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485通訊系統應用於農光互補光伏電站

2021-01-08 電子產品世界

編者按:雙485通訊系統應用於農光互補光伏發電站,打破了傳統系統無通訊功能的框架,或單一485通訊功能模式。通過硬體整合,軟體上通過信道獨立分開方式完成兩路485通訊,物理上獨立,互不幹涉。硬體上模塊化設計,軟體上統一管理控制。在斜單和連推平單上已經大批量使用。一路用於支架轉動信息獲取,提高了安全和可靠性,另外一路主要用於電站管理中心數據交互,控制指令下發,當前支架運行主要信息上傳。實時把數據和信息上傳,完成整個光伏電站前端和後臺數據交互,信息傳遞,控制指令及時下發,為光伏電站的智能化、網絡化、自動化提供基本的技

作者 平川 無錫昊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蘇 無錫 214200)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10/393372.htm

  平川 (1976-),男,工程師,研究方向:負責光伏物聯網產品研發

摘要:雙485通訊系統應用於農光互補光伏發電站,打破了傳統系統無通訊功能的框架,或單一485通訊功能模式。通過硬體整合,軟體上通過信道獨立分開方式完成兩路485通訊,物理上獨立,互不幹涉。硬體上模塊化設計,軟體上統一管理控制。在斜單和連推平單上已經大批量使用。一路用於支架轉動信息獲取,提高了安全和可靠性,另外一路主要用於電站管理中心數據交互,控制指令下發,當前支架運行主要信息上傳。實時把數據和信息上傳,完成整個光伏電站前端和後臺數據交互,信息傳遞,控制指令及時下發,為光伏電站的智能化、網絡化、自動化提供基本的技術保障。

0 引言

  在目前的光伏電站系統構建中,信息網絡化,智能化管理,物聯網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被使用大範圍使用,光伏電站建設也不例外,涉及到系統中各個功能模塊信息共享和管理,光伏電站前端的控制終端信息的傳遞有無線、有線、光纖等方式,本系統通過兩路485通訊實現,控制信息的上傳下達。其中一路用於支架運轉控制,另一路用於電站後臺控制,區別於傳統無線通信方式或單路通信模式,使整個系統信息傳遞更完善、更智能化,為整個電站物聯網建設提供了基本的技術保障。

1 網絡系統架構

  該網絡系統包括組件支架,驅動電機,角度儀傳感器及跟蹤控制盒,PLC集中控制箱、箱變、光交換機及電站管理、無線發射站,如圖1所示。跟蹤控制盒採集角度儀傳感器信號,控制電機驅動及兩路485通訊,實現了與光伏電站管理中心和無線發射站之間數據交互。第一路無線485通訊鏈路接收無線發射站信號結合已經設置的經、緯度和時間晶片提供的時間,啟動電機驅動組件支架運行。太陽能電池板組件自動跟隨太陽高度角和方位角而運行,停止角度設置由角度傳感器獲取。第二路有線485通訊鏈路經過PLC集中控制箱、光交換機、光纖與電站管理數據中心數據的交互。在一晝夜的時間周期內,白天實現自動跟蹤,夜晚自動夜返,完成一個周期後再等待下一個自動跟蹤周期的開始。如果異常情況發生,電站管理中心通過有線通訊鏈路下發控制指令,實現網絡智能管理。跟蹤控制盒把當前支架運行數據信息實時上傳至電站管理中心[2,3]。系統如圖1。

2 跟蹤控制原理架構

  跟蹤控制系統採用AVR處理器,該處理器資源豐富,性價比高,完全滿足實際功能需求。低功耗AVR 處理器,先進的RISC結構, 精簡指令集;16 MIPS指令速度,兩路可編程的USART串口,可工作於主機/從機模式的SPI串口接口,鑑於該處理器具有適用於兩路485通訊的USART串口,不再需要軟體方式模擬串口通訊,可以滿足光伏電站前端光伏組件跟蹤控制盒物聯網組網的物理需求。跟蹤控制盒分別控制兩路485通訊,採集角度儀傳感器,人機互動參數設置,及界面參數實時顯示,電機驅動控制信息的輸出,兩路485通訊功能主要實現與無線發射站,與電站管理中心數據交互,完成自動控制功能,完成物聯網組網功能[3]。前端跟蹤控制盒外圍功能結構如圖2。

3 技術創新點

  3.1 兩路485通訊,硬體上相互獨立,模塊化,最大限度增強抗幹擾性能。創造性選用具備兩路UART硬體的處理器及有針對性的外設電路設計:兩路UART硬體全雙工操作,波特率可設置,具備硬體支持的奇偶檢驗,幀錯誤檢測,噪聲濾波,硬體中斷方式。AVR處理器具備兩路UART硬體串口,並具備上述功能,進而簡化了過去需要軟體模擬串口通訊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外設電路的匹配負載阻抗的設計,收發端與控制埠的整合[1,2],相關電路設計在下文的原理設計中再做具體分析。所有這些都使得通訊的可靠性得到很大提高,遠遠優於軟體模擬通訊方式。雙硬體UART通訊口處理器的選用和外設電路的簡化設計為實現雙485通訊提供了可靠的硬體技術保障。

  3.2 兩路485通訊,通訊數據須分開處理,須執行兩套不同協議,基於這樣的需求,創造性的開發出兩路通訊協議,軟體上配合硬體完成兩路通訊。一路是基於目前行業內的ModBus協議,用於行業內數據通訊,兼容只要遵守ModBus協議的所有設備終端,可與不同廠家設備終端之間進行數據傳遞。與光伏發電站中的通訊櫃,逆變器、數據採集系統相連接。對於其他特殊需求可以基於其軟體高兼容性做適當擴展。另外一路為企業內部自定義協議,主要用於系統內部數據通訊傳輸,具體協議制定,規則可以自由定義,通訊模式有很大的自由度。比如,首字節為設備地址,可選擇數據累計方式來效驗,摒棄複雜的CRC效驗,幀結束符可固定為某個數據。其中可以由多組數據串組成,只要滿足數據累加和即可,在本系統中使用了太陽的高度角和方位角這兩個數據,可組裝成兩對數據,編入通訊幀中。主、從機按既定的規則進行傳輸、解析,即可完成數據交互,完成控制信息的傳遞和採集,為整個系統的自動化、智能化處理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支持。

4 原理設計

  4.1 第一路無線485通訊鏈路

  通過光耦隔離,處理器與485通訊晶片進行數據交換,485晶片的A、B接口與外界無線通訊模塊對接。A/B 兩端雙向TVS管,瞬態抑制高壓,保護通訊線路的異常電壓。在本系統中採用120歐姆負載匹配阻抗,如圖三中電阻R8所示。485通訊晶片與處理器之間收發端經過光耦隔離,可以增強抗幹擾能力。在本系統中,控制收發端RE/DE,並聯到晶片的發送端,受控於三極體Q1,確保收發狀態切換。三路整合到兩路光耦隔離,減少PCB板空間和節省元器件。收發數據經光耦傳輸至處理器相應的UART埠。處理器在中斷機制的觸發下,完成數據的接收和發送。

  4.2 第二路有線485通訊鏈路

  第二路485通訊基於第一路485電路基礎上如圖4,做適當簡化,去除光耦隔離部分,其他保持不變,唯一區別是控制收發端直接受控於處理器的埠,採用4.7 K電阻上拉確保電平平穩。這路通訊鏈路用於系統內部數據通訊,獨立於外界,幹擾相對少些,故去掉光耦隔離,簡化電路,降低成本。其他元器件作用如上述第一路485電路。

  4.3 軟體上兩套通訊協議並行運作

  軟體上採用中斷加查詢方式完成兩路485通訊。中斷方式負責接收單個數據,採用查詢方式負責數據包的解析和數據裝載處理。處理流程如圖5。

5 結論

  該雙485通訊系統目前已經成功運行於山東新泰農光互補領跑者光伏電站,系統功能運行情況良好,智能跟蹤支架通過雙485通訊系統實時把數據上傳至光伏電站的數據管理中心,光伏電站的控制指令及時傳遞到前端智能跟蹤支架,完成對智能跟蹤支架的智能化操作,尤其是對智能跟蹤支架故障信息的獲取,進而為後續故障的排除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特殊天氣情況下,實時地操作智能跟蹤支架的運行,規避了惡劣天氣情況下運行的風險。該雙485通訊系統在智能跟蹤支架信息的上傳下達通訊組網中提供必要的技術基礎,基於這樣的兩個通訊鏈路,前端的跟蹤器支架與後臺電站管理中心和無線發射站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智能物聯網系統,實現了整個電站管理系統的智能化、網絡化、自動化;同樣為今後的雲技術、大數據提供了基本數據通訊鏈路。

  參考文獻:

  [1] Richard Anslow. 信號和電源隔離RS-485現場總線的高速或低功耗解決方案.電子產品世界[J].2018,1:76.

  [2]有鵬,劉勇 等. 基於物聯網的圖像監控系統.電子產品世界[J].2017,8:40.

  [3]李英姿.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設計施工與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4.

  本文來源於《電子產品世界》2018年第11期第54頁,歡迎您寫論文時引用,並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始興縣興泰60MW農光互補光伏發電綜合利用項目社穩公示
    始興縣興泰60MW農光互補光伏發電綜合利用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公眾參與公告一、項目概況1、項目名稱:始興縣興泰60MW農光互補建設方案採取「板上發電,板下種植」的方式,建設農光互補光伏電站綜合利用示範項目,促進和改善當地電源結構和經濟效益,帶動區域經濟結構轉型和發展。針對本項目光伏電站建設完成後進行農光互補,然後進行綠色植被、經濟作物種植,成立龍頭企業+農村合作社+農牧戶的合作模式,形成種植、採購、銷售一體化模式,從而實現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雙贏模式。
  • 韶關南雄將建小型農光互補光伏發電站,項目總投資2億元
    在前段時間,南雄市召開了《南雄市光伏發電規模化發展專項規劃》研討會。其主要目的就是充分發揮規劃的引領作用,進而推動南雄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建設。據了解,近年來韶關南雄市積極引進太陽能發電產業,以此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大道——農光互補發電項目。
  • 河北海興200MW農光互補項目EPC總承包招標公告
    項目規模:中廣核瓜州14兆瓦光伏發電項目位於酒泉市瓜州縣,距城區直線距離35km,建設周期6個月。該光伏電站直流側總裝機容量17.015MWp,交流側逆變器總額定容量1... 2020-12-15 12月15日,中廣核電子商務平臺發布中廣核湖北襄州龍王一期(符莊)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設計施工總承包中標結果公示
  • 工商業光伏電站6大通訊方案
    數字顯示光伏發電,數字驅動光伏發電是ICT技術發展給光伏行業帶來的進步,通過數據採集和圖表顯示,業主、投資單位、運維單位等相關方可以輕鬆便捷地獲取所需要的信息並及時發現電站問題或對電站進行優化升級。
  • 中廣核與河北寧晉縣籤約300MW農光複合互補項目
    11月25日 ,中廣核太陽能開發有限公司與寧晉縣舉行30萬千瓦光伏複合農光互補項目籤約儀式。寧晉縣領導唐樹元、李小平、宋紅衛、張鵬、魏寶紅出席儀式。寧晉縣有關單位、耿莊橋鎮負責人,中廣核(深圳)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中廣核集團華北分公司相關負責人等參加儀式。
  • 湖北能源集團棗陽興隆100MWp農光互補電站項目EPC總承包工程中標...
    湖北能源集團棗陽興隆100MWp農光互補電站項目EPC總承包工程中標候選人公示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湖北能源集團棗陽興隆 100MWp 農光互補電站項目EPC總承包工程中標候選人公示,特變電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為第1中標候選人,投標報價:30334.493338
  • 貴州關嶺光照水光互補農業光伏電站成功投運
    近日,由中國電建貴陽院EPC總承包的關嶺縣光照水光互補農業光伏電站(調度命名為「崗坪光伏電站」)成功投運,歷經168小時試運行後,正式投產發電。光照水光互補農業光伏電站是2020年全國第一個梯級流域水光互補光伏電站,也是貴州省最大單體容量光伏大型發電項目。該項目的成功投運,標誌著光照光伏項目首批容量併網發電的關鍵節點按計劃完成,是項目建設的一個重要裡程碑,為此項工程全容量併網發電奠定了堅實基礎。
  • 山東泰安:累計建成光伏扶貧電站547座
    記者從會議上獲悉,為助力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國網泰安供電公司累計建成光伏扶貧電站547座,裝機容量1.83萬千瓦,全額消納光伏併網電量3348.72萬千瓦時,結算上網電費及補助資金2885.01萬元,惠及貧困家庭8590戶。光伏發電造就特色光伏小鎮會議分兩個階段進行。
  • 【中國的脫貧智慧】 「鐵桿莊稼」裡養牛鴨萬年「農光互補」照亮...
    近日,筆者來到萬年縣26MW集中式農光互補光伏電站基地,很難想像,僅在兩年多前,這裡還是一片雜草叢生的水淹田。當地政府因地制宜,優先發展低碳經濟,充分開發利用綠色清潔的太陽能資源,堅持光伏發電和農業養殖生產相結合,讓「農光互補」項目在這裡落地生根,大大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和單產效益,同時也推進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 英利為中東地區最大雙面電站提供高效光伏產品
    本刊訊近日,記者從英利能源(中國)有限公司(下稱「英利」)獲悉,公司為阿曼當地最大容量太陽能電站——Ibri-2項目提供的雙面高效產品圓滿完成交付。據悉,該項目全部採用N型雙面發電組件,是中東地區最大的雙面組件電站。
  • 銅銦鎵硒薄膜光伏建築一體化技術與應用取得突破
    8月10日,西安光伏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展覽會於陝西西安開幕,展示了目前銅銦鎵硒薄膜光伏建築一體化(CIGS-BIPV)技術與應用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由國家能源集團牽頭實施的這一科技創新項目在世界上首次高度集成了銅銦鎵硒薄膜光伏建築一體化裝配技術、光伏光熱太陽能綜合利用、直流電供電系統、智能樓控系統、自動化控制系統、大數據、雲平臺等多項技術,將銅銦鎵硒光伏技術與建築工程深度融合,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光伏建築一體化,讓城市建築由能源消耗者向能源生產者轉變。
  • 智能光伏,開創綠色電力新天地
    報告指出,與升溫2ºC相比,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ºC不僅明顯惠及人類和自然生態系統,還可以確保一個更可持續、更加公平的社會齊頭並進。報告還強調,要想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C之內,就需要在土地、能源、工業、城市等中實現「快速且具有深遠影響的」轉型。到2030年,全球人為二氧化碳淨排放量必須比2010年的水平減少約45%,到2050年左右實現「淨零」排放。
  • 大唐中核等超6GW光伏項目公示EPC中標候選人:最低2.7元
    從招標內容來看,該項目含光伏電站所有設備和系統的供貨和土建施工等,不含35KV匯集站、35KV送出線路勘察設計及土建工程施工。最高價格為3.95元/W,項目為交口縣水頭鎮300MW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業主擬選用組件功率435Wp及以上高效單晶矽雙面雙玻組件,項目包含220kV升壓站,計劃工期為80日曆天。
  • 玉門市將建120億元光伏、光熱多能互補電站項目
    3月12日,玉門市與華東電力設計院、江蘇鑫晨光熱公司籤訂合約,聯合開發投資光伏、光熱多能互補電站項目。據了解,項目總體規劃2200MW,其中光伏2000MW、光熱200MW,投資估算約120億元,預計投產後年發電量3640Gwh。
  • 陽光水面光伏系統成功應用於越南最大漂浮電站
    陽光水面光伏系統成功應用於越南最大漂浮電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越南70MW水面漂浮電站順利完工,是目前越南已建成的最大漂浮電站,項目全部採用陽光電源水面光伏系統產品及解決方案。陽光水面光伏結合地勘和大落差等現場情況,優化陣列布置及錨固設計方案,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水域面積。項目所在地擁有良好的光照條件,水域表面通風效果好,有利於提升發電效率,增加發電量。根據測算,該項目每年能提供超1.1億千瓦時清潔電力。此外,旱季時漂浮方陣能夠有效遮擋陽光,減少水分蒸發,為周邊提供更多的農業用水。
  • 安徽肥東:漁光互補電站架設忙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該漁光互補光伏電站項目規劃建設光伏發電容量90MW(兆瓦)。安徽省肥東縣楊店鄉大李水庫漁光互補光伏電站項目施工現場一派繁忙。光伏區總面積1920畝。9月19日,安徽省肥東縣楊店鄉大李水庫漁光互補光伏電站項目施工現場一派繁忙,工人們正在操作工程機械,進行太陽能電池板支撐柱豎立作業和安裝太陽能電池板。據悉,該漁光互補光伏電站項目規劃建設光伏發電容量90MW(兆瓦),光伏區總面積1920畝,項目預算總投資6.46億元,年平均發電量為9900萬度。
  • 光伏電站監控系統:解決光伏監控在管理、監測上的弊端
    而光伏電站監控系統是基於ZWS雲平臺衍生出來的專門管控光伏電站設備的行業應用,可採集設備數據,實時掌握電站發電量、發電收益等數據,實現對電站的溫度、溼度、設備運行狀態等遠程在線監測管理。光伏電站監控平臺可以通過PC端、手機app進行監測管理。
  • 分布式光伏電站通訊解決方案的組網形式和特點
    分布式光伏電站通訊解決方案的組網形式和特點 佚名 發表於 2020-11-13 15:12:00 數字顯示光伏發電,數字驅動光伏發電是ICT技術發展給光伏行業帶來的進步
  • 西北電建中標大荔許莊農光互補EPC總承包項目
    西北電建中標大荔許莊農光互補EPC總承包項目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09-16
  • 運鴻集團:光伏扶貧惠民生 「陽光增收」奔小康
    集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生態農業有機蔬菜種植、光伏新能源技術研發、應用和推廣於一體的運鴻集團,通過以農產品種植,到生物技術深加工、後期銷售,建設完整的企業產業鏈,將科技農業與對口扶貧援建相融合,是集團打造產業特色扶貧探索出的新路子。這是日前央視「發現之旅」對運鴻集團的總結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