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剛和同事談論完馬丁靴,打開手機某寶APP後,就給我推薦了幾款馬丁靴,這是巧合嗎?之前也看過類似的報導,手機軟體會「偷聽」主人說話,而且這也得到了證實。我們居然被手機監控了,細思極恐。
談論吃的,打開外賣軟體就會推送相關飯店的信息;談論購物,打開購物軟體就會收到相關產品的推薦;談論某個熱門話題,打開某音某手就會看到相關小視頻。這並不是巧合,而是這些軟體偷偷地在後臺運行,並且記錄了我們說的話,進行定向推廣營銷。不信的話你可以做個試驗,對著手機說一句「我想要買***」,再打開相關軟體,看看它會不會推送相關信息。
我們在安裝手機軟體時,經常遇到軟體要獲取某些權限,比如通訊錄、麥克風、錄音權限等。很多人沒有注意到,就直接同意了,或者不授予這些權限,軟體就不能正常使用,無奈也就只能同意了。這些都給我們留下了安全隱患,不知不覺中,我們就被手機「監控」了。
以前接到過理財投資軟體的催債電話,並不是我借的錢,而是朋友借的。這就是軟體獲得了他的通訊錄權限,知道了他的親戚朋友的電話,對他通訊錄裡的人都進行了騷擾,逼朋友顏面盡失,不得不還錢。你的電話被別人存在了通訊錄裡,就會給你帶來麻煩,躺著也能中槍。沒準哪天就會收到詐騙電話,對方能報出你的親戚朋友的姓名、電話以及你的一些信息,對你進行詐騙也說不定。
不知道你遇沒遇到過這種情況,在某個購物軟體搜索某個產品後,打開其他購物軟體,也會收到相關產品的推薦。看來手機軟體不僅會偷聽,私底下相互之間也會「私通」,這樣就更容易暴露你的各種信息了。
請再考慮一個問題,你是不是為了方便,有些不同軟體的密碼是相同的?那麼某些不正規的軟體知道了你的密碼,是不是有可能會嘗試著做一些壞事呢?這些我們又該怎樣防範呢?
過去我們只要防賊防小偷就可以了,對他們很是痛恨,覺得難以防範。沒想到現在我們要防範高科技可能給我們帶來的隱患,有些是看不到防不勝防的,比原來更讓人頭疼。這些問題到底該怎麼解決,是時候該好好考慮考慮了,不能等著出了事情再去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