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連招牌都沒有的老麵館,9元的打滷面火了20年,4張桌子擠滿人

2020-12-17 天堂美食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代表麵食,像成都的擔擔麵重慶的小面上海的陽春麵蘭州的拉麵,而太原作為山西的重要城市,這裡的麵食更是豐富多彩,有北方麵食搖籃之稱。麵食最早出現在漢朝之前,從餅開始到麵粉,而太原這裡發現了很多新石器文化時期的農業生產工具,其中就有加工麵粉的石磨盤,太原的麵食太多了,光是麵條就有刀削麵、剔尖面、刀撥面、擦面等等,來太原吃一個月,估計你都沒把他們的麵條種類給吃遍。

位於迎澤區的晉一滷是有名的老太原風味麵館,已經開了20年,他們主打打滷面,生意非常火爆,老太原人每天早上從六點排隊到十點,就為了他們家的打滷面,他們家藏在小巷子裡,但是能代表太原打滷面的最高水平,只有四張桌子,隨時隨地都擠滿了人。店小沒什麼環境,因為太忙連服務也沒有,但是好吃的館子不就是這樣嗎?明廚明檔做著面,一看就讓人放心,沒有停車位,但是翻臺很快,不用等太久就能吃上這一口打滷面。

但是老闆太豪橫,如果你有什麼要求,他基本不會滿足,連多加點韭菜都不肯,還說自己家就是這樣,愛吃不吃。當然絕大數人都愛吃,哪怕沒服務也要來,他們家的打滷面價格不貴,小碗九元大碗十一元,加肉麵就是打滷面再加肉,大碗16,小碗14,如果吃不慣打滷的滷子,澆肉麵就是只有肉,價格和加肉麵一樣。

打滷面就是勾芡的湯汁淋上去,面硬面軟和打滷要鹹一點還是淡一點,口感都不一樣,光吃打滷面就是素滷,滿滿地淋上一勺,麵條筋道滷子口感香濃,真是越吃越香,加肉的話口感會更豐富,有了肉汁之後吃起來更順滑,很多人都是加肉還要加滷蛋,這個味道很特別,外面吃不到,但是說到有多正宗的話,也算不上。

只能說太原人從小都吃這家打滷面長大,是一種小時候的情懷,雖然價格沒怎麼漲價,味道也沒怎麼變,但是水準忽上忽下,老闆煮的味道好很多,有時候他親戚來的話味道就會差一些。以前這家店在十五中後面,連個招牌都沒有,大家都叫他無名打滷面,如今有了招牌,換了新門面,就在老店的斜對面,如果想要來重溫一下的千萬別走錯了哦!

相關焦點

  • 太原標誌性的麵食店,在太原開了二十年,祖孫三代都吃過的麵食館
    山西的麵食有一千多種,樣樣都是我們山西人的心頭愛,作為山西的省會城市,太原,街頭開著各種各樣的麵食館,至於正不正宗,那就隨緣了,可能恰好您進去的這家就是正宗的山西麵食館。作為地地道道的山西人,一日三餐怎麼也得有一頓麵食,那麼,太原哪裡的麵食最正宗呢?
  • 太原這家打滷麵店老闆獲獎無數,上菜奇快,味道還不一般
    各式各樣的麵食,手擀麵、刀削麵、餄絡面、撥刀面、剔尖面、擦尖兒面,每一樣都是山西麵食的代表。要說起太原麵食,往往都少不了打滷面的身影。如今,太原新開了這樣一家飯店,以打滷面為招牌,吸引了不少顧客。聽聞老闆親自掌勺,過油肉、糖醋丸子、烤羊肉、一品豆腐等等,個個都是他的拿手好菜,也憑著這幾樣拿手好菜,獲獎無數。
  • 太原某打滷麵館,店不大人卻多等很久卻不煩躁,對此大家怎麼看?
    六月禾打滷面走遍大太原,專吃打滷面。今天中午我們去探店六月禾打滷面。作為一個網上熱捧的麵館,六月禾真是名不虛傳,在上午十一點五十分裡面已經座無虛席,許多人在門口取號等待座位。我和別人拼了一個小桌,點了涼扮豬頭肉和一大碗打滷面。豬頭肉很快就上來了,我專門慢慢地品嘗涼菜,等來等去不見面。突然有服務員喝了一聲,交J貼罰單了!話音剛落,有一半人不見了。可見人們是多麼怕交J啊!過了一會兒,大家陸續都回來了。可是半個小時過去了,仍然不見我的面。透過窗戶玻璃,我看見三個廚師正式揮汗如雨地炒菜。這裡的糖醋丸子和過油肉天天銷量一直領先。
  • 山西人的家常菜,太原一家打滷麵館,每天客滿為患
    在我們的大山西,有這種各樣的麵食,山西的麵食歷史悠久,種類很多,據說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山西作為以麵食為主食的省份,家家戶戶都能做出花樣百出的麵食,在飯店的廚師手裡,更是被做得花樣翻新,讓人目不暇接,吃一口我們的山西麵食,就能讓你徹底愛上我們山西。今天,就帶大家一起認識其中一種——打滷面。
  • 海底撈開9.9元低價麵館,餐飲業的「10元」店要來了?
    弓長張的菜品價格也不貴,饅頭2元1個,米飯3元一份,山藥肉餅湯、菌菇老雞湯、海帶龍骨湯都是賣8元一碗,現炒下飯菜39.8一斤(按斤稱菜,一般人吃不了一斤),總體價格還是比較實惠。招牌炸醬麵、回鍋肉拌麵、榨菜肉絲麵、番茄雞蛋打滷面原價12元,現在優惠價通通9.9元,在北京仙橋地區賣9.9元,實在是太便宜了。海底撈這是要開10元店了,街邊粉麵館瑟瑟發抖。
  • 海寧這家沒有招牌的蟹麵館,45塊錢一碗吃不飽,吃的人還挺多
    海寧有一家蟹麵館,位置非常偏僻,開著導航也不好找。這家麵館的一碗蟹面賣到45塊錢,按理說用新鮮螃蟹做成的面,這個價格也很合理,一碗麵裡有一隻螃蟹,但是讓人吐槽的就是他家這45塊錢的蟹面,根本吃不飽,三口就能把這碗面吃光,老闆還拒絕給加面,說他們家的面和螃蟹是搭配好的,如果單加面會影響口感,不想壞了自己的名聲。
  • 只有4張桌子!卻火了18年……
    今天帶你去吃一家古早味砂鍋粥就開在中山路的附街別看小鋪子絲毫不起眼沒有亮眼的招牌和舒適的環境但卻是很多新羅人都愛的味道黑色的砂鍋日復一日熬著古早味鮮粥皮蛋瘦肉、紅菇排骨、豬肝瘦肉……這些印刻在骨子裡的老味道每次來逛gai都會來上一鍋!
  • 鎮江火了22年的老麵館,白湯碎肉白湯豬腳太好吃,當天做當天賣光
    說起鎮江,大家會想到餚肉、鎮江香醋和鍋蓋面,在人們的心目中,鎮江人喜歡吃酸甜口味,幾乎無酸不歡,餐桌上少不了一碟醋,其實鎮江人的胃口不挑,只要是美食都會願意嘗試,夏天啤酒小龍蝦,冬天老母雞湯,吃得比較養生,早上起來當然是鍋蓋面,有不少老字號的麵館可供選擇, 比如說大市口這家老字號雙井白湯餃麵館
  • 南京這家30多年老麵館,位置偏僻,連名字都沒有,吃麵的每天排隊
    面是人們常吃的一種食物,雖然每個人在家裡都能自己煮麵吃,可是卻不妨礙街頭的麵館生意興隆,人氣爆棚,特別是那些性價比高,經濟實惠,味道出眾的麵館,更是一開就開很多年。南京這家30多年的老麵館開在一個破舊老屋裡,連個名字沒有,於是乾脆叫無名麵館,憑藉著好味道,成了南京家喻戶曉的麵館,一塊大肉有半斤重。南京人不光喜歡吃鴨子,喝鴨血粉絲湯,還喜歡吃麵。這座城市裡麵館有很多家,這家名叫無名麵館的小店,據說在南京麵館中排名第一,有人毫不客氣的說,他家的面是自己吃過最好吃的。
  • 來津必吃美食·獨屬於老天津的傳統打滷面,在這裡就可以隨便品嘗
    不過在仔細地思考了一下之後,嗨哥也是明白了自己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莫名其妙的誤會——其實是因為那段時間我的午飯一直都是四碟撈麵的簡化版,所以在慣性思維之下就……在之前那篇介紹四碟撈麵的文章中嗨哥也提到過,實際上四碟撈麵完全可以理解為是天津撈麵席的簡化版。
  • 這7家藏在旮旯裡的麵館,天津人口碑認證過味正,猜你都吃過
    天津菜是獨創的派系,雖然不在八大菜系裡面,但是卻被廣大食客認可,天津人個個都是吃主,菜品如何天津人打眼一看,不用嘗,就知道它正不正宗,好不好吃,天津人吃東西特別講究,用料,製作過程都希望儘可能的傳統,就連吃一碗最普通的面,也希望能是天津的老味道,這幾家藏在旮旯裡的麵館,得到天津人口碑認證過
  • 【尋味合肥】大通路上這家火了十幾年的麵館 每天排長隊日售1000多碗
    曾經燈火通明的大通路合肥大通路上有一家十幾個年頭的「老」麵館,店裡90%的都是吃了N年的老顧客,就好像這家麵館有種奇特的法力,開的越久……人越多……不論颳風下雨,排隊是他們家再常見不過的事情了。 小小的麵館裡人來來往往 透過擁擠的人群往裡走,不大的店面內十幾張桌子,已是座無虛席,而小小的收銀臺被圍得水洩不通。一份份美食通過方形窗口遞出來,讓人想探究是什麼樣的魔力,讓人對這裡的一碗麵獨獨鍾情。
  • 成都最「歪」老闆,開個麵館還要雙休,20年來每天2點半準時收攤
    這家上池麵館位於武侯祠的上池正街,已經火了20年,營業時間是早上七點到中午兩點半,準時關門多一分鐘都不營業,而且還要雙休,除了周末兩天不營業外,國家節假日逢假必休息,本來五一國慶是人最多的時候,他們倒好關門出去旅遊了,老闆娘說自己也要休息也要出去遊玩,做人就是這麼坦蕩這麼豪橫。
  • 上海麵館77期:長春路三十年本幫麵館,招牌都沒虹口街坊卻最愛
    好長一段時間沒有更新毛哥的上海麵館專題了,很多朋友都在問我怎麼還沒更新,實際上毛哥也用這段時間去吃了很多麵館,就為了分享更多地道美味的本幫麵館給大家。而最近毛哥去的最多的就是老虹口了,這裡真的是有很多老上海的生活氣息和氛圍,也有很多市區已經難尋的上海老味道。虹口真的有很多老上海人的回憶。
  • 舟山只有4張桌子的小麵館,35元的海鮮面分量足,海鮮足足有半碗
    隸屬浙江的舟山處處都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是一個盛產海產品的地方,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作為舟山人,平日最常吃的食物自然就是各種海鮮,所以很多人說舟山的物價貴,其實主要是因為舟山土地有限,在這裡吃蔬菜主要靠外地輸入,加上物流費,自然而然蔬菜水果都要貴一些。
  • 探店海底撈鄭州麵館:這樣的戰略野心讓夫妻小店們瑟瑟發抖!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上述4家麵館分別屬於4家不同的公司,但都隸屬於新派(上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海底撈全資子公司)。 餐見君觀察到,佰麩私房面有17款sku,主打拌麵和湯麵,招牌包括油皮面、芽菜肉醬面、番茄湯麵等,還有鄭州人最喜愛的牛肉燴麵。 價格在6-10元不等,最便宜的麵食只要6元一份。 小吃類有4款,包括肉夾饃、滷雞蛋、滷豆乾等,以及椰汁、王老吉等5款飲品。自助小料臺還有一些泡菜小吃。
  • 一碗麵年賣20億!這家山西麵館暴漲55%,第二個海底撈誕生?
    ,叫「山西面王」,當時店面只有57平方米、6名員工,店內只能擺下6張桌子。,就宣布不再使用味精;2016年9月9日,宣布使用0添加麵粉;2016年10月底,宣布使用非轉基因油。相比九毛九50-70元的人均消費高出20元。
  • 每天限時限量供應,4張桌子支起來的美味小店,重慶老饕才知道
    在九街老居民樓的巷子裡,藏著許多重慶老饕才知道的美味小店,這些小店從外觀上看與街頭的蒼蠅館子並無兩樣。如果不是經人介紹,我可能走過這裡也不會多看一眼。蛙嫁蝦,這三個字我都認識,湊在一起讓人摸不著頭腦,店門前的招牌寫著「比隔壁總財更好吃」。要知道,總財老火鍋那可是九街的頭牌,我每次去吃的時候都要排隊,這家店未免口氣太大了。
  • 成都本地人愛吃的老火鍋,靠9張桌子火了幾十年,鵝腸論根賣
    作為一座熱情的旅遊城市,成都的火鍋館沒有五千家也有三千家吧,一條街上密密麻麻全都是各種火鍋店,有老火鍋、新派火鍋、牛肉火鍋、魚火鍋,滿足了每一個成都人的需求。李白清曾經說過吃火鍋不要看環境,就看味道,光著膀子坐在路邊一口啤酒一片毛肚才是精華。
  • 70後農村大姐去城市開麵館,利用「一瓶飲料」,月收入20萬
    這位大姐本來就是個農村的,本想在農村務農,沒想到兩個兒子考上了大學,都出息了,家裡的房子也破了,乾脆兒子就把她接到城裡來了,給物色了一個門頭房,大姐手藝不錯,做面還是可以的,就開了個麵館。一開始館子開業的時候,人家都不認,大家都知道,麵館這東西都是吃慣了都去一家,後來兒子就給這位大姐出了一個主意:59元送飲料這個麵館一碗麵的價格也不高,基本上12元左右,但是類型比較豐富,一開始店裡沒有人,但是周圍是商業區,有很多上班族,上班族吃飯有一個特點,就是一般都幾個人搭夥一起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