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回購60億!格力電器大股東出手,能刺激股價嗎?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國際金融報

格力電器兩次回購的擬使用的資金總額均在30億元至60億元之間,合計回購總金額上限高達120億元,或將創下A股的回購紀錄。

繼今年4月宣布首次股份回購後,格力電器再度開啟大手筆回購。

10月14日,根據格力電器公告,大股東珠海明駿提議,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回購資金總額不低於30億元,且不超過60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70元/股,回購的股份用於公司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

混改完成後,格力電器交出的業績表現和資本市場的股價表現均不盡如人意,發布回購公告後,格力電器今日股價上漲3.02%,報收57.60元,但從年初至今,格力電器股價已經跌去了超過10%。

兩次回購金額最高達120億

根據公告,按回購資金最高60億元測算,珠海明駿預計可回購格力電器目前總股本的1.42%;按回購資金最低30億元測算,預計可回購目前總股本的0.71%。

關於回購的原因和目的,珠海明駿方面表示,此次回購是基於對公司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高度認可,建議公司回購股份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以進一步提升公司競爭力,促進公司長期健康穩定發展。

此次回購是格力電器今年的第二次股票回購計劃,今年4月,格力電器公告稱,擬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彼時整體家電行業因受疫情影響,銷售一度停滯,尤其空調市場受挫嚴重。

格力電器兩次回購的擬使用的資金總額均在30億元至60億元之間,合計回購總金額上限高達120億元,或將創下A股的回購紀錄。

根據格力電器公布股份回購進展情況,截至2020年9月30日,格力電器已經累計回購公司股份94184662股,支付的總金額為51.82億元(不含交易費用)。

不過,格力電器超50億大手筆回購併沒有給股價帶來明顯的提振作用,按照10月13日收盤價計算,格力電器今年以來的股價下跌超過13%,再次宣布大手筆回購後,格力電器今日股價上漲了3.02%,但整體來看,年內股價仍跌去超過10%。

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格力電器第一輪股票回購,提振股價、增強資本市場信心的目的並沒有達到,此次回購是上一輪迴購的延續。

刺激股價不能僅靠回購

在格力電器公布股份回購進展同日,美的集團也公布了其股份回購情況。截至2020年9月30日,美的集團以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回購了29544883股,支付的總金額為17.88億元。

這不是美的集團第一次股份回購。2019年2月22日,美的集團董事會通過回購股份相關議案,在隨後的一年中,美的集團累計回購股份62181122股,共耗資32億元。

今年9月,美的集團還將股份回購價格上限從不超過63.41元/股調整為不超過75元/股。

與格力電器不同的是,美的集團在資本市場備受青睞,今年以來,美的集團股價已上漲超過30%。

光大證券在對格力電器的研報中表示,2020年以來,疫情衝擊疊加公司自身經營調整,基本面表現弱於對手,拖累股價表現不佳。美的、海爾當前股價較疫情中低點分別上漲68%、73%,美的股價更是屢創新高,市值突破5300億元,格力當前股價僅略高於疫情期間低點。

10月14日,胡潤研究院發布了《2020胡潤中國10強家電企業》榜單,對家電企業的市值或估值進行排名。榜單顯示,美的以5100億元價值居於首位,格力電器次之,價值3210億元。從市值情況來看,目前美的與格力的差距已經拉開超1800億元。

劉步塵表示,格力電器回購的預期目的沒有達到,主要是因為投資者對格力電器未來發展存在擔憂,具體表現在,首先格力電器上半年業績出現大幅下滑,這是擺在面前的現實因素,此外,投資者對格力電器的產業結構以及後董明珠時代的企業管理機制也存在擔憂。

今年上半年,格力電器營收利潤雙雙下滑,格力所依賴的空調板塊營收為413.33億元,同比下滑了47.89%,而美的空調同期營收達到了640.3億元,超出格力227億元,空調行業第一的頭銜正在轉移。

在劉步塵看來,股份回購只是對外傳遞信心,關鍵在於企業實際經營業績和公眾未來預期是否會有實質性的改變,如果第一輪迴購沒有達到刺激股價的目的,難道第二次就能嗎?

不過,格力電器兩次回購所面臨的市場環境有所不同,第一次回購時,空調行業剛經歷嚴重衝擊,而目前雖然空調行業壓力仍在,但線上市場已有明顯的回暖跡象。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20年8月新冷年開盤,空調線下規模環比7月降幅收窄,線上市場零售量規模和零售額均同比增長約30%。

光大證券表示,加碼回購利好股價,後續管理層利益進一步綁定值得期待;渠道調整變革層面若有積極信號,將是格力股價更大層面的催化。

記者 蔡淑敏

編輯 沈玉潔

責任編輯 白巖冰

相關焦點

  • 跑輸美的40%,格力電器再出60億重金回購,股價能翻身嗎?
    來源:私募排排網格力電器又有大動作,在今年4月首次宣布60億回購計劃後,格力將再次進行回購。在10月13日晚間,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格力電器單一第一大股東珠海明駿投資合夥企業提議,公司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回購資金總額不低於30億元,且不超60億元,回購價格不超70元/股,回購的股份用於公司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
  • 杜坤維:格力電器股價緣何對最高60億元回購反應冷淡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杜坤維回購被市場很多聲音稱之為超級大利好,是股價見底回升的標誌之一,可是最近格力電器宣布30-60億元,股價也只不過是一個交易日上漲而已,此後就是回調兩天,緣何利好激不起股價上漲的漣漪
  • 格力電器股價連續大跌,「董小姐」急了,立馬安排60億資金回購
    格力電器,近一年的多的股價走勢實在是令人著急,眼看著美的集團,小熊電器等等股票,無論是股價還是市值都是水漲船高,而自己卻兀自不動,大寒人心。近期更要命的是跌破了55.5元的關鍵位,短期走勢命懸一線。
  • 格力電器首次回購欲提振股價?
    來源:投資快報格力電器(000651)7月16日晚間公告,公司7月16日首次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回購股份數量為91萬股,支付總金額為5139.91萬元。此前的4月12日,格力電器公告,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資金總額不低於30億元(含)且不超過60億元(含);回購股份價格不超過70元/股,回購股份將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 《投資快報》記者注意到,在北向資金拋售、上半年淨利預降五成、經銷商股東減持的背景下,這是格力電器實施的首次回購。
  • 格力電器一季度淨利預降7成!董明珠:虧損200億再招5000人
    :不僅跨界進軍醫療行業,還拋出60億回購計劃。雖然機構投資者對空調降價去庫存、混改後實施股權激勵和回購等方面已有預期,但是當19Q4/20Q1均創下了2013年以來的單季利潤低點,這樣的幅度還是超出國內外機構投資者的預期。  混改後 首次出手60億回購股票  就在前兩日,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擬以不低於30億元(含)不超過60億元(含)回購公司股份。每股回購上限不超過70元。
  • 一季度巨虧300億?格力電器澄清:只是收入未達預期!
    推出60億元回購計劃,系史上首次就在4月份,除了董事長董明珠首次體驗「直播」且「砸鍋」這一花邊事件,格力電器真正推出了了堪稱「史上首次」的重大事項——大手筆推出60億元回購用於員工持股計劃/股權激勵。4月12日,格力電器公告,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資金總額不低於30億元(含)且不超過60億元(含);回購股份價格不超過70元/股,回購股份將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據公開信息,這是格力電器歷史上首次回購。
  • 美的集團與格力電器股價「賽跑」 市值還有500億差距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美的集團與格力電器股價「賽跑」 ,市值還有500億差距5月8日上午,美的集團(000333.SZ)的股價曾一度超過格力電器(000651.SZ),隨後格力電器的股價又反超美的集團,
  • 大股東400億「賣掉」格力電器!董明珠身家13年暴增3500倍
    以董明珠為首的管理層連同京海公司是否會出手,讓市場平添更多猜想。格力電器大股東減持,管理層持股和話語權逐漸提升,利益捆綁的經銷商戰略投資者,不甘寂寞的中小股東,還險些遭遇資本「野蠻人」入侵,圍繞格力電器股權「戰爭」20多年來變化,讓其成為一個典型樣本。
  • 美的集團與格力電器股價「賽跑」,市值還有500億差距
    來源:一財網5月8日上午,美的集團(000333.SZ)的股價曾一度超過格力電器(000651.SZ),隨後格力電器的股價又反超美的集團,兩大白電龍頭的股價「賽跑」折射了疫情後時期的實力較勁,它們也一起帶動了家電板塊上市公司整體股價上升。
  • 國聯證券副總楊明請辭,公司未表感謝;格力至多60億再回購
    【格力電器(000651,股吧):擬使用30億元-60億元回購公司股份】格力電器(000651.SZ)公告,大股東提議擬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回購股份的種類為公司發行的A股股份,資金總額不低於人民幣30億元(含)且不超過人民幣60億元(含);回購股份價格不超過人民幣70元/股。
  • 保監會介入調查險資,格力電器就安全啦?董明珠仍在苦等「雪中送炭」
    監管層的表態暫時冰凍住險資激進的腳步,解救了格力。但這只是暫時的,因為監管層的風向並沒有改變格力電器骨骼清奇能賺錢的實質。格力電器帳面上有近1200億現金(現金+應收票據),高達6.5%的股息率,這些都足以令險資垂涎欲滴。
  • 董明珠傾向於私有化格力電器,大股東格力集團向小米注資35億
    董明珠一直都有有私有化格力電器的想法,格力電器大股東格力集團則向小米>注資35億人民幣,大股東和董明珠為首的管理層一直都存在衝突,只不過現在的格力電器看似現金流充足,可是增長已經陷入了遲緩,已經66歲的董明珠退休之後誰來主導格力電器?
  • 格力電器鄧曉博上任新董秘 市值差距與美的進一步拉大
    今年1月2日,格力電器股價每股65.7元,截止12月27日股價為59.21元,今年至今股價降幅為9.88%;9月29日,格力電器股價低收52.06元後,股價不斷上漲,但12月2日,股價創新高至69.79元後,股價不斷呈下跌態勢,股價較12月2日高點股價降幅為17.87%,目前市值為3561.91億。美的與格力市值現分水嶺,兩者差距3012.91億元。
  • 格力終於有董秘了,董明珠的日子能輕鬆了嗎?
    文|地產情報站董秘望靖東離職後,格力電器曾於11月16日發布了一條轟動消息:董事長董明珠將代行董事會秘書一職,直至公司正式聘任董秘。如今,身兼二職的董小姐終於能歇歇了,因為格力電器董秘終於迎來了合適的繼承者——12月27日,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經公司董事會提名委員會提名,董事會同意聘任鄧曉博先生為公司副總裁、董事會秘書。
  • 拿下格力電器後,高瓴資本再次出手,158億買光伏龍頭
    隆基股份剛剛公告一則股權轉讓事宜,高瓴資本又出手了。公告顯示,隆基大股東之一李春安與高瓴資本於12月19日籤署了《股份轉讓協議》」,李春安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226306134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股權交易價格為70元/股,上述股權轉讓價格總結超過158.41億元。
  • 皮海洲:業績下跌70% 格力電器還是那個格力電器 特殊情況還需特殊...
    兩份公告顯示,格力電器2019年全年實現淨利潤246.72億元,同比下降5.84%;預計一季度淨利潤為13.3億-17.1億元,同比下降70%-77%。格力電器一季度業績下降超過70%,這在格力電器的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因此,格力電器的這份《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尤其吸引市場的目光。
  • 知名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詳解格力電器控股權轉移:格力電器的未來...
    劉步塵認為,長期子強父弱的情況下,對于格力集團的管理層來說,或許不是一件讓人心理很平衡的事情,格力集團雖然長時間佔據著格力電器的大股東席位,但是對格力電器能施加的影響力有限。劉步塵談起一件往事。2016年,珠海市國資委任命周樂偉接任董明珠成為格力集團的董事長,當時普遍猜測這是珠海市國資委出手加強對格力電器控制力、削弱董明珠影響力的表現,周樂偉或許要在2018年格力電器董事會換屆時,擔任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沒有給他這個機會。」
  • 小米又要回購了!上市以來已回購41次,此次規模上限300億,能否改變...
    6月23日晚,小米集團公告稱,經股東大會同意,授權董事回購不超過本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10%的股份。以小米當前市值計算,此次回購金額上限或高達300億港元。然而開盤當日即遭遇破發,跌幅達2.35%,不僅沒有實現雷軍2000億美元市值的心願,股價還一路走低,至2019年9月2日盤中創下了8.28港元/股的上市新低,較發行價已經腰斬。2019年9月3日,小米集團公告稱將以最高總價120億港元適時於公開市場購回股份。此後小米股價至2019年11月起逐步回升,今年年初一度升至14港元,截至6月23日,報收12.72港元/股,總市值為3062.39億港元。
  • 「家電雙雄」對決,格力又輸一局,市值落後美的近2000億
    格力股價萎靡市值落後美的近2000億格力今年的業績表現差強人意,也直接讓股價萎靡不振。2020年以來,格力電器股價大約下跌10%,大幅跑輸深成指;美的集團股價則連創新高,今年以來漲幅已經達到34%左右,一度進入A股市值前十強,目前暫居第11位。漲跌之間,格力電器的股東與美的集團的股東,今年心情註定大不一樣。目前格力與美的市值差距也越拉越大。
  • 格力電器:2019年我最痛的投資失敗案例
    之後幾日,公司股價繼續走高,4月19日最高股價達到65.4元,再次創出歷史新高,截止收盤65元,股價大漲9.24%,但就在前一天,我已經把最後100股格力股票以59元全部賣掉,第一次錯過了一記漲停板的收益。我以為這就是「終點」,但沒想到這是新一輪股價上漲的「起點」。   2019年4月28日晚間,格力電器正式披露了2018年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