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日本導演內田憑藉他的第三部劇情長片《盜鑰匙的方法》獲得了第十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一最佳編劇,最佳影片大獎,第36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男女配角大獎。
《盜鑰匙的方法》講述了兩個性格習慣完全不同的人,互換身份後的種種變化,該劇致力於向我們展現成功和失敗人士的本質區別。
劇中櫻井武史是一個35歲男性,沒有固定職業,是一個熱愛表演卻始終沒有出名的十八線群眾演員,窮困潦倒對未來失去希望,無助的櫻井決定上吊自殺。
然而連繩子都不會系的他,自殺失敗了,自殺未果後,他無意中發現家裡還有一張澡堂的入場券,便前往澡堂。澡堂裡他遇見了被肥皂滑到了的職業殺手康道,並趁康道摔倒時,和康道交換了身份。
改變的是身份和現狀,不變的是性格和生活習慣
影片中櫻井武史與康道陰差陽錯地,導致了身份的互換。雖然身份轉換了他們生活的環境,卻沒有改變人物對於生活的態度,以及思考問題的方式。
影片的開頭,櫻井正在自殺,凌亂狹小的房間展示出他生活的落魄,另一邊,康道正在進行謀殺活動,謀殺的過程乾淨利落且有條不紊。
兩邊看似不搭界的故事卻傳遞出一種反差,櫻井的自殺因為方法的問題而沒有成功,讓人感到連自殺都做不好的印象,更增添了櫻井一事無成的落魄感。
而另一頭康道謀殺的過程非常有計劃性,每個細節都照顧到位,顯現出他的心思縝密。
身份轉變後,康道因為頭部的撞擊而失去了記憶,他深信不已自己就是櫻井,在回到櫻井住處時,一臉的疑惑與無助,一種對於原本屬於櫻井的落魄生活的失望。
在確認了這種生活以後,康道開始了生活的重建,他隨身攜帶一個筆記本,用筆記本記錄自己的喜好和對未來生活的構思,以及財務的統計。
工作中兩人也有著鮮明的差距,當康道發現自己已經沒有生活來源後,並通過家裡的線索知道自己的本是一名群眾演員。便購買了大量的書籍,日也不知疲倦地學習表演的方法和理論。
這些細節無聲地刻畫著康道性格特徵, 就像開頭殺人時一樣,他的生活和工作都是有條不紊的。
反觀櫻井的生活,一夜暴富,卻很快揮霍掉所有的存款,將原本乾淨整潔的房間,弄得亂七八糟。遇見困難時他最先想到的不是解決問題,而是逃跑和躲避。
電影的啟示,成功者與失敗者的根源
從電影的主題而言這是一部勵志題材的電影,致力於用兩個人物各方面的差距來揭秘人生成功和失敗的原因。康道和櫻井分別代表著兩類極端,這一點從影片中的諸多細節可以發現。
但從人物本身來分析,康道有著所謂成功人士共有的認真與執著,在身份轉變後他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在自己完全不了解的工作環境中做的小有成績,將本來凌亂的生活空間收拾得一塵不染,假如按照這樣的生活軌跡進行下去不難想像康道依然會成為生活的強者,成為一名小有成就的演員或導演。
同康道行程鮮明對比的是櫻井,以他揮霍的程度,康道所留下的錢財早晚會被他揮霍得一乾二淨,最終他還是會變成過去一無所有的模樣。
導演利用對比的手法將康道與櫻武在身份互換後的生活表現出來,觀眾得以直觀的看到他們身份,生活環境互換的情況下人生發展的軌跡和按照這種軌跡下對於兩位主人公結局的推想。
一個人逐漸從一無所有的落魄生活走向成功,另一個則會逐漸遠離成功和富有,回到最初一無所有的模樣。
在觀看影片的時候我也想過,或許還有另一種意義,那就是任何人的成功和財富都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一夜暴富能改變一時的生活,但不能妄想通過一夜暴富獲得一生的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