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Sab戰術室我曾經借曼城VS切爾西的經典戰役,分析了現在曼城的打法。如今疫情依舊沒有過去,五大聯賽仍在停擺,我們再來看曼城主帥瓜迪奧拉之前的另一個王朝——巴薩夢三隊時代的技戰術打法。不妨來以此對比一下今天瓜迪奧拉的曼城。同樣取得了成功,但可以看看兩個時期究竟有什麼變化。
以巴薩夢三隊最強的10-11賽季為例,首先我們看一下球隊的陣容中的首發球員特點。由於本人對籃球一竅不通,沒有辦法用「一號位二號位三號位」這類籃球術語代指球員特點,那就一一來看吧。
門將位置上,巴爾德斯是一個腳下控球技術比較出色的門將,適合巴薩的傳控打法;
中衛組合上,當賽季瓜迪奧拉拿下了普約爾,取而代之的是馬斯切拉諾,阿根廷人從後腰位置改打中衛;
兩個邊衛,阿爾維斯主攻,阿比達爾主守;
中場位置上布斯克茨也是偏防守型的球員,其餘兩名中場是哈維和伊涅斯塔兩位大師;
前場三叉戟,梅西,佩德羅和比利亞。
當時的巴薩秉承的是教科書一般的TIKI-TAKA戰術,主導傳控,攻守合一,並且球員的特點也符合這種戰術的需求。從那時起,巴薩的門球就以短傳發起,兩個中衛拉邊,邊後衛上去,布斯克茨收回到中衛的位置上,由下圖中的4-3-3變成了3-4-3的陣型。這樣在中場巴薩既有了人數上的優勢,又可以通過哈維和伊涅斯塔兩位中場大師的傳球有了更多的出球選擇。
在進攻時,巴薩的陣型變為了與今天曼城一樣的2-3-5,不過並不完全相同。當時的巴薩兩個中衛坐鎮後場,右邊後衛阿爾維斯直接助攻到對方防守三區之前,當成邊鋒來用;左側如果上馬克斯維爾的話,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可他並不是首發左後衛。在這個位置上,首發的阿比達爾並不是助攻型的邊後衛,因此在進攻時,阿比達爾補到中場的位置,而盤帶和過人腳法出色的伊涅斯塔,可以出現在左邊鋒的位置上。
不知今天曼城的2-3-5是否是瓜迪奧拉受到當年讓伊涅斯塔打邊路的啟發,直接給曼城的中場安排了兩個邊鋒出身的球員:D-席爾瓦和B-席爾瓦。這樣邊後衛便無需像阿爾維斯一樣長距離奔跑,助攻到前場,而只需在進攻時補到中場位置。
在前場,瓜迪奧拉給了比利亞,梅西和佩德羅充分的自由度,三個人的位置靈活,可以互相交換。而梅西的存在也標誌著不同:鑑於巴薩10號出色的組織能力,以及對方球員的重點照顧,梅西的位置經常沒有那麼突前,會稍稍後撤一些。巴薩在中場控球時,梅西更是會收回來,與哈維,伊涅斯塔和布斯克茨組成一個四中場的組合,以便不讓巴薩在人數上處於劣勢。
巴薩夢三隊的主攻方向是對方邊後衛和中後衛身後的空當。中場大腦哈維拿球之後,將球塞入對方邊衛中衛身後的位置,而這個位置上既可以是助攻上前的阿爾維斯來接,也可以是反切過去的梅西來接。在這個對方的要害部位拿球之後,巴薩在禁區內無論前點,後點,點球點處都有包抄點,可以有很多攻門的選擇。
這一點與現在的曼城是完全不同的。目前曼城前場三叉戟,無論是阿奎羅,斯特林還是馬赫雷斯,都是偏反擊型的球員,不會回撤到中場來拿球組織。相比於當年,現在曼城的打法也更加直接,同樣喜歡進攻對方邊後衛和中後衛身後的空當,但斯特林和馬赫雷斯拿球後既可以選擇傳球,也可以選擇內切打門。
在防守方面,當年的巴薩夢三與今天的曼城變化不大,依舊強調的是攻守合一。瓜迪奧拉有一個「6秒原則」,在丟掉球權後,或者對方球員接球的一剎那,巴薩/曼城的球員需要協同作戰,在小範圍內形成人數優勢,將球權反搶下來。
無論進攻還是防守方面的理念,這都被很多西班牙教練所模仿,並且以此為指導思想。他們借來華工作指導青訓的契機,將瓜迪奧拉的這種足球理念帶來中國。因此,瓜迪奧拉的足球理念在中國青訓界也是流傳甚廣的一種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