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區內陸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區建設提速

2020-12-14 華龍網

6月24日,由中國銀行控股的中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銀金融租賃」)正式在渝中區成立。渝中區相關負責人透露,作為一家百億級全國性法人金融總部、「央」字頭金融法人企業,該公司落戶渝中區,是該區建設西部金融中心主要承載區和內陸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區的一項重要成果。

「十四五」末金融業增加值佔全市比重達到20%

今年4月出臺的《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新形勢下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推動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加快建設內陸國際金融中心。到2025年,全市實現金融業增加值2800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9.5%左右。渝中區的目標,是全力建設西部金融中心主要承載區和內陸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區。

按照渝中區相關規劃,預計到「十四五」末,該區各類金融機構數量將超過500家,其中全國性法人總部和區域性總部金融機構數量超過200家;金融業增加值、資產規模佔全市比重將達到20%、30%;銀行存貸款餘額、保費收入、證券代理交易額佔全市比重將分別保持在20%、25%、25%以上。同時,傳統金融實現進一步做大做強,金融租賃、消費金融和財務公司等新興金融取得突破性發展;並圍繞跨境投融資、跨境人民幣結算、資產管理、金融科技、綠色金融、普惠金融和保險保障等重點領域,基本形成特色化、差異化且在重慶具有重要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金融市場功能。

渝中區有建設內陸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區的基礎

「目前,市政府已明確將渝中區納入全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核心區,這對渝中區金融業發展又是一大利好。建設西部金融中心主要承載區和內陸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區,我們有基礎,也有優勢。」渝中區區長左永祥表示。

據悉,目前,渝中區已聚集中銀金融租賃、利寶保險、中信建投期貨等6家全國性法人總部,農業發展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光大銀行、滙豐銀行和渣打銀行等20家市級分行,中國人壽、太平洋財險等34家保險分公司,重金所、OTC等6家要素市場。各類金融機構數量達到419家,綠色貸款餘額740億元,位居全市第一。

「其中,中銀金融租賃落戶渝中區,具有帶動示範作用,將促進各類金融機構進一步向重慶集聚,可謂重慶建設內陸國際金融中心的一件大事。」左永祥說,同時,這也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一項重要成果,對解放碑提升金融集聚能級也具有裡程碑的意義。渝中區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強政銀企三方合作,竭盡全力支持中銀金租發展。

中銀金融租賃負責人表示,選擇落戶渝中區,是因為渝中區擁有厚重的金融歷史底蘊、深厚的金融集聚能級以及對接國際的金融生態環境。中銀金融租賃對渝中區打造西部金融中心主要承載區和內陸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區充滿信心。

將打造六大金融集聚區

下一步,渝中區將牢牢把握機遇,積極擔當、主動作為,持續提升解放碑金融集聚區能級,推動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全市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據介紹,未來,渝中區將進一步優化現代金融集聚區空間布局,包括5.1平方公裡的核心區和拓展區。其中,核心區為解放碑—朝天門區域,面積共計3.5平方公裡。拓展區為兩路口到化龍橋區域,面積共計1.6平方公裡。

在此基礎上,渝中區將著力打造六大金融集聚區——重慶金融街金融總部集聚區、解放碑外資金融集聚區、朝天門中新合作金融服務業集聚區、化龍橋國際商務區新型金融集聚區、兩路口—化龍橋金融中介集聚區和打銅街—下半城金融歷史文化風貌展示區,構建國際金融機構總部的新極點,搭建中國西部資本互聯互通主動脈,打造一帶一路金融機制創新策源地,建設接軌國際標準金融生態示範區。

同時,該區還將重點打造五一路—民族路—新華路金融大道,吸引法人金融機構總部、專業子公司、區域性中心、功能性總部等落戶;圍繞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大力吸引外資金融匯集;圍繞發展數字經濟,大力吸引金融科技子公司、研發中心、孵化器、5G銀行落戶,形成金融科技要素集聚高地;推進解放碑綠色金融核心區建設,支持綠色金融改革政策、創新產品和服務體系在渝中先行先試等。

重慶日報記者 黃光紅

相關焦點

  • 渝中區將打造解放碑—來福士綠色金融大道
    重慶商報-上遊新聞記者 談書 10月15日,2020年重慶解放碑論壇在渝中區舉行。在會上,渝中區區長左永祥發布了解放碑發展規劃。據悉,未來渝中區將進一步優化金融業發展空間布局,將解放碑—朝天門區域作為核心區,重點打造解放碑—來福士綠色金融大道。
  • 渝南岸區力建內陸國際金融中心核心承載區 長嘉匯金融中心在京亮相...
    據介紹,作為中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轄市,重慶正在建設內陸國際金融中心。南岸區,地處重慶「兩江四岸」核心區,長江嘉陵江在此兩江交匯,串聯起整個長江經濟帶,緊抓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機遇,提升長嘉匯金融中心金融聚集區能級,全力打造重慶內陸國際金融中心新的金融核心區和承載區。
  • 2020重慶解放碑論壇舉辦 力推渝中區產業轉型升級
    渝中作為核心區重要組成部分,始終把現代服務業作為主攻方向,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全力投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一區兩群」協調發展大局,按照重慶市委市政府出臺的《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新形勢下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推動服務業發展文件精神,全力對接全市建設內陸國際金融中心、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西部健康服務領先城市等重大機遇,主動服務新形勢下全市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 渝中區在2020年重慶解放碑論壇上透露最新規劃 打造世界級金融大道...
    (資料圖片)特約攝影 鍾志兵\視覺重慶  10月15日,渝中區負責人在2020年重慶解放碑論壇上透露最新規劃:以解放碑—朝天門區域作為核心區,重點打造解放碑—來福士綠色金融大道;串聯解放碑、朝天門、十八梯三大城市地標,打造世界級消費大道。
  • 上海南部科創中心核心區建設提速
    推進先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是閔行區在建設上海南部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背景下,落實國家和上海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不斷提高產業綜合競爭力的核心內容。《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上海市閔行區相關部門獲悉,上海南部科創中心核心區建設正全面提速。下一步將重點謀劃大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建設,以重點突破帶動上海南部科創中心核心區功能提升。
  • 重慶如何建內陸國際金融中心?聽金融專家怎麼說
    人民網重慶11月24日電(陳琦、黃軍)重慶要建設內陸國際金融中心,為什麼要建?怎麼建?11月23日,2020中新金融峰會在重慶召開,在開幕式的主題演講環節,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長屠光紹分享了他的看法和觀察。
  • 2020重慶解放碑論壇舉行,渝中區發布解放碑最新規劃
    論壇上,渝中區發布了解放牌片區最新規劃——將打造世界級金融大道和消費大道。歷經改革開放後兩個20年的開拓發展,今天的解放碑以不到4平方公裡的土地創造了近600億元的地區生產總值,擁有各類總部企業近200個,市級以上金融機構183家,稅收億元樓宇21棟,是重慶唯一突破800億元零售額的商圈。世界級金融大道和消費大道如何打造?
  • 讓老城復興湧動開放創新活力,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
    9月7日,距離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以下簡稱創新中心核心區)設立,已經過去了一年。一年來,面對青島新一輪擴大對外開放的形勢和機遇,市北區把握港、產、城等獨特優勢資源和稟賦,錨定了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的歷史方位。
  • 重慶國際商務區煥新啟幕,陸海國際中心正式亮相
    回顧萬科在重慶的布局,與城市發展「同步」的能力,或許是來源於重慶萬科一直扮演的角色:一個沒有停止學習、不斷向上攀登的「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2020年12月23日,萬科再次向這座城市交出答案。當天,由重慶市商務委員會、重慶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辦公室及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政府主辦的重慶國際商務區煥新啟幕暨陸海國際中心項目發布會在渝中區正式舉行。
  • 重慶渝中區英利國際金融中心豪華辦公用房472萬流拍
    近日,重慶渝中區英利國際金融中心的一套豪華辦公用房在網上472萬流拍。標的物為重慶市渝中區民權路28號33-4號房屋。房屋用途為辦公用房,房屋建築面積306.75平方米。目前由原產權人使用。對象位於 「英利國際金融中心」。
  • 成渝雙城(重慶)國際商務中心落戶解放碑 渝中全力打造中西部國際...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18日15時訊(記者 舒婷)今(18)日,由重慶市政府外辦和渝中區政府共同主辦的外國駐渝蓉領團「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渝中行活動在渝中區舉辦,活動中,落戶解放碑環球金融中心的成渝雙城(重慶)國際商務中心揭牌,將為成渝兩地國際機構提供服務。
  • 仲量聯行研討會在渝舉行 探索重慶邁向內陸國際金融中心新格局
    2020年7月30日,重慶——今日,仲量聯行在渝舉行產業聚能與城市更新研討會,從商業地產視角剖析重慶城市產業變革與需求動力,進一步探索重慶邁向智慧城市及內陸國際金融中心之路新格局。 本次研討會聚集了來自政府、開發商、運營商、投資者與媒體等多方代表逾百人出席。
  • 智匯八方|重慶金融城長嘉匯中心建設正式啟動
    南岸區政府與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籤署《共建重慶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核心區合作備忘錄》。通訊員 郭旭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17日11時30分訊(記者 李華僑)近年來,重慶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機遇和大數據智能化帶來的時代機遇,推動內陸國際金融中心和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雙金融中心」建設。今(17)日上午,2020線上智博會長嘉匯金融論壇在南岸區舉行,標誌著重慶金融城長嘉匯中心建設正式啟動。
  • 重慶:推動兩江四岸核心區蝶變 打造國際化都市戰略空間
    渝中區住房和城市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吳施介紹,東水門到儲奇門段計劃年內就會完工,將率先打造渝中區的濱江175標高平臺親水健身步道,為渝中濱江岸線提供觀江賞景的新景點。  「結合兩江四岸核心區實施項目,我們重點做了解放碑——朝天門步行大道建設,推進解放碑朝天門一體化發展,將珍珠串成項鍊,打造特色旅遊產品。」吳施介紹,渝中區將推進「一帶六橫十六縱」山城步道建設,以一種立體的方式展現出重慶最具有特色的一些坡坎條石路面,讓渝中區更加秀外惠中,宜居宜業宜遊。
  • 上海南部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加快成型
    把南上海建設成為「全球創新資源要素配置中心、世界高端前沿產業引領地、國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樞紐區」的高遠目標正加快一一展現。《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上海市閔行區相關部門獲悉,上海南部科創中心核心區建設正全面提速。一方面,作為閔行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以環交大科創+文創為主題的雙創園區等已初見端倪;另一方面,為企業發展賦能添翼的扶持舉措正不斷走深走實。
  • 渝中提速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的魅力城區
    去年以來,渝中區致力於「人文渝中」建設,打造高品質的人文環境,挖掘提煉渝中文化內涵,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和傳承,讓「網紅」變「長紅」,讓「流量」變「產量」,成為「近悅遠來」的全國知名都市旅遊目的地。   2019年,渝中區接待遊客673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60億元,人均旅遊消費增長10%左右,文化旅遊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10%。
  • 徐州全力建設淮海國際港務區 打造內陸型國際中轉樞紐港
    這是省委、省政府從戰略高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高水平開放的重要謀篇布局,也是江蘇「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中全省確定的唯一國際內陸中轉樞紐港。建設工作啟動以來,徐州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積極有序推進籌建工作。2020年7月30日,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正式掛牌成立。
  • 兩江新區:推動更高水平開放 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門戶
    5年來,兩江新區積極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西部大開發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緊盯打造內陸開放門戶和重慶智慧之城新定位,瞄準建成高質量發展引領區、高品質生活示範區新目標,加快建設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和重慶自貿試驗區的核心承載區,加快建設果園港、保稅港、江北嘴金融中心、悅來國際會展城四大開放平臺,努力在高質量發展開放型經濟上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