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蘋果代工廠老大的地位正在受到挑戰。
7月17日晚間,立訊精密發布公告稱,公司擬與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公司共同出資33億元人民幣(約合4.72億美元)全資收購緯創資通兩家全資子公司100%的股權,其中,上市公司立訊精密在此次收購中出資6億。
緯創也在一份電子郵件發表聲明中提到,這筆交易還有待監管部門的批准,預計於今年年底前完成。
若此次收購順利完成,立訊精密將順勢進入iPhone的組裝供應鏈,成為蘋果公司的首家中國內地代工廠商。而未來的目標,可能是挑戰富士康。
立訊收購緯創iPhone生產線 成為蘋果新供應商
目前,蘋果公司在中國的代工廠有富士康、和碩科技、緯創集團、比亞迪電子、廣達電腦、仁寶電腦等廠商,其中,富士康、和碩科技和緯創集團提供iPhone整裝代工業務,緯創的規模最小。此次交易也意味著和碩科技和富士康集團這兩大代工廠將迎來新的競爭對手。
據悉,此次立訊精密的收購對象是緯創集團在中國大陸的兩家子公司。通過收購這些子公司,立訊精密將控制緯創集團在中國江蘇省崑山的蘋果手機裝配廠,繼而在蘋果供應鏈中佔得一席之地。
當前,緯創是僅有的三家iPhone代工製造商之一,規模小於和碩和富士康。該公司宣布,已同意以33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將華東地區的兩家子公司出售給立訊精密。
分析人士稱,這筆交易對立訊精密來說是一次勝利。該公司生產從電纜、充電器到天線的配件和零部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蘋果AirPods無線耳機製造商。AirPods這項利潤豐厚的業務幫助立訊精密成為2019年亞洲股市表現最好的公司之一。與此同時,蘋果也在積極尋找中國大陸的合作夥伴。
緯創的一位代表稱,出售給立訊精密的崑山工廠主要生產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和聯網設備。將來,緯創將把其中一些產品的生產轉移到中國其他地區。
對於這筆交易,有分析人士稱:「收購緯創的iPhone業務部門後,立訊精密如今成為了iPhone的組裝廠商,這將首先對和碩在中國的iPhone業務構成威脅。」
快速成長
立訊精密是一家2004年在中國深圳創辦的技術導向公司,其主要業務是連接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高頻產品的開發等。其核心產品電腦連接器已經在業內佔領了優勢地位,全球20%以上的桌上型電腦的連接器都是由立訊精密生產的。
在宣布收購緯創集團前,立訊精密就已經是蘋果AirPods和Apple watch的主要組裝合作夥伴。但顯然這家公司不滿於現狀,還有著更大的野心。此次立訊精密有意入局富士康最為核心的iPhone組裝業務,使得業界認為目前立訊精密正在挑戰富士康,逐漸向另一個「中國鴻海」的目標挺進。
▲立訊精密的創始人王來春
關於立訊精密與富士康,不得不提及的是,立訊精密的創始人王來春與郭臺銘及富士康有過一段很深的淵源關係。早在富士康首次來到深圳建廠時,王來春就成為富士康在內地工廠的第一批工人。吃苦耐勞的王來春,在富士康的工作一做就是10年,在此期間,王來春也由一個普通的流水線工人成長成為掌管上千人的課長。這也是當時內地員工在富士康所達到的最高職位。但在1997年,王來春卻決定辭職創業,1999年與哥哥王來勝出資購買了香港立訊公司。
2004年,王來春從中國香港回到深圳創辦立訊精密,主要業務是做桌上型電腦連接器、連接線。創業初期,王來春所做的業務跟富士康一樣。令人意外的是,與富士康業務高度重合的立訊精密,不僅沒有遭到富士康的壓制,反而在訂單和資金上都得到郭臺銘及其胞弟郭臺強的支持。有數據顯示,在立訊精密發展初期,有50%的營收都是由富士康所貢獻。
2009年9月,富港電子的公司出資4000萬元認繳了立訊精密400萬股,並以3.08%的股權成為立訊精密第三大股東——富港電子控股股東為正崴精密,實際控制人正是郭臺銘胞弟郭臺強。
正是不斷藉助富士康背後的推力,2010年9月15日,立訊精密這個「小富士康」終於A股上市。2010年當年,立訊精密實現的營業收入為10.11億元、淨利潤1.1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2.83%、56.20%。此後幾年,立訊精密營收增速都沒有低過20%。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25.16億元,同比增長74.38%,淨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簡稱扣非淨利潤)47.14億元、44.36億元,同比增長73.13%、73.69%。營業收入、淨利潤、扣非淨利潤的同比增速都超過了70%。在過去十年中,立訊精密的營收已經從2010年的10.10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625.16億元,增長幅度超過了62倍。
相較此前幾年,立訊精密在最近三年的增長勢頭更猛。
2017年,庫克到崑山拜訪了立訊精密,之後立訊精密獲得蘋果無線耳機的業務訂單。隨後幾年,無線耳機大火,各家智慧型手機廠商所推出的無線耳機,立訊精密都成為主要供應商。業界也認為,立訊目前的迅速擴張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2017年獲得無線耳機「AirPods」的生產訂單。
A股上市公司工業富聯和富士康都隸屬於鴻海集團,老闆都是郭臺銘。其中,富士康主打代工服務,而工業富聯的主要業務包括通信網絡設備、雲服務設備及精密工具、工業機器人三部分。
備受關注的是,目前立訊精密市值達到近4000億元,比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約12199億臺幣(折合人民幣2800億元)的市值高出很多。比工業富聯當前市值3038億元也高出了不少。
小弟和大哥的正面競爭
對於立訊精密與富士康的關係,一位手機供應鏈人士王華向記者這樣形容道:「原來,郭臺銘把立訊精密當作小弟來扶持。現在立訊長大了,不想做小弟了。」
而相對於富士康而言,立訊精密這個「小弟」現在還有了更大的野心。
除了此次立訊精密有意收購緯創iPhone組裝廠外,其實早在今年5月份時,還有消息稱蘋果公司還建議立訊精密對可成科技實施一筆重大投資,希望藉助此舉為另外一家長期供應商富士康建立一個強大的替代選擇。
可成科技是中國臺灣地區的上市公司,專為iPhone、Macbook提供金屬機殼。據悉,立訊精密已跟可成科技洽談超過一年之久,目前已經進入更為深入的談判階段。若雙方達成協議,立訊精密將有能力生產優質金屬機殼,同時獲得智慧型手機的組裝知識版權,成為另一個「中國鴻海」的戰略目標將邁出更加堅實的一步。
自iPhone在2007發布以來,富士康佔據了該手機生產訂單的50%以上。消息稱,蘋果渴望降低對富士康的嚴重依賴。「蘋果鼓勵立訊精密實施這筆投資,以此培養一家內地代工商來平衡富士康的地位,」一位高管層級的知情人士稱,「蘋果擁有的合格供應商越多,它的議價能力就越強。」
知情人士稱,立訊精密與可成科技目前的磋商涵蓋部分可成科技在內地的工廠、員工、管理人員以及與蘋果建立的商業機遇,討論的投資額將成為立訊精密最大一筆投資。
▲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
資料顯示,郭臺銘出生於1950年,王來春則出生於1967年。如今,在拿下全球僅有的三家iPhone代工廠之一的緯創後,快速成長的立訊精密正式進入到富士康最為核心的iPhone組裝業務,目前已經成為了富士康的最大潛在威脅。
古稀之年的郭臺銘,將如何應對最牛打工妹的直面競爭?
來源:極客網、新浪財經、市值觀察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