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職工都會繳納城鎮職工社保,裡面包含了五險,分別是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當滿足一定條件時,如果我們失業了,那麼是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以幫助我們度過失業的艱難階段。
失業保險金的領取條件
按照相關規定,失業人員需滿足以下條件,才能領取失業保險金:
1、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已繳納失業保險費滿一年的。
2、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通常指在正常上班的情況下,勞動者因自己無法控制的原因被迫中斷就業,導致失去收入來源,包括勞動者被用人單位辭退;勞動合同到期後,用人單位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等情況。
3、已辦理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失業者需要到當地社保部門進行失業登記備案,遞交離職證明、繳費憑證等材料。
失業保險金的領取流程
符合以上條件,準備個人資料包括身份證、社保卡、解除勞動關係的證明、失業登記證明等等,在當地社保中心提交個人資料,之後會在十個工作日進行審核。
具體如何領取失業金還是需要諮詢當地的社保部門。
失業保險金的領取標準
每月的失業保險金不低於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具體數額由各地情況決定。
具體來看,失業人員社保累計繳費時間為1年到5年之間的,能夠領取失業保險的期限最長為12個月;而時間在5年到10年之間的,領取的期限最長為18個月;如果是繳費時長達到在10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可長達24個月。
如果遇到重新就業又再次失業的情況,繳費的時間是需要重新進行計算的,而再次失業領取的失業保險金是可以和上次為領取的失業金合併進行計算的,但最長也不能超過24個月。
領取失業保險金,養老金會減少嗎?
退休之後領取養老金,需要符合兩個條件: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社保繳納滿足15年。符合這兩個條件的,就可以在法定的退休年齡之後領取養老金了。
我們在退休之後養老金計算公式為: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基礎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儲蓄額/計發月數;基礎帳戶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x(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x繳費年限x1%。
總的來說,退休職工養老金的計算,主要與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個人帳戶累積額及退休時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等因素有關,與是否領取失業保險金或社保補貼無關。
另外,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醫療保險費由失業保險基金支付,個人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不過,失業金領取的期間,有的地方規定是無法繳納養老保險的。也就是說,你在領取失業金期間,沒有繳納養老保險,那麼相比正常一直繳納,你的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就會少一些。養老金是「長繳多得」,繳費年限少了,那麼養老金待遇自然會比正常退休要少一些。
總的來說,領取失業保險金對養老金的影響並不算大。
綜自度小滿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