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郵輪運力首下滑 航線單一 少有「回頭客」

2021-01-08 樂居網

今年僅有一艘新船來華 母港郵輪量縮水近四成 航線單一 包船運營制約市場發展

難有回頭客 國內郵輪運力首下滑

來源:法制晚報

法制晚報訊(記者 王思思) 5月18日,作為首次來到中國新船地中海輝煌號在上海首航,正式開啟了2018年航海季。自2006年歌詩達郵輪進入中國以來就打開了國人度假旅行的一扇新的大門,十餘年來其增速迅猛,但是2017年開始郵輪市場增速放緩,到了今年更甚之,來華新船僅有地中海輝煌號一艘。記者深入了解發現,航線單一、中國包船模式等問題是制約國內市場發展的主要原因,對此,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的郵輪旅遊正從規模化轉向品質化,而無論是郵輪公司還是政府相關部門,也正在積極探索一條更加健康持久的郵輪之路。

市場

僅一艘新船來華

郵輪市場「縮水」

記者整理了各大郵輪公司公布的2018年航海計劃後看到,今年全年國內母港郵輪布局僅為11艘,而去年為18艘,縮水38%,不僅如此,全年運營的郵輪也從去年的5艘減少到了2艘,即上海母港的皇家量子號和歌詩達賽琳娜號。在新船方面,去年有諾唯真喜悅號和盛世公主號來到中國,而今年僅有地中海輝煌號1艘。無論是市場容量還是新增量,今年都不敵去年。

2006年,首艘歌詩達郵輪進入中國,給中國的遊客增添的一種新的出遊方式,也正式打開了中國母港的郵輪時代。在十餘年的郵輪發展中,中國郵輪旅遊客流量已經連續十年增長速度在40%-50%或以上。

據《2017-2018中國郵輪港口發展年度研究》顯示,從2006年中國母港郵輪市場開始,截至2017年全年,中國郵輪港口接待郵輪總量達到5807艘次,接待出入境遊客量達到1813.54 萬人次。根據中交協郵輪遊艇分會統計,2017年中國共接待郵輪1181艘次,同比增長17%,郵輪乘客近248萬,同比增長8%。但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受地緣政治等各方面因素影響,包括上海在內的中國郵輪市場增速已開始放緩;而2018年,中國郵輪運力預計將首次出現下滑。

而在今年上半年,中國第一家本土豪 華郵輪公司天海郵輪則宣布,其旗下新世紀號將於2018年5月27日於上海港開啟告別感恩航季,8月29日,新世紀號將迎來最後一個航次,前往日本福岡,直至9月2日結束在中國市場的運營。

原因

航線單一 少有「回頭客」

導致市場增速放緩的原因是多樣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航線問題。

記者了解到,在中國的對外郵輪航線中,日、韓作為旅遊目的地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從2006年至今中國郵輪出境95%以上都是日、韓的城市。但日、韓郵輪航線很容易受到中日、中韓政治關係影響,一旦出現國際關係的變動,將對中國郵輪市場的發展帶來十分嚴重的後果。

以天津母港和上海母港為例,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的產品集中在4晚、5晚、6晚的航線日韓,儘管郵輪公司在停靠點上做出了諸多改變,但仍然無法滿足中國遊客的旅行需求。比如郵輪公司將日本停靠的港口已經從最初的福岡、長崎、鹿兒島三大港口擴大到了下關市、佐世保市、八代市、熊本、境港市、舞鶴市……並且有的日本港口還可以下船住宿一天。雖然港口增加了許多,但是旅遊資源依然比較單一。 嘉年華集團中國區主席陳然峰認為,目前遊客對郵輪產品的不滿意之處,主要集中在岸上遊。

航線單一,停靠點也單一直接導致了讓郵輪幾乎沒有什麼「回頭客」。

包船運營 品質難保障

除了上述原因,包船的運營模式也讓其在品質上受到影響。

據記者了解,國內的遊輪大多數是旅行社包船的經營模式,即一艘郵輪讓一家很有實力的旅行社以優惠的價格「包下」所有艙位。其或者自行消化船票或者分銷給別的旅行社一些艙位。

在包船模式下,郵輪公司把責任推給了郵輪代理,銷售的風險由郵輪公司轉移到國內旅行社身上,旅行社背負巨大的銷售壓力。

從目前中國郵輪容量來看,載客量在2000-4000人的郵輪成為主力。比如皇家加勒比旗下海洋贊禮號最大載客量為4834人,海洋量子號為4160人,而海洋航行者號為3114人,歌詩達旗下郵輪賽琳娜號和幸運號最大載客量也在3000人以上。而最新的這艘地中海輝煌號最大載客量也達到了4363人。郵輪航海季平均每周發一班,就意味著每周得讓4000多客人上船,這確實對市場的壓力巨大。

在產品缺乏差異性的前提下,會出現郵輪價格一降再降以及旅行社低價甩單的情況。而成本固定,收入減少的前提下,旅行社也降低了郵輪在餐飲、服務、配套等方面的品質,導致遊客體驗感不佳。比如岸上遊覽購物時間過長、自費項目過多等等。

記者了解到,包船模式是從2010年之後開始在中國開始時興起來的。日韓兩個目的地,在最近幾年不斷簡化郵輪客人的入境手續,去年,日本對中國郵輪客人實行了免籤登陸。

然而,在供給量劇增甚至超出短時期內的需求的時候,包船模式的弊病逐步顯現——價格戰。

業內普遍認為,低價的包船是不健康的模式,未來或將退出中國市場。

轉型

開發「目的地」

提高遊客體驗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的郵輪旅遊也正從規模化轉向品質化,即不再過於強調旅客接待量上的快速增長,而是在郵輪旅遊產品品質提升上努力。而作為目前中國郵輪接待量最大的母港,上海市旅遊局局長徐未晚曾表示,目前上海已經開始試點郵輪公司只售船票的服務,遊客購買了船票,就和郵輪公司之間達成了「合約」,將對郵輪產品本身的質量起到一定約束作用。另外,其與國家旅遊局合作制訂中的中國郵輪旅遊產品標準,也將進一步對市場起到規範效果。

據記者了解,嘉年華旗下的歌詩達郵輪也已開始嘗試更多模式,除包船外,大切艙、小切艙、直銷等都已開始,與旅行社之間的合作也開始試行國際通用的佣金制度,這對提升郵輪品質和客戶體驗都大有益處。

此外,對於郵輪目的地的開發也是未來發展方向。「港口建好了,但若沒有合適航線,遊客無處可去還是不行。」業內人士表示,中國郵輪市場離不開中日韓「黃金三角」航線,其他長航線發展受制於當下的休假制度,難度較大。業內有聲音認為,郵輪目的地建設必須要走出去,這有助於提升中國影響力。

國內一些企業已開始參與東南亞地區的港口建設,若能同時結合旅遊目的地打造,既可方便中國遊客,也能吸引當地遊客來中國。

背景

國外中高階層人士最愛

郵輪在國外已經有100多年歷史。20世紀初,由於飛機技術還不成熟,一些人開始登上郵輪漂洋過海,郵輪旅遊開始發展。目前,郵輪仍是歐美國家非常喜歡的度假方式之一,其更適合於中老年人以及追求享受的中高階層人士。

而在亞洲,乘坐郵輪是舒適、豐富的休閒旅行,還能避免更換酒店、轉機、轉車所帶來的舟車勞頓,最受攜帶長者或兒童的「家庭式」遊客。

文/記者 王思思

2018年入華郵輪

及停靠母港的時間

郵輪名稱 母港時間

諾唯真喜悅號 5、6月天津 其他月份上海

皇家量子號 全年上海

廣告

盛世公主號 1、2月上海 7、8月上海

歌詩達賽琳娜 全年上海

地中海輝煌號 5月上海首航 7月、8月底—10月上海

天海新世紀號 1—4月上海 4月15—5月27日廈門、

上海 10月8日—11月底臺灣

皇家贊禮號 6—10月天津

歌詩達幸運號 1—10月天津

歌詩達大西洋(4.940, 0.11, 2.28%)號 10—11月廈門

星夢世界夢 1—3月廣州

皇家海洋航行者 7月深圳

2006年—2017年

我國郵輪市場情況

中國郵輪港口接待郵輪總量達到5807艘次

接待出入境遊客量達到1813.54 萬人次

其中接待母港郵輪3720艘次,母港郵輪接待客源741.41萬人次

接待訪問港郵輪2087艘次,接待國外遊客 125.36 萬人次

數據來源:《2017-2018中國郵輪港口發展年度研究》

責任編輯:陳永樂

相關焦點

  • 明年號稱亞洲最豪華的郵輪海洋光譜號抵滬首航,華東郵輪市場格局...
    目前中國郵輪市場上的母港航線產品,多以短途鄰國航線為主,目的地相對單一,岸上觀光側重跟團購物遊。而消費者的需求則已開始從嘗鮮式出行方式,轉變為多樣化深度休閒體驗的度假方式。在此大趨勢下,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宣布隆重推出2019超量子系列新船和新航線在華部署計劃。
  • 最專業的阿拉斯加郵輪航線攻略及解讀
    作為郵輪專題的公眾號,當然寫的是阿拉斯加郵輪航線了。阿拉斯加作為最具特色的郵輪航線之一,每年都吸引了來自全球的遊客,郵輪公司也投入了巨大的運力放到阿拉斯加,喜悅號去哪了?贊禮號去哪了?都在阿拉斯加。 那麼阿拉斯加有什麼魅力呢?阿拉斯加航線怎麼玩呢?我覺得有必要再科普科普。作為理科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小編,沒有那麼多華麗的辭藻來形容這片土地,所以我儘量寫乾貨。
  • 郵輪2020:重啟航線,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
    作為受疫情影響最大的郵輪業,在這一年做出眾多舉措,這些舉措既是自救行為,對整個文旅業也具有提振信心的作用。MSC地中海郵輪、維京遊輪、雲頂郵輪,這幾大郵輪公司通過跨界合作升級郵輪衛生安全的同時,也在航線上作出創新。比如MSC地中海郵輪開售2023年環球航線 、星夢郵輪探索號在中國臺灣展開「郵輪跳島遊」航線。
  • 新航線公布——從皇家加勒比郵輪的調整措施看郵輪公司的自救之術
    終於,皇家加勒比郵輪在停航2周之後發布了4-5月的第一批航線,讓我們來看看從他們的調整中,郵輪公司會怎樣應對這次危機吧!郵輪公司將採取的措施復航日期的選擇皇家加勒比郵輪選擇的復航日期為4月4日。郵輪公司的航線如此安排,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
  • 海上遊航線迎突破,海南郵輪旅遊成下一步招商重點
    在業內專家看來,雖然海南郵輪港口海上遊航線試點工作迎來了新的突破,不過國內郵輪在開發海上遊航線時還需增加新的賣點,以此來增加產品吸引力、獲得市場的認可。01海上遊航線迎突破伴隨海南頒發首張郵輪港口海上遊航線試點經營許可證,海南在這一領域又迎來了突破。
  • 合作大單接連落地 國內郵輪遊船業換擋提速
    無獨有偶,就在前一日舉辦的海南自貿港第四批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上,國內最大的中資遊輪公司中船郵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也與三亞市政府籤署了協議,未來雙方起培育三亞郵輪運營產業,合作開發三亞郵輪航線品類。在業內看來,國際郵輪遊船業復甦長路漫漫,但國內的這一市場已出現「回血」新契機,因此,國內企業應瞄準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需求的新變化,儘快通過安全係數、服務質量更高的產品推動市場穩步回溫。
  • 經歷340天的漫長等待後 海南省的西沙郵輪航線率先開啟復
    今天,一度停擺的國內郵輪業迎來喜訊。在經歷340天的漫長等待後,海南省的西沙郵輪航線率先開啟復航,其中「南海之夢」號郵輪今天復航,「長樂公主」號郵輪計劃在明天復航。這意味著,我國郵輪業的重啟鍵被正式按下。
  • 公主郵輪、荷美郵輪紛紛宣布取消2020年阿拉斯加航季
    記者 | 底伊樂 近日,作為在阿拉斯加航行運力最大的兩家郵輪公司——公主郵輪和荷美郵輪,相繼宣布2020年阿拉斯加航季將全部取消。早前,這兩家郵輪分別部署了8艘和7艘船用來運營今年的阿拉斯加航季。
  • 全球郵輪業「停擺」 國內短途遊有望先行恢復
    對於全球郵輪公司相繼發布停運一事,有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有郵輪發現存在新冠肺炎確診乘客以來,已有多艘郵輪被拒絕靠岸,此後,郵輪公司不得不宣布停運,全球郵輪行業基本『停擺』」。旅遊業恢復在即郵輪業將排最後一名?
  • 鑽石公主號感染者升至542人,公主郵輪取消今年內地全部航線
    2月18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公主郵輪官方了解到,受到疫情影響,公主郵輪取消了今年6月3日-9月30日期間從中國內地出發的全部航線,而這也成為國內市場首家取消全年航線計劃的郵輪公司。實際上,目前包括歌詩達、皇家加勒比、地中海等國際郵輪公司均暫停了中國內地母港航線的運營計劃,具體恢復時間待定。
  • 國際郵輪預訂超預期復甦 國內市場靜待重啟時
    雖然國際市場似乎出現了郵輪業重啟的曙光,不過,在中國國內,皇家加勒比、歌詩達等郵輪巨頭的相關業務復甦依然遙遙無期。歌詩達郵輪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目前中國市場停航時間將暫停至6月30日,而後續何時復航還要看國外疫情形勢。業內專家表示,之前多起郵輪疫情事件讓遊客對於郵輪遊仍心有餘悸,目前行業的當務之急還是要全力消除消費者對於這類旅遊項目的不信任感。
  • 皇家加勒比郵輪公司宣布暫停美國航線
    據外媒報導,皇家加勒比郵輪公司(Royal Caribbean)周五宣布,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美國宣布進入全國緊急狀態,它將暫停所有途徑美國的郵輪,這一調整將至少持續30天時間。該公司在接受The Verge網站採訪時表示:「今晚午夜前從美國港口出發的郵輪以及國際郵輪都將按照預定路線航行。
  • 公主郵輪全球航線將繼續停航至今夏結束
    北京商報訊(記者 關子辰 楊卉)備受關注的「鑽石公主」號即將郵輪重啟引發了業內關注,對此,公主郵輪方面表示全球航線將繼續停航至今夏結束。5月17日,據公主郵輪方面透露,該郵輪公司全球航線將繼續暫停運營至今年夏季結束,因此「鑽石公主」號郵輪後續情況還要等總部通知。
  • 嘉年華郵輪二季度虧損逾40億美元,將出售13艘郵輪
    嘉年華郵輪繼續預計,根據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和調整後的基礎,2020年下半年將出現淨虧損。今年3月中旬,受新冠疫情影響,嘉年華郵輪暫停了旗下的遊客郵輪運營。此前因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而備受關注的「鑽石公主」號、「至尊公主」號、「紅寶石公主」號和「珊瑚公主」號郵輪都是嘉年華郵輪集團旗下郵輪品牌公主郵輪的船隊。
  • 皇家加勒比郵輪全新航線解密
    郵輪旅行去膩了韓國日本,今年來點不一樣的?皇家加勒比郵輪新航線,帶你全家玩轉俄羅斯!海洋光譜號、海洋量子號皇家加勒比旗下兩大超凡遊輪這個9月,分別從 上海、天津出發2條海參崴航線,9天8晚盡享海上假期體驗別樣俄羅斯風情。
  • 全球主要郵輪公司暫停運營及復航日期匯總|郵輪|msc地中海郵輪|...
    嘉年華郵輪集團Carnival Cruise Line嘉年華郵輪:北美航線暫停至11月1日;澳新航線暫停至10月29日。Princess Cruises:大部分航線取消至12月15日。澳新航線取消至10月30日。
  • 酷航與虎航合併:國內-新加坡樟宜航線分析
    酷航和虎航合併後,共運營124條直飛航線(往返),與中國往返的航線有48條。其中,涉及國內機場的航線有32條,港澳臺地區的航線有16條。  2.往返國內航線  在這32條國內與樟宜往返航線上,新加坡的航空公司運力份額佔72.3%,而國內航司僅佔27.3%。其中,酷航與虎航運力份額佔54.8%。
  • 這裡有東南國際航運中心、郵輪母港和全自動化碼頭
    攝影/章軻打造「東南國際航運中心」「中國有那麼多港口,有的硬體設施比廈門港強很多,但為什麼要把廈門定位為『國際航運中心』,肯定有其中的道理。」6月13日,廈門港口管理局副局長陳一端對第一財經記者說。13日,廈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規劃建設工作小組辦公室給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底,廈門港擁有北美、歐洲、地中海、中東、澳洲、紅海、非洲、東南亞及東北亞等貨櫃班輪航線143條,其中國際航線87條,內支線15條,內貿線41條,「一帶一路」航線42條。如今,廈門已成為海峽兩岸經濟區最大的臺資企業聚集區,以及大陸最重要的對臺貿易口岸。
  • MSC地中海郵輪獲日本船級社認證,擬於明年4月恢復日本航線
    新京報訊(記者 鄭藝佳)MSC地中海郵輪日前宣布,該公司成為首家獲得日本官方船級社——日本船級社(ClassNK)健康安全規程認證的國際郵輪公司。MSC地中海郵輪將於今年12月起面向當地居民開售日本母港航線,並與日本各港口開展合作,為未來航季做相關準備。
  • 皇家加勒比全球高級副總裁、中國和北亞太總裁劉淄楠:郵輪長航線...
    直銷成抵禦價格戰法寶  過去十年,中國郵輪市場快速增長,然而到了2017年上半年,郵輪市場風雲突變,由於韓國市場的受限,郵輪目的地驟減,一時間,市場上90%都是日本航線,郵輪航線同質化競爭嚴重。在過去兩年裡,尤其是在華東市場,郵輪「價格戰」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