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戈貝爾5年2.05億提前續約
戈貝爾:我要超級頂薪(內心:一般頂薪就行了)。
爵士:不行,只能給普通頂薪。
戈貝爾:好吧,為了表達我對爵士球迷的愛,我決定犧牲一下。(內心:噢耶)。
爵士:魯迪大氣!
兩邊博弈之後的結果,大概就是兩邊的底線,雖然這個底線看起來依然對戈貝爾有利,但形勢所迫,爵士也沒有辦法。
戈貝爾作為爵士這些年身處西部季後賽中段的中流砥柱,是爵士維持現在水平無法失去的資產。但爵士想要更進一步,卻無法從戈貝爾續約上獲得。戈貝爾的工資條從2570萬驟然漲到3530萬,如果從純粹數值的角度看,他的合同性價比依然可以排進聯盟前10,但如果考慮到他技術的局限性,以及中鋒位置在當今聯盟的弱勢,戈貝爾還是會比他實際的價值貴一些。根據霍林格的計算,戈貝爾新賽季的價值大約是2900萬。隨著職業生涯繼續推進,他在技術層面上的提升恐怕有限,年齡增加帶來的自然下滑卻是不可避免。在這份合同執行到最後一年時,戈貝爾已經33歲,屆時他的工資是4660萬。
戈貝爾這份合同的價格還是高於他實際的價值,即使這已經是降薪後的結果。戈貝爾本來可以籤一份35%工資帽的頂薪,起薪大約3930萬,現在3530萬的起薪,低了大約400萬,「只」佔工資帽的31.4%。戈貝爾心裡應該清楚,爵士對於35%工資帽頂薪是抗拒的,爵士也清楚,30%工資帽的頂薪又顯不出爵士的與眾不同,因為其他球隊在明年夏天也開得出來。所以最後加的這一點價錢,以及5年年限,算是母隊留人的優勢,避免了明年夏天戈貝爾從自由市場走人。戈貝爾自己提前一個賽季鎖定大合同,也預防了傷病帶來的風險。
小球市手握一個很好但又不足夠好的球星時,糾結總是免不了的。戈貝爾的降薪幅度並不足以改變爵士未來的薪資緊張,但好歹他們在未來幾個賽季裡的陣容基本框架穩定了,留在西部季後賽的常規操作,依然可以如春播秋收一樣年復一年的完成。
選擇平凡,也是一種選擇,不管怎麼說,爵士的小康日子保住了。
爵士要接受一個現實——20-21賽季,很可能是爵士未來幾年裡,陣容最好的一季。到了21-22賽季,米切爾和戈貝爾的大合同執行後,他們會跟博揚、克拉克森一起鎖死空間。到時候英格爾斯、費沃斯、羅伊斯·奧尼爾依然身背合同,但康利到期了,爵士已經不能提供給康利一份高額合同,除非他們可以忍受高額的奢侈稅。等到2022年夏天,英格爾斯和費沃斯的合同也到期,他們從自由市場上很難找到替代品,因為這兩人現在的合同性價比就不錯,但他們都不很年輕了,遲早有分手的時候。爵士想要保持未來陣容的深度,就需要把注意力放在選秀上面——然而他們明年沒有首輪籤,未來則沒有次輪籤——然後祈禱米切爾成長到哈登的級別,或者本賽季運氣爆表,讓他們真正有一次觸摸到總冠軍門檻的機會。
有關戈貝爾的提前續約,我在這篇文章裡已經詳細介紹過了,不再贅述:
2.庫茲馬3年4000萬提前續約
湖人本來有兩種建設未來的思路,一種是明年夏天留空間招攬第三個球星,另一種是無視明年夏天,在維持現有陣容的基礎上適當調整。湖人老早就選擇了第二種,事實也證明,湖人的思路是對的,隨著多位明年夏天可能進入自由市場的球星提前續約,本來星光熠熠的2021年自由市場,只剩卡哇伊獨撐場面,而他不可能來湖人。保羅和洛瑞們雖好,但年紀擺在那,似乎也不值得湖人留錢等一等。
庫茲馬的提前續約,大概是維持現有陣容思路的延續,這筆2+1提前續約一直到2023年夏天可以跳出,這個時間點剛好是勒布朗合同到期時。對庫茲馬自己來說,他在2023年夏天擁有6年的工齡,距離7年工齡籤30%工資帽頂薪還差一年,不過考慮到頂薪對於庫茲馬來說本來也只是個夢,所以沒什麼影響,他拿到了一份現在看,對他來說數額不錯,也有一定未來靈活性的合同,可謂進可攻退可守。
湖人待庫茲馬不薄,以他過去三年的表現和進步速度看,他這份起薪大約1235萬的合同略微溢價,八九百萬的合同會更符合他的水平。但湖人這樣籤合同也可以理解:
庫茲馬雖然已經25歲了,但依然屬於年輕球員範疇,合同有一定的前瞻性。他所打的位置是鋒線,又自帶天然溢價;
從感情角度,庫茲馬作為科比退役後,詹姆斯到來前,碩果僅存的過渡時代代表人物,也有一定的象徵意義;
另外,湖人也為未來儲備了一份交易配平合同。庫茲馬提前續約意味著他新賽季不可能被交易,但新合同執行之後就可以了。湖人之前在大額交易上捉襟見肘,除了選秀權匱乏之外,一直有配平困難的問題,當時除丹尼·格林之外,沒有可交易的大額合同。現在給庫茲馬的薪資數額,剛好保證了庫茲馬+波普+任意小額合同可以配平一個30%工資帽的頂薪。
在庫茲馬提前續約之後,基本宣布了湖人在有詹時代的核心框架確定了,至少在明年夏天,自由市場補強已經不是主要考慮的對象,能否使用全額中產合同,還要看施洛德和哈雷爾的去留情況。從目前的配置看,湖人不做大額補強,只靠留住現有人員,配合交易、底薪和迷你中產合同,保持爭冠競爭力也夠了。
3.聊聊猛龍和哈登
這麼多追求哈登的下家,為什麼我要單獨談一下猛龍呢?
因為猛龍是最近才加入的。如果你們還有印象,我過去說過,猛龍加一個哈登,又能重回爭冠行列了。但加一個哈登就爭冠的前提是,猛龍自己沒有什麼損失,現在的情況又有不同:
猛龍沒有在休假期留住兩個中鋒。有一部分原因是,猛龍要等字母哥那邊的消息,為2021年夏天留住空間。雖然洛杉磯雙雄的競爭力可能導致猛龍砸錢也留不住小加和伊巴卡,但他們作為有鳥權的母隊,爭取一下並非沒有機會。現在猛龍的競爭力,相比上個賽季又有一些下滑,5號位到了季後賽是否能保持競爭力,還是個大問號。如果猛龍一開始就不等字母,而是直接追求哈登,並努力留住中鋒,現在的形勢會更好;
猛龍的陣容深度沒有過去那麼好了。儘管猛龍又挖掘出特倫斯·戴維斯、布歇這些實用型球員,但相比交易倫納德之前,猛龍的核心輪換還是有所不如,他們在18-19賽季梭哈獲得的三個重要球員——小卡、丹尼·格林、小加索爾——都以自由球員身份離隊,沒有給猛龍留下任何資產。再加上伊巴卡的離隊,猛龍相比冠軍季,已經少了4個核心輪換。在交易哈登時,猛龍如果損失深度,想要如18-19賽季那樣湊齊性感8人組就有難度。
我們再回憶一下猛龍得到倫納德那筆交易,血賺程度也難以複製。德羅贊+珀爾特爾+首輪=卡哇伊+格林,升級了當家球星,又用角色球員換來一個更好的角色球員,只補償一個首輪,這種事情放在哈登這筆交易裡是不可想像的,因為哈登還沒有跟火箭鬧到放棄一個賽季的地步,所剩兩年合同也更有迴旋餘地。
另外,參考卡哇伊奪冠後離隊,多倫多留人的能力有多強也是個問號。好在得到哈登的話,他們好歹能用兩年。
所以,擺在猛龍眼前的現實是:
猛龍在交易哈登時,儘量不要損失深度,這樣可以在拿到哈登之後,保持爭冠競爭力。但不損失深度就要多給選秀權,如果交易付出的選秀成本太高,一旦失去哈登,會對球隊的長遠建設造成巨大影響。
另外,如果他們要出西亞卡姆的話,就需要把交易擴大化,不只要得到哈登,還至少需要拿到一個鋒線,來保證球隊鋒線配置不吃緊,因為西卡之外,猛龍核心輪換也只剩OG一個標準體型鋒線,麥考和斯坦利的戰力可以不予考慮。但哈登的薪資本就遠高於西卡,再增加球員放入交易,就意味著猛龍還得把一個高額薪資的球員放入交易。目前看,有些操作難度。所以猛龍做完這筆交易,或者在這筆交易中,有可能還得動洛瑞,把溢出的後場資源變成鋒線。
所以猛龍追求哈登不只是付出成本多少的問題,也需要認真評估現狀,統籌規劃建隊,畢竟,這是一場遠比交易卡哇伊更大的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