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工信部的規定,今年年底之前要正式開始執行攜號轉網。上月初,對於工信部之前提出今年確保全國執行攜號轉網的計劃,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在最新的表態中提到,確保在12月之前讓這個服務上線。
而且這次的轉網是針對全國用戶自由轉網,目前三大運營商攜號轉網已經到了落地階段。
1
中國聯通上線攜號轉網,部分用戶可辦理
現在,據媒體報導,近日中國聯通手機營業廳APP中新增了一項「異網攜入」功能(部分用戶顯示的為「攜號入網」)。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支持的是攜號轉入而不是轉出。
部分其他運營商用戶可通過手機營業廳直接辦理攜號轉網業務——手機營業廳服務-辦理-異網攜入。
經測試,用戶也可以搜索「異網攜入」進入攜號轉入界面。界面顯示,攜號轉入流程分為確認攜轉資格、提交攜入申請以及激活聯通號卡。
不過辦理攜號轉網業務目前只是針對部分用戶,其中用戶申請攜號轉網是需要確認資格的,所以只有符合要求的用戶才能辦理業務。而根據此前運營商的計劃,影響用戶攜號轉網的可能是和用戶辦理的業務和綁定的套餐。
根據聯通公布的流程,用戶需先簡訊查詢是否具備攜轉資格(編輯簡訊指令:CXXZ#用戶名#證件號碼,發送至歸屬運營商,聯通10010),確認具備攜轉資格後,填寫用戶信息、選擇心怡的套餐並根據引導提交攜入申請。提交成功後,會有工作人員配送新SIM卡,並協助完成激活工作。
不過,目前只能選擇騰訊天王卡和地王卡套餐。
另外中國聯通客服介紹,目前攜號轉網業務僅在天津、海南、江西、湖北、雲南等地支持,其他省針對此業務仍處於準備階段,具體實施時間及方案仍舊有待公布。
截止目前,還未發現中國移動、電信手機營業廳擁有相關功能。
2
轉網即將全國施行,但這些注意事項要弄清
據工信部之前的計劃,攜號轉網已經在全國範圍內進行聯合測試,據悉三大運營商將在10月底前完成全業務流程聯調測試,具備系統割接上線條件,也就是差不多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
11月10日前,各運營商、信通院完成系統割接上線,做好系統定級備案、風險評估、符合性評測等網絡安全相關工作,具備向用戶提供「攜號轉網」服務能力。三大運營商「攜號轉網」的上線只是時間問題。
這意味著,從2006年便開始進行試點的攜號轉網工作終於進入到全國部署階段,並讓全國所有消費者真正擁有了對號碼和運營商服務的選擇權。
但是,由於合約、技術等多方客觀因素的制約,在決定攜號轉網之前,用戶還需考慮多方面的因素。
根據前不久工信部發布的《攜號轉網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規定,辦理攜號轉網須滿足以下條件:
● 申請攜號轉網的號碼已在攜出方辦理真實身份信息登記,也就是實名認證;● 申請攜號轉網的號碼處於正常使用狀態(非掛失、停機等);● 與攜出方結清申請攜號轉網號碼的已出帳電信費用,如有未出帳的電信費用(如國際漫遊費用等),與攜出方已約定繳費時間和方式;● 申請攜號轉網的號碼與攜出方無在網約定期限限制的協議,或已解除在網期限限制;● 申請攜號轉網的號碼入網已滿120日(自然日)。
此外,還有規定,特定號段暫時無法轉網——中國移動157、188號段暫時無法攜號轉網,170、171、165等虛擬運營商號碼也暫時無法參與攜號轉網,當然隨著今後相關規定的進一步完善,這些號段的用戶攜號轉網的辦理或有望開展。
那麼一些辦理了合約機的用戶又該如何攜號轉網呢?
據媒體援引自運營商人士的表述,這類用戶需要先與運營商結清合約未履行部分的費用,解除協議,然後才能將號碼轉出。此外,有些資費套餐中,雙方對使用時間是有約定的,那也需要在約定期限結束後才能攜號轉網,並非想轉就能轉。
例如合約機沒有到期,想轉就需要把剩餘的費用給運營商;靚號雖然也可以攜號轉網,但也需要先結清相關費用;還有契約時間較長的長期合約用戶,提前解約也需要雙方協商,釐清相關的賠償責任。
至於消費者需要為未履行部分支付多少費用,該運營商人士介紹說,目前運營商並沒有具體規定,但未來肯定會推出相關規定。
3
攜號轉網後,可能帶來的麻煩
這些年,通過五個試點省市攜號轉網的經驗可以發現,不只是辦理業務需要滿足一定條件,即便在轉出過程以及轉出成功之後,也可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
綜合此前的媒體報導,五大試點城市攜號轉網成功後,面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5個問題上:
● 如原手機制式不同,更換運營商時可能需要更換手機,比如用戶的手機只支持移動 4G,轉到電信就得換手機。
● 轉網後可能影響部分業務使用及簡訊接收,如微信、QQ、單位、學校、淘寶、網站等驗證碼及簡訊通知
● 轉網後可能影響部分業務使用,如第三方代繳話費,銀行、支付寶、微信繳費等
● 轉網後剩餘贈費、積分、星級、網齡等優惠將無法繼續享受
● 轉網後120天內無法攜回
其中,對攜號轉網影響最大的就是影響第三方驗證碼和簡訊接收。在各種APP深入生活的現在,無法接收驗證碼在大家註冊帳號或登錄上都會有很大影響。
據工信部的消息,我國約有450萬移動應用APP,其中有相當多的應用都採用了手機號進行認證,這就要求不僅號碼轉,第三方服務也要跟著轉,這是攜號轉網前期工作的焦點和難點。
目前手機充值平臺拉的是工信部的號碼庫,如果電信運營商沒有及時更新帳號歸屬到工信部,就會造成充值失敗。
對於第三方服務方,目前所能做的就是根據工信部號碼庫的拉取匹配,只能知道手機號碼歸屬哪個電信運營商,從而調取相應的充值接口。手機號碼雖然已經成為實名制的有效途徑,但是目前缺少同步機制。
解決方法是運營商要及時同步攜號轉網信息到工信部的號碼庫,但就目前來說,這個號碼庫是按月更新的。
無論如何,十分理解大家期盼攜號轉網的心情,但是在做決定之前,一定要看清合同內容,理性考慮,以免遭遇不必要的損失。
那麼在攜號轉網來臨之際,你考慮清楚會選擇哪家運營商了嗎?
新一代WiFi標準正式啟用,手機路由器都得換!
微信「分付」或年底出:花唄白條該緊張起來了
微信又內測:這個擾人的功能馬上屏蔽,小程序迎來大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