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軍加緊「折騰」無人機

2021-01-10 騰訊網

當地時間11月3日,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在其官網宣布,美國國務院已批准對臺出售4架MQ-9B「海上衛士」無人機、2座固定地面控制站、2座移動控制站、14個嵌入式抗幹擾GPS模塊、MX-20多光譜瞄準系統、SeaVue多功能海上巡邏雷達、SAGE 750電子偵察系統、C波段LOS地面數據終端、K波段衛星通訊可移動地面站、TPE-331渦槳發動機等設備,以及技術資料、人員培訓、後勤支持等,總值約6億美元。

(MQ-9B「海上衛士」無人機)

從清單可看出,美國政府這次批准售臺的MQ-9B並未裝備武器系統。臺媒認為,這些無人機將來到貨成軍後,可發揮其滯空時間長的特點,在臺灣海峽周邊配合臺軍P-3C反潛巡邏機執行偵察任務。此外,它們也能為此前美國政府批准售臺的「魚叉」岸防系統、M142「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AGM-84H增敏型防區外對地打擊飛彈以及臺軍自製的「雷霆-2000」增程型多管火箭系統提供遠程目標捕獲、識別與精確定位的數據信息。有臺灣的軍事評論員甚至稱,通過MQ-9B的數據鏈進行實時情資分享,「亦可創造臺、美雙方在戰時進一步合作的契機」。

(MQ-9B「海上衛士」無人機)

臺灣方面一邊從美國購買先進無人機,一邊在加緊自行研製無人機。據臺灣「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等媒體11月5日報導,臺灣主要的軍工科研單位「中山科學研究院」近日在臺東志航基地密集測試其自研的「騰雲」無人機。島內軍事迷從現場附近拍攝的畫面顯示,當時機場共有兩架無人機,其中一架為「騰雲」無人機原型機,另一架新露面的「騰雲」無人機體型比原型機稍大,機身後部發動機上方的進氣道比原型機大出不少,外觀上極像美制MQ-9「死神」無人機。

據臺媒介紹,「騰雲」無人機是臺「中科院」自行研製的以偵察為主、打擊為輔的無人機,採用與美軍MQ-9「死神」無人機同型號的TPE-331渦槳發動機,因此被某些人吹噓為「臺版死神」。據了解,臺灣方面早在2008年就向美國提出採購MQ-1察打一體無人機,遭美方以違反飛彈技術出口管制為由回絕,於是臺防務部門在2009年至2013年撥款28.7億元新臺幣,以「長徵專案」名義委託臺「中科院」自行研發大型無人機。2015年,第一代「騰雲」無人機原型機在臺北航天展首次亮相,但臺軍對其測試結果不滿意,2018年再度編列超過34.5億元新臺幣預算,以「騰雲專案」為名進行第二代「騰雲」無人機的研發。上圖中右邊的那架即為第二代「騰雲」無人機的原型機。

(在臺東進行飛行測試的「騰雲」無人機)

臺灣網絡媒體「上報」11月11日報導稱,臺「中科院」目前正利用臺產的「銳鳶」無人機作為測試平臺,進行空射型2.75吋(70毫米)口徑火箭彈的掛載射擊試驗,將來該火箭彈將裝到第二代「騰雲」無人機身上。此外,臺「中科院」還啟動了名為「天刃計劃」的研發項目,對自製的「天劍一」型飛彈進行研改,將來作為「騰雲」無人機的防衛配裝,使其具備空對地與空對空的作戰能力。

(「騰雲」與「銳鳶」無人機)

「上報」11月9日還曾報導「騰雲專案」目前遇到的一個大麻煩。報導稱,「騰雲專案」規劃先量產4架,臺「中科院」已向美國廠商蓋瑞特/漢威訂購5臺全新的TPE-331渦槳發動機。不過,有了發動機卻發生了螺旋槳買不到的窘境。原來,當初臺方從美方購得二手翻修的TPE-331型渦槳發動機後,是以科研名義向德國一家公司採購了兩個複合材料製成的螺旋槳,但是再以要量產的名義向該公司採購時,這家德國公司以這種螺旋槳是受管制的項目為由拒絕出售。目前臺「中科院」不得不轉而向製造美國MQ-9B無人機螺旋槳的美國廠商洽談,希望能在量產前解決這一問題。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1月5日報導,除了「騰雲」無人機外,隸屬臺海軍「艦隊指揮部」的「銳鳶」無人機,近日也進駐臺東太麻裡空軍靶場進行密集飛行測試。「銳鳶」無人機機身全長約5.8米,機身高度約1.82米,最大升限約4572米,最大飛行半徑120公裡、滯空時間約10小時,最大空速為每小時180公裡,可執行情資偵搜、戰場監控、目標搜尋定位及通訊中繼等任務。

(在臺東進行飛行測試的「銳鳶」無人機)

臺灣方面一邊從美國購買先進無人機,一邊加緊自行研製、測試無人機,折騰來折騰去究竟能發揮多少戰力?這些無人機在性能上能不能跟解放軍的先進無人機一較高下?本期《東南軍情》邀請多位軍事專家深入剖析。

聚焦軍事熱點,追蹤時事動向

大家的老朋友

將繼續為您深度解讀!

本期嘉賓

軍事專家 陳 虎

軍事專家 曹衛東

軍事專家 房 兵

軍事專家 魏東旭

每周六晚 21:20

《東南軍情》

精彩內容,不容錯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臺軍能從納卡衝突中學到什麼?外媒支招:臺軍也可以大搞無人機啊
    《外交學者》網站近日刊發中國政治和安全事務專家埃裡克·陳的文章,對臺軍可以從納卡衝突中學到的經驗教訓進行了大篇幅分析。文章認為,臺灣地區可以從無人機的角色、無人機誘餌和在軍事衝突中保持靈活戰術思維等幾個方面得到寶貴經驗。
  • 臺軍「防務自主」挫敗!蔡英文來視察,臺產無人機因故障無法升空
    臺軍中山科學研究院(簡稱「中科院」)以「騰雲專案」為名研發大型無人機,曾安排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視導最新版的原型機,欲藉由高空中的無人機監視鏡頭,展現即時監控性能,但蔡視導當天,騰雲機卻臨時故障無法升空,被迫改地面校閱。
  • 臺軍「放狠話」:要「摧毀」有「敵意」的大陸無人機
    近日,臺灣官員再爆雷人語錄,臺防務部門「副部長」張哲平針對解放軍戰機多次進入臺海區域巡視放言,如果解放軍無人機一旦對臺灣有何「攻擊敵意」,那麼臺軍將對戰機進行「攔截」和「摧毀
  • 臺軍官員揚言「摧毀」有「攻擊敵意」的大陸無人機
    華夏經緯網12月12日訊: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稱,臺防務部門副部長張哲平11日在臺「立法院」備詢時聲稱,如果解放軍派遣的是大型無人機,且對臺灣有「攻擊敵意」,會比照真飛機「攔截、識別、摧毀」。然而島內網友則表示「又是嘴炮」,甚至發出三連問「摧毀?真的嗎?沒有吹牛嗎?」
  • 臺軍官員揚言「摧毀」有「攻擊敵意」的大陸無人機,島內網友:「沒...
    來源:環球網臺媒近來多次報導解放軍軍機進入臺灣所謂「防空識別區」西南角的消息,臺灣「中時新聞網」12月11日報導稱,臺防務部門副部長張哲平今天(11日)在臺「立法院」備詢時聲稱,如果解放軍派遣的是大型無人機,且對臺灣有「攻擊敵意」,會比照真飛機
  • 臺軍要摧毀有「攻擊敵意」的大陸無人機?借他幾個膽子試試
    臺媒近來多次報導解放軍軍機進入臺灣所謂「防空識別區」西南角的消息,臺灣「中時新聞網」12月11日報導稱,臺防務部門副部長張哲平今天(11日)在臺「立法院」備詢時聲稱,如果解放軍派遣的是大型無人機,且對臺灣有「攻擊敵意」,會比照真飛機「攔截、識別、摧毀」。有島內網友對此表示,「又是嘴炮」,「摧毀?真的嗎?沒有吹牛嗎?」
  • 解放軍無人機巡臺,臺軍前高官籲勿打消耗戰,否則買再多F-16V都不夠
    解放軍一架無人機昨天進入臺灣「西南防空識別區」,臺軍宣稱「以雷達監控處置」。據悉,這是大陸無人機首次進臺灣西南空域。臺軍「副參謀總長」丘樹華指出,近幾個月來,大陸軍事恫嚇頻率與去年、前年比較,增加逾50%,包括軍艦、軍機等,目的是消耗臺方戰力,打算把這樣狀況變成常態。
  • 臺軍「蜂眼雷達」移防東沙,揚言反制解放軍無人機與直升機
    臺灣陸軍透過臺灣「中科院」採購17套臺灣製造的CS/MPQ-90蜂眼機動點防禦相位陣列雷達,據了解,目前有五套移防外島部署,其中一套宣稱「因應情勢部署東沙島」,搭配海軍陸戰隊加強連的雙聯裝剌針飛彈,作為「反直升機與無人機之用」。
  • 衝繩海岸現標漢字的美軍型號無人靶機,疑似屬於臺軍
    日本有評論認為屬於臺軍,但也有自稱是臺方官員的人說,這架無人機屬於一家臺灣私人公司。綜合日本共同社、朝日新聞報導,9月8日,衝繩縣竹富島居民在北岸的海灘上發現漂來一架疑似小型無人機的物體,日本海上保安廳與當地政府接報後展開調查。竹富町政府9日確認過實物後指出,機體長5到6米,上面標有MQM-107E的英文字母。
  • 漢光演習「天隼2」扮大陸無人機 癱瘓數百戰機
    據臺灣《自由時報》4月12日報導,本月舉行「漢光28號軍演」期間,臺灣「中科院」研製的「天隼」-2型無人機亮相,模擬解放軍無人機,完成了配合直升機部隊攻擊臺軍機場、雷達站等設施的假想敵扮演任務。為直升機部隊開路報導稱,「漢光28號軍演」連日來在花蓮地區緊鑼密鼓展開,臺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4月11日上午還首次出動「天隼」-2型無人機,配合AH-1W「眼鏡蛇」武裝直升機、OH-58偵察/攻擊直升機,模擬對手攻擊臺軍花蓮機場、雷達站及飛彈陣地等設施,這是臺軍無人機首次用於攻擊任務。
  • 臺軍準備向解放軍開火?美媒煽風點火,專家:給臺灣招來殺身之禍
    對於解放軍正常的巡航行動,臺媒表示,自12月上旬開始,臺軍要求各基地加強實施「警告射擊演練」。臺防務部門官員甚至還叫囂,如果解放軍派遣的是大型無人機,臺軍會比照真飛機進行「攔截、識別、摧毀」。在臺軍叫囂後,美國方面趁機煽風點火。美國《外交學者》網站刊文稱,臺軍可效仿納卡衝突,用無人機進行海上和空中壓制,並建議臺軍大規模擴充誘餌機編隊,以消耗解放軍的防空飛彈,還可以攻擊大陸的目標。
  • 戰備訓練,臺軍把戰車偽裝成起重機,網友嘲笑:弄巧成拙!
    導語:戰備訓練,臺軍把戰車偽裝成起重機,網友嘲笑:弄巧成拙! 根據媒體消息,臺灣防務部門準備進行「戰備訓練」,為了防備空襲,這次戰備臺軍準備利用偽裝的方式進行隱蔽。根據知情人士透露,臺軍把CM11坦克和裝甲車藏進地鐵站。而雲豹8輪裝甲車,則被臺軍圍上木架刷上油漆,偽裝成工程起重機。
  • 臺軍教召後備兵力要練城鎮戰?以武拒統死路一條
    有媒體報導指出,該計劃中提到,臺軍將分3年大舉整建新兵宿舍及訓練場,而在訓練內容上,更出現城鎮戰等新項目。早在今年10月,臺軍就提出將擴編後備灘岸守備兵力,編成12個旅,依計劃將於2021年1月1日完成擴編。其餘新編各旅也將重新規劃。種種動作表明,在當前臺海形勢下,臺軍這次似乎真的緊張了。
  • 解放軍西沙軍演之際,臺軍也在湊熱鬧
    這被外界認為是我解放軍8月份南海超大規模軍演的預演和熱身,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這次我解放軍西沙軍演之際,臺軍也湊起了熱鬧。據環球時報國內援引臺媒報導消息,臺軍「漢光36號」演習預定7月16日將在臺中市清水區甲南海灘舉行。臺軍第五作戰區於7月2日在甲南海灘進行了「聯合反登陸作戰」實兵實彈預演。
  • 專家:會提高臺軍進攻能力
    中國專家表示,美國計劃出售的裝備總體上算不上最尖端的系統,但將首次賦予臺軍戰機防區外打擊能力,提高其進攻能力。不過,臺軍採購再多武器裝備,也改變不了海峽兩岸的力量對比。三型武器中哪個最值得警惕《防務新聞》報導稱,川普政府向國會發出非正式通知,表示計劃在中國大陸與臺灣以及中美之間關係緊張之際,向臺灣出售這些系統。
  • 澳媒竟指導臺軍如何與解放軍作戰,真當大陸好欺負?
    撰文:梧桐 編輯:堯蘇 導讀:隨著兩岸關係愈發緊張,部分歐美國家也壓不住蠢蠢欲動的心思,先有美國大力向臺出售軍事物資,現如今,澳大利亞也要橫插一腳,竟然想幹涉中國內政,近日,有臺媒報導,澳大利亞媒體竟公然指導臺軍如何與解放軍作戰,在這篇文章中,詳細分析臺灣與大陸的軍事方向
  • 臺軍試射「萬劍彈」,能打擊大陸沿岸軍事設施?這是在自取滅亡
    根據《自由時報》11月12日報導,當天凌晨5點多,解放軍軍機再度進入臺灣西南的所謂「防空識別區」,面對這樣的情形,臺軍連忙升空戰機警戒,並廣播「驅離」。按照臺媒的說法,截至當天,解放軍軍機在11月份已經累計十天在臺灣空域「打卡上班」了,這一次更是6點不到就來了,臺軍受此「折磨」,苦不堪言啊。
  • 蓬佩奧炫耀對臺軍售成績單,臺軍還要買買買
    蓬佩奧在推特上發布一張臺軍照片,寫道「我們始終和我們的朋友臺灣站在一起,川普政府過去3年軍售臺灣超過150億美元。歐巴馬政府呢?8年140億美元。」 加緊以武拒統!臺軍擬再買買買 解放軍軍機巡航臺灣西南空域已成常態,亦不斷強化對地飛彈打擊能量。為了反制,臺防務部門宣稱正向美國增購近300枚愛國者三型飛彈,預2027年可完成部署,並在去年、今年持續進行臺產「天弓三型」防空飛彈等試射。
  • 臺軍50億重金升級環島雷達網,被批是在痴人說夢
    臺海軍全面升級老舊雷達  臺灣《聯合報》5日稱,由於「解放軍機艦近年不斷繞臺演訓」,臺軍除了推動「不對稱戰力」外,也持續強化各項雷達監偵能力。臺海軍決定對老舊雷達大幅汰換更新,將花費10年時間和50.5億元新臺幣對分布全臺高山和偏遠地區的10餘座各式雷達站進行全面升級。
  • 臺軍想對解放軍軍機搞「警告射擊」?前飛行員:這事完全沒經驗
    解放軍運-8反潛機(臺媒圖)臺媒稱,臺軍資深飛行員透露,從12月上旬開始,臺空軍嘉義、花蓮、清泉崗、新竹、臺南和馬公基地,已要求二機編隊在訓練時,由領隊視各種情況實施「警告射擊演練」。臺軍資深飛行員指出,操作這個單一課目不難,合格的飛行員對全程動作都很熟悉,但使用時機的判斷很重要,諸如領隊如何解讀、應對接到的警告射擊命令?對僚機如何下達射擊指示?命令下達時機等。其中,緊急狀況下的心理因素及抗壓性,對飛行員來說是很大的考驗,因此,是否能熟練進行此類演練就顯得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