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提前消費成為人們日常的支付習慣,花唄、借唄、京東白條、微粒貸逐漸成為信用卡之後當代人更多的選擇。
作為小額借貸產品,眾所周知借唄、微粒貸是一定會上徵信的。而花唄近期也在以服務升級的模式,接入央行徵信。
對此,記者撥打了支付寶的客服,其表示目前只是部分用戶群接入了央行徵信。那麼什麼樣的用戶群已經接入了徵信系統?
從客服的指示中,用戶可以在花唄《相關合同及產品說明中》找到答案,如果你的產品協議中有《個人用戶信息查詢報送授權書》,那麼你的信息已經接入徵信。如果僅有《花唄服務協議》、《芝麻服務協議》以及產品說明則你的相關信息還沒接入徵信。如果還是不明白,可以撥打95188詢問客服自己有沒有上傳到徵信體系,您需要提供身份證的後八位,就可以查詢用戶狀態。
不同於花唄的消費借款,借唄、京東金條、微粒貸等都是直接可以借現金的,即直接用於提現。以支付寶為例,借唄申請的額度可以直接到帳支付寶中的「餘額」,也就是可以提現到銀行卡取出。這種模式屬於小額借貸,是必須要上徵信的。
而支付寶的花唄不能直接借出現金,不擁有此類產品屬性,所以並沒有被納入徵信體系。
用過花唄的人都知道,花唄的額度與芝麻信用分息息相關,也與自身的消費習慣和理財情況相關。而在信用記錄良好的情況下,支付寶會定期給部分花唄用戶提升額度,殊不知在額度提升的同時部分用戶已經率先接入了徵信。
那麼花唄接入央行個人徵信會帶來什麼影響呢?
首先,花唄就變得和借唄、京東金條、微粒貸一樣了,都是屬於小額貸款,小額貸款產品再好也是貸款,會在央行徵信上留下記錄。而在不逾期的情況下,相較於信用卡還是會給個人徵信記錄減分,主要原因是額度。舉例來說,多次200元、500元的貸款額度,會讓部分審批銀行覺得個人財務狀況存在瑕疵。
舉個例子來講,張三是個大學生,經常是用花唄超前消費,從而不能月月的按時還款,多次的小額貸款未按時,這就會影響到他以後銀行貸款審批。
有些人或許會問,影不影響房貸車貸?答案是會的。
銀行評估一個的還款能力就是收入-負債,或許有人會問了,每個人的收入或許還好算,但是貸款那麼多,房貸車貸平臺貸,這些銀行怎麼算的清?
如果說是幾年前,銀行確實算不清這筆糊塗帳,因為各種的非法網貸套路貸並未上徵信體系,但是由於國家的打擊和民眾意識的提高,類似的貸款大都消亡殆盡,剩下的類似產品也不多了,但是支付寶的花唄算上一個。
說了那麼多大家也就明白為什麼支付寶要上徵信體系了吧,這就是在你這塊缺失邊角,補上漏洞,讓你的個人金融信息變得更加充實。也讓金融機構在借款時有一個充分的認知。
綜上,花唄接入個人徵信,有助於補充個人徵信借貸記錄覆蓋不全面的問題。
這麼說,這個問題理論上對我們大眾沒有什麼影響,但是那僅僅是理論上,花唄的一部分用戶卻沒有踐行理論。一批偏向年輕的用戶年齡範圍大約在20到30歲之間的人,享受著花唄先消費再還款的購物體驗,他們超前消費,有的人的支出遠遠超過自己的收入,不斷的分期分期再分期,到最後會欠一筆不小的數額。所以對於這樣的一批人,在花唄接入個人徵信後,就會影響他們的貸款。借用知乎用戶恐龍的一段話。
以前的花唄流程是,你去飯店吃飯,記在帳上,月底一起結。
現在的花唄流程是,你去飯店吃飯,向朋友(第三方小貸公司)借錢付了飯錢並且給朋友打了借條。這張借條還被你朋友發在了朋友圈(徵信)。
現實情況:
人民銀行:花唄是正常的消費貸款,任何銀行不得以任何理由歧視用戶。
商業銀行:小額貸款這麼多,我要求你結清所有貸款,並且出具結清證明。
花唄用戶:好的,已經結清了。
商業銀行:你以前貸款那麼多,我們對你的還款能力表示懷疑,你最好再找倆擔保人。
花唄用戶:好的,已經找到了。
商業銀行:鑑於你的徵信情況,我們決定降低你的貸款額度,並且提高你的貸款利率。
花唄用戶:你們這是歧視!!央行說了,不許歧視我!!
商業銀行:那你去找央行貸款。
花唄用戶:央媽,他們都歧視花唄用戶。
人民銀行:兒子們,你們不許歧視花唄用戶,趕緊給人辦了。
商業銀行:我們沒有歧視,只是因為他徵信不好,借了很多錢,我們風控嚴格了點。
花唄用戶:我的徵信哪裡不好??
商業銀行:你是小額貸款(花唄)用戶。
花唄用戶:我那不是貸款!!我那是花唄,2020年了你們知不知道支付寶花唄??
商業銀行:你就是小額貸款(花唄)用戶,而且你每個月都貸款,每次還都只貸幾百塊。
花唄用戶:都說了,那是花唄,花唄懂不懂!!那不是貸款!!
商業銀行:徵信上顯示你就是小額貸款(花唄)用戶。
花唄用戶:支付寶!!你給他們解釋一下!!什麼TMD叫做花唄!!
某支付寶:那個不好意思,花唄就是小額貸款。
花唄用戶: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