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收到一條銀行信用卡中心發來的簡訊,預授權凍結35美金。最後發現,阿里雲的套路如此之深,雖然一直防著,但還是不可避免要上套。
阿里雲申請的預授權
用了幾個月的阿里雲國際版2.0香港雲主機套餐,一直7美元/月,包含1TB免費流量。阿里雲一直每月月初先預授權35美元,然後自動扣信用卡7美元。7月份帳單成了10美元了,沒發現,因為從預授權中扣款,銀行不會再發簡訊。8月底,再次收到銀行預授權35美元的簡訊,覺得不正常,因為8月初已經預授權過35美元了。一查帳單,發現被阿里雲套路了,8月的消費達到了21美元。
曾經以為阿里雲就是玩玩小套路,都留著心眼,沒想到還是防不勝防。比如阿里雲的定製版付費DNS雲解析,續費時提示升級,吹噓新版高性價比。但仔細對比,在價格都在40元左右的情況下,舊版本TTL域名變更生效時間是10秒鐘,新版本降低成了10分鐘(秒、分文字遊戲玩得好);舊版本帶有20000Q/秒的攻擊防護,新版本是沒有的。這升級後的性價比真是高!
阿里雲DNS解析升級提示
阿里雲DNS雲解析舊版本
阿里雲DNS雲解析新版本
這小套路就不提了,來看看這次防不勝防的新套路。被套路的就是這個新手套餐3.0的前身,新手套餐2.0。新手套餐2.0,1TB流量、30Mbps最大峰值帶寬限制、電信CN2直連線路;當然按照套路雲一貫的套路升級做法,這個新手套餐3.0,還是1TB流量、但是變成了4Mbps最大峰值帶寬限制、電信CN2直連線路變成了國際帶寬,在中國大陸訪問,網絡延遲、丟包率驚人。這也是明的套路,但接下來暗的套路真是難防啊!
阿里雲國際版新手套餐3.0
在未經任何簡訊、郵件通知的情況下,阿里雲偷偷取消了新手套餐2.0中的免費1TB流量,直接按消耗流量計費。如果不注意以為流量1TB內還是免費用,真用完1TB流量,按人民幣價格1元/GB計費,要被阿里雲套路1000元人民幣。
套路聲明
新手套餐3.0的價格介紹部分,沒任何標註套餐什麼時候結束,接下來的網頁都是介紹阿里雲全球多少節點、客戶成功案例、核心專利技術,然後在頁面的最下方不起眼的地方,有一個大家一般也就當作形式化、看到了也不會怎麼注意的套路聲明:「阿里雲可能會根據產品功能迭代和業務發展情況對以上的購買政策或產品配置以及性能進行調整。不排除未來會對單用戶購買套餐的數量做限制,以及調整套餐中流量包的可使用範圍。一旦做任何調整,阿里雲會及時更新「FAQ」。
看到了沒,「不排除調整套餐中流量包的可使用範圍。一旦做任何調整,阿里雲會及時更新FAQ」。套路雲什麼時候說流量包沒了,就沒了,而且不通知你,簡訊不發、郵件不發,就在官網鬼知道什麼地方的FAQ裡偷偷寫一條流量包沒了,然後開始搶錢。
很多企業用的雲服務種類多,帳單金額每月差異也大,又是財務管帳,運維管服務,並不會留意到其中的變化,不知不覺中就上套了。套路果然深啊!
最近,騰訊雲也在公測香港輕量雲伺服器了,1TB流量、30Mbps最大峰值帶寬限制、電信CN2線路雙程,最便宜24元/月,這個價格和配置如果以後續費一直不變,也算是良心了。
騰訊雲的香港輕量應用伺服器
騰訊竟然去商標局申請註冊「良心雲」商標。以後的雲服務之爭,難道要變成「套路雲」和「良心雲」之爭嗎?
騰訊申請註冊良心雲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