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2月10日河北舉行「河北省重要農產品保供」新聞發布會
12月10日,河北舉行「河北省重要農產品保供」新聞發布會,請河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副書記、一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高一雷介紹相關情況。並與河北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顧傳學,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畜牧業處處長陳東來共同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河北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處處長、一級調研員田德鋒主持。
河北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處處長、一級調研員田德鋒: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
下午好!
歡迎出席河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
本場發布會的主題是「河北省重要農產品保供」。
大家知道,生豬是重要農產品,豬肉是重要的民生產品。黨中央、國務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生豬穩產保供工作。近年來,全省農業農村廳系統採取多項措施,穩定生豬生產、保障豬肉產品供應,滿足了人民群眾的生活需求。今天,我們專門邀請到河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副書記、一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高一雷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相關情況;同時,我們還請來了河北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顧傳學先生,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畜牧業處處長陳東來先生,他們將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首先,請高廳長作介紹。
河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副書記、一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高一雷: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
很高興和記者朋友們見面,藉此機會,我代表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對各位的到來表示歡迎,對大家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河北畜牧業生產工作表示衷心感謝!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生豬生產恢復工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生豬穩產保供決策部署,積極出臺支持生豬生產政策措施,強化生產技術指導,大力推進生豬養殖轉型升級。目前,全省生豬生產恢復勢頭強勁,豬肉產品供應充足,有力保障了人民群眾生活需求。下面我用六個「雙」字進行介紹:
一、實現生豬穩產與保供「雙目標」。全省生豬生產呈現「一升、一穩、兩增、多出」特點:「一升」即生豬生產快速回升。據國調隊統計,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省生豬存欄1679.8萬頭,同比增長21.9%,恢復到正常年份的86.2%,超額完成了國家下達的今年年底恢復到正常年份80%的任務目標。其中能繁母豬存欄達178.8萬頭,同比增長26.7%,恢復到正常年份的95.6%。「一穩」即豬肉市場供應充足、價格平穩。據30個價格監測點數據,截至12月4日全省豬肉均價44.5元/公斤,較全國平均價格低6%。「兩增」即生豬補欄積極性和豬肉替代品明顯增加。據監測:截至12月4日全省仔豬均價71.5元/千克,價格逐漸回落,供應量增加。商品豬純盈利約2000元/頭,效益提升,生豬養殖場戶補欄積極性持續提高。全省肉類替代品生產充足,價格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省禽肉產量68.7萬噸,;牛肉產量43.7萬噸、羊肉產量21.6萬噸;禽蛋產量293.3萬噸,同比均穩中有升;特別是生牛奶產量355.6萬噸,大幅增長10.9%。截至12月4日,雞蛋價格7.2元/千克,較全國平均價格低21.4%;白條雞價格15.5元/千克,較全國平均價格低27.7%;牛肉價格73.4元/千克,較全國平均價格低14.6%;羊肉價格76.4元/千克,較全國平均價格低7.1%。「多出」即豬肉調出量較多。據監測,今年1-11月份調出生豬850萬頭,平均每天淨調出生豬2.5萬多頭,其中調往京津約7500頭,充分發揮了全國重要畜產品生產基地、京津「菜籃子」供應基地作用。
二、堅持目標導向與責任落實「雙驅動」。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的通知》,從嚴格落實生豬生產責任制、優化生豬生產加工布局、加快生豬生產轉型升級、取消超範圍的禁養規定、加強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加大生豬生產政策支持力度、開闢生產流通「綠色通道」等9個方面促進生豬生產和市場供應。省農業農村廳制定《河北省加快生豬生產恢復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將任務目標細化分解到市,明確重點工作,強化保障措施。建立了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省自然資源廳、河北銀保監局、省商務廳等部門參加的恢復生豬生產協調辦公室,部門間密切配合,協調推進工作開展。將生豬穩產保供納入「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提高生豬生產考核比重,明確獎懲措施,進一步壓實生豬穩產保供責任,狠抓工作落實。
三、啟動大型集團擴產與中小散戶補養「雙引擎」。組織農業大招商活動,精準對接、洽談合作,吸引新希望、牧原等一批生豬養殖領軍企業到河北投資建場。例如:荷蘭皇家農業集團與綠賽京安養殖科技發展(安平)有限公司籤訂生豬養殖協議;新希望集團公司在石家莊市深澤縣新建年出欄50萬頭生豬養殖項目、在辛集市建設年出欄67萬頭生豬養殖項目;牧原公司在邯鄲、邢臺、衡水等地新建5家規模場,年新增出欄60萬頭。據統計,今年以來全省有78個縣計劃新建、改擴建年出欄10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225家,投資約110億元,年末預計可增加生豬存欄200餘萬頭。與此同時,堅持「抓大不放小」原則,指導中小養豬場(戶)改善設施裝備,加快轉型升級,發展標準化養殖。
四、解決生豬養殖企業土地和信貸「雙難題」。印發《關於進一步改進和完善設施農業用地管理的實施意見》,規定生豬養殖可以使用一般耕地,輔助設施用地規模不受15畝限制;生豬養殖設施用地涉及少量永久基本農田確實難以避讓的,允許在補劃的基礎上,使用面積不超過項目用地15%、最多不超過30畝的基本農田。為提高用地取得效率,將包括生豬養殖用地在內的設施農業用地備案權限由縣級自然資源、農業農村部門下放至鄉鎮政府。省農業農村廳與省銀保監局、建設銀行等金融機構聯合,加大對生豬養殖企業信貸支持力度,解決生豬養殖企業資金缺口,降低融資負擔和成本。
五、推動中央與省級扶持政策「雙落地」。在中央扶持政策方面,落實2019年、2020年中央補助資金9200萬元,支持26個生豬規模場新建擴建。落實21個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用於支持標準化豬舍、沼氣池、生物安全設施改造和建設,購置吸糞車、建設信息化智能化系統等,目前共支出資金3174.85萬元。擴大能繁母豬和育肥豬保險政策範圍,將51個試點縣擴大到73個縣(市、區),支持推進「財政+保險+擔保+銀行"聯動保險模式,承保生豬2384萬頭,保費補貼88012.91萬元,賠付金額20800.32萬元。落實2019年國家種豬場和年出欄5000頭以上生豬規模養殖場貸款貼息政策,共貼息555.73萬元。在省級扶持政策方面,調整省級預算2500萬元用於支持年出欄500頭-5000頭生豬規模養殖貸款貼息。省財政加大了對財政困難縣市強制撲殺補助的統籌支持力度,降低或取消相關市縣用於非洲豬瘟撲殺的承擔比例。省市縣農業農村部門組織開展政企對接活動,包聯骨幹生豬養殖加工企業,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
六、建立生豬生產預警與技術服務「雙機制」。省農業農村廳每周統計監測30個農貿市場生豬、仔豬、豬肉以及替代肉品價格,分析市場價格走向,及時指導生豬生產。每月對全省6700家生豬規模養殖場跟蹤調度,及時監測生豬產能恢復情況。多次召開全省生豬穩產調度會,對產能恢復慢的市縣採取視頻、調研、座談等方式,督促指導工作開展。組織生豬產業體系創新團隊印發技術指南、開展技術培訓,克服新冠疫情影響,加強技術指導。向養殖場戶發放宣傳資料。組織2期非洲豬瘟防控政策和養殖技術網絡視頻培訓,參加人員達到2萬人,幫助養殖場戶提升生物安全防護水平和飼養管理水平。
生豬生產恢復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必須持續用力、堅持不懈。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像抓主糧生產一樣抓生豬恢復生產,千方百計提高生豬產能,為全國豬肉穩產保供大局做出更多貢獻!
最後,再次感謝媒體朋友們一直以來對生豬生產工作的關注,希望各位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給予支持,助力全省畜牧業高質量發展!謝謝大家!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
據了解,國家在生豬生產恢復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請問我省配套出臺了哪些政策措施支持生豬生產?
河北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顧傳學: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生豬恢復生產工作,重點在土地、資金和環評等五個方面給予政策支持。一是協調土地部門解決用地難問題。著力破解新建擴建生豬規模養殖場用地問題,省農業農村廳聯合省自然資源廳印發《改進和完善設施農業用地管理的實施意見》,明確規定設施農業用地可以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要落實耕地佔補平衡;生豬養殖輔助設施用地規模不受15畝限制;生豬養殖設施用地涉及少量永久基本農田確實難以避讓的,允許在補劃的基礎上,使用面積不超過項目用地15%、最多不超過30畝的基本農田,這是我省在養殖用地環節的重要政策突破。二是嚴格禁養區劃定和管理。為確保生豬養殖有序恢復,省農業農村廳會同省生態環境廳召開全省規範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促進生豬生產發展電視電話會議,指導督促市縣政府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對已劃定的禁養區進行疏理、核查,嚴禁隨意擴大禁養區範圍,確保養殖業健康發展。落實國家《生豬規模養殖環境管理相關工作的通知》,對年出欄量5000頭及以上的生豬養殖項目開展環評告知承諾書制度。年出欄5000頭以下在線填寫環境影響登記表,無需辦理環評審批。省生態環境廳印發《支持服務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措施》,建立環評審批正面清單制度,對列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的民生項目,不再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簡化了審批手續。三是協調金融部門解決發展資金。省農業農村廳與省銀保監局、建設銀行、郵儲銀行、農業銀行等金融機構聯合下發通知,加大對生豬養殖企業信貸支持力度,解決生豬養殖企業資金缺口。省農業農村廳與農業銀行河北分行出臺《關於支持農產品穩產保供和生豬生產相關政策的通知》,支持生豬養殖、屠宰加工、肉品運輸流通等領域融資貸款,保障生豬生產。今年以來,有的金融機構已經開始進行生豬活體、圈舍、設施設備抵押貸款試點。四是開闢活豬及生豬產品運輸綠色通道。省農業農村廳會同省交通運輸廳印發《關於對仔豬及冷鮮豬肉恢復執行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有關事宜的通知》,在全省範圍內對整車合法運輸仔豬及冷鮮豬肉的車輛,恢復執行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免收高速公路費。五是增加省級財政支持力度。今年省級安排2500萬元用於生豬規模養殖貸款貼息,貼息比例原則不超2%,緩解生豬養殖場戶資金緊張狀況,在73個縣開展生豬保險,加大了對財政困難縣市強制撲殺補助的統籌支持力度,降低或取消相關市縣用於非洲豬瘟撲殺的承擔比例。上述扶持政策極大激發了市場主體新建、擴建規模養殖場的積極性。謝謝!
長城新媒體集團記者:
據了解,我省組織系列大招商活動,吸引新希望、牧原等一批國內生豬養殖領軍企業到河北投資建場,能否詳細介紹一下這方面情況?
顧傳學:
去年以來,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大北農集團有限公司、正邦集團有限公司、溫氏生豬養殖有限公司等一批國內生豬養殖領軍企業相繼到河北投資建場,其中:牧原集團在邢臺市的新河、廣宗、寧晉縣;衡水市的冀州、桃城區;滄州市海興縣;邯鄲市館陶縣、張家口市沽源縣;辛集等市縣投資49億元新建生豬養殖場49個,佔地面積1.5萬畝,設計產能210萬頭。新希望六和在衡水市的故城、阜城、饒陽、冀州、景縣;唐山市的豐南、樂亭、豐潤區;滄州市黃驊市;石家莊市深澤縣;保定市阜平縣、張家口市陽原縣等市、縣投資80億元新建18個生豬養殖場,佔地面積1.8萬畝,設計產能600萬頭。大北農集團在滄州市的河間、南皮、滄縣;衡水市饒陽縣;邢臺市內丘縣、邯鄲市武安等市、縣投資12億元新建8個生豬養殖場,佔地面積3000畝,設計產能130萬頭。正邦集團在邢臺市柏鄉縣、石家莊市平山縣投資1.9億元新建2個生豬養殖場,佔地面積2500畝,設計產能37萬頭。溫氏養豬集團在滄州市的鹽山、南皮、獻縣、東光、滄縣投資11億元新建11個生豬養殖場,佔地面積4400畝,設計產能170萬頭。
河北共產黨員網記者:
現在已進入12月份,2021年元旦、春節即將來臨,老百姓對豬肉價格非常關心。請問「雙節」期間豬肉價格形勢將會如何?
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畜牧業處處長陳東來:
據30個價格監測點統計,截至12月4日全省活豬均價30.2元/公斤,較全國價格低3.5%;仔豬均價71.5元/公斤,較全國平均價格低11.4%;豬肉均價44.5元/公斤,較全國平均價格低6%。據了解,牧原、新希望、大北農、正邦、溫氏等養殖集團在我省投資建設的生豬養殖場近期逐漸進入出欄高峰期,預計今年年底全省豬肉產量將達到245萬噸左右,同時「雙節」期間國家加大儲備肉投放,禽肉、雞蛋、牛羊肉等替代品供應也將增加,因此,2021年「雙節」期間全省肉類市場供應完全有保障,豬肉價格雖有波動但不會大幅上漲。
人民網記者:
冬季是傳染病高發季節,請問在生豬穩產保供工作中,我省如何加強非洲豬瘟防控工作?
陳東來:
冬季是動物疫病高發季節,防控形勢複雜嚴峻。為切實做好今冬明春非洲豬瘟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我廳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強化屬地責任。強化地方政府動物防疫責任意識,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逐級壓實防控責任,落實各項保障措施、堅持依法防控、科學防控、聯防聯控,切實抓好非洲豬瘟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二是深化細化養殖場綜合管控。嚴格養殖場「密罐式」管理措施落地,強化「雙軌制」排查和監管,全面落實分片包村包場疫情排查機制。三是實施非洲豬瘟病毒清除行動。對養殖、屠宰、無害化處理、運輸環節全面開展非洲豬瘟檢測,對檢出的陽性生豬實施定點清除並加強消毒。四是抓好關鍵措施落實。嚴格執行生豬運輸車輛備案和黑名單制度,嚴厲打擊使用未備案車輛運豬的行為,一經發現立即對生豬進行檢測,檢測陰性的就近屠宰,檢出陽性的就地無害化處理,且不給予補助。紮實開展「大清理、大清洗、大消毒」行動,嚴格生豬出欄檢疫,確保運出生豬證物相符。五是做好應急準備。強化應急管理,規範應急程序,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和應急物資儲備,不斷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嚴格執行24小時專人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
田德鋒:
感謝4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感3位嘉賓的翔實發布與答問。如果大家還有感興趣的問題,可以與河北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聯繫。
再次感謝大家的關注!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
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