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9月開學季的來臨,很多同學馬上就要進入高中了。對於實行新高考省份的學生來說,升入高中後,將要面臨的第一個大問題就是選科,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新高考3+3和3+1+2有什麼區別,我們應該如何合理地進行選科?
3+3模式
什麼是"3+3"模式?就是指語文、數學、英語三大主科不變,考生再從物理、生物、化學、政治、歷史、地理,這6個科目中任選3門作為自己的高考科目,這種模式下一共有20種組合方式。
目前實行3+3模式的省份有上海、北京、山東、天津、海南、浙江。其中浙江比其他省份多一門信息技術,是從7門學科中任選3科。
3+1+2模式
什麼是"3+1+2"模式?是指語文、數學、英語三大主科不變;「1」是指在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門作為選考科目;「2」是指在生物、化學、地理、政治中選擇兩門作為選考科目,共12種組合方式。
廣東、福建、湖南、湖北、河北、遼寧、重慶、江蘇這8個省份將在2021年首次實行「3+1+2」新高考政策。
兩種模式的區別
新高考模式「3+3」與「3+1+2」相比,最大的優點之處是注重學生興趣,可以滿足學生多種選擇組合方式。但是這種模式容易出現「棄考物理」的現象,原因是很多考生覺得物理難度較大,在等級賦分制的政策下,選擇物理不佔優勢,因此,在「3+3」的模式下,選擇物理的人數持續下降。然而很多高校的理工科專業又要求物理科目,很多考生志願填報時才發現,因為沒有選物理,導致可以報考的專業非常少。
而「3+1+2」模式必須要先在物理與歷史兩科中選定一科,一旦選擇了其中一科,就意味著已經能在對應文理方向的絕大多數專業上進行選擇了,這樣既對物理選考人數有一定的保障,也可以避免志願填報時因為不滿足選科要求,報不了心儀專業。
選科的2點建議
總的來說,兩種模式各有各的特色,那麼在新高考的政策下,我們如何選科才能更合理呢,可以參考以下2點建議:
1、選自己擅長的科目,不要過分看重專業覆蓋率
在3+3的模式下,選擇物理,可以報考的專業覆蓋率確實很高,但是選擇時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考生是否對物理感興趣,是否擅長物理,這點很重要。
對於一些分數較高,物理成績還不錯的學生來說,大可以選擇物理專業,這樣在志願填報時會有更多的選擇權。而對於一些成績一般,物理不是很好的同學來說,最好選擇其他自己擅長的學科,不要過分在意學科的專業覆蓋率,揚長避短為好。
2、提前做好職業規劃,父母要幫孩子把好關
很多家長覺得,剛上高中就考慮孩子未來做什麼工作,是不是有點太早了,其實一點也不早,現在的選科組合都會影響未來大學的專業選擇。比如你想學機械製造、計算機編程、建築設計等等,這些專業基本都要選物理,還有一些醫學類的專業,必須要選生物,有的還要選化學。
所以,家長們要提前想一想孩子的未來,早點做一些職業規劃的工作,在選科時才不會迷茫。儘量不要為了學某個專業強行選擇自己不喜歡、不擅長的科目,因為最後如果考不了好的分數,再好的職業規劃也無法實現。
影響高考最終錄取結果的主要因素是成績和專業方向,所以,大家在選科時,只要找到成績和專業方向的最佳結合點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