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同世界分享市場機遇 各國企業深耕中國、實現共贏發展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共享市場機遇 共謀合作發展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觀眾在樂高集團展臺體驗樂高玩具。   本報記者 李欣怡攝

在液空中國公司位於上海市青浦區的工廠內,工人正在進行醫用氧充裝。   液空中國公司供圖

3月16日,工人在已經恢復生產的東風本田總裝生產線上忙碌。

周 超攝(影像中國)

在帝斯曼江山製藥(江蘇)有限公司的工廠內,工人正在進行看罐作業。   荷蘭皇家帝斯曼集團供圖

11月10日,第三屆進博會技術裝備展區現場。

新華社記者 趙丁喆攝

作為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中國秉持開放、合作、團結、共贏的信念,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同世界分享市場機遇。經濟呈現穩定轉好態勢、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中國市場的吸引力不斷增強,各國企業深耕中國、實現共贏發展的信心更為堅定

 「與中國夥伴攜手探索新機遇」

本報駐法國記者 劉玲玲

「近30年來,得益於中國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人才隊伍持續壯大、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以及創新生態系統蓬勃發展,液化空氣集團在中國實現了穩固發展。」法國液化空氣集團中國公司執行長柏昊天表示,「中國經濟有力復甦增強了外企在華投資信心,隨著中國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相信液空一定能夠在中國實現更好的發展。」

法國液化空氣集團是一家生產提供工業和醫用氣體以及相關服務的大型跨國企業。上世紀90年代初,該集團開始在中國投資建廠,目前在中國設有近100家工廠,遍布40多個城市。

深耕中國市場多年,液空中國公司真切感受到中國的營商環境不斷改善。從減輕企業融資成本、稅費負擔,到根據外企實際經營狀況有針對性地提供服務,「各地政府非常重視優化營商環境,打造服務型政府,為外商投資項目建立良好平臺,並且大力支持技術創新。」柏昊天表示。

疫情防控期間,中國相繼推出一系列支持外企復工復產的政策。「中國政府採取強有力舉措抗擊疫情,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我們感到很安心。」柏昊天表示,目前液空中國公司所有工廠的生產水平都已恢復正常。

日前,液化空氣集團發布第三季度經營數據,液空中國公司所有業務線均實現增長,增幅達7.6%。「中國成為疫情發生以來首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市場需求的提振直接促進了集團在亞太地區的業務發展。」柏昊天說,在華公司生產經營的穩定與恢復對跨國企業來說尤其重要。液空中國公司的正常運轉經驗,也為集團全球各地的分公司提供了借鑑。

中國正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讓液空中國公司看到了新的發展機遇。「我們的產品和服務可以用於眾多行業,如碳酸飲料中的食品級二氧化碳、保障化工安全生產必需的氮氣、核磁共振掃描儀所需的液氦以及氫燃料電池車所需的氫氣等。新發展格局將促進國內消費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民眾對優質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也將繼續增長。」

柏昊天表示:「液空中國公司會繼續支持中國的產業發展和升級轉型,同時也將與中國夥伴攜手探索新機遇,實現共贏發展。」目前,他們正計劃擴大在武漢的投資。「我們在醫療服務、汽車、食品等領域為超過800家武漢客戶服務。目前,武漢各領域發展正進一步加速,我們將擴大在醫用氧、氫能等領域的投資,與武漢共同發展。」

「中國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與各國共享發展機遇和成果,為全球經濟的復甦和發展注入信心。這也堅定了我們在中國繼續增加投資、擴展業務的決心。」柏昊天說。

(本報巴黎電)

 「我們在中國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本報記者 李欣怡

手持金箍棒、乘坐飛行器的「悟空小俠」,懸掛紅色彩燈的中式庭院……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樂高集團的展臺上,取材於中國傳統文化和故事的樂高玩具產品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賞玩。今年進博會期間,樂高集團將積木顆粒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特別推出4款帶有濃鬱「中國風」的全新主題套裝。

樂高集團已經連續3次參加進博會,憑藉進博會巨大的溢出效應,其在進博會上發布的新品受到廣泛關注。在過去的一年間,樂高集團在中國大陸新開設80多家品牌零售店,使得總數量在今年10月底達到207家。與2019年第二屆進博會舉辦時相比,一年來品牌零售店數量增長近一倍。

「進博會為跨國公司創造了與合作夥伴深入交流的機會,也是向消費者展示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服務的絕佳平臺。參加首屆進博會以來,樂高集團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加速向前,品牌零售店覆蓋城市越來越多。」樂高集團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黃國強表示。

今年上半年,樂高集團在中國市場實現兩位數的業績增長。「中國採取有效舉措防控疫情,同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國經濟迅速恢復增長,這也體現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黃國強表示,3月末,中國各地樂高品牌零售店逐漸恢復營業,很多消費者到店體驗產品,整體客流量恢復迅速。

近年來,隨著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升,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中國市場已成為樂高集團重要的戰略增長市場。「最近10年中,集團不斷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資,市場份額不斷提升,在華業務增長迅速。」黃國強介紹,隨著民眾對產品多樣化需求的擴大,樂高品牌零售店正加快布局。明年,樂高集團將在中國大陸新開設80家樂高品牌零售店,店鋪總數將達300家。「樂高品牌零售店在各地的發展讓我們備受鼓舞,我們對未來在中國的發展更有信心。」黃國強表示。

當前,中國正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黃國強看來,這將進一步推動中國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打造更好的營商環境。「相關舉措有助於進一步擴大中國國內市場,刺激擴大消費需求,為樂高集團在華發展帶來眾多機會。」

疫情防控期間,中國數字經濟和電子商務得到進一步發展,帶動了玩具行業的重塑升級。此次進博會期間,樂高集團展示了拼音版樂高盲文積木顆粒,積木顆粒上的凸點能夠與盲文字母一一對應,涵蓋所有漢語拼音字母、數字符號等。11月7日,樂高基金會和樂高集團宣布攜手中國盲文出版社,在中國開展樂高盲文積木顆粒項目的測試,旨在通過富有趣味性和互動性的方式幫助視障兒童更好地學習盲文。

「中國市場的強勁活力增強了我們進一步在華發展的決心。我們在中國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樂高集團將繼續採取線上線下並行發展的策略,深耕中國市場。」黃國強說。

「中國創新活力不斷迸發」

本報駐比利時記者 方瑩馨

11月18日,荷蘭皇家帝斯曼集團在中國的第二十六家生產工廠,也是動物營養與保健的第七家預混料工廠在湖南衡陽開業。這是帝斯曼深耕中國市場的又一重要舉措。「中國創新活力不斷迸發,消費潛力巨大,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對外企具有強大吸引力。」帝斯曼中國總裁周濤表示。

作為一家活躍於營養、健康和綠色生活等領域的全球科技公司,帝斯曼20世紀90年代初在中國建立了首個銷售代表處和首家生產工廠。迄今,帝斯曼已在中國開設包括26家生產工廠在內的47個分支機構。

得益於中國政府對外企復工復產的大力支持和中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帝斯曼的營養和材料兩大業務板塊在華運營均取得良好成績。今年上半年,其中國區業務與去年同期相比實現增長,其中營養業務板塊實現兩位數增長。

「帝斯曼各工廠所在地政府為我們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給予全方位的支持。帝斯曼在華工廠的運營、生產和訂單完成等方面均正常進行,在華業務也實現穩定增長。」周濤告訴記者,在財稅、金融、社保、就業等方面,各地、各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紓困惠企政策,積極幫助外企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經營,不斷推進對外開放,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帝斯曼在華工廠的生產運營穩步開展,不僅保障了其在中國市場的產品供應和業績穩定,也為其全球業務穩定發展注入了信心。「今年上半年,集團整體業務保持穩定,中國區的業績表現功不可沒。」周濤表示,2019年,帝斯曼在華營業額佔全球營業額的13%。該集團在全球100多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但僅在中國落地其所有業務種類。「中國市場對於帝斯曼全球的業務發展和布局尤為重要。」

「中國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者。」周濤指出,在疫情嚴重衝擊全球經濟的背景下,中國宣布全面擴大開放新舉措,向世界傳遞了積極信號,對全球經濟復甦至關重要。「對於外企來說,這強化了我們對中國市場的信心,進一步提升了中國市場的競爭力。」

「在中國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過程中,外企可以成為其中的重要參與者,從技術、管理、服務、產品等各方面助力中國經濟發展,為中國市場和消費者帶來更多選擇。」周濤認為,這也將給外企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面對疫情帶來的挑戰,許多跨國公司謀求轉型,尋找新的發展機遇,帝斯曼也不例外。「中國市場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湧現,為我們提供了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參考。」周濤表示,未來帝斯曼會著眼中國市場,持續探索發展機遇。「我們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中國經濟將長期穩定發展,並在世界舞臺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本報布魯塞爾電)

「完成今年目標任務沒有問題」

本報記者 範昊天

機器轟鳴,流水線高速運轉,每50.1秒就有1輛新車下線。走進位於武漢開發區的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第一工廠總裝車間,500多名工人正在進行車輛零部件的組裝和調試。

「就目前生產情況來看,完成今年目標任務沒有問題!」東風本田第一工廠總裝一科科長楊萬波介紹說,第一工廠在東風本田3個工廠中率先實現復工復產,目前3000餘名員工全員上崗,日生產量達到1340臺,已經超過疫情前的正常水平。

從3月11日開始復工,到4月6日整個供應和製造體系完全恢復正常,東風本田用26天時間實現了從「有序復工」到「火力全開」。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鄭純楷拿出一組數據:目前,東風本田已達到每天3000輛以上的峰值產能,恢復到滿產狀態;1—10月,累計生產636980輛,批售640322輛;其中,9月單月批售95007輛,同比增長22.6%,創下單月歷史新高。

中國有14億人口,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中國汽車市場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恢復生產經營後,中國消費者給予我們充分信任和支持。在生產滿負荷運轉的情況下,銷售終端也有一些車型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鄭純楷介紹道,截至10月底,東風本田今年的銷售水平已與去年基本持平,正在全力衝刺年度新目標。「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這為東風本田繼續深耕中國市場注入更強的信心。」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給企業發展帶來挑戰。依靠中國巨大的市場,東風本田通過與供應商溝通協調,採取提前備庫、推進國產化、尋找替代供應商等方式,確保零部件正常供應。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日前印發。根據規劃,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感受到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東風本田積極進入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去年推出首款純電動車型的基礎上,今年9月,本田在華首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全球首發亮相。

「本田之所以率先將CR—V插電混動版導入中國市場,就是看到全球汽車電氣化的浪潮,而中國正在引領這輪汽車行業的變革。在做好原有產品生產研發基礎上,東風本田正全面提速和發展新能源汽車,豐富新能源汽車產品矩陣。」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夏目達也表示。

「中國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將給我們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鄭純楷表示。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評論員:中國開放的大門將進一步敞開,同世界各國共享發展...
    「在新發展格局下,中國開放的大門將進一步敞開,同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上發表主旨演講,強調「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任何時候都不會動搖」,重申「中國對外開放的決心堅定不移,對外開放的大門會越開越大」,並鄭重宣布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政策措施,充分彰顯了以實際行動推動共同發展、實現互利共贏的大國擔當,引發國際社會熱烈反響。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不僅發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 王毅:中國外交致力於實現共贏和維護公平
    2020年12月18日晚,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京同美國亞洲協會舉行視頻交流。王毅表示,對於中國外交的風格、走向有各種各樣的議論。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中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願意本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同各國開展友好合作。
  • 加入世貿組織讓中國與世界實現共贏
    加入世貿組織這個全球最大的多邊貿易體制,進一步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各地區經貿聯繫,有利於改善我國的國際貿易環境,實現出口市場多元化,促進我國國際貿易事業的發展,給中國的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機遇;有利於吸收更多的外國投資,促進中國經濟健康迅速地發展;有利於促進中國改革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充分發展,擴大改革開放的成果,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為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 國際銳評: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
    在4日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發表視頻主旨演講時作出這一表態,表達了中國願同世界分享市場機遇、推動世界經濟復甦的大國擔當。分享市場機遇,是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對世界的一貫承諾。在當下新冠肺炎疫情重創世界經濟的背景下,這一承諾更加珍貴。
  • 中國市場創造廣闊機遇
    日前,阿斯利康全球執行長蘇博科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為參與中國經濟發展的各市場主體、各國企業創造更多機遇,將有力推動世界經濟復甦和發展。  阿斯利康是總部設在英國的國際知名製藥企業,1993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在華業務快速拓展。目前,中國已成為阿斯利康全球第二大市場和重要的創新藥物研發及生產基地。
  • 共享市場機遇 共謀合作發展
    新華社記者 趙丁喆攝   作為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中國秉持開放、合作、團結、共贏的信念,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同世界分享市場機遇。經濟呈現穩定轉好態勢、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中國市場的吸引力不斷增強,各國企業深耕中國、實現共贏發展的信心更為堅定     「與中國夥伴攜手探索新機遇」   本報駐法國記者 劉玲玲   「近30年來,得益於中國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人才隊伍持續壯大、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以及創新生態系統蓬勃發展,
  • 非洲專家:全球經濟向中國轉移 非洲各國應抓住中非經貿發展機遇
    他說,近年來,中國消費者開始大量消費葡萄酒,然而,澳大利亞、法國甚至美國的葡萄酒對中國的出口量都要遠遠領先於南非。維爾喬恩還提醒希望向中國出口增值產品的本土企業需要具有戰略眼光,充分研究中國市場。例如本土鞋類生產商在中國市場看到了巨大的機遇,但中國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鞋類生產國,這意味著刺激中國消費者對這類產品的需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人民日報國紀平:共享機遇 共同發展
    展品變商品,爆款進萬家,一條條綠色通道開啟,一項項開放舉措落地,為各國共享中國發展紅利、為各國企業深耕中國市場打開機遇之門。開放創新,合作共贏。進博會的初心和追求,折射風雲變幻之際中國對世界發展大勢的清晰思考和科學判斷。人們看到,一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中國,一個致力於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建設開放型經濟的中國,將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擁抱世界,攜手各國共同發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國際時評 | 中國發展新開局 世界經濟新機遇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李潔)日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也是今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將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廣闊市場和更多發展新機遇。 新機遇,來自持續釋放的消費潛力。
  • 新華國際時評:中國發展新開局 世界經濟新機遇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也是今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將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廣闊市場和更多發展新機遇。新機遇,來自持續釋放的消費潛力。中國擁有14億人口超大規模市場,是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 中國開放的步伐沒有停止,世界的發展需要中國
    推進更高水平的開放,實現更高質量發展,就是我們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的重要舉措,有利於我們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共享新機遇 「在新發展格局下,中國開放的大門將進一步敞開,同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
  • 中國新格局 亞太新機遇
    2020年11月19日至2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先後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和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APEC成立於1989年,如今共有21個成員,現在已成為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組織。
  • 中國市場創造廣闊機遇——訪阿斯利康全球執行長蘇博科
    「中國經濟擁有巨大發展潛力和強大韌性,與全球經濟高度融合。中國是很多跨國企業的投資首選目的地。」日前,阿斯利康全球執行長蘇博科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為參與中國經濟發展的各市場主體、各國企業創造更多機遇,將有力推動世界經濟復甦和發展。
  •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當前,世界經濟面臨諸多複雜挑戰,我們決不能被逆風和回頭浪所阻,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運籌帷幄,中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更加積極融入全球市場,同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為世界經濟復甦作出貢獻。
  • 德國專家:中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為世界提供合作共贏機遇
    中新社柏林12月21日電 (記者 彭大偉)針對日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多位德國專家和經濟界人士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不僅有助於增強科技創新實力、實現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同時也將為世界提供更多合作共贏的機遇。
  • 聚進博、享機遇、第三屆進博會今日開幕~康樸樂驚豔亮相
    本屆進博會總展覽面積比上屆增加14%,世界500強企業和行業龍頭的回頭率超過了70%,數十家企業已連續籤約未來三屆。      聚進博、享機遇、第三屆進博會今日開幕  11月4日,習近平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通過視頻的方式發表主題講演,他強調,中國將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願同世界分享市場機遇
  •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
    這一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運籌帷幄,中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更加積極融入全球市場,同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為世界經濟復甦作出貢獻。「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及時作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今年年初,疫情對國際物流運輸帶來影響。
  •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當前,世界經濟面臨諸多複雜挑戰,我們決不能被逆風和回頭浪所阻,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運籌帷幄,中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更加積極融入全球市場,同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為世界經濟復甦作出貢獻。
  • 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更多「中國力量」
    習近平主席在通過視頻向會議致辭時,再次指出各國應對挑戰、破解困局的現實路徑,表明中國願繼續加強教育和科技國際交流合作,同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   當今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給世界經濟帶來嚴重衝擊,國際形勢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
  • 「中國發展是屬於全人類進步的偉大事業」
    新華社記者 李濤/攝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中國的發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壯大,是傳遞友誼的正能量,為亞洲和世界帶來的是發展機遇而不是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