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中堅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
為了切實推動提高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質量,近日,深交所研究制定了服務國企改革專項工作方案,明確工作思路和具體舉措,排出時間表、路線圖、優先序,集中力量推動國資國企深化改革、做優做強。
截至三季度末,深市共有國有控股上市公司508家,佔深市上市公司總數的22%,佔A股國有控股公司的44%,涵蓋了電子信息、交通運輸、國防科工、機械製造等行業領域,是國有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直以來,深交所高度重視服務國資國企改革,持續優化監管服務。2015年以來,43家國有控股公司在深交所IPO上市,有力推動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推進國企混改,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同期,深市國有上市公司通過IPO、定增、配股、可轉債等股權融資工具實現融資近4000億元,為企業轉型升級、籌集長期發展資金髮揮了重要作用;實施152單重大資產重組,交易金額達8531億元,既有橫向的強強聯合,著眼於集中資源、形成合力,又有縱向產業鏈的打通,致力於更好地發揮戰略性重組的聯動協同效應;實施110單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覆蓋面佔比為22%,激勵股數佔比平均為1.77%,相關工具運用的活躍度和深度均領先市場國企平均水平,為激發核心骨幹員工積極性、提升創新發展活力發揮了積極作用;國有企業發行人在深市累計發行固收產品1,607隻,融資規模達1.99萬億,積極支持其多元化融資需求。
在國企改革的關鍵階段,中辦國辦出臺《三年行動方案》,根據《三年行動方案》,深交所研究制定了服務國企改革專項工作方案,該方案共有16項具體工作安排,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一是構建長效機制。明確服務國資國企改革的目標任務和支持方向,建立專項工作小組,努力使深市多層次資本市場成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和落實《三年行動方案》的前沿平臺和「新高地」。
二是拓展培育深度。深化央企集團、地方國資專業化服務,做精做細「一地一策」「一企一策」,從源頭提升國企上市後備企業規範水平。推動國有上市公司通過整體上市、併購重組等市場化方式實現資產整合。加快創新產品供給,優化國企改革等重點領域ETF產品體系,推動國資基礎設施公募REITs項目試點落地和常態化發行。
三是健全基礎制度。優化市場功能定位,積極籌備全市場註冊制改革,支持優質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企業上市融資。推動完善併購重組、再融資、收購、減持、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等基礎制度,助力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市場工具實施混改,推進產權、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的市場化配置。優化固定收益產品發行審核流程,提高優質國企發行人產品審核、發行和上市效率。
四是推動質量變革。以開展公司治理專項行動為契機,深化與國資委、地方國資監管部門的協作,推進黨建入章全覆蓋,切實提高國有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支持和引導國有股東持股比例高於50%的國有控股公司引入持股5%及以上的戰略投資者作為積極股東參與公司治理。積極助力國資運用退市、併購重組、破產重整等多元化渠道,實現「殭屍企業」市場化出清。緊盯關鍵少數,強化其合規意識和敬畏之心,深耕分類監管、科學監管、專業監管、持續監管。
五是深化對接服務。健全常態化走訪交流,豐富專題培訓內容和形式,深入了解國企改革動向和服務訴求,不斷進階監管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