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屋場向陽開 寧鄉市回龍鋪村多方聚力建設美麗屋場

2021-01-08 中國日報網

長沙晚報6月28日訊(全媒體記者 張禹 通訊員 孫新明)「葉子綠油油,花朵金燦燦,朵朵葵花向陽開,向日葵花海真是壯觀!」趁著端午假日,長沙市民丹丹來了一次自駕遊,當她沿著省道S209一路向西,經過寧鄉市回龍鋪鎮時,欣喜地被百畝盛開的向日葵所吸引。

「外出打工幾個月,沒想到家鄉變化這麼大!」和丹丹一樣心情大好的,還有回龍鋪村的村民王昌。這個33歲的淳樸漢子,眼看著家門口鋪上了瀝青路、田園裡種滿了向日葵,開心地告訴記者,「咱們村裡美得都不敢認了。」

功在長遠,村民出力一呼百應

給遊客和村民帶來諸多驚喜的「葵花屋場」,是回龍鋪村建設美麗屋場的一個縮影。

打造「葵花屋場」的策劃人、回龍鋪鎮黨委書記張湘橋介紹,今年3月以來,該鎮立足村情實際,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農民生活水平為著力點,依託自然生態和產業布局,突出村莊建設的風格和品位,聚焦「六件實事」(旱廁改造、道路硬化黑化、村莊綠化美化、空心房治理、小微水體治理、鄉風文明建設),加速美麗屋場建設。

回龍鋪村的美麗屋場建設涉及7個村民小組318戶居民,由於始終堅持「政府主導,村級主持,群眾主力,社會助力」的建設模式,強化屋場農戶的建設主體責任,廣大村民積極參與,讓田土、拆屋棚等不在話下,籌資、籌工也是一呼百應。

「建設規劃到了哪家門口,村民都是主動拆除雞棚、雜屋、圍牆,然後無償提供出來統一安排。」沙皮塘組村民劉正強告訴記者,村民小組長王勝軍率先拆除了自家的兩個養雞場以及磚廠,一年下來減少收入二三十萬元,但從沒聽到他有啥怨言。

初步統計,回龍鋪村建設屋場拆遷廠房欄舍16500平方米,免賠金額達到165萬元,而農戶籌工籌勞已達36萬元,大夥都說:「建設美麗屋場是功在長遠的好事,鎮村幹部帶頭搞,群眾積極性自然高!」

屋場美麗,人居環境同步提質

伴隨著美麗屋場的建設,人居環境提質也在同步進行。不到兩個月,回龍鋪村新硬化入戶公路5.3公裡,平整的瀝青路通到每一戶村民家門口;進一步完善旱廁改造15處,實現無害化廁所普及率百分之百;7個村民文化廣場及公共停車場啟動建設,將實現亮化率百分之百;改造小微水體8處,新修3格淨化池15處,建立了垃圾分揀中心,村莊的綠化美化全面升級。

「以前塘裡的水烏黑髮臭,連洗衣服都嫌髒,現在你看看,水質清澈,又有了魚蝦。」屋場旁有一口三畝多的幹公塘,村裡的保潔員楊定合介紹,以前周邊10多戶村民的生活汙水直接流進池塘,現在建好了雨汙分流系統,汙水被匯集進入淨化池,池塘又恢復了小家碧玉的模樣。

融合發展,老百姓老闆都滿意

記者了解到,回龍鋪村美麗屋場建設注重融合發展,美麗屋場與農業產業有機融合,村民群眾與企業家抱團發展。目前屋場建設得到了老百姓的廣泛認可,也得到了企業家的全力參與。

「我們公司流轉土地3000多畝,在這裡進行三個方面的融合,一是村集體經濟和企業業態的融合,二是美麗屋場和農業產業的融合,三是農業企業和高等院校的融合。」林盛科技董事長陶文英表示,公司已投資3000多萬元,打造了「櫻花谷」「藍莓谷」「天鵝湖」等農旅結合項目,逐漸成為市民遊客休閒、養生、度假的打卡地。

「哦嚯——」漫步在果香氤氳的「藍莓谷」,記者突然聽到一陣吆喝聲,循聲望去,竟是一名驅鳥人。今年55歲的村民錢勇強無兒無女,以前在煤炭壩燒白炭為生,自從來到藍莓基地守林護果,包吃包住還有2000元的月薪,他感覺生活終於有了著落。

「公司定點幫扶6戶貧困戶,通過產業、就業扶貧,已經讓他們擺脫了貧困。」陶文英告訴記者,公司落戶對當地經濟發展起到了不錯的帶動作用,村民能夠得到土地流轉費,農民工、貧困戶可以來公司做事,工資一年要發放300多萬元。

來源:長沙晚報

相關焦點

  • 回龍鋪鎮深入廣泛開展中元節文明祭祀宣傳活動
    為倡導文明祭祀保護環境全面打贏藍天保衛戰,避免因燃放煙花爆竹錢紙香燭引發火災破壞環境造成安全事故,由回龍鋪鎮人民政府主辦回龍鋪鎮環保服務站組織實施的回龍鋪鎮文明祭祀宣傳活動在八月二十七日(農曆七月初九)上午九點開始。回龍鋪鎮環保服務站在站長張治國帶領下組織四輛車二十多名環保志願者從回龍鋪鎮人民政府機關大院出發,深入每個村(社區)開展宣傳。
  • 凝心聚力築牢「堡壘牆」:寧鄉市回龍鋪鎮基層黨組織打響疫情防控...
    寧鄉站記者 孫新明 攝紅網時刻1月31日訊(寧鄉站記者 孫新明)「鎮黨委書記張湘橋帶頭走村入戶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提醒我們群眾加強防控和自我保護,他看到我沒戴口罩,當即拿一個口罩給我戴上,感到很暖心。」1月29日,記者在寧鄉市回龍鋪鎮豐收村採訪時,六組村民熊菊輝表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是黨中央向全黨全國發出的動員令。
  • 群眾高興,幹部歡喜 寧鄉市回龍鋪鎮這樣聽民聲
    (寧鄉市回龍鋪鎮各村社正在舉行「新時代幹群懇談會」。)農家小院內,幾張桌子、數把椅子,幾十位父老鄉親圍坐在一起,時而歡笑,時而鼓掌......這樣的場景正在寧鄉市回龍鋪鎮各村社不斷上演,這是一場場方興未艾的「新時代幹群懇談會」。  開展幹群懇談會做為連接幹群的方式,群眾有事共同講,有意見擺在檯面上來說,開誠布公。群眾還現場推薦身邊的先進以及「平安家庭」。以榜樣為標杆,激發父老鄉親的內生動力,推動鄉風文明建設。
  • 瀏陽北盛鎮:「高顏值」美麗屋場擦亮紅色文化底蘊
    黨員帶頭,美麗屋場自己造江橋屋場會議一開,村民響應度高、熱情高漲,出謀劃策,涉及的江背組、新橋組、新徵組共60戶250餘人,村民自籌100餘萬元,義務勞動,在黨員、村組幹部的帶領下,馬戰村到處是熱火朝天建設美麗家園的景象。屋場怎麼建,由村民自己說了算。
  • 美麗屋場,美麗如畫!更讓人感動的是……
    不等不靠 美麗屋場自己造 伴著夕陽的餘暉 今天小編來到了茶亭鎮靜慎村 這裡的美麗屋場有點意思!
  • 綠滿鄉村美如畫 美麗屋場建設成就幸福生活
    作為長沙市天心區唯一的純農村街道,近年,大託鋪黨群齊心,搶抓全市「美麗屋場」建設的黃金機遇,按照屋場創建與產業引進融合的思路,由「政府指導、村級引導、群眾主導」,打造村莊綠化、水體淨化、地面潔化、庭院靚化、民風淳化的高家坪美麗屋場,讓村民在鄉村振興中擁有更多幸福感、獲得感。
  • 黃志強調研督導瀏陽市「美麗屋場」建設
    2021年1月5日,長沙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黃志強、副調研員彭樹榮和相關處室負責同志,在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坤球和市政府辦、農業農村局及關口街道、沿溪鎮、達滸鎮等單位負責人陪同下,來到瀏陽市關口街道溪江村合盛屋場、沿溪鎮沙龍村木山屋場、達滸鎮金田村玫瑰屋場和金石村聖廟屋場,實地踏看屋場建設,與瀏陽市相關領導
  • 光明大觀園裡這個美麗屋場,周末不來看看嗎?
    光明村闕家灣美麗屋場共有71戶,265個村民,總面積580畝。屋場在建設前充分聽取了群眾意見,還邀請18洞村原班設計團隊因地制宜的進行全方位規劃、設計。 屋場建設過程中,始終看到黨員的身影。他們積極參與屋場建設和責任區域的安全、衛生維護。
  • 回龍鋪鎮多措並舉 助力文明創建工作
    寧鄉市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孫新明 通訊員 黃旺興)「回龍鋪鎮將繼續圍繞文明創建開展各項工作,緊抓環境衛生提升,聚焦幹群文明素質培養,內外兼修,上下聯動,重點突破,合力攻堅,為全鎮人民營造一個整潔有序的生活環境,為全市文明創建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 美麗屋場建設成就幸福生活 一步一個腳印做好群眾帶頭人
    望城融媒12月15日訊(全媒體記者 朱小紅 通訊員 唐憶清 蔡詠航)走進望城區銅官街道潭洲社區的太豐垸,這裡正在進行美麗庭院、休閒廣場、文化長廊建設,以及管、線、杆治理,這就是該街道近期啟動的「大手筆」——太豐垸美麗屋場項目建設。
  • 家園、菜園、公園「三園合一」 喜看嶽塘區美麗屋場「沈家灣」
    湘潭在線12月16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黃武平)美麗庭院連通整潔村道,碧綠菜畦陪伴清澈池塘。農耕文化館展示多彩生活,垃圾分類屋彰顯現代文明。12月14日,嶽塘區荷塘街道荷塘村村民黃玉華老人高興地說,他家所在的沈家灣美麗屋場經過兩年精心打造,如今已基本定型,家園、菜園、公園「三園合一」,生活質量較以前大幅提高。從提質改造後的芙蓉大道「盤龍大觀園」路口進入荷塘村主路,前行約1公裡右轉,沿著一道文化牆再走50米左右,就到了沈家灣美麗屋場。
  • 雙江鄉:著力打造美麗屋場,建設秀美鄉村
    「現在政策好,政府大力支持搞美麗鄉村建設,我們老百姓也積極響應,大家齊心協力把家門口打造得像個花園,去菜園子都不用踩泥巴路了!」12月2日,雙江鄉方石村木衝屋場的村民興高採烈地告訴婁星區美麗鄉村示範創建考核組。
  • 美麗鄉村入畫來|水口村:推進美麗屋場建設打造人居環境「新名片」
    水口村位於婁星區西郊,漣水河中遊的東北岸,屬於城區一刻鐘車程半徑輻射範圍內,由原水口、蛟龍兩個建制村合併而成,現村域面積6.3平方千米,耕地面積2720畝,林地面積1240畝,山塘水庫面積216畝,境內有水庫2座,大小山塘150餘口,水資源充足,土壤肥沃,自然環境得天獨厚。
  • 最美鄉賢丨劉向陽:向「心」而行 美麗屋場傾注桑梓情
    伴著明媚的陽光,記者走進萬寶鎮株山村新塘美麗屋場,道路乾淨整潔,牆繪五彩繽紛,菜地成畦成行。蓬勃的生機,在田野中瀰漫。「原先可不是這樣,到處都有點亂的感覺。」村幹部周春和說,「這一切變化,得益於村民劉向陽的投資建設,村莊變美了,鄰裡更融洽了。」
  • 寧鄉市回龍鋪鎮沿河村:「筆記」村支書戰疫有擔當
    星辰在線2月7日訊(通訊員 孫新明 朱佳)「白沙組情況摸排:劉自湘,兒子兒媳年前從重慶回;談勝強,在家;謝德華,在家,女兒長沙讀書回……王子組情況摸排:王志華,本人長沙回;熊志明,兒子湘潭回;熊迪軍,在家……」這是寧鄉市回龍鋪鎮沿河村黨總支書記謝軍良從防疫工作開始以來記錄的密密麻麻的排查筆記
  • 擼起袖子,嶽陽點亮鄉村「美麗屋場」
    康王鄉紅色特色屋場——樹家塅屋場一角。李亦恩 攝(圖源:嶽陽文明網)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在嶽陽經開區康王鄉長石橋村馮家屋場,卻是另一番光景。1月5日,從黃茆山一路行至馮家屋場,樹茂山林翠,水綠人歡顏,恍如誤入水墨山水畫。「屋場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每一位村民都出了力。」
  • 長田村民捐資100多萬元,吊井灣組美麗屋場驚豔亮相~
    原本一下雨就泥濘不堪的山路變成平整的瀝青路飯後村民齊聚文化廣場進行休閒娛樂路邊一盞盞路燈照亮村民的回家路……這是近日記者在老糧倉鎮長田村吊井灣組美麗屋場見到的場景。▲圖為吊井灣組美麗屋場。「自吊井灣組美麗屋場建設完成後,我們組的環境更美了、生活更好了,每天都有不少村民到美麗屋場的文化廣場曬太陽、健身、娛樂,村民對美麗屋場建設都是讚不絕口!」長田村吊井灣組村民小組長王福宗介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