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天,坐在開著空調、暖融融的公交車裡本是件很舒服的事。可近日不少市民向本報反映,上下班高峰期坐公交車,擁擠又不通風,車裡還開著空調,人熱得受不了,下車了又冷颼颼的,容易感冒。那麼,冬天公交車到底該不該開空調呢?
乘車體驗
空調車內乘客抱怨「熱死了」
冬天公交車上的溫度到底是高是低,乘坐普通車和空調車有多大的差別?記者帶著溫度計,進行了體驗。
昨日下午3時,記者在室外待了一會,手上的溫度計顯示0℃,感覺很冷。10分鐘後乘坐224路普通公交車從小南門前往南梢門,車上沒有空座位,站了十幾個人,不是很擁擠。由於剛從外面上來,感覺車上溫度正好,一點兒也不冷。溫度計開始緩慢上升,達到20℃。
下午3時30分,記者從南梢門乘坐K600路前往鐘樓。車上人比較多,一上車暖融融的,很舒服,車頂部的送風口有暖風送出。隨著車輛行駛,感覺有些熱,記者看了下手中的溫度計,顯示27℃。這時,兩名靠窗坐著的乘客先後把窗戶開了一點。
下午6時,記者從小南門乘坐開往東郊方向的800路空調車,雖然昨日是周末,但800路公交車作為熱門線路,車上乘客還是非常多。一上車,便感覺非常悶熱,兩側的車窗上全是霧氣,不過車上的暖風還是開得很猛,發動機一直在「嗡嗡」地轟鳴著。車到了南門,又上來了不少乘客,車廂越來越擁擠,越來越熱,記者的額頭開始流汗,旁邊的幾名乘客也在小聲抱怨「熱死了」。記者看了眼溫度計,嚇了一跳,溫度已經達到了32℃。
市民聲音
上下車 忽冷忽熱易生病
今年35歲的王先生家住東郊,在高新上班,每天上下班都乘坐700路公交車往返兩地。不過最近上下班坐公交車,成了他最頭疼的事。「700路人多,上下班高峰期就更不用說了,特別擁擠,公交車廂裡本來就密不透風,溫度比室外高,坐一路那個熱啊,像蒸籠一樣,渾身都冒汗!」王先生說,每次熱得想脫衣服,車上人擠,動來動去又不方便,只得硬忍著,好幾次實在忍不住,下車換了普通公交車坐。
40多歲的楊女士也給記者講了自己坐公交車的經歷。「我一般不太坐公交車出門,前幾天坐了次空調車,沒想到晚上就感冒了。」楊女士說,車上特別熱,感覺有30多攝氏度,又悶,站了一會就感覺頭昏昏的,喘不過氣,想開車窗又怕影響別的乘客。下車後,一下子特別冷,回家就感冒了,打了好幾天吊針才好。「冬天人本來穿得就厚,可以抵禦寒冷,公交車上『人氣』足也不冷,真的沒必要再開暖氣。」楊女士說,上車下車,一冷一熱,很容易生病。
市民韓女士向來不喜歡冬天開暖空調,她說,冬天坐在擁擠的空調車裡,空氣很汙濁,大部分都是二氧化碳,不利健康。
市民提議
車上空調能否靈活調節溫度
在公交車站,記者隨機詢問了一些市民對於「冬天公交車該不該開空調」的看法,大部分市民提議冬天「空調車上太熱,能不能靈活調節」,還有市民乾脆表示「冬天公交車沒有必要開空調」。
高先生說,他乘坐公交車時,會儘量選擇普通公交車,不是因為價格原因,而是冬天空調公交車上熱,空氣汙濁,很憋悶。
宋師傅告訴記者,現在很多普通公交車都換成了空調車,冬暖夏涼,這是件為市民著想的好事,希望空調車能靈活調節溫度,上下班高峰期能關閉空調,人少時再開空調,這樣也不會造成資源浪費。
公交公司
乘客意見一致可關空調
冬天公交車該不該開空調?公交公司表示,這個問題讓他們很為難。一名工作人員說,引進空調車,冬天開暖氣,是從讓乘客更舒適的角度出發的,一般情況下車內溫度低於10℃時開暖氣。車裡開了暖氣,有的乘客覺得熱,想關掉,可老人小孩們怕冷,不願意關,司機就沒辦法操作了。如果空調車統一不開空調,肯定會接到乘客投訴。如果乘客覺得熱的話,可以向司機提出建議,車上乘客都同意關掉暖氣的話,司機可以關掉暖氣。
新聞連結
空氣流通不及時,會造成異味,特別是一些密閉空調車中,空氣更容易渾濁、憋悶。
這時,車內的主要汙染物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致病菌和一些可吸入顆粒物,乘客如長久置於其間,容易產生呼吸道傳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