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管理最嚴便利店」美譽的全家便利店,如今陷入口碑危機。
1月8日上午,獨立第三方評測機構藍莓評測發布視頻曝光稱,「一個月內,在10城21家全家便利店發現過期食品。」同時,全家便利店還存在臨期食品不下架、篡改小票日期等問題。
視頻發出6小時後,全家便利店回應稱:「全家在內部自查時發現,門店監控視頻重複出現疑似藍莓評測人員異常購買過程行為。我們認為,藍莓評測文章內容不能完整反映事實真相,全家將通過法律手段保障合法權益。」
所謂「異常購買過程行為」,全家公關人員指的是:觀看監控視頻發現,店員清理過期產品前,有可疑人員將過期產品拿走,後又送回,其隨後拿著攝像設備重新進入便利店,拍攝買過期產品的視頻。
舌尖上的挑戰
售賣過期食品這種事,太容易引發眾怒了。
1月8日上午7時21分,藍莓評測發布視頻稱,一個月內,其發現10城21家全家便利店均在售賣過期食品。
據其介紹,此次評測源自一次偶然發現:藍莓評測近期在一家全家便利店購買的三明治為過期食品。與門店交涉時,店員先是提出更換產品、賠2杯咖啡解決,隨後承認是過期產品。
該事件發生後,藍莓評測對北京全家便利店進行隨機抽查,僅2周便發現6家全家便利店在銷售過期食品。緊接著,藍莓評測又對北京、上海、臺灣等10個城市的全家便利店進行抽樣調查,包括杭州西湖文化廣場店、上海復旦大學店、廣州東站店、深圳大學店等,均發現過期食品。據其聲明,所有證據均保留了全程一鏡到底的錄像和錄音,將對視頻內容負責。
6個小時後,全家正面和藍莓測評「開槓」,發布聲明稱:「全家在內部自查時發現,門店監控視頻重複出現疑似藍莓評測人員異常購買過程行為。我們認為,藍莓評測文章內容不能完整反映事實真相,全家將通過法律手段保障合法權益。」
全家銷售過期食品的風波引來監察人員的注意。當天下午14時,上海楊浦區市場監督局工作人員抵達復旦大學全家門店,對店內的麵包、盒飯、奶製品等進行檢查,並未發現過期食品。同時,楊浦區市場監督局對覆蓋轄區的全部92家店進行食品安全檢查,截至目前,尚未發現過期食品。
8日下午14時40分,AI財經社來到北京郎家園路全家便利店,隨機選取了藍莓評測視頻提及的三明治、蛋糕、酸奶等鮮食及薯片、麵包等零食,未發現過期食品。
不過,隨著全家的風波驟起,其他便利店也如臨大敵。在針織路附近的某便利店,一名員工囑咐另外兩名員工道:「清掃一下貨架,尤其記得重點看一下物品生產日期。」
有媒體曾報導全家處理過期鮮食的方式:「全家銷售的便當有兩種顏色的標籤,區別在於橘色標籤是到16:00過期,綠色標籤則是到23:00過期。」
全家便利店歷史上,也曾遭遇過食品安全問題。
2014年7月,因全家產品「蒜香雞塊」使用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的「過期肉」,全家被輿論置於風口浪尖。同時,其股價因此下挫1.4%。
另據裁判文書顯示,因違反食品質量監督管理行為,2014年10月和2015年8月,全家無錫太湖花園店、無錫敘康裡店被處以5000元、2000元罰款。
加盟店佔比超過90%
地鐵、咖啡和全家曾被一些網友列為上海城市的三大印象。
事實上,全家便利店本是日本血統。2004年7月全家進入大陸市場,在上海水城路開出第一家門店,正式加入外資便利店戰局。企查查顯示,全家上海主體公司為上海福滿家便利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4.86億元,董事長兼總經理為凌孝平。
全家便利店在上海一路高歌。《商業觀察家》2016年援引中國全家開發總監張海清介紹,全家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店日銷售額為3萬元,這家店平均每天的來客數超過2500人次;上海祖衝之店日銷售額達4萬元。此外,全家在華東的工廠,一天可以做30萬份三明治、壽司、包子等鮮食,而鮮食在全家便利店貢獻的銷售一般佔比三成以上。
2014年5月,全家宣布實現盈利。同月,全家進軍北京。企查查顯示,其在北京的主體公司為北京頂全便利店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600萬美元,董事長仍為凌孝平,但總經理為朱宏濤。
2016年年報顯示,全家營業收入為605.7億元、稅後淨利潤為14.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8%、8.1%。其中,上海福滿家便利有限公司銷售額為65.8億元。由於在中國市場的迅速擴張、門店數量和銷售業績上漲,全家的股價在2016年全年累計上漲近25%。
如今,全家便利店在上海共有1041家,北京共有61家,全國共有便利店2056家,成為僅次於7-11的「便利店巨頭」,一天的交易筆數達百萬筆。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7月,7-11在中國大陸門店總計2244家;截至2018年6月,羅森在中國大陸共計開設門店1642家。
全家發言人曾表示,全家預計全國便利店門店數在2019年將達到3000家。
加盟模式是全家便利店迅速擴張的奧秘之一。據《日經中文網》2013年7月報導,全家品牌連鎖店在2012年時,直營店佔比70%,加盟店佔比30%。彼時的業務負責人潘進丁介紹:「全家計劃今後逐步將直營店改制成加盟店,新開店鋪也將以加盟店為主,將加盟店比率提高到60%。」
然而,5年過去,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波士頓諮詢公司聯合發布的《2017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指出,同7- Eleven、羅森相同,日資便利店全家加盟比例已超過90%。
如何對數目龐大的加盟店的品質進行有效監控,是全家面臨的一大考驗。
本文由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