合會副主席、歐洲體育教育聯合會主席布拉尼斯拉夫·安塔拉(Branislav Antala),北京體育大學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長、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學校體育分會主任委員高峰,成都體育學院校長舒為平,俄羅斯國立體育運動、青年與旅遊大學校長塔瑪拉·米凱洛娃(Tamara Mikhaylova),西安體育學院黨委書記黃道峻和天津體育學院副校長張欣等18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圍繞 「一帶一路」倡議和「體教融合」背景下體育院校高素質複合型師資培養、人才培養體系構建和國際交流與合作及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下體育教育在學校的實施情況,「一帶一路」倡議和體教融合背景下中外體育文化交融、體育理論體系建設、體育教育教學方式改革、體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及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下體育教育與線上教學發展的前景與挑戰等議題發表了主旨演講。
部分專家觀點
拉尼斯拉夫·安塔拉(Branislav Antala)
「在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下,學校實施體育教育面臨著挑戰,應該特別注意在此期間所有體育活動的設計應該具有個性化,不應該有接觸性;兒童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運動並不活躍,要注意運動的強度不宜過大;兒童佩戴口罩進行鍛鍊時,運動強度必須為中低強度。」 同時Antala教授介紹了由國際體育教育聯合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進行的第四次全球體育教育調查。
高峰
「體育院校如何在深化體教融合背景下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進而打造新時代深化體教融合生力軍——高素質複合型體育教師?首先,要面向未來,把握卓越體育教師培養新定位;其次,要突破壁壘,探尋高素質複合型培養新路徑;再次,要有所作為,開創中國體育師範教育新局面。我們要知來路、守初心,發揚體育院校優良傳統;找出路、創一流,打造中國體育師範教育。」
塔瑪拉•米凱洛娃(Tamara Mikhaylova)
「針對現代教育體系中的教練員的培訓,應該實現在大學前、大學和研究生階段培養中對教練員形成職業化的指導;根據其個性化的創造潛力進行因材施教;明確價值動機,使其能夠掌握從事教練職業的主要技能;在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加強教練員的社會和職業地位,對體育機構的運作和勞資關係進行監管。」
于爾根·米塔格(Jürgen Mittag)
「新冠肺炎大流行對當前運動產生了重大影響,並將極大改變未來的體育組織;體育聯合會將面臨財務問題,必須重新制定其行動的法律依據;體育俱樂部將面臨結構性挑戰,必須重新組織其活動,而休閒和非正式體育將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不僅對於改善健康,而且對於個人意義重大。」
分論壇
與會專家學者和師生代表通過線上會議平臺分別在體教融合與人才培養、體育教育文化傳播、體育教育發展的國際經驗、競技體育的教育價值和AI與體育教育發展五個分論壇就相關主題進行了學術交流。
「一帶一路」體育教育論壇是北京體育大學經與北京師範大學、首都體育學院、波蘭格但斯克體育大學、克羅埃西亞薩格勒布大學等10所國內外高校達成共識,在北京體育大學紀念建校65周年系列學術活動之一——第六屆中外大學校長體育論壇的開幕儀式上共同發起成立的。自2019年起,每年都會有一個輪值高校或科研院所,與北京體育大學一起,圍繞體育、教育領域前沿問題,共同舉辦「一帶一路」體育教育論壇,邀請國際知名學者和領軍人物參與論壇,聯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體育教育力量,在校際交流、人才培養、科研合作、訓練競賽等多個領域開展相關項目及活動。首屆「一帶一路」體育教育論壇於2019年4月17日至18日在克羅埃西亞薩格勒布舉辦,由北京體育大學與薩格勒布大學體育學院共同主辦,共有來自中國、克羅埃西亞、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俄羅斯、泰國和中東歐其他國家共計20餘國30餘所高校的代表參加了論壇。
本次論壇期間,本著平等、自主、互利、協作的原則,與會院校初步達成了《第二屆 「一帶一路」體育教育論壇北京共識》。「一帶一路」體育教育論壇既是我校主動對接和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的積極探索,又是全面融入體育強國、教育強國、健康中國國家重大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我校推進「雙一流」建設、全面深化「三個轉型」綜合改革的具體實踐,為我校在「十四五」期間深入研究、認真破解難題和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北京體育大學致力於將「一帶一路」體育論壇建成連接「一帶一路」沿線及全世界體育教育領域的「朋友圈」。歡迎更多沿線國家、志同道合的大學積極參與,歡迎五大洲朋友攜手前行、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