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倉航空產業蓄勢待「飛」 總投資超100億元航空項目落戶太倉

2021-01-09 荔枝網新聞

  9月19日,太倉高新區舉行2019金秋經貿月航空及智能裝備項目集中簽約活動,20個項目總投資超100億元。

  在籤約的航空項目中,有主要生產高端航空零部件的上海電氣——集優航空產業園、卓能航空電子等項目,有利用其獨到的3D列印技術助力可回收火箭設計製造的翎客航天項目,也有為配套中國航空研發製造而設立的太倉市公共測試平臺力學環境測試平臺,還有專注專門領域的通用航空新材料產業園。智能裝備項目包括智能協作機器人、超細納米粉體材料核心設備等整機項目。這些項目,將有力推動太倉高新區精密製造向產業鏈的兩端延伸、向價值鏈的高端攀升。

  當前,太倉航空產業乘勢起航,成為太倉新一輪發展的重點產業之一。太倉高新區以「項目招引建設突破年」為抓手,圍繞全市航空產業發展規劃,緊跟航空產業發展新趨勢、新方向,加大航空項目招引力度,把項目招引和建設作為加快經濟發展的總抓手,積極構建航空產業協同創新體系,大力發展高端製造環節和高價值服務領域,高水平建設航空產業園區。

  前不久,西北工業大學太倉校區開工建設。太倉市政府還對外發布了《太倉市航空產業發展規劃》,致力建設一流航空創新轉化和高端製造基地,正式吹響進軍航空產業的「集結號」。

  西工大是我國唯一以航空、航天、航海(三航)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為特色的「985」和「雙一流」重點大學。今年1月5日,西北工業大學太倉長三角研究院投用。儀式現場,該院與太倉高新區籤署共建航空產業園協議,將依託西工大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技術和資源優勢,打造領先的航空產業集群。8月28日,西北工業大學太倉校區正式開工,一期計劃於2021年6月建成投用。由此,太倉將成為全國首個建有「雙一流」高校的縣級市。

  「相信隨著西工大太倉校區開工建設、各類科研機構和人才加快入駐,必將為太倉創新發展事業帶來巨大變化,必將有力推動婁江新城特別是科教創新區建設,助推『高鐵、高校、高層次人才、高質量項目』在太倉交匯疊加,有效提升創新能級和城市綜合承載力。」太倉市委書記沈覓說。

  據介紹,太倉航空產業的發展定位是打造國際化航空高端製造基地、長三角航空創新成果轉化基地、城市新增長極。太倉將統籌謀劃「一中心三基地」航空產業布局,即以婁江新城為依託打造航空產業科教研發創新中心,以高新區為依託建設航空科技產業化基地,以城廂鎮為依託建設航空製造創新產業基地,以國開區為依託建設航空整機和專用裝備製造基地。

  根據 《規劃》,太倉將依託先進裝備製造和新材料產業基礎,發揮對外開放對德合作優勢,著力引進國內外航空整機裝備、核心零部件、新材料等高端製造環節,發展飛行培訓、適航測試、航空維修等高價值服務環節,開展航空製造創新,融入全球航空產業分工體系,建設國際一流的航空高端製造創新基地;緊抓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機遇,依託西工大太倉分校和長三角研究院,建立健全航空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積極吸引航空人才、科研團隊,推動全國航空「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等創新成果在太倉落地轉化;培育航空產業集群,塑造「太倉智造」區域品牌,成為推動太倉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

  (來源:江蘇廣電蘇州中心站/郭彧 耿昊東 編輯/許婷)  

相關焦點

  • 2019金秋經貿月太倉高新區航空及智能裝備項目集中簽約
    今天下午2019金秋經貿月太倉高新區航空及智能裝備項目集中簽約高新區緊抓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機遇,以「項目招引建設突破年」為抓手,圍繞我市航空產業發展規劃,積極構建航空產業協同創新體系,大力發展高端製造環節和高價值服務領域,高水平建設航空產業園區
  • 太倉:注重產業升級 優化營商環境 5年新增百家德企
    5年增百家德企,德資規模持續做大2020年初,博澤驅動系統入駐太倉,最近,賽斯流體技術設備落戶高新區,德資企業落戶熱情絲毫沒受疫情影響。開展合作20多年,該市明白,太倉對德合作的基礎優勢來自眾多德企的集聚。「十二五」末,太倉德企數量240多家,已經處於比較集中的「高原」。
  • 航空產業又有大動作!
    目前入園項目主要包括三大類,一是航空增材製造類;二是航空測試平臺、管理設計研發類項目;三是航空相關設備項目。   要知道,已經有不少企業入駐了該產業園。   因為航空產業比較高深,很多產品連小編都不懂,小編先介紹一下吧!
  • 「中國德企之鄉」太倉:引來350家德企集結 中德合作領跑者的問道
    太倉市商務局對外合作科科長王辛告訴記者,德國中心的開業,帶動越來越多的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德資服務性企業進駐太倉,太倉德資結構變得更加豐富立體。目前,太倉已集聚德企350家,其中近50家是行業內「隱形冠軍」。落戶德企總投資超50億美元,超過一半德企落戶後增資擴產。年工業產值逾500億元,年吸納勞動力近3萬人,集群效應明顯。
  • 太倉高新區:「三拼一當」奮戰火紅年代
    一流營商環境獲12個外資項目3.28億美元青睞今年1月,由日本CanTech株式會社投資的傳感器晶片項目籤約落戶太倉高新區,將設立總部及研發中心,主要從事晶片設計、應用開發和銷售。該項目的落戶,拉開了新一年高新區招商引資的大幕。CanTech株式會社負責人坦言,選擇落戶太倉高新區,看中的既是這裡的發展潛力,更是一流的營商環境。
  • 中德間對話合作日益緊密 講好太倉版中德故事
    德企生產快速提升、逆勢上揚,投資總額超億美元德資項目相繼落戶,國內首個「雙元制」本科項目結業,中國德國商會「商會之夜」26年首次離滬在太舉行……雙方交流合作走出一條穩穩的上升曲線。關鍵時刻,檢驗出「中國德企之鄉」的十足成色。
  • 巨浪集團「太倉未來工廠」投運,太倉高端智能製造如虎添翼!
    「太倉未來工廠」集銑削、車削、自動化、交鑰匙全方位解決方案及單主軸、雙主軸全功能產品線為一體,滿足客戶不同需求。目前,該工廠有四條組裝線,分別用於生產FZ 15W 立式加工中心、MILL FX800 五軸五聯動高速立式加工中心、VDZ 100 DS 雙主軸倒立式車削中心、MC 528 TWIN雙主軸雙五軸立式加工中心四種機型,未來還將引進更多機型。(加工中心:是帶有刀庫和自動換刀裝置的一種高度自動化的多功能數控工具機。)
  • 四川成都航空產業園(三期)項目開工 投資超50億元
    央廣網成都12月18日消息(記者韓民權)12月18日下午,四川成都航空產業園三期項目開工儀式在成都新都區舉行。本次動工的三期項目總規劃面積1000畝,投資超50億元,布局打造「鈑金、裝配、工裝」三大製造基地,將引進項目20個。
  • 從太倉到周至,他把異鄉當故鄉——掛職幹部朱永明的責任和擔當
    赴周至掛職以來,實施精準幫扶「組合拳」,項目化推進產業扶貧,累計投入資金1.3億元,實施獼猴桃等特色產業項目超50個,惠及貧困人口15800人;在太倉舉辦「周至周」等活動,引進13個項目落戶,援建的社區工廠就近帶動就業200餘人。建成全省首家集就業培訓、遠程面試等業務為一體的太倉周至人力資源市場,搭建公共就業一體化信息平臺,周至累計赴蘇州就業3829人,其中貧困戶532人。
  • 太倉企業又添「新丁」非金屬材料3D列印項目落戶
    7月12日下午,在2020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籤約儀式上,專注於非金屬材料3D列印技術研發的蘇州美夢機器有限公司籤約落戶太倉。副市長許超震出席籤約儀式。蘇州美夢機器有限公司創始人黃芃與西北工業大學黃衛東教授的3D列印技術團隊長期合作。
  • 鎮江市航空航天產業飛出「加速度」
    中國江蘇網5月1日訊 位於鎮江航空航天產業園的菲舍爾航空部件公司,正在迎來成立後最暖意融融的「發展春天」。一季度,企業產銷兩旺,在手持訂單達4億元的情況下,實現銷售4285.1萬元,同比增長140%。與此同時,總投資2.6億的菲舍爾航空工程中心項目,正在抓緊建設中,預計6月封頂,年內正式投入使用。
  • 千裡奔流,匯海潮湧,太倉瀏河鎮,有潛力
    ,總投資超30億元;以好博醫療器械為代表的6個項目實現竣工,達產後將實現產值超10億元,稅收超6000萬元;以米漢鈉數控工具機為代表的8個項目開業投產,預計產值22億元,稅收超1億元。,瀏河鎮現場籤約3個項目,總投資超20億元!
  • 招大引強升級沿江產業高地_踐行囑託.蘇州行動_踐行囑託開新局...
    三大主導產業擴鏈延伸加速集群發展作為京東重點培育的第三隻「巨型獨角獸」,京東健康建設的醫療器械和保健食品華東總部,今年銷售額預計超20億元,到2024年將突破60億元。攜手京東打造的這一「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項目,成為太倉港區三大主導產業擴鏈延伸的典型。
  • 太倉「揀來芝麻種出西瓜」成就中國「德企之鄉」
    從德國引入的「雙元制」教育已成為太倉的一張「名片」。 鍾升 攝「德國中心是為德資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探路而建立的調查研究招商中心,提供市場諮詢、律師服務、德國貿易等各項服務;是一個地區德資聚集度的風向標。在全世界一共有6個德國中心,都位於莫斯科、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太倉德國中心是第一個落戶於縣一級城市的德國中心。」太倉德國中心董事總經理馬悌思說道。
  • 通滬鐵路給江蘇太倉帶來什麼
    高鐵來了,旅遊文化產業結構升級也是勢如破竹。」在太倉南站正對面,一個總投資400億元、佔地1800畝的復遊城項目正成為助推太倉服務業向高品質轉型的有力推手。該項目規劃有阿爾卑斯雪世界、紅魔體育公園兩大核心旅遊版塊,同時配套了五星級酒店、歐風街等商業設施;雙語學校、鄰裡中心、智慧公寓等生活版塊也已規劃完畢。2023年正式運營後,單日最高可容納遊客10萬人次。
  • 太倉高新區工業產值破千億
    本報訊(駐太倉首席記者顧志敏 通訊員 戴周華)日前,太倉高新區工業經濟監測結果顯示,去年全區工業總產值迎來新的躍升,首次跨過千億關口。  長期以來,太倉高新區產業在聚集過程中,形成了裝備製造特色產業集群。在1000億元工業產值中,規上裝備製造企業貢獻了845億元,其中,汽車零部件產業特色尤為明顯。
  • 兩個百億項目落地高新區未來科技城 聚焦清潔能源與航空產業
    10月8日,未來科技城產業化項目籤約儀式在成都高新區舉行。總投資100億元的三峽集團四川能源投資總部項目及總投資120億元的聯東U谷未來科技產業園項目正式落戶未來科技城。據悉,成都高新區未來科技城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智能製造、科技服務等主導產業,靈活運用線上線下多種招引方式進行招商。
  • 太倉到上海中心城區通勤時間縮短到1小時內
    會上簽署了嘉閔線(含北延伸)至太倉段項目合作備忘錄,這也是滬蘇之間首條跨省市域鐵路,建成後太倉市民坐地鐵可直達上海中心城區,兩地通勤時間將縮短到1小時以內。現場,太倉市委副書記、市長汪香元致辭並推介太倉情況。一直以來,滬太兩地地緣相近、人文相親、經濟相融、語言相通、往來頻繁。
  • 鄭州到太倉航空託運快速12小時達【航空物流專運】
    航空快遞首要體現在:速度更快。航空快遞自誕生之日起就著重快速的服務,速度又被稱為整個職業生計之本。一般洲際快件運送在1-5天內完結;區域內部只需1-3天。這樣的傳送速度無論是傳統的航空貨運業仍是郵政運送都是很難到達的。 愈加安全、牢靠。
  • 太倉瀏河:追波逐浪,當好樞紐門戶城市橋頭堡
    「產業園內,目前項目總投資達45億元,畝均投資強度560萬元,項目全部達產後預計年產值可達50億元,綜合稅收近 2.2億元。」 瀏河鎮黨委書記徐洪明介紹,該智能製造產業園落戶企業27家,以智能科技、高端裝備製造、醫療器械、汽車零部件產業為主。目前10家企業已竣工投產、13家企業已開工建設、4家企業即將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