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為地震災區緊急製作救災專題地圖

2021-01-08 吉林日報

四川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後,自然資源部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及時製作了震區相關地理信息圖件。目前這一批圖件已經送往國家應急管理部門。

記者了解到,地震發生後,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立即啟動測繪應急響應預案,相關技術人員利用最新的衛星遙感數據和國家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先後製作了長寧縣地圖、珙縣地圖、四川省地圖、宜賓市地圖、長寧地震災前影像地圖,並標示了震中具體位置等相關專題信息。

自然資源部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信息服務部主任 劉萬增:震後救援、災情預測、災後重建等提供應急支持和輔助決策。目前,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無人機分隊已經趕赴現場,我們將24小時值守,隨時利用現場傳來的最新影像數據製作災後專題地圖,提供地圖保障服務。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董淑傑

相關焦點

  • 新疆首批救災物資運抵伽師地震災區
    針對新疆伽師6.4級地震,財政部、應急管理部當日向新疆緊急預撥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3000萬元。第一批救災物資20日4時運抵災區災情發生後,自治區紅十字會、喀什地區紅十字會立即行動,從喀什地區紅十字會備災倉庫緊急調撥總價值20萬元救災物資,並連夜送往災區。
  • 雲南省緊急部署永勝地震災區救災工作 - 東方專題
    東方網10月29日消息:雲南省委、省政府對27日中午永勝縣發生的地震高度重視,立即要求麗江地區和永勝縣全力做好抗震救災工作,安排好災民的生產生活,確保社會穩定。受雲南省代省長徐榮凱委託,副省長李漢柏迅速率省地震局、民政廳等八個部門於今天下午趕赴地震災區慰問災民,指導抗震救災工作;麗江地委副書記解毅、行署副專員和自興、李靜波帶領有關部門負責人已趕往災區幫助指導救災和應急搶險工作。
  • 湖南省紅十字會緊急籌集57萬元款物馳援昭通地震災區
    截至8月4日14時,地震造成昭通市魯甸縣、巧家縣、昭陽區和曲靖市會澤縣108.84萬人受災、398人死亡、3人失蹤(巧家縣3人)、1801人受傷,22.97萬人緊急轉移安置。    地震發生後,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派出的救災工作組,雲南省紅十字會救災組均已抵達災區,正全力以赴協助當地政府開展救災工作。
  • 九寨溝7.0級地震,國土資源系統緊急救援最新消息匯總(內附地震防災急救知識)
    國土資源部相關事業單位技術人員緊急行動,強化資料收集,隨時準備出發開展地震應急。部應急中心派出精幹力量趕往災區。地調局航遙中心連夜製作地震災區震前衛星遙感影像圖。地調局成都地調中心、工藝所及西安地調中心等單位連夜做好出發相關準備。部應急中心與中國氣象局相關單位緊密聯繫,針對地震災區迅速啟動精細化地質災害氣象應急預警,加密地質災害預警頻次,及時發布預警信息。
  • 新疆首批救災物資已連夜運抵伽師地震災區
    新華社烏魯木齊1月20日電(記者潘瑩)新疆喀什地區伽師縣境內19日發生6.4級地震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紅十字會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首批救災物資震後7小時抵達災區。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紅十字會了解到,災情發生後,自治區紅十字會、喀什地區紅十字會立即行動,從喀什地區紅十字會備災倉庫緊急調撥總價值20萬元救災物資,並連夜送往災區。20日4時許,包括50頂棉帳篷、100個家庭包、1000床棉被的第一批救災物資抵達災區。
  • 民政部:地震災區發放捐款須告知誰捐的
    按照民政部要求,各社會組織收支明細信息的發布,以各自的網站作為主要渠道,並保證信息長期可查詢。同時,按照誰接收、誰反饋的原則,社會組織應主動向捐贈人反饋信息,並及時答覆捐贈人的查詢。  災區有關機構在發放和使用救災捐贈資金時,應向受益人明確告知資金的來源和性質。這是民政部首次在這方面提出明確要求。
  • 戰汛|應急管理部緊急調撥的救災物資已全部運抵江西災區
    戰汛|應急管理部緊急調撥的救災物資已全部運抵江西災區 澎湃新聞記者 宋江雲 2020-07-12 15:41 來源:澎湃新聞
  • 帳篷毛毯摺疊床……這些救災物資緊急調撥災區
    記者7月22日從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獲悉,面對今年形勢嚴峻的汛情,我省迅速啟動救災物資應急保障預案,確保防汛救災物資及時高效調撥到位。截至當天,已累計向災區調撥帳篷、棉被、摺疊床等各類物資78555件,支持受災地區抗洪搶險救災工作,全力保障災區群眾基本生活。
  • 百度地圖首推救災動態圖 物資缺口災民分布及時看
    4.20雅安地震後,百度地圖首推救災動態圖,地圖中可及時顯示災區物資需求分布、災區路況、獻血站、救助站、災民分布等信息,以此做為救援參考(連結:http://zhidao.baidu.com/topic/yaan/)。目前,尚無同類圖示上線,因此該圖或將成為災區物資調配的重要參考,目前物資需求分布圖已被新浪、網易、搜狐調用,LBS技術正在幫助到更多人。
  • 大愛滿人間——海內外救助青海玉樹地震災區紀實
    一場生死大營救,同步展開——    8時20分,中國地震局啟動二級應急響應,中午時分又將響應提升為一級;    8時30分,國家減災委、民政部於緊急啟動國家四級救災應急響應,中午12時把應急響應提升為一級;    衛生部、交通運輸部、鐵道部、民航局等部門紛紛在第一時間採取行動……    青海、甘肅、陝西、四川、西藏等地的救援隊伍星夜馳援,趕赴災區
  • 雅安地震籌集款物金額前十名基金會款物支出情況
    截止到2014年4月20日8點02分,根據基金會行業信息披露平臺——基金會中心網(www.FoundationCenter.org.cn)基於網際網路公開信息及基金會主動披露的信息整理統計,全國共有219家基金會參與雅安地震緊急救援和災後重建工作,共接收社會捐贈款物合計16.96億元,包含14.55億元資金和價值2.41億元物資。
  • 「天地圖」讓天下人共享中國地理信息
    公眾不一定熟悉「天地圖」,但大多見過其影像——中央電視臺關於地震災害和領土爭端的報導中,航拍影像就來自天地圖。今年10月底,「天地圖」全國公開推介,這是它創建4年來的頭一次。  在www.tianditu.com網站上,可以看到跟谷歌、百度、騰訊地圖基本相同的服務。但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閔宜仁說,天地圖的定位不是參與競爭,而是公益性資源。
  • 災情如何 安置怎樣 進展如何——九寨溝災區
    阿壩全州銀行業機構啟動應急預案,搭建應急便民服務點1個,提供基礎金融服務,設立救災綠色通道1個,有2臺流動服務車正在赴災區途中。九寨溝景區官方通告,目前景區接待條件受到嚴重影響,為保證遊客遊覽安全,九寨溝景區從8月9日起停止接待遊客。九寨溝景區所在的四川省以及臨近的重慶、甘肅等省市旅遊部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協助相關部門積極安撫、疏散景區遊客,並要求旅遊團隊停止前往受災景區。
  • 我國最新版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發布
    我國最新版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發布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1-02 10:57 來源: 國土資源部網站  10月30日,全國測繪地理信息應用成果和地圖網上展覽開通儀式在京舉行,標誌著我國最新版(2015版)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完成更新,並面向社會提供信息服務。
  • 山東出臺地震應急預案!
    3 應急準備3.1 資金與物資省財政廳、省民政廳等部門以及市、縣(市、區)人民政府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安排地震應急救援資金預算,建立救災資金投入機制。省民政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商務廳以及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按照國家和省政府有關規定儲備抗震救災物資,建立救災物資調用機制。
  • 雅安地震已致100人死 李克強將抵現場指導救災
    中新網4月20日電 綜合報導,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13公裡。目前,傷亡人數還在不斷的更新中。習近平對軍隊做好四川蘆山救災工作出重要指示;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等乘坐的專機剛剛抵達四川邛崍,馬上將改乘直升飛機趕赴震中。
  • 伊犁地震災區群眾在多方救助下過冬生活有保障
    新華社烏魯木齊11月21日電(記者潘瑩 姬少亭)距「11·1」新疆伊犁地震已過去半個多月,災民過冬生活是否有困難?記者在當地採訪時了解到,在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多方救助下,災區群眾過冬生活有了保障。    21日,剛降過一場雨的伊寧市氣溫有所回升。家住伊寧市喀贊其街道的82歲孤寡老人麥蘇迪汗老人正在準備午飯。
  • 王莊鎮地震應急預案
    辦公室主任由董富春同志擔任,辦公室成員為指揮部成員單位的聯絡員。指揮部辦公室下設綜合聯絡組、震情信息組、災情信息組、信息發布組、社會保障組等。    鎮抗震救災指揮部的主要職責:分析判斷地震趨勢和確定應急工作方案;部署和組織上級有關部門和有關地區對受災地區進行緊急救援;協調救援隊伍參加搶險救災;必要時,提出跨區域的緊急應急措施以及幹線交通管制等緊急應急措施建議;承擔其他有關地震應急和救災的重要工作。
  • 貴州緊急調撥一批救災物資用于晴隆縣省級應急救災資金
    9月19日,貴州省財政廳、省應急廳向晴隆縣緊急下撥省級自然災害生活救助資金200萬元,用於支持幫助災區受災群眾轉移安置和生活救助工作,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目前,受災人員均已得到妥善臨時安置,情緒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