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麗兒媽咪(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11年微信盛行以來,人們分享日常生活點滴就轉戰了微信朋友圈了。開心的時候要發一條朋友圈,不開心的時候要發一條朋友圈,無聊的時候更得發一條朋友圈了,我們好像可以從一個人的朋友圈去了解到他的生活。
日常發圈,有些有紀念性意義的日子更是不能錯過,比如過生日、結婚、老婆產子、孩子滿月酒等等,發圈是為了記錄生活與分享生活,本是一件平常的事情,但是如果沒有掌握好分寸,則會造成笑話。
案例
「新晉老爸」情商低,發朋友圈用詞不當,惹怒寶媽:說的是人話嗎?
發圈也是一個技術活,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與情商,甚至是文化程度。有一位寶爸在妻子生產之後,興奮之情溢滿臉上,情感需要抒發,而朋友圈則是出口,於是他隨手編輯了一條心情發至朋友圈。
發文的大致內容是:「普天同慶,我當爹了,值得慶幸,孩子是個帶槍的」,他一發布,就引來了朋友們的紛紛評論:
朋友A:自己樂呵吧,普天同慶是不是略顯誇張朋友B:隻字不提老婆,有了孩子忘了媳婦,他才是大功臣朋友C:說慶幸孩子是帶槍的,恐怕不妥吧,生男生女都一樣
看到朋友紛紛對朋友圈的心情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於是寶爸就把那條朋友圈刪除了,重新編輯了一條朋友圈發布。
這次內容是這樣子的:「很高興,今天成功喜當爹,母子平安,一切安好,媳婦無側切。」朋友們看到這次發文的內容「喜當爹」、「無側切」都表示,無力吐槽,他媳婦看到這條朋友圈更是火冒三丈地說:「日子是不是不想過了。」
分析
發朋友圈可以記錄生活,與朋友分享生活,讓許久不見的朋友通過朋友圈也能知道你的狀態,增加互動,有利於維護人際關係,但是朋友圈的發文內容如果用詞不當,則一切就會適得其反,那麼如何發好朋友圈呢?
發朋友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1. 避免瘋狂刷屏
有些人好像是時時刻刻、每分每秒都生活在朋友圈一樣,一天下來十幾朋友圈刷屏,尤其是寶爸寶媽有了孩子之後,秒表曬娃狂魔,寶寶喝奶要發,寶寶睡覺要發,寶寶拉粑粑還是要發。
對於曬娃一天一兩條的朋友圈是清理中,滿足寶爸寶媽曬娃的欲望,也讓朋友們見證自己孩子的成長,但是一天十幾條朋友圈則會讓人反感,過猶不及。
2. 涉及隱私不要發
一些男性會把媳婦生產的細節與分娩的過程在朋友圈詳細闡述,甚至發產房與妻子的照片,完全不顧自己的感受與隱私,且這些內容發至朋友圈觀感不好,容易引起別人的不悅,不可取。
3. 索要紅包
民間習俗,結婚生子的話,親戚與朋友或多或少都會發紅包,金錢額不等,表達自己的心意與祝福。
但是一些寶爸寶媽好像是生怕別人不給一樣,就會故意發朋友圈提醒大家,要發紅包。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不想我說想要,你才給我,而是因為你想給我而給我,用於紅包這件事情上是同理可得:「是因為想給才給,而不是你讓我非得給。」所以故意提醒別人發紅包會引起他人反感。
結語
發朋友圈是自己的事情,但是前提是不要影響他人,造成他人反感與困擾,於是發圈之前考慮一下別人的感受,以及控制自己每天發圈的數量,維護一個良好的朋友圈氛圍。
你會經常發朋友圈嗎,有因為發朋友圈而引起的故事嗎?歡迎留言交流。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小麗兒媽咪,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讚 +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