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符號「擬人」進化史

2021-01-07 齊魯晚報網
  就在上個月,牛津在線詞典宣布,將源自日語的描繪表情符號的Emoji(繪文字),作為一個固定的英語單詞收錄其中,但線下印刷發行的《牛津英語詞典》不在其列。此時,人類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表情符號——Happy Face,已經誕生了整整50年;距離第一代網絡表情符號:-)的出現,也過去了31年。
  這也許就是表情符號命運的寫照,它生長於文字表達的體系之外,掌管著語盡詞窮後廣袤的情感叢林,但想要融入這個日趨冷漠、平淡的文明世界,表情符號還要繼續尋找指引的道路,渡載的船。
  □崔濱          
進化史第一章:
來,快到表情的
碗裡來
  「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中。」盧梭的這句話,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表情符號的緣起——如果你的情緒不合規,那麼我來接管它。
  風靡全球的黃色笑臉Happy Face就是如此誕生的。1963年的一天,麻薩諸塞州伍斯特市共同人壽保險公司的推廣負責人喬·楊實在無法忍受手下滿腹怨氣的員工,他找到該市的自由設計師哈維·鮑爾,希望他能設計一個提振士氣的標識。
  當鮑爾在明黃的底色上畫出一個令人愉悅的微笑曲線時,喬·楊卻擔心不滿的員工會故意將徽章倒過來佩戴,於是又加了眼睛來區分方向。所以,當日後這張金燦燦的黃色笑臉把明朗樂觀傳遍全球時,它同時也像一道枷鎖,被使用它的人用來禁錮其他情緒。
  表情符號的命運,即便在最自由的網際網路中也無法被改變。在網際網路世界裡,公認的首個網絡表情,被精確地確定在1982年9月19日11時44分,美國匹茲堡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斯科特·法爾曼教授,因為苦於無法甄別學校電子公告板(BBS的前身)上的信息是嚴肅的通知還是惡搞的玩笑,不得不建議講笑話的人用:-(和:-)這種簡潔的標識來加以區分。
  法爾曼的笑臉符號激發了人們在虛擬空間的情感想像力。一個個笑臉符號被豐富地演變,:-D是咧嘴大笑,|-)是眯著眼睛的笑,:-]是傻笑,:-)是無奈的笑,:-〈)是留著八字鬍的笑,=:-)是朋克的笑,@:-)則是留著一頭髮卷的人的笑。
  現在看來,法爾曼的提議得到認同並被廣泛衍生,同樣表達了人們希望掌控情緒的意圖。而且,表情符號在網絡上的流行,還讓此後20多年裡,越來越多在網絡上相互溝通的人,不得不歪著頭去了解這些符號的意義。去年突然流行的「歪脖子拯救世界」表情,也許就是在向這種表情符號的閱讀習慣致敬。
進化史第二章:
走,那裡有一個
表情的人間
  如果說Happy Face和標點符號構成的表情,僅僅是一條逸出文字與語言世界的小徑,那麼,日本人慄田穣崇創造的繪文字Emoji,則是這條小路盡頭一座巨大的城。
  1999年,日本最大的電信公司NTT DoCoMo看準手機的流行,推出了行動網路服務i-mode。作為這一項目的一員,慄田穣崇感覺,日語文字表達的繁複、冗長,與手機屏幕簡潔、精煉的信息傳播要求簡直水火不容。
  「那時我們覺得,如果能擁有像繪文字(Emoji表情符號)之類的東西,那就很可能讓人做到如同面對面的交流。」慄田穣崇說,正是這一念頭,讓他萌生了用表情符號代替「你好」、「抱歉」、「不可以」等情緒的想法。
  由於只有12×12的像素柵格可用,慄田穣崇不得不在空間使用的問題上精打細算,這也讓他超越了法爾曼用複雜標點組合表情的方式,創造出圖像化的表情貼圖。後來,慄田穣崇帶領設計團隊創造的一整套試圖將人類所有表情都涵蓋在內的176個表情貼圖,成為日後網絡以及手機文字輸入法的標配。
  14年後,Emoji不僅在現實語言文明裡被牛津在線詞典所採納,在科技網際網路的語境中,Emoji也成為Unicode(統一碼,也稱萬國碼,為每種語言中的每個字符設定了統一併且唯一的二進位編碼)中的正式一員。
  現在,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進步,Emoji儼然一種獨立語言符號的樣貌,在時下蔓延全球的Facebook、Path、Viber、Kik等簡訊和社交平臺中,表情符號不僅數量更加豐富,而且還在各種情緒之上添加了情景化的背景,以至於在很多人的網絡世界裡,語言已經成為冗餘。Facebook上一個簡單的豎大拇指的「贊」、Line裡「動態真人可發聲」的表情貼圖,已經完全可以滿足溝通的需要。
進化史第三章:
誰是情緒的主人,
你,還是表情符號?
  2009年,一部名為《Lie to Me》的美劇風靡全球,這部劇集展示了在這個普通人平均每10分鐘就要說3個謊話的時代,要想判定他人是否在說謊,你必須學會讀懂那些表情。還好,這部劇集的原型、美國行為學家保羅·艾克曼認為,人類所有的面部表情,無非憤怒、恐懼、厭惡、驚訝、傷心、快樂和輕蔑這七種。
  不過,要擱在眼下的表情符號世界裡,恐怕10個艾克曼也無法窮盡網際網路上千奇百怪的表情背後的情感訴求:比如那個被叫做「失意體前屈」的ORZ符號,便廣泛出現在從挫敗得無法堅持生活,到崇拜得可以立即去死的無比寬泛的情緒區間裡;而那個幾乎在全球所有表情符號中使用率都最高的「呲牙」微笑黃臉,在中國被叫做「呵呵」,更是包含了敷衍、調侃、諷刺、揶揄以及什麼也沒有,簡直成為一切情緒的終點站。
  於是,在網絡溝通及時便捷、表情符號又高度發達的當下,人們越來越少地深思熟慮、再三斟酌、反覆推敲一個情緒的表達,我們越來越習慣把情感表達讓渡給表情符號,把自己變成一個在電腦屏幕前表情冷漠、而在網絡世界裡熱情奔放的怪異動物。
  在今年6月的畢業季裡,一篇名為《網絡會話中「呵呵」的功能研究》的碩士學位論文,在網上引來了一連串表示驚訝、流汗、撇嘴、壞笑的表情。這篇論文的指導老師、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李明潔認為,在與人交流時,主動扮演自己常用的表情符號所指代的角色,而在真實表達情感時,卻常常蒼白無力,這已經成為中國式網絡會話的特徵,也是這個時代的表徵。
  在表情符號這一亞文化現象中,人類的真實情感和這些網絡情感斷裂了,就像Facebook的表情符號設計師David Lanham說的,表情設計的關鍵,是將情感精簡,只剩下最基礎的特點,然後再誇張它。而正是這種虛擬的、誇張的表情符號燃燒了人與人之間的真情表達,只留下一堆空虛的情感「灰燼」。
  在科技理性的一端,人們不斷徵服一個又一個技術關口,讓手機、電腦、家電等用品更加便捷高效,仿佛我們身體的延伸;而在情感掌控的另一端,我們向內發掘自己的內心情感,創造出炫目的表情符號,但結果卻如同騎在一匹脫韁的野馬之上,不知會奔向何方。這似乎是所有時代都無法逃開的難題——我們該如何與自己相處,哪怕是自己的表情。

相關焦點

  • 表情符號進化史 -齊魯晚報數字報刊
    □崔濱              表情符號的進化史,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科技和網際網路的發展史。  第一代表情由標點符號組成,因為當時計算機的圖形交互界面還未成熟,同時受限於網際網路傳播速度,既無法生成也很難傳播圖像。  第二代表情以Yahoo!
  • 日本酒擬人《神酒之尊-妳的皇子-》曝光
    日本酒擬人《神酒之尊-妳的皇子-》曝光 來源:www.18183.com作者:三隻魚時間:2018-01-30 《神酒之尊-妳的皇子-》是一款各種品牌的日本酒的擬人遊戲,遊戲中包含了日本史和清酒相關知識,並以此為世界觀展開故事。
  • 揭秘「史努比」:一隻龍套狗的進化史
    在即將上映的大電影當中,有不少片段循序表現了史努比的成長進化史,就讓我們藉此機會來扒一扒這隻狗的那些「歲月往事」。【史努比人物檔案】出生地&生日:秋菊山小狗農場,8月10日主人:查理·布朗喜歡/討厭的食物:狗食、比薩、根汁汽水、固體棉花糖、巧克力曲奇(千裡之外都能聽到別人吃點心的聲音);含有椰子味的糖果喜歡/討厭的事情:吃喝玩樂、角色扮演、閱讀圖書(特別是對與兔子有關的故事書以及列夫·託爾斯泰等名家著作情有獨鍾);打針婚戀史:
  • 自拍神器進化史
    自拍神器,作為一個伴隨著手機前置攝像頭誕生成長起來的新名詞,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裡,已經有了一段不短的進化史:
  • 《GTA》系列武器、計程車進化史 畫質升級鳥槍換炮
    《GTA》系列武器、計程車進化史 畫質升級鳥槍換炮 2020-01-07 14
  • 《光環》系列遊戲性進化史 從《光環:戰鬥進化》到《光環:無限》
    《光環》系列遊戲性進化史 從《光環:戰鬥進化》到《光環:無限》 《光環:無限》的實機演示已於Xbox遊戲展會公布,GameSpot也製作並分享了一段《光環》系列遊戲的遊戲性進化史視頻
  • 音樂神器的進化史
    為何業內都認為智能雲音響會是音響進化的下一個方向?從留聲機、磁帶/收音機,到DVD、MD、電腦,再到現今的手機、智能雲音響,我們的音樂神器正隨著社會的變化而不斷創新、不斷進化。下面,小謙就和大家一起了解音樂神器的進化史,探討音樂神器未來的進化方向。(為了讓音樂神器離我們更近一點,我們先從現今三大主流的音樂神器開始說起)
  • 家用脫毛儀進化史
    編編幫大家整理了一下家用脫毛儀的進化史!家用脫毛儀分2個流派。一種是雷射脫毛儀,一種是光子脫毛儀其中光子脫毛儀現在進化為了冰點脫毛儀。兩種流派屬於同一個原理光的熱動力原理,簡單說就是毛囊吸光產生熱量破壞毛囊達到脫毛的效果。
  • 《GTA》系列摩託車進化史 「潘長江600」一代經典
    《GTA》系列摩託車進化史 「潘長江600」一代經典 2019-12-31
  • iPhone 手機處理器進化史(一):GPU的進化
    今天就讓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下蘋果的iPhone手機處理器,也就是,從處理器的進化的角度。 大家知道,iPhone是從iPhone 4開始採用自己的A系列手機處理器的。我們就也是從iPhone 4開始,來總結下各代蘋果處理器的演化。今天先總結處理器的GPU(顯卡)部分。
  • 經典遊戲《俄羅斯方塊》36年成長進化史
    經典遊戲《俄羅斯方塊》36年成長進化史 2020-03-05作者:angle307來源:網絡 從1984年誕生,到2020年,36年期間,《俄羅斯方塊》收穫了無數玩家。
  • 《進化之地》評測 追憶RPG遊戲的20年進化史
    作者的初衷是帶大家回顧整個RPG遊戲過去20年的進化和變革,而用遊戲來呈現遊戲進化史的方式也非常有趣。正是被這個獨特而有趣的想法所打動,我們決定繼續延展作者的理念,在遊戲裡加入更豐富元素讓「進化」的概念呈現得更加完整,最後就有了現在大家所看到的《進化之地》。每一個玩家都會在遊戲裡獲得逐漸進化遊戲的能力,從黑白到彩色、從2D到3D,從無聲到有聲!除了畫面和音效以外,連劇情、戰鬥等等這些 RPG 元素一開始也都不存在,只有靠大家探索和開啟寶箱才會得到。
  • 古生物學家揭秘跳蚤進化史
    記者4日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英古生物學者近期進行的一系列研究,為人們展現了跳蚤這類常見寄生昆蟲不為人知的進化史。研究發現,跳蚤的分類學「地位」比通常認為的更低。它們的祖先可能並不吸血,體型可達現代跳蚤的4倍左右。
  • -系列在歷代遊戲中船的演變(-)遊戲進化史
    -系列在歷代遊戲中船的演變(-)遊戲進化史 2020-12-01 18:46
  • 精靈寶可夢伊布的各形態擬人成少女,普通形態呆萌,水精靈溫柔!
    伊布是一種很神奇的寶可夢,它外表看起來像狐狸,蓬鬆的尾巴的尖端和頸部的絨毛呈奶油色,由於基因成分不穩定,容易受環境變化,進化成各種不同形態的寶可夢。如果把伊布以及各種進化形態擬成少女,會是怎麼樣的呢?一起來看看吧!一,伊布伊布是一種狐狸狀的四足寶可夢,全身的毛大部分為棕色,只有毛絨絨的尾巴尖端和頸部的絨毛為奶油色。
  • 神奇寶貝們被擬人成妹子,我們一起收服她們成為神奇寶貝大師吧!
    沒辦法誰叫這些角色都太可愛了~其實之前關於神奇寶貝的同人作品也跟各位分享過很多,不管是《神奇寶貝擬人萌化》或者是《幫神奇寶貝穿上帽T》的創作都相當受到矚目,這次要再來跟各位分享不同風格的擬人萌娘!首圖的神奇寶貝是出現在第三世代的基拉祈。
  • 健身器械進化史:從刑場走向臥室
    健身器械進化史:從刑場走向臥室。 從服刑工具,到社交談資,健身器械的進化史,是一部從刑場走向臥室的自我健身意識進化史。 即便在當代健身房和中產家庭,健身器械已經司空見慣。即便更多的器械正在被製造出來。但這種變革的本身,不只是器械便捷、實用性的提升,也是一部人類自主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演進史。
  • Xbox手柄進化史:各代掌故!近20年中的形態變化!
    外媒GameSpot製作了一段名為「Xbox手柄進化史」的視頻短片,向玩家們展示了Xbox手柄在近20年中的形態變化!  Xbox手柄進化史:【遊俠網】Xbox手柄進化史  本段視頻首先帶領我們回到了Xbox手柄的源流:初代Xbox主機的原裝手柄(這款手柄一般被稱為The Duke)。
  • 表情符號與神經科學
    但若單純的就而今的數位化的表情符號而言,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應是 1982 年 9 月 19 日。那時,卡耐基梅隆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Scott Fahlman 很隨意的用了一串字符 :-) 在論壇上留言,用來表示開玩笑的意思。不管表情符號到底是何時被發明的,它已成為現代通信裡頭不可分割的一份子了。
  • Xbox手柄進化史短片:從Duke到第二代精英手柄
    Xbox手柄進化史短片:從Duke到第二代精英手柄 2020-05-25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