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四大門派」獨門絕招 發揮研究的最大價值——走訪廣發基金...

2020-12-20 證券日報

【導讀】

最近兩年,廣發基金主動權益投資團隊是基金行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銀河證券統計顯示,截至9月30日的過去兩年,旗下20隻主動權益基金實現翻倍回報,數量在全市場基金管理人中排名前茅。

主動權益基金業績全面領跑,這家公司最近幾年發生了什麼變化?面對外界的好奇,廣發基金投研團隊更願意用「科學的投研體系」來回答。

「一個機構就像一部機器,主要有兩部件構成:文化和人。」正如瑞·達利歐在他的《原則》一書中所提到,要成為在歷史長河中持續進步的極少數企業,需要同時擁有優秀的人和優秀的文化。

2018年,在「價值為本行穩致遠」的理念指引下,廣發基金推動投研一體化機制、產品風格穩定化改革,通過高質量的深度研究,獲得長期穩定的超額回報。

「這幾年我們做到了兩點:一是我們做所有事情都是圍繞『價值為本』這一核心價值觀,賺企業價值成長的錢,為持有人創造價值;二是堅持研究主導投資,通過投研之間的良性互動機制和科學的投研決策制度,切實將研究成果轉化為投資業績。」廣發基金研究發展部總經理孫迪說。

近日,筆者走訪了廣發基金研究部總經理孫迪、A股四大研究小組組長,深入了解研究團隊是如何通過基本面研究把握公司價值,抓住市場機會。

【整體篇】

孫迪

研究語錄:深度研究 創造價值

廣發基金研究發展部總經理 孫迪

孫迪:凝聚智慧體系作戰 深度研究創造價值

「不做研究就投資,和玩撲克牌不看牌面一樣盲目。」彼得·林奇在《戰勝華爾街》一書中提到,研究永遠是投資必備的能力。

在廣發基金投資體系中,深度研究是投資的基礎,研究對投資起主導作用。從「投研轉化率」看,2019年,研究發展部推薦的股票中超過八成被投資部門採納買入,2020年這一指標繼續提升。

研究部總經理孫迪介紹,廣發基金將研究發展部打造成一支高質量的研究團隊,凝聚四個研究小組的智慧結晶,為投資部提供堅實的研究支持和優質彈藥。

凝聚智慧 體系作戰

最近兩年,廣發基金主動權益投資團隊是基金行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據銀河證券統計顯示,截至9月30日的過去兩年,廣發基金旗下20隻主動權益基金實現翻倍回報,該數量在全市場基金公司中位居前列。

出色的業績背後,離不開研究團隊提供的研究支持。「我們最近兩年發掘了很多牛股,都是從基本面脈絡和邏輯出發,通過持續跟蹤,投研團隊共同研究,變成公司重倉股。」孫迪說。

結合基金季報和wind數據,在科技、消費、醫藥、製造等不同賽道,廣發基金管理的組合湧現一批過往表現較為優秀的標的。

在這些機構扎堆的賽道中,廣發基金是如何先發制人把握機遇?

「我們是團隊作戰。」孫迪介紹,廣發基金配備了一支理念統一、經驗豐富、梯隊合理、人員充足的研究隊伍,成員均畢業於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大、約翰霍普金斯等國內外頂尖學府,平均從業年限近4年。

結合行業和公司的特點,A股研究團隊分為「消費」、「TMT」、「製造業」及「周期」四大研究小組,實現對所有一級行業的全面深度覆蓋。「當人員配備很齊全,大家的經驗也足夠豐富時,就有基礎能把握住主流板塊或者重要行業的重大機會。」孫迪說。

專業的研究團隊僅僅是基礎,高質量的研究成果輸出,與廣發基金長達17年的研究積澱和一整套標準化的研究流程及方法密不可分。

「廣發基金打造的研究體系,非常有利於研究員的成長。它就像是武術門派中的少林武當,按照標準動作培養弟子。在這套體系下,研究員選最好的公司,持續跟蹤了解它,方向不會跑偏。」一家基金研究機構評價稱。

孫迪對此也深有感觸,他指出,廣發基金對內部研究一直很重視,強調研究主導投資,研究驅動投資,最近幾年,研究部在人才培養、過程管理、研究方法上變得更有體系、更高效。

深度研究 緊密跟蹤

正如價值投資者馬丁·惠特曼所言,堅持正確的投資理念才能為投資者帶來可靠的收益。

「我們部門的理念是,要做高質量的深度研究,真正實現研究驅動投資。」孫迪對團隊的要求總結為八個字:深度研究,緊密跟蹤。

「只有高質量的深度研究,才能夠挖掘到企業真正的價值,並讓基金經理在波動的市場中擁有堅定持有的信心。」孫迪指出,深度研究就是對企業要有準確的定價能力,超額收益來自深度研究為基礎的價值發現。

「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研究,真正理解本質的東西,理解公司的長期競爭力和壁壘,把這些不變的東西研究清楚出來後,再去跟蹤基本面的變化。」孫迪說。

廣發基金在深度研究上有一整套嚴格的流程和標準,每年年初,研究員篩選出10家以上具有長期競爭優勢、大市值的細分行業龍頭公司作為重點公司,每月完成基本面跟蹤報告,通過包括上市公司調研、專家訪談、產業鏈上下遊驗證等多個渠道的高頻跟蹤進行持續而深度的基本面研究,更準確地對企業價值進行定價,並由此獲得了良好的回報。

【TMT組】

馮騁

研究語錄:把握趨勢 抓住本質

廣發基金研究發展部TMT組長 馮騁

馮騁:深度研究精準出擊 築造科技研究壁壘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TMT行業日新月異,如何在快速的產業迭代中把握投資的真諦?廣發基金研究發展部TMT小組使出的正是疾風驟雨式的詠春拳法,他們站在產業趨勢的前端,深度研究精準出擊。

2019年二季度,當市場對半導體的產業周期仍有疑慮時,TMT小組研究員與基金經理一同在產業鏈上下遊奔忙。當國產替代的產業邏輯得到驗證後,他們果斷將半導體的評級調整為超配。得益於對電子行情的精準把握,2019年廣發基金旗下6隻產品收益超80%,3隻產品收益超100%。

投研比肩精準捕捉行業拐點

談到去年對科技板塊的精準把握,馮騁表示,一方面是基金經理的專業判斷,另一方面是研究部提供了紮實的研究支持。

「研究員提供素材,基金經理來做菜,兩者比肩而上互相配合,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馮騁說。2019年5月份,中美貿易環境發生變化,市場對半導體持悲觀態度,認為行業景氣周期要到2020年才可能反轉。但他們提出的邏輯假設是科技巨頭啟動國產替代計劃,將會導致行業供需格局發生明顯變化,半導體的行業景氣或提前見底反轉。

隨後兩個月,偏好科技方向的基金經理、TMT研究小組通過一線調研和數據跟蹤,驗證了這個邏輯。「我們發現半導體國產替代的進度確實在加快,產業趨勢逐漸明確。同時,電子研究員通過專家訪談、下遊客戶訂單等數據,發現行業相關公司月度訂單數據出現同比大幅增長。」馮騁介紹。

基於產業鏈研究,TMT小組認為,半導體行業景氣將見底反轉,果斷把半導體的評級調整到超配。這一動作領先市場,為廣發基金旗下多位基金經理贏得了底部加倉的時機。由此,外界評價廣發基金是市場中「買得比較多、配置相對比較早」的機構。

深入產業緊密跟蹤 在變化中找到不變的真諦

為何TMT組的研究能夠領先於市場?馮騁將其歸結為兩個因素:一是公司配備了梯隊完整、經驗豐富的研究員,他們經歷過完整的科技周期,對行業景氣變化比較敏感。二是TMT小組建立了數據跟蹤體系,包括行業資料庫、中觀資料庫等,保持月度或者季度更新的頻率。由此,研究員對子行業出現拐點的敏感性有了客觀的依據。

相比其他行業,TMT行業的一大特點是技術快速迭代。「除了數據跟蹤、體系化研究,我們需要對新的技術、新的產業趨勢緊密跟蹤,對技術變革和需求變化保持高度敏感。」馮騁認為,TMT研究核心是把握兩點:一是技術變革,技術催生新的需求;二是產業政策的變化。為此,他們通過三大維度來建立研究壁壘。

首先,深入產業鏈上下遊,通過對行業的緊密跟蹤、深入調研,感受行業技術變革帶來的新需求變化。同時,建立和完善數據跟蹤體系,通過高頻度的數據跟蹤,保持對行業趨勢變化的敏感性。

第二,對產業鏈深入研究,當出現新的需求變化時,能夠快速找到格局較好的細分領域,搶佔先機。

第三,通過深度研究發現真正的好公司。馮騁指出,雖然科技行業變化很快,但真正的好公司往往具備更長期的核心競爭力,可以快速應對這種變化,對於這類公司,TMT小組會對其做深度研究和更緊密的跟蹤。

「我們寫深度報告時,要把核心競爭力和競爭壁壘講清楚,而不會過度關注短期業績或者短期催化。」馮騁說,深度研究體現在當公司遇到問題,股價跌下來時,你知道哪個位置是底部,敢於加倉。

【消費品】

陳櫻子

研究語錄:深度研究 緊密跟蹤

廣發基金研究發展部消費組組長 陳櫻子

陳櫻子:集大成之作「兩門絕活」獨步消費賽道

「天下武功出少林。」

在投資中,消費也是價值投資源頭鼻祖。在機構扎堆的賽道中,廣發基金研究發展部消費組有自己的兩門絕活,一是公司研究的深度追蹤,另一個是行業研究的廣度覆蓋。

「我們不僅把握了主流的機會,也在相對冷門的領域挖掘了牛股,為投資人帶來超額收益。」消費組組長陳櫻子說。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研究部管理的廣發品牌消費A成立以來累計回報達到77.1%,超越業績比較基準達到68.23%,年化回報為22.64%。

消費賽道中「最孤獨的買方」

對消費領域而言,「撿菸蒂」的時代逐漸落下帷幕,在擁擠的消費賽道中如何脫穎而出,是陳櫻子經常思考的問題。

「白酒被譽為消費行業皇冠上的明珠,但在白酒之外,這幾年也有很多大眾品企業成功跑出來;中國的人口基數龐大,小品類亦能造就中大型的行業規模,在格局相對分散的階段,行業龍頭處於成長期,潛在空間足夠大,能創造很好的投資收益。」陳櫻子說。

基於這一邏輯,消費組在擁抱大白馬的同時,憑藉研究深度和廣度的優勢,常常另闢蹊徑,領先市場在細分領域挖掘出不少「蒙塵的明珠」。

2018年,研究員發現一家消費類企業歷史業績表現平穩,但估值常年在20倍以下。當時,公司管理架構發生變化,進行事業部改革、信息化改造、職業經理人管理模式。同時,作為細分行業老大,公司現金流充裕,在主業平穩增長之外,新業務發力空間廣闊。

果不其然,2018年之後,該行業網際網路渠道紅利逐步消退,公司在業務架構、產品價格體系、加盟商激勵制度上進行大刀闊斧的升級,盈利能力逐步提升、業績超預期釋放,股價從2018年四季度以來表現突出。廣發基金由此成為少數長期重倉的基金公司。

不過,在持有過程中,中間也曾出現一些波折。「我們對上市公司進行緊密跟蹤,當上市公司業績低於預期時,知道這不是因為公司經營管理本身,而是節日的錯位影響。基於此,投資人員選擇忽略波動,逢低加倉。」陳櫻子介紹。

但是,當研究員的分析與市場認知不一致時,也必然要承擔漫長而痛苦的研究和等待過程。

2016年,醫藥研究員開始研究一家醫療公司,當時市場對公司的商業模式並不認可,但公司一直堅持走高端平臺路線。在持續跟蹤中,研究員看到了公司優質成長性和產業上的變化趨勢,在低位進行大力推薦,稱得上是當時市場上「最孤獨的買方」。2019年,公司業務出現拐點,逆勢布局的廣發基金,獲得了良好的回報。

三大研究維度決勝千裡

「消費研究有三點很重要,源於生活、深度研究和緊密跟蹤。」陳櫻子說,消費品的研究與生活最為貼近,很多靈感都源於生活,有了靈感後能不能做好投資,還是要看深度研究和細緻跟蹤。

「深度是追求本質的研究,從三到五年甚至更長期的維度去看企業的發展空間,比如收入有多少空間、利潤能否翻倍。這就需要我們對產品所滿足的需求屬性、行業動態空間、競爭格局、產業地位等進行深入研究。」陳櫻子介紹,只有看得長,抓住核心的本質,才不會因為短期數據的波動而更改判斷。

那麼,消費品行業該如何研究?陳櫻子介紹,廣發基金消費組有自己的三大研究維度。

第一,基於中觀子行業數據的行業比較框架。研究部建立了一個行業中觀資料庫,用以跟蹤各個子行業的景氣度,通過自上而下的方式,找到階段性最適宜基金配置的領域。

第二,基於經營數據,打造一套成熟的選股模型,提高研究員在行業內選股的準確率。

第三,在自下而上的研究基礎上,對標的進行持續深入研究和跟蹤。

在這三大研究維度上,研究員們各司其職,每個人都有10-15個重點跟蹤標的。「我們堅持深入研究與緊密跟蹤兩手抓。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緊密跟蹤,不斷檢驗自己的判斷;正是因為緊密跟蹤,儘可能了解企業的全貌,才能在更長的周期中堅定持股。」陳櫻子說。

【製造業】

陳偉波

研究語錄:深耕產業 把握趨勢

廣發基金研究發展部製造業組長 陳偉波

陳偉波:把脈產業趨勢 該出手時就出手

都說「拳出少林,劍歸華山」,華山劍法有道亦有術,氣宗與劍宗相輔相成。在廣發基金研究發展部的「四大門派」當中,製造業小組同樣是一支內外兼修的團隊。研究員從業年限均超過三年,深耕汽車、新能源、機械、軍工等製造行業,深入草根調研把脈產業趨勢,一旦敏銳捕捉到行業拐點,長劍出鞘又快又準。

去年以來,在電動車、光伏和軍工等板塊行情中,以廣發高端製造為代表的基金較好地把握了機會。銀河證券統計顯示,截至9月30日,今年以來、過去一年、過去兩年,廣發高端製造收益率分別為95.68%、125.03%、188.09%,均在12隻裝備製造行業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列。

深耕供給端 敏銳判斷行業供需拐點

今年二季度,當市場對光伏預期悲觀時,製造業小組通過需求端的研究,提前把握行業拐點。

「光伏的需求與價格成反向關係。隨著海外疫情蔓延,光伏產品價格下跌。同時,歐美啟動了以新能源為切入點的後疫情修復計劃,海外需求會起來。」陳偉波介紹,當時,大部分觀點認為,光伏產能仍處於過剩狀態。而製造業小組通過研究,得出了不一樣的結論。

「因為疫情因素,供給端出現比較大的收縮,市場份額向龍頭企業集中。」陳偉波說,基於需求回升、供給收縮的分析,研究員判斷光伏的景氣回升,龍頭公司的增長路徑比較清晰。

基於這一判斷,廣發高端製造在二季度逆勢加大光伏的配置比例,把握住了二季度之後的行情。Wind數據顯示,4月1日至9月30日,光伏指數漲幅近46%,同期滬深300漲幅為24.45%。這是自2016年以來光伏指數表現最好的半年。

此外,在軍工、電動車等細分賽道,製造業小組也把握住了行業拐點的機會。今年6月份,研究員在產業鏈調研時發現,龍頭公司布局新業務,訂單大幅增長,盈利能力明顯提升。

緊密跟蹤 把握產業趨勢的Beta

「TMT是看產業趨勢,消費是看清楚大家當下的偏好,製造業更注重對過去規律的總結。」陳偉波認為,製造業的研究,核心是把握產業規律,緊密跟蹤產業動態。而產業的研究離不開供需框架,需求端和供給端都要重視。

其中,需求端的預測主要基於政策、產業環境和數據方面的研究,市場比較容易形成一致預期,但一致預期不代表正確,比如工程機械行業,今年需求增長幅度超市場預期,需保持獨立思考,並不斷驗證。供給端研究包括產能、企業競爭優勢、護城河、產業鏈關係等。

「要做好供給端的判斷,需要長時間的產業研究與積累。」陳偉波說,只有長期積累,才能更好地把握產業的變化、行業規律以及預判競爭格局演化。結合供需兩端的研究,才可以敏銳地把握行業供需的拐點。

如何做到這一點?

「一是規律的總結,二是緊密跟蹤。」陳偉波指出,製造業的研究思路是把握產業趨勢的Beta,加上個股的Alpha。研究員結合行業規律和緊密跟蹤,發現產業變化,把握產業的發展趨勢,再找出行業中最好的公司。

具體而言,製造業小組會通過兩方面開展工作。一是財務指標定量篩選,通過內部選股模型,對毛利率、淨利率、ROE、各種收入增速情況進行篩選,找到一些指標出現改善的公司。第二,研究員要開展大量的產業鏈調研工作,包括草根調研、上市公司調研、專家訪談等,進行產業積累,深入一線獲取產業信息。

「製造業研究最重要、最難的工作就是判斷產業趨勢,一旦在研究中充分驗證之後,該進攻的時候就要果斷。」陳偉波說。

【周期】

徐馳

研究語錄:獨立思考,客觀證據

廣發基金研究發展部周期組組長 徐馳

徐馳:「當閃電打下來的時候」 周期組已經在場

霍華德·馬克斯在《投資最重要的事》一書中寫道:「在投資界浸淫的時間越長,我對事物的基本周期就越重視。……周期永遠勝在最後。」

在廣發基金研究發展部周期組組長徐馳看來,周期的特點是股價波動大、行情持續時間短,研究員要敢於在底部推薦,並在預期透支時提前撤退。因此,把握周期行業的機會,必須做到兩點:獨立思考、客觀證據。恰如武功大宗當中的武當,專注修煉內功,以靜制動、以柔克剛。

廣發資源優選正是一隻主投偏周期和資源屬性行業的權益基金。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該基金成立以來累計回報達到70.43%,超越業績比較基準達到81.96%,年化回報為20.98%。

獨立研究 底部買入

「周期機會集中在三類,一是供需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的行業及個股,二是周期成長股,三是低估值重資產。」徐馳說,近三年,周期組精準把握了2017年鋼鐵、煤炭等板塊的反轉行情,重倉建材、化工的優質成長股,且在公用事業、環保等相對冷門的細分行業挖掘了牛股。

周期板塊的行情,並非隨時存在,需要研究員緊密關注行業格局的變化,又需要紮實的研究才能抓住。「我們在2017年中推薦鋼鐵時,大多數人都不看好,依據是宏觀基本面不支持、鋼鐵產能過剩。」徐馳回憶,研究團隊進行了大量的產業調研和論證工作,發現鋼鐵的供需格局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鋼價上漲的驅動因素來自行業格局的好轉,而不是原材料推動。

基於此,在看空的市場氛圍中,周期組進行了大力推薦。市場表現印證了他們的判斷,當年三季度,鋼鐵板塊啟動了一波彪悍的行情,廣發基金是當時少數抓住鋼鐵板塊行情的機構之一。

在環保公用領域,周期組也在底部挖掘了一些牛股。例如,去年10月份,他們發現國內一家環境服務公司,從現金流、增長質量和商業模式等維度分析,企業價值明顯被低估。彼時,北向資金持續增持,但公募基金的主動持倉基本為零。

「我們研究了海外公用事業的研究框架,找到了國內公用事業研究當中認知不足的地方。未來隨著國內公用事業認知投資框架逐漸成型,這類股票大概率會成為核心資產。」徐馳在內部研究如是表示。

中觀擊水:重構周期行業研究框架

在傳統的認知中,周期行業受宏觀政策、供需影響比較大,需要對宏觀大方向、產業趨勢有比較清晰的認知,更符合自上而下的投資邏輯。但徐馳帶領下的周期組,結合宏觀環境的變化,重構了一套以中觀行業為主線的研究框架。

「2015年是一個分界線,2015年之前,宏觀經濟周期波動比較大,宏觀研究作用大。但2015年之後,宏觀的波動幅度降低,行業供需格局變得尤為重要。」徐馳介紹,2016年以來,部分周期行業供給出清,行業供需格局成為研究的重點,周期組形成了一套以中觀和高頻數據為主的研究框架。

「行業格局可以通過靠譜的中觀數據體現,例如,電力數據是非常好的觀察指標。」徐馳舉例,今年四五月,從當時的電力數據來看,工業恢復比較好,服務業復甦比較慢。細分來看,當時有色和信息產業的用電量增長比較快,前者是因為中間環節利潤擴大帶來的產能利用率提升,後者則是因為疫情期間對雲服務的需求激增。

「周期行業跟別的行業很不一樣,這個行業之所以有周期,就是因為產業的認知比較滯後。所以,周期行業的研究當中,獨立思考、客觀證據非常重要。」談及研究心得,徐馳認為,一是多思考,建立自己的框架並保持更新;二是少幻想,下結論之前必須耐心等待客觀數據的驗證。

在做好紮實的研究之後,在底部潛伏守候是周期組經常做的事情。恰如那句古老的投資諺語,當閃電打下來的時候,你必須在場。

(CIS)

相關焦點

  • 廣發基金國際業務部:全球視野 本土研究 打造專業的海外投資團隊
    在「百舸爭流」的基金行業,嚴謹、務實的廣發基金在海外主動權益投資中展現了自己的專業投資能力。 廣發基金成立之初就確定了「主動權益投資」的戰略方向。2007年,公司成立國際業務部,將主動管理能力的培育拓展到海外市場。2010年,廣發基金在香港設立全資子公司——廣發國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 基金年度總決賽來了,農銀匯理「貼身肉搏」廣發基金!兩...
    獨門重倉股的走勢被認為是基金業績排名大戰的關鍵,基金經理需要人有我無的股票才能確保領先。券商中國記者發現,幫助農銀匯理本次追平廣發基金的獨門重倉股為新宙邦,最近十個交易日內的新宙邦股價漲幅超18%。或因農銀匯理工業4.0基金幾乎追平的因素,廣發高端製造基金的獨門重倉股——錦浪科技在最近兩日強勢走高,特別是在上證指數連續走跌的情況下,該股票在短短兩日股價漲幅達到驚人的14%,這表明今年的基金冠軍戰正變成新宙邦PK錦浪科技。農銀匯理要追平了!
  • 廣發基金費逸:價值投資是關注長期的思考方式
    來源:金融界基金最近兩年,股票市場向好,越來越多個人投資者開始關注權益基金。有些原來只買過貨幣基金或者銀行理財的中年客戶,嘗試性在家庭資產中增加權益基金的配置。這種現象在第三方代銷平臺也存在,一些90後、00後將每個月的閒餘資金申購權益基金,期待著帳戶中的基金給自己帶來收益。 對於首次選擇基金作為理財工具的持有人來說,他們對於基金的認知也許仍處於懵懵懂懂的階段,對於價值投資、短期波動、長期持有等也是一知半解。從我過去十年的實踐來看,A股波動較大,堅持長期投資、理性投資、價值投資,是達成長期盈利目標的重要前提。
  • 廣發證券旗下廣發基金、易方達基金2020年上半年表現如何?
    廣發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規模合計6394.81億元,較2019年末上升27.24%;剔除貨幣市場型基金和短期理財債券基金後的規模合計4165.91億元,行業排名第三。 近五年及2020年上半年廣發基金總規模情況如下:
  • 廣發基金年內7隻基金回報超80%
    銀河證券統計顯示,截至12月18日,混合型基金以40.33%的年內平均淨值增長率領先,股票型基金次之,為36.92%,均大幅跑贏上證指數11.30%的同期表現。與此同時,深耕主動權益的頭部基金公司表現優異,旗下主動權益類基金回報亮眼。
  • 廣發資管價值基金淨值下跌1.19% 請注意風險
    騰訊基金12月11日訊,廣發資管價值基金(代碼871003)公布最新淨值,數據顯示,廣發資管價值淨值下跌1.19%。本基金單位淨值為1.4286元,累計淨值為4.6482元。廣發資管價值基金近一周下跌1.77%,近一個月下跌2.53%,近一年上漲-,基金成立以來累計上漲49.59%。
  • 廣發證券迎新總經理!由廣發基金總經理林傳輝接棒
    經財聯社記者求證,確認由廣發基金副董事長、總經理林傳輝擬任廣發證券總經理。作為廣發基金的創始元老,廣發證券新任總經理林傳輝於2003年加盟廣發基金,並將廣發基金業績帶上了新高度,林傳輝同時也擁有豐富的投行經驗,是典型的內部培養型人才。
  • ...農銀匯理「貼身肉搏」廣發基金!兩大股票走勢成關鍵 吃瓜群眾跟...
    獨門重倉股的走勢被認為是基金業績排名大戰的關鍵,基金經理需要人有我無的股票才能確保領先。券商中國記者發現,幫助農銀匯理本次追平廣發基金的獨門重倉股為新宙邦(300037),最近十個交易日內的新宙邦股價漲幅超18%。
  • 廣發基金鄭澄然:成長新生代+高端製造頭號玩家
    2019年,廣發基金旗下產品廣發雙擎升級混合奪冠,引發市場對劉格菘的熱議。剛剛過去的2020年,廣發基金旗下產品廣發高端製造股票型基金,雖未奪冠,但也以133.83%的年度回報,在全市場主動權益基金中排名領先。廣發高端製造的兩位基金經理,孫迪和鄭澄然,再次受到市場熱議。孫迪之前老揭看基金已有過介紹,詳細見《深度研究 創造價值!
  • 2020年基金年終大戰:廣發基金能否「保三」
    另一方面,中小型基金公司在新產品發行市場處於劣勢,受限於管理規模,甚至很難進入大型代銷機構的「白名單」。 並且值得注意的是,臨近年末,市場最為關注的基金年內收益排名大戰「如火如荼」進行中,廣發基金PK農銀匯理交替登頂。
  • 廣發基金費逸:重倉立訊精密三年 用業績詮釋實力
    12月7日至12月11日,廣發基金成長投資部再推力作——廣發瑞安精選,擬任基金經理為費逸。費逸是一名穩健成長選手,擁有7年研究經歷,具有3年投資管理經驗。管理時間最長的產品是廣發聚瑞,憑藉獨到的投資眼光,重倉立訊精密三年,區間股價漲幅超過5倍,用業績詮釋實力。
  • 37隻產品兩年收益翻倍 廣發基金構建股票投資護城河
    在今年的結構性行情中,深耕主動權益的頭部基金公司表現優異,旗下主動權益類基金回報亮眼。銀河證券統計顯示,截至12月18日,廣發基金旗下主動管理的權益類基金(只計算A類,下同)有7隻產品年內回報超過80%,廣發高端製造A、廣發鑫享兩隻產品的回報分別為126.31%、101.75%。
  • 廣發證券迎新總經理!由廣發基金總經理林傳輝接棒,內部提拔行業...
    作為廣發基金的創始元老,廣發證券新任總經理林傳輝於2003年加盟廣發基金,並將廣發基金業績帶上了新高度,林傳輝同時也擁有豐富的投行經驗,是典型的內部培養型人才。
  • 講基金|廣發雙擎升級混合基金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講基金,聊一聊去年的大牛基,廣發雙擎升級混合基金。講到廣發雙擎升級混合基金,誇張點說,在投資圈那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然,那都發生在去年。之所以它在去年如此的牛氣,原因其實大家也能猜到就是業績。
  • 公益不止,希望不熄 踐行公益13載 廣發希望慈善基金永遠在行動
    廣發銀行以「點燃希望,照亮人生」為宗旨,成立廣發希望慈善基金,致力於改善青少年教育問題及成長環境,將慈善事業深入推進,讓希望的光亮,照到每一個需要它的角落。廣發銀行用13年時光點亮希望的光,以金融企業的責任擔當,通過切實行動踐行,讓公益不再只是一句口號。
  • 廣發基金苗宇的投資「功守道」
    他就是廣發基金策略投資部基金經理苗宇,擁有11年從業經歷,現任廣發大盤成長、廣發競爭優勢等產品基金經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產品是:廣發競爭優勢。這是一隻雙五星基,在過去1/3/5年業績均在同類前1/4。苗宇管理以來的任職回報73.84%,相對上證綜指的超額收益83.32%。
  • 廣發銀行成都分行與國壽安保基金、嘉實基金公司聯合舉辦學習交流...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抓好黨建促業務工作,廣發銀行成都分行充分發揮保銀協同、銀企互動優勢,主動「走出去」,與國壽安保基金、嘉實基金公司聯合舉辦「凝心聚力·追求卓越」黨建交流暨業務學習交流活動。  活動現場舉辦了黨員交流座談會,全體黨員同志重溫黨的光輝歷史,共同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 廣發聚瑞基金經理費逸:投資時代動力 深耕電子和醫藥
    廣發聚瑞基金經理費逸作為入行10年、管理公募基金即將滿3年的基金經理,廣發聚瑞基金經理費逸對此也有自己的一番思考。「在不同時代,每個行業出牛股的概率是不同的。如果我們選對了時代發展動力所在的行業,可能就比別人拿到了更高的勝算。」基於當前中國經濟所處階段,費逸認為先進位造業和消費升級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值得關注的兩條主線。
  • 廣發基金王明旭:穩中求進,尋找防守和進攻的平衡點
    原標題:廣發基金王明旭:穩中求進,尋找防守和進攻的平衡點 來源:中國網財經在公募基金經理圈子中,有著多年宏觀策略研究背景、管過10年絕對收益資金的王明旭,屬於市場中少見的中觀配置選手:他善於自上而下對各個行業的機會進行比較和評估,敏銳地把握市場主線;他偏重先選賽道再挑個股,甄選高ROE、高ROIC、自由現金流充沛的優質企業長期持有
  • 2020年基金年終大戰:廣發基金能否「保三」_新三板要聞_新三板市場...
    頭部基金公司有天弘基金、易方達基金、匯添富基金、南方基金、博時基金、華夏基金、廣發基金、嘉實基金、鵬華基金、富國基金。  對此,相關人士認為,頭部公司規模增長迅猛,離不開旗下爆款新基頻出。公開數據顯示,截至12月15日,年內成立的首募規模突破100億元的公募基金共計40隻,被易方達、華夏、鵬華、南方等17家大中型公募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