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是一種在網際網路是流通的電子貨幣,不僅被拿來支付還被當初資產儲備,在可見的未來,比特幣背後的區塊鏈技術,很可能改變金融體系。
比特幣於2009年誕生於密碼學極客圈。用比特幣進行的第一筆交易是2010年5月22日,有人用10000比特幣買了一份25美元的披薩。
為什麼這麼流行?一個原因是它支付付款和收款方都匿名。地下交易中很受歡迎(當然,咱們還是需要正規去使用它的)。
比特幣可以兌換很多國家的法定貨幣。
比特幣有投資價值,因為它的總量有限,只有2100萬個。他沒有通貨膨脹問題。
比特幣火了之後,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同樣的設計思路模仿貨幣。但是它們的認同度遠遠小於比特幣,這些仿幣風險很大。
編輯
歷史上,比特幣經歷過兩次減產
2012年11月28日,第一次減產,比特幣獎勵由50比特幣減半為25比特幣。
2016年7月9日,第二次減產,比特幣獎勵由25比特幣減半為12.5比特幣。
2020年5月12日,第三次減產,區塊獎勵將由12.5比特幣減半為6.25比特幣。
減產前五天,5月7-8日,比特幣一度破萬。接下來在8200-9000美元之間窄幅波動。比特幣三次減產的一個共同點就是,減產前拉升,臨近減產日回調。
第一次減產後的三天,BTC突破前高,直接開啟了一整年的大牛市。
第二次減產後,BTC橫盤震蕩了20天,然後急跌27.32%,隨後開啟了一年零5個月的大牛市。
而礦工作為去中心化的記帳人,可以被中心化控制的可能性大大減少,所以比特幣可以使人和人交易互換更公平,又由它的加密性和通縮性,私人財產能得到更好的保護。如果比特幣作為廣泛的記帳工具,未來比特幣仍有很可觀的上漲空間。我不認為我們會看到礦業發展重大變化,這是第三次減半了,大多數礦工在這方面經驗豐富,並且知道會發生什麼。對我而言,要點是這標誌著下一個供需平衡的開始,市場會進行自我的調節。
編輯
過去,礦場對運營細節和策略並不十分關注,因為回報很高。但是,在減半之後,由於回報率要低得多,礦場必須更加注意經營。它們必須具有專業合理的結構管理才能運行,並尋找更便宜的電力資源。諸如晶片之類的先進技術應為7 nm甚至5 nm,並且降低耗能。第三方固件提供商(尤其是礦機商)的數量也將增加。礦場將有大規模的發展,對於個人參與者而言,最佳的選擇將是雲算力挖礦。
現在比特幣已經完成第三次減半。從歷史上看,前兩次比特幣減半都催生了大牛市。
如何提前布局,參與這次減半行情?
想上車,無疑兩種方式:
一種是直接在二級市場買入比特幣。買過比特幣的朋友都知道,買幣容易囤幣難,用戶從二級市場買來的幣通常持倉周期都非常短,無法HOLD住等到牛市啟動。還有一些用戶拿幣去做槓桿,直接爆倉,所有努力化作泡影;並且,所有買的幣經過層層環節,成本已經比它出產階段高昂很多。
另一種既是挖礦。傳統挖礦行業早已從個人挖礦走向礦池挖礦。在這個演化過程中,從CPU、GPU、FPGA到ASIC,不斷走向專業化。礦機會有售價高、預期壽命短、維修不易等問題,這就調高了普通用戶的挖礦門檻,無法參與到挖礦的這一紅利中來。而近幾年新興起的雲算力解決了用戶挖礦的硬體門檻問題,只要在雲算力平臺購買一份合約即可享受挖礦收益。
編輯
對用戶來說,雲算力能夠免除用戶挖礦所帶來的礦場、礦機設置、挖礦噪音等繁瑣的步驟。其實簡單的說就是雲算力挖礦只需購買在遠程數據中心產生的算力,進行「遠程」挖礦,無需購買設備這才是新時代下的「挖礦」。
用戶通過手機軟體下單入手算力,即可坐等收益,享受挖礦的紅利。礦機採購、礦機部署、日常維護等都交給平臺。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用戶只需要在手機上查看每天挖出的比特幣,讓收益變現即可。
挖礦+囤幣的組合可以更加安全的獲取高額收益,所以有很多大礦工和大資金不斷湧入雲算力模式來獲取比特幣。
挖礦是大多數人願意玩的!每天的產量準時產出。
想要挖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可以下載APP免費體驗
聲明:本文由入駐金色財經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金色財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