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山西晚報
每年的4月中下旬,正是迎澤公園鬱金香盛開的時候,去公園賞鬱金香並拍照打卡,成為一種春天的儀式感。4月22日,太原市迎澤公園第十二屆「一園一品」文化節如期而至,鬱金香花展、牡丹花展、江凱攝影展、中醫抗疫圖片展……美景配美圖,從4月22日至5月5日,市民可前往迎澤公園打卡,一起感受春天的浪漫。
5月上旬前可錯峰入園賞鬱金香
4月21日10時許,記者在迎澤公園看到,滿園的鬱金香將這片土地裝點成了龍城的「小荷蘭」,一瞬間,像穿越到了遙遠的歐洲,賦予其異域的奔放與活力。看到婀娜多姿的各色鬱金香,市民都不禁用鏡頭將美景定格下來,或是競相與美麗的花兒合影留念。
「你看,這片鬱金香長得和以前看到的不一樣呢,花朵開得好大,好像牡丹一樣!」「是啊,或許是新品種,咱們以前都沒見過呢。來,在這兒給你拍張照片,真美!」一大早乘坐906路公交車從徐溝趕來賞花的孫女士和李女士一邊驚嘆鬱金香的美,一邊拍照留念。
「這片鬱金香是本次花展的一大特色,是鬱金香的兩個重瓣品種,分別是『紅繡球』『黃繡球』,花朵大、飽滿且多層次,比之前的單瓣品種更多了一分華美和富貴。」迎澤公園辦公室主任楊晉鋼說,「紅繡球」「黃繡球」是公園第一次選用,種植在晉商會館北側,花朵形狀像極了牡丹,豐富了公園的景觀特色。
鬱金香原產於荷蘭,由於花色鮮豔、花形美麗,在世界各地廣為栽種。「迎澤公園從1996年開始引種鬱金香,至今已成功舉辦過十一次大型鬱金香花會。」楊晉鋼介紹,近幾年,定期舉辦的鬱金香花展在市民當中頗有名氣,已經成為迎澤公園的一張特色文化品牌。
此次花展從荷蘭進口鬱金香種球26萬顆,種植面積10600平方米,分布在迎澤公園大草坪景區、長廊景區、大象滑梯景區和晉商會館北側。「鬱金香單株花期兩周左右,分為早期、中期、晚期,可由4月中旬持續開放至5月上旬。」楊晉鋼說,喜歡鬱金香的市民,可錯峰入園賞花,感受鬱金香「花海」的浪漫。
牡丹花再有不到一周將全部盛開
在迎澤公園牡丹園內,3000餘株牡丹花迎來了盛花期,到迎澤公園近距離一睹花容,已經成了不少市民的「必修課」。「園內的牡丹花品種很多、很漂亮,我每年都來,特別喜歡聞空氣裡飄著的牡丹花香氣。」從小店區趕來賞牡丹的白瑜說。據了解,現在的牡丹園佔地18畝,栽培牡丹3000餘株,品種270多種,其中名貴品種有姚黃、趙粉、崑山夜光、烏龍捧盛、胡紅等等。牡丹與亭臺樓閣相互輝映下,別有一番江南韻味。
在牡丹園裡,一位市民正坐在牡丹花下,專心地賞花、畫花,畫筆在他的手中行雲流水、揮灑自如。「這是水彩畫,閒來無事我就到公園裡賞賞花、寫寫生,把美景用畫筆記錄下來。」原來,正在畫花的是一名中學美術老師,因學校暫未開學,便利用這段閒暇時光到公園裡寫生,感受春天的氣息、花朵的浪漫。
「牡丹花展是迎澤公園的傳統花事,每當春風洋溢、牡丹盛開之時,公園都會如期舉行牡丹花展。」楊晉鋼介紹,公園從上世紀50年代建園初期開始引種牡丹,歷時六十餘載,栽培面積不斷擴大,品種不斷增加,是華北地區少有的大型牡丹園。
「再有不到一周的時間,這些牡丹花就全部盛開了,粉的似霞、紅的勝火、黃的若金、紫的像葡萄……」楊晉鋼說,喜歡牡丹花的市民,可錯峰感受牡丹雍容華貴的風採。
據楊晉鋼介紹,本屆公園文化節以室外遊覽為主,取消了傳統的群眾文藝表演和室內文化展覽活動。
為了使遊客在賞花的同時,進一步感受生命的可貴和白衣戰士在抗擊疫情中的醫者仁心、使命擔當,本屆公園文化節活動在傳統的牡丹、鬱金香花展的基礎上,增設了「共克時艱,暢享春天」中醫抗疫圖片展內容,展覽設在藏經樓南廣場。
此外,在怡園舉辦江凱攝影展,在悅園舉辦絲路國家青少年國際攝影優秀作品展,以獨特的視覺語言,呈現山西園林之美,使市民能通過更多角度來欣賞公園美景的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