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曝10城21店售過期食品,全家回懟:清理過期產品前被可疑人員拿走

2021-01-04 AI財經社

曾有「管理最嚴便利店」美譽的全家便利店,如今陷入口碑危機。

1月8日上午,獨立第三方評測機構藍莓評測發布視頻曝光稱,「一個月內,在10城21家全家便利店發現過期食品。」同時,全家便利店還存在臨期食品不下架、篡改小票日期等問題。

視頻發出6小時後,全家便利店回應稱:「全家在內部自查時發現,門店監控視頻重複出現疑似藍莓評測人員異常購買過程行為。我們認為,藍莓評測文章內容不能完整反映事實真相,全家將通過法律手段保障合法權益。」

所謂「異常購買過程行為」,全家公關人員指的是:觀看監控視頻發現,店員清理過期產品前,有可疑人員將過期產品拿走,後又送回,其隨後拿著攝像設備重新進入便利店,拍攝買過期產品的視頻。

舌尖上的挑戰

售賣過期食品這種事,太容易引發眾怒了。

1月8日上午7時21分,藍莓評測發布視頻稱,一個月內,其發現10城21家全家便利店均在售賣過期食品。

據其介紹,此次評測源自一次偶然發現:藍莓評測近期在一家全家便利店購買的三明治為過期食品。與門店交涉時,店員先是提出更換產品、賠2杯咖啡解決,隨後承認是過期產品。

該事件發生後,藍莓評測對北京全家便利店進行隨機抽查,僅2周便發現6家全家便利店在銷售過期食品。緊接著,藍莓評測又對北京、上海、臺灣等10個城市的全家便利店進行抽樣調查,包括杭州西湖文化廣場店、上海復旦大學店、廣州東站店、深圳大學店等,均發現過期食品。據其聲明,所有證據均保留了全程一鏡到底的錄像和錄音,將對視頻內容負責。

6個小時後,全家正面和藍莓測評「開槓」,發布聲明稱:「全家在內部自查時發現,門店監控視頻重複出現疑似藍莓評測人員異常購買過程行為。我們認為,藍莓評測文章內容不能完整反映事實真相,全家將通過法律手段保障合法權益。」

全家銷售過期食品的風波引來監察人員的注意。當天下午14時,上海楊浦區市場監督局工作人員抵達復旦大學全家門店,對店內的麵包、盒飯、奶製品等進行檢查,並未發現過期食品。同時,楊浦區市場監督局對覆蓋轄區的全部92家店進行食品安全檢查,截至目前,尚未發現過期食品。

8日下午14時40分,AI財經社來到北京郎家園路全家便利店,隨機選取了藍莓評測視頻提及的三明治、蛋糕、酸奶等鮮食及薯片、麵包等零食,未發現過期食品。

不過,隨著全家的風波驟起,其他便利店也如臨大敵。在針織路附近的某便利店,一名員工囑咐另外兩名員工道:「清掃一下貨架,尤其記得重點看一下物品生產日期。」

有媒體曾報導全家處理過期鮮食的方式:「全家銷售的便當有兩種顏色的標籤,區別在於橘色標籤是到16:00過期,綠色標籤則是到23:00過期。」

全家便利店歷史上,也曾遭遇過食品安全問題。

2014年7月,因全家產品「蒜香雞塊」使用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的「過期肉」,全家被輿論置於風口浪尖。同時,其股價因此下挫1.4%。

另據裁判文書顯示,因違反食品質量監督管理行為,2014年10月和2015年8月,全家無錫太湖花園店、無錫敘康裡店被處以5000元、2000元罰款。

加盟店佔比超過90%

地鐵、咖啡和全家曾被一些網友列為上海城市的三大印象。

事實上,全家便利店本是日本血統。2004年7月全家進入大陸市場,在上海水城路開出第一家門店,正式加入外資便利店戰局。企查查顯示,全家上海主體公司為上海福滿家便利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4.86億元,董事長兼總經理為凌孝平。

全家便利店在上海一路高歌。《商業觀察家》2016年援引中國全家開發總監張海清介紹,全家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店日銷售額為3萬元,這家店平均每天的來客數超過2500人次;上海祖衝之店日銷售額達4萬元。此外,全家在華東的工廠,一天可以做30萬份三明治、壽司、包子等鮮食,而鮮食在全家便利店貢獻的銷售一般佔比三成以上。

2014年5月,全家宣布實現盈利。同月,全家進軍北京。企查查顯示,其在北京的主體公司為北京頂全便利店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600萬美元,董事長仍為凌孝平,但總經理為朱宏濤。

2016年年報顯示,全家營業收入為605.7億元、稅後淨利潤為14.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8%、8.1%。其中,上海福滿家便利有限公司銷售額為65.8億元。由於在中國市場的迅速擴張、門店數量和銷售業績上漲,全家的股價在2016年全年累計上漲近25%。

如今,全家便利店在上海共有1041家,北京共有61家,全國共有便利店2056家,成為僅次於7-11的「便利店巨頭」,一天的交易筆數達百萬筆。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7月,7-11在中國大陸門店總計2244家;截至2018年6月,羅森在中國大陸共計開設門店1642家。

全家發言人曾表示,全家預計全國便利店門店數在2019年將達到3000家。

加盟模式是全家便利店迅速擴張的奧秘之一。據《日經中文網》2013年7月報導,全家品牌連鎖店在2012年時,直營店佔比70%,加盟店佔比30%。彼時的業務負責人潘進丁介紹:「全家計劃今後逐步將直營店改制成加盟店,新開店鋪也將以加盟店為主,將加盟店比率提高到60%。」

然而,5年過去,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波士頓諮詢公司聯合發布的《2017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指出,同7- Eleven、羅森相同,日資便利店全家加盟比例已超過90%。

如何對數目龐大的加盟店的品質進行有效監控,是全家面臨的一大考驗。

本文由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全家便利店賣過期食品?全國10城21家店被曝光
    來源:央視財經8日上午,第三方評測機構藍莓評測在微博視頻曝光全家便利店售賣過期食品,其涉及全國10座城市21家店。央視財經記者在第一時間分別採訪了藍莓評測和上海福滿家便利有限公司,然而雙方對此事件各執一詞。
  • 自媒體曝「全家」賣過期食品 全家運營商稱對方異常購買
    對此,「全家」方面回應稱,自查未出現過期食品,評測人員有疑似異常行為,不能完整反映事實真相。10城21家店涉嫌賣過期食品?據藍莓評測發布的視頻顯示,其員工近期在一間「全家」便利店購買的三明治為過期食品。在與門店交涉時,店員先是提出更換產品、賠2杯咖啡等解決方式,隨後承認是過期食品。
  • 「全家售賣過期食品」事件升級 業內人士稱店長不敢冒此風險
    在中國擁有近2200家店鋪1月8日早間,第三方評測機構「藍莓評測」通過官方微博發布一條名為《全家,你為什麼賣過期食品?》的視頻,稱經過過去一個月對全家便利店在國內10座城市21家便利店的實地調查,發現這些店均存在售賣過期食品的現象。另外,藍莓評測表示還稱,全家存在臨期食品不下架,篡改小票日期等問題。
  • 全家便利店被指在10城21店銷售過期食品 公關部暫未回應
    2019年1月8日,藍莓評測在其官方微博發布視頻稱,曝光在全家一門店買到過期三明治。此後,藍莓評測還追蹤全家多個城市門店發現,一個月內,全家所在的10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杭州等10座城市均出售過期食品,涉及21家門店,其中北京6家全家便利店銷售過期食品。
  • 藍莓評測否認栽贓全家!「過期食品」取證過程遭質疑
    近日,一則題為《全家,你為什麼賣過期食品》的評測,將全家便利店推上風口浪尖。藍莓評測發布視頻稱,僅一個月內,就發現10座城市的21家全家便利店在售賣過期食品,同時還發現了臨期食品不下架、篡改小票日期等問題。在視頻中,藍莓評測透露了起因:一位工作人員在經常光顧的全家便利店購買了三明治,快吃完才發現早就過期了。
  • 北京多家全家便利店未發現過期商品 店員稱對「藍莓」表示質疑
    1月8日,一條「全家售賣過期食品」的微博登上熱搜,該條微博顯示第三方評測機構「藍莓評測」通過其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條名為《全家,你為什麼賣過期食品?》的視頻,稱經過去一個月對全家 Family Mart便利店在國內10座城市的21家便利店的實地調查,發現這些店均存在售賣過期食品的現象。並稱,全家便利店還存在臨期食品不下架,篡改小票日期等問題。
  • 全家被曝賣過期食品?先了解一下食品效期如何管理吧
    1月8日,獨立測評機構「藍莓評測」在其官方微博發布視頻稱,其用一個月時間進行追蹤評測,發現廣州、深圳、東莞、北京、上海等10座城市的21家「全家」門店均存在出售過期食品的問題。消息一出,立刻引起軒然大波,不少人紛紛表示自己每日的早餐都來自全家,如果連全家、盒馬這種高單價、高標準的渠道都不能信賴,對國內便利店食品的效期問題十分擔憂。
  • 全家售賣過期食品,監管部門已介入調查,藍莓:對真實性負全責!
    全家是一所全國的連鎖快餐店。1月8日一條新聞的出現使得全家成為了人們熱議的對象。我們都知道,藍莓評測是一家比較具有說服力的評測機構。就在1月8號的時候藍莓評測爆出了一條爆炸性的新聞,全家售賣過期的產品。這條新聞一時之間便快速地傳播開來。據報導藍莓評測的工作人員對全國多個地方的全家便利店進行了調查,在短短的時間內便發現了多家全家便利店售賣已經過期的產品。
  • 大量回收麻花過期公司
    隨後,調查人員以一日一城的速度,調查了全家在上海、蘇州、深圳等十個城市的門店,共發現21家存在商品過期問題,其中上海門店為靜安寺地鐵站店與復旦大學店。 上海靜安寺門店 1月8日下午,記者分別走訪了上海的這兩家門店,目前店內經營秩序正常,店員們也否認了相關情況。另一路記者在上海斜土路近雙峰北路的一家全家門店內看到,一些蛋糕類產品標註的保質期,近的在1月9日24時,也就是明天晚上。
  • 麵包三明治過期了還在賣?全家堅決否認!
    1月8日,獨立評測機構「藍莓評測」發布視頻,曝光了全家疑似在全國多地的門店銷售過期食品,涉事商品多為三明治、麵包等冷鮮食。這一消息隨即將全家便利店品牌推上了風口浪尖。當日下午,全家便利店就針對以上評測內容作出了回應,表示全家絕不允許門店販售過期食品。與此同時,全家還懷疑藍莓評測人員存在異常購買過程行為,評測文章內容不能完整反映事實真相。
  • 麵包三明治過期了還在賣?全家和藍莓評測各執一詞
    藍莓評測在其官方微博發布視頻稱,其用一個月時間追蹤評測,發現北京、上海、杭州等10座城市的21家全家門店均存在出售過期食品的問題。在調查過程中,藍莓評測調查員還發現了臨期食品不下架、篡改小票日期等問題。據藍莓評測發布的視頻顯示,其員工近期在一間全家便利店購買的三明治為過期食品。在與門店交涉時,店員先是提出更換產品、賠2杯咖啡等解決方式,隨後承認是過期食品。
  • 廈門清理庫存過期食品
    廈門清理庫存過期食品同行資料專業收購臨過期食品,合法處理臨過期動物油有資質的公司,長發其祥過期食品回收公司是一家面向全國範圍大量回收各種動物油食品和超期臨過期食品回收綠色利用的公司,本公司專業處理各種動物油食品,經過科學的技術將臨期動物油用於飼料養殖,減少企業損失保護環境不受汙染。
  • 被曝使用過期咖啡原液 宜家回應稱「屬少數操作失誤」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被曝使用過期咖啡原液,宜家回應稱「屬少數操作失誤」新京報訊(記者 張潔)針對有網友曝光宜家上海楊浦商場使用已過期咖啡原液一事,12月11日,宜家中國區相關負責人對新京報記者回應稱,此次事件屬於少數操作失誤
  • 貨櫃內擺放過期食品,屬於「經營」還是「未及時清理」?判例來了
    2、查驗進、銷貨記錄和憑證,確認經營者已經銷售了過期食品。3、對過期食品重新包裝,改日期,改保質期後銷售。4、根據消費者舉報、反映、查實銷售過期食品。原告的行為只是違反《食品安全法》第五十四條規定,屬於是未及時清理變質或過期食品,沒有主觀上的故意銷售明知變質或過期的食品。
  • 宜家餐廳被曝用過期咖啡原液被監管局立案調查,宜家回應:因員工誤...
    宜家餐廳被曝用過期咖啡原液被監管局立案調查,宜家回應:因員工誤拆封 2020-12-15 0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蛋糕店驚現「過期食品」 店方解釋是一時手誤
    買到過期蛋糕,唐先生當即找到店家理論,店內工作人員告訴他,這是一個小失誤,蛋糕本身沒問題。在沁園中庚城店,店內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唐先生購買的這款慕斯蛋糕是由店內現場製作,他們也是現場標識產品的生產日期。
  • 賽百味被曝過期麵包更新標籤再賣 已非首次出現
    賽百味被曝過期麵包更新標籤再賣 全加盟模式考驗監管  何天驕  [雖然賽百味一再強調其有合理的管控方式能夠管理好加盟商的行為,不過,此次事件的發生或將擊碎賽百味原有管控承諾]  近日,賽百味被媒體暗訪數月發現該店違反賽百味的承諾和店內規定,將過期或即將過期的食材更換標籤繼續售賣。
  • 再談經營過期食品和使用過期食品原料案件的處理
    (二)關於禁止生產經營的義務設定  《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 禁止生產經營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三)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生產的食品綜上,兩種違法行為各有罰則,都具有可罰性,對經營過期食品的,不能以貯存、存放、清理不當而錯誤的適用責令改正,不能張冠李戴、移花接木。
  • 家樂福過期產品難退貨工作人員:愛去哪告去哪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近日,天津消費者曹女士向本網投訴稱,她在天津市家樂福龍城店購物時,買到過期產品,退貨受到刁難,深感氣憤又無奈。曹女士反映稱,她於2016年12月2日,在天津市家樂福龍城店購物,買了芝士味華夫球(餅乾)等,花費 53.70元,結帳後收銀員在小票上蓋章,印章的內容是讓核對食品日期,她馬上檢查自己購買的食品的日期,發現是2016年11月30日到期,當場要求退貨並賠償。但收銀員讓找負責售後的工作人員解決,相關工作人員說可以補償一些食品。
  • 滬上這家宜家餐廳竟賣過期食品!杭州宜家情況如何?
    12月3日,一名消費者在宜家上海楊浦商場喝咖啡時,無意中發現,工作人員正在替換的咖啡原液竟然是過期的!再一看,剛剛換下來的咖啡原液居然也是過期的! 12月3日中午前後,宜家楊浦店經理致電消費者,提出賠償500元解決問題,但消費者並未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