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楊某月接受民警訊問。 王維 攝
中新網益陽5月20日電(通訊員 王維)丈夫家暴還出軌閨蜜、母親精神病、自己和父親患病住院、婆婆出車禍、女兒因病去世……湖南益陽市公安局赫山分局筆架山派出所近日破獲一起詐騙案件,抓獲編造上述謊言、一人分飾三角詐騙24萬餘元的犯罪嫌疑人楊某月(女,26歲,資陽區人)。
2018年初,從事微商工作的李女士添加了一陌生女子為微信好友,在推銷產品過程中,對方自稱楊某(實則名叫楊某月),並說自己的閨蜜楊某某有產品需求。眼見能發展潛在客戶,李女士高興地接受了楊某某的微信好友邀請,殊不知,等待李女士的卻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
在表達產品購買意向、獲得李女士好感後,2018年1月4日晚,楊某某以在外面有急事為由向李女士借款3次累計600元。李女士次日微信聯繫對方還錢時,楊某某稱兒子被婆婆燙傷住院,暫時無法償還600元。2018年1月6日,楊某月稱自己負責幫閨蜜還款並約李女士見面,兩人見面後,楊某月又稱自己借住在親戚家且未帶錢包,過幾天再償還李女士欠款。
當晚,楊某月先後發來「求助」信息——婆婆在長沙出車禍、女兒流鼻血不止,先後向李女士借款2000元,直至月底收到楊某月女兒治療無效死亡的信息時,李女士已經先後十餘次借給楊某月近兩萬元。
謊言的雪球越滾越大,楊某月的遭遇越來越「悲慘」,善良的李女士卻一直蒙在鼓裡。2018年1月底至2019年2月,楊某月先後以父親高血壓住院、老公出軌並家暴、閨蜜楊某某開車撞了人、母親突患精神病、自己從樓梯摔下等藉口向李女士借錢,請求幫忙渡過難關,並稱自己出院後就辦理女兒治病報銷、變賣房產償還借款。
人心不足蛇吞象,楊某月的表演並沒有就此止步。從2019年5月底至8月中旬,自稱楊某月主治醫生的張某通過微信聯繫李女士,先後以楊某月正在長沙某醫院急救、做保姆期間遭遇車禍、病情加重需轉院廣州等藉口陸續要李女士轉帳近10萬元。
2019年9月,楊某月的閨蜜楊某某再次出場,稱楊某月系用醫生張某妻子的醫保住院,如果李女士不給一筆「封口費」的話,自己就會去舉報此事,讓楊某月不能報銷醫藥費,從而無法償還李女士借款。不得已之下,李女士先後向楊某某支付了2萬元。
紙終究包不住火,騙局終究會被揭穿。2019年12月30日,在得知妻子借錢給楊某月的事情後,察覺被騙的李女士的丈夫提出要去廣州醫院看望楊某月,楊某月稱自己會從廣州回來與他們見面。雙方見面後,兩年間說過太多謊話的楊某月無力狡辯,承認了自己欺騙李女士的事實。
2020年5月17日,筆架山派出所依法傳喚楊某月,「我因為打牌輸了很多錢,又沒有經濟來源,就想著虛構一些事情博取她的同情。」經訊問,楊某月供述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間,在沒有還款能力的情況下,虛構楊某、楊某某、張某等身份編造虛假理由累計騙取受害人24萬餘元的犯罪事實。
目前,犯罪嫌疑人楊某月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