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熱門資訊、玩機技巧、數碼評測、科普深扒,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
----------------------------------
出海的中國網際網路應用最近又遭到了嚴厲一刀:印度宣布,將在6月份封殺的59款「中國應用」的基礎上,再追加47款應用,其中在默認搭載在小米手機上的「小米瀏覽器」也慘遭禁止。哪怕是當今印度手機品牌佔有率的第一名,小米依然沒有躲過印度政府的強橫。
但最令人揪心的還是川普,今天,川普正式籤署總統行政令,宣布將在45天後禁止任何美國個人及企業與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進行任何交易,並且禁止美國個人及企業與騰訊公司進行與微信有關的任何交易。事發之後,騰訊市值應聲大跌500億美元。
從TikTok「賣身」案中嘗到甜頭的川普,已經不滿足於封殺「中國應用」了。
在TikTok之後,美國政府並沒有停下打壓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步伐。8月5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就宣布,將啟動「清潔網絡」計劃,計劃內的「五大措施」直指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並點名包括華為、中國移動、百度、阿里巴巴在內的7家中國科技公司。今天的微信封殺案,可以說是此次「清潔網絡」計劃中的第一步。
如果美國以「侵犯安全、隱私」為由進行打壓,那麼沒有比作為通訊軟體的微信更好的目標了。白宮顧問納瓦羅就曾在幾周前表示,川普將會對微信採取「強有力的行動」。此次,川普指責微信「非法搜集信息」,要求45天後,禁止美國企業和微信進行相關交易。這將涉及美國微信的支付(微信要抽取一定手續費),打賞等商業功能。
目前,微信是海外華僑華人、留學生和商務人士的必備手機應用(不過根據Statista的統計,微信在美國用戶中的使用率僅有0.79%),封殺令對他們的影響可想而知。
當然,川普並沒有從根本上斷絕美國企業和微信之間的聯繫:根據特殊條款規定,在45天後,美國企業與微信之間的交易「將要通過審查」,從制度上給蘋果等公司的海外業務開了一道口子。同時,蘋果在中國與微信的合作是通過本地註冊公司來完成的,用iPhone的同學們暫時也不必擔心國內的微信支付和微信應用遭到封殺,但美區商店的微信下架已成定局(這也是「清潔網絡」中明確提到的)。
從目前美國議員的解釋來看,此次的微信封殺令「僅針對微信,而與騰訊投資的其他企業不相關」。美國民眾不用擔心騰訊投資的海外遊戲工作室受到影響,Supercell、Riot、Epic等遊戲大廠的員工短時間也不必顧慮自己的工作。但當戰火已經燒到騰訊身上時,騰訊恐怕要重新評估在美業務的政治風險。
樂觀來看,雖然總統的行政命令相比立法程序更加「雷厲風行」,但可以在後期隨時撤銷。川普的性格多變靈活,在去年的貿易戰告一段落之後(川普費盡心機、但贏得不多),川普近期也沒有針對中國的貿易進程做出進一步限制,中國未來和川普討價還價的選項依然存在。
但當主動權不在自己手裡的時候,凡事都要做最壞的打算,由於疫情導致的經濟不利,美國對中國擺出的不友好態度,恐怕不是川普一人所能推動的。
先拋出結論,對於當下的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美國不再是一個好市場了。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此次的「微信禁令」是川普繞過兩院,通過籤署行政命令來強制達成的,但兩院議長都沒有對此作出異議。幾天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就禁止旗下競選團隊成員使用TikTok,眾議院議長,民主黨領袖佩洛西也多次在網際網路企業的相關問題上指責中國。遏制中國高新企業「侵佔」美國市場,是美國兩黨人士心照不宣的默契。
所以,就算川普在年底換屆中敗選,民主黨官僚雖很難像川普那樣,採用高烈度的對抗方式進行新一輪封殺,但也大概率不會讓TikTok和微信「平反」。中國的特殊國情,以及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快速崛起,真切地威脅到了矽谷的地位,美國市場很難再像以前那樣,對出國的出海應用抱持著歡迎態度。
當然,若是川普繼續連任的話,情況恐怕會更加糟糕:目前美國對中國的高科技產業,採取了全方位的彈壓。川普孤立主義的執政方向,吸引著美國房地產、製造業和能源企業的巨頭,但與矽谷和華爾街的全球化資本目的相違背。若要迎合民粹,真要在美國本土將中國應用「驅逐出境」的話,川普恐怕不太會考慮矽谷和中國企業間的合作關係。
從今天起,在美中國企業將會迎來史上最難熬的三個月:根據民調統計,川普的支持率雖落後於拜登,但依然穩定,封殺廣受年輕人喜愛的TikTok並沒有大幅度失掉民心。在此後,川普恐怕會繼續大打「中國牌」,直到用盡它的政治能量。從川普最近的推特表態中也可以看到,哪怕在無關議題上,「都是中國的錯」、「中國病毒」等用詞也已經俯拾皆是,川普想自己創造出一股「反中國熱」。
有鑑於此,小雷認為,美國市場無論在短期還是長期,都已不再適合中國企業深耕。將服務與數據重心轉移到和美國有不少嫌隙的歐洲市場,才是應急之策。從英美針對「華為建設5G」的數月拉鋸戰來看,哪怕是和美國步調相一致的英國,對於中國高科技企業也不會悍然動用封殺大刀。
坦白來講,當下的「中美網際網路對峙」,中國能夠反制的手段有限,並且為了傳達開放態度,中國在未來動用和美國同級別的封殺手段的可能性不大。這番對壘下,川普似乎取得了上風。
不過,一味的孤立主義和排外主義,勢必會讓其他希望進入美國的網際網路公司心有餘悸。尤其目前,歐洲和美國正在互利網的相關議題上產生了一系列爭議,川普想用威脅的方式,來維護美國高新技術霸權的野心已是昭然若揭。美國企業的網際網路理念和技術雖然領先,但已不再像三十年前「信息高速路」時代那樣說一不二,得道者多助,失道寡助。
對於中國企業來說,美國之外的市場未必是「老少邊窮」,尤其是對硬體依賴性較低的網際網路企業更是如此。華為就曾憑藉在歐洲市場的深耕細作獲得了巨大成功,字節跳動也在東南亞市場與Google和Facebook打了平手。就算身為超級大國,美國也很難對歐洲和東南亞諸國如指臂使,這對中國想要「走出去」的人才來說是一次機會。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
點擊文章頂部雷科技頭像,私信回復「搞機」,即可獲得玩機技能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