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齡寶寶大變化:生長發育金標準、護理餵養全指南,爸媽看過來

2020-12-19 騰訊網

6月齡時寶寶成長路上的第一個分水嶺,寶寶很多歷史性重大事件都將是在這個時候開始發生。你可能會留意到寶寶開始長牙了,但是老愛咬人,拿起東西就開始往口裡塞;寶寶已經能自己翻身自如,也能自己坐一會了,但是開始好動,不老實,也是越來越難帶呢。 媽媽在這個月,一定要細心又耐心,陪伴寶寶好好度過這30天,為寶寶6-12個月的發育打下良好的基礎喲。文章有點長,慢慢來看!

一、6月齡寶寶身高體重標準,你家達標了嗎?

寶寶身高體重指標: 以下數據根據衛生部《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整理而成。 男嬰:體重平均水平為:8.41kg ,正常範圍值7.51-9.41 kg若體重處於6.7kg ~7.51kg,則屬於偏瘦,若體重處於5.97 kg ~6.7kg,則屬於瘦。若體重處於9.41kg ~10.5kg,則屬於偏胖,若體重處於10.5kg ~11.72 kg,則屬於胖。

女嬰:體重平均水平為:7.77kg ,正常範圍值6.96-8.68kg; 若體重處於6.26kg ~6.96kg,則屬於偏瘦,若體重處於5.64 kg ~6.26kg,則屬於瘦。若體重處於8.68 kg ~9.73kg,則屬於偏胖,若體重處於9.73kg ~10.93 kg,則屬於胖。

男嬰:身高平均水平為:68.4 cm ,正常範圍值66-70.8cm,媽媽不必擔心 若身高處於63.7~66cm,則屬於偏矮,若身高處於61.4cm~63.7cm,則屬於矮。若身高處於70.8~73.3m,則屬於偏高,若身高處於73.3cm~75.8cm,則屬於高。

女嬰:身高平均水平為:66.8 cm ,正常範圍值64.5—69.1cm,媽媽不必擔心 若身高處於62.3cm~64.5cm,則屬於偏矮,若身高處於60.1~62.3cm,則屬於矮。若身高處於69.1~71.5cm,則屬於偏高,若身高處於71.5cm~74cm,則屬於高。

  二、6個月寶寶餵養那些事

1、6個月寶寶一天吃奶量是多少? 寶寶餵奶量要根據胃胃容量變化來改變, 6個月寶寶胃容量大約是200-220ml,從出生後的葡萄大小的胃容量,到6個月已經是檸檬大小了,隨著寶寶身體在發育,寶寶也是越來越能吃!

如果寶寶剛到6個月,處於嘗試添加輔食階段,或者未開始添加輔食,可以保持每天奶量800—1000ml. 如果寶寶滿6個月或6月齡以後添加輔食,寶寶所需能量1/3-1/2來自輔食每日奶量保持600~800毫升,每天餵奶3~4次。 2.滿6月齡繼續母乳餵養嗎? 益處多多?

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 嬰兒滿6月齡後仍然可以從繼續母乳餵養中獲得能量以及各種重要營養素,還有抗體、母乳低聚糖等各種免疫保護因子。 7-24 月齡嬰幼兒繼續母乳餵養可顯著減少腹瀉、中耳炎、肺炎等感染性疾病;繼續母乳餵養還可減少嬰幼兒食物過敏、特應性皮炎等過敏性疾病。

與此同時,繼續母乳餵養還可增進母子間的情感連接,促進嬰幼兒神經、心理髮育,母乳餵養時間越長,母嬰雙方的獲益越多。因此7-24月齡嬰兒應繼續母乳餵養,並可持續到2歲或以上。 3..寶寶每日母乳餵養量應該是多少? 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

為了保證能量及蛋白質、鈣等重要營養素的供給,7-9 月齡嬰兒每天的母乳量應不低於600ml,每天應保證母乳餵養不少於4次;

10~12月齡嬰兒每天母乳量約600ml,每天應母乳餵養4次;

而13~24月齡幼兒每天母乳量約500ml。

對於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餵養的嬰幼兒,滿6月齡後需要繼續以配方奶作為母乳的補充。

3.如何給6月齡寶寶選擇初期輔食? ▲關鍵詞:輔食中含鐵豐富、易消化、低致敏 6個月的寶寶需要添加輔食了,這時候是寶寶第一次接觸輔食,建議從含鐵的泥糊狀食物開始(如高鐵米粉),一方面鍛鍊寶寶的味覺和吞咽能力,另一方便補充鐵元素,預防寶寶缺鐵性貧血,尤其是6月齡之後高發!

嬰兒從母體內帶來的鐵儲備在出生後3~4個月耗盡,母乳中鐵含量較低,因此應及時添加輔食可補充乳類營養素的不足,確保寶寶健康成長,對媽媽來說最便捷的就是高鐵米粉,可以用水、母乳或奶粉衝調。 Ps:之前也有迷糊老爸諮詢我啥叫高鐵米粉?

讓我哭笑不得 此處「高鐵米粉」不是高鐵上的賣的米粉,也不是坐在高鐵上吃米粉,其實就是超市購貨架上賣的嬰幼兒米粉,是指通過現代營養科學,以原生態優質小米、大米為主要原料,通過適量鈣、磷、鐵、蛋白質等營養物質,滿足寶寶輔食添加初期營養所需,區別於自製米粉

滿足寶寶6月齡以後,鐵元素需求增加以,加上寶寶體內鐵元素基本消耗完畢,很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所以將此類高鐵米粉稱為寶寶輔食首選!

▼ 自製米粉可以吃嗎? 6個月輔食添加初期,其實是不推薦自製米粉的,因為媽媽自製米粉鐵元素缺乏,如果寶寶不額外補充鐵元素的話,長期下去可能造成寶寶缺鐵性貧血!

若媽媽說我擔心購買產品米粉的裡面的添加劑或者糖,想要吃自製米粉怎麼辦?其實是可以吃的,可以選擇鐵製劑或者滴劑額外進行鐵元素額外補充就可以了。

隨著寶寶月齡增加,如果給寶寶添加了豬肝等補鐵的輔食,媽媽也可以選擇自製米粉,也是沒問題的。總之把握一個原則,輔食+奶粉(母乳)中鐵的含量滿足寶寶推薦攝入量即可,也不要過度補充。

▼ 輔食與奶液如何搭配餵養?誰先誰後?

注意餵養先後順序: 為了保證奶量攝入充足,建議剛開始添加輔食時,先母乳(奶粉)餵養,嬰兒半飽時再餵輔食,然後再根據需要哺乳。隨著嬰兒輔食量增加,滿7月齡時,多數嬰兒的輔食餵養可以成為單獨一餐,隨後過渡到輔食餵養與母乳或奶粉間隔的模式。 注意餵養次數: 每天母乳餵養4~6次,輔食餵養2~3次。

2016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嬰幼兒飲食建議: 剛開始添加輔食時,可選擇強化鐵的嬰兒米粉,用母乳、配方奶或水衝調成稍稀的泥糊狀(能用小勺舀起不會很快滴落)。嬰兒剛開始學習接受小勺餵養時,由於進食技能不足,只會舔吮,甚至將食物推出、吐出,需要慢慢練習。

可以用小勺舀起少量米糊放在嬰兒一側嘴角讓其吮舔。切忌將小小直接塞進嬰兒嘴裡,令其有窒息感,產生不良的進食體驗。第一次只需嘗試1小勺,第一天可以嘗試1-2次。

第二天視嬰兒情況增加進食量或進食次數。觀察2-3天,如嬰兒適應良好就可再引入-一種新的食物,如蛋黃泥、肉泥等富鐵食物。在嬰兒適應多種食物後可以混合餵養,如米粉拌蛋黃、肉泥蛋羹等。

4、6個月寶寶微量元素如何補充?不要盲目選擇鈣鐵鋅製劑! 關於鈣鐵鋅,可能是老生常談了,但是這裡要特別說明!網傳說6個月之後寶寶容易鈣、鐵、鋅缺乏,所以需要選擇營養品!

店員說的天花亂墜,媽媽輕易別入坑! 的確,隨著寶寶身體增加,需要補充,但是6月齡或6月齡以後提倡首選食補,預防缺乏。

除非寶寶有缺乏現象,經診斷明確缺鈣、鐵、鋅,不然不建議家長盲目補充營養品或者藥物補充,切記!

★ 6個月寶寶要補鐵了嗎?需要!家長千萬別迷糊

寶寶鐵是否充足著重關注這2點: 寶寶鐵含量的攝入=奶液(母乳、奶粉、混合)+輔食+鐵製劑(特殊時期用) 1.寶寶奶量中鐵是否達標?

我們以600-800ml計算 我們選取一款2段奶粉進行測算,媽媽可以自查自家寶寶奶粉含量,別忘了給寶寶奶粉換

某二段奶粉鐵營養成分表(部分) 如圖查閱奶粉營養成分表可知每100g含有鐵含量是7.4mg,經過換算,也就是每g奶粉中含有鐵元素0.074mg,6月齡寶寶奶量為600ml~800ml奶液。 按照一勺粉(約5g, 品牌之間有差異,以產品食用指南為準,我們這裡粗略計算)用30ml水衝調來計算,每100ml奶液需要16.5g奶粉。

所以600ml奶液中含有99g奶粉,則鐵元素=99*0.074=7.326mg, 800ml奶液中含有132g奶粉,則鐵元素=132*0.074=9.768mg 得出此品牌奶粉若6月齡寶寶每日攝入600-800ml奶液,鐵含量範圍是7.32~9.768mg,低於膳食指南中每日攝入10mg的推薦值,不足部分則應該通過輔食添加。

2、輔食添加上有無注意鐵的補充? 寶寶6個月後,應該有意識的逐步添加米粉、菜泥、水果泥、蛋黃、麵包屑等強化鐵質的食品。9個月後就要開始添加瘦肉末、肝泥、魚肉茸、動物血等,也是從少到多,逐漸增加。

★ 6月齡以後需不需要補鈣?

一般來說,母乳中含鈣約為 35 mg/100 mL;根據市面上二段奶粉可知,配方奶約為 50~70 mg/100 mL,母乳吸收率比配方奶高。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所以0-6個月的孩子,奶量充足的前提下,無論是母乳還是配方奶中的鈣,完全可以滿足寶寶的需求。只要寶寶飲食和生長發育正常,就不存在鈣攝入不足的說法,也不用額外再給寶寶補鈣了。家長可以根據奶粉營養成分表進行計算

★ 魚肝油(維生素D)補對了嗎?

補鈣不如先補維生素D,維生素D能夠促進鈣的吸收,可謂是黃金搭檔!如果沒有維生素D有再多鈣也是「白搭」。國家沒有對鈣的補充做出明示規定,但是卻強調了維生素D。 美國兒科協會建議;嬰幼兒都應該在出生後天開始補充維生素D。

15天-1歲:維生素D推薦攝入量400IU(10ug)/d 由於母乳中維生素D含量甚微,所以我國營養學會建議純母乳餵養嬰兒出生後15天,應每天補充400國際單位。

★ 補鋅也得方法對:提倡食補! 雖然對寶寶生長發育很重要但是機體對鋅的需求量也不是特別多,不要被廣告忽悠了。 中國營養學會指出,不同年齡段兒童每天鋅的生理需要量:

日常預防缺鋅的話,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通過均衡的飲食,讓寶寶每日有足夠的鋅攝入。 配方奶每 100ml 約含鋅 0.5-0.7mg左右 ,不同品牌有差距。

(參照上述方法計算) 針對0-6月齡寶寶,這階段的寶寶完全可以通過母乳或配方奶來獲得足量的鋅; 6-12 月齡:寶寶對鋅的需求量增加,每天保證 600-800ml 奶,再加上一個雞蛋,一個巴掌大小的紅肉(約1兩)可以滿足每天的推薦量;

 三、6個月寶寶能力發育指標:

翻身靈活 如果媽媽把吃飽喝足的寶寶放在床上,寶寶已經不願意像以前那樣順從地躺著了,他已經熟練了掌握了翻身,而是身體一聳一聳地,會很快地從仰臥位翻到側臥位,又從側臥位翻到俯臥位,此時寶寶喜歡自己翻身尋找媽媽在哪裡!

學習坐: 6個月的寶寶可以坐了,學習坐立時,媽媽就一定要用手支撐寶寶的腰背部,讓他維持短暫的坐姿,然後可以在寶寶面前擺放玩具,引誘他去抓握,前傾力量可以鍛鍊寶寶的坐立能力。

寶寶剛開始學坐時,媽媽不要讓他坐立時間太久。因為寶寶的脊椎骨尚未發育完全,如果長時間坐立,對脊柱的發育不利。

寶寶坐時,不要讓他跪坐,兩腿形成「w」狀或將兩腿壓在屁股底下,容易影響腿部發育。最好的姿勢是,採用兩腿交叉向前盤坐。坐立時要注意寶寶的安全,周圍要用靠墊圍起以免寶寶跌下。

手眼協調: 6個月大的嬰兒,只要眼前有東西,無論什麼東西都喜歡伸出他們的手去抓取。

但是,此時寶寶不會用指尖捏東西,只能用手掌和所有手指僵硬地抓東西。寶寶可以把第一塊積木傳給左手,右手拿第二塊積木。寶寶的手雖然不能驅動手指,但已經能夠自由地使用雙手,而且手、眼、嘴都已經比較舒服了。

認人: 6個月左右的寶寶能區分熟人與陌生人了,明顯依戀媽媽。這個月寶寶很愛笑,尤其是喜歡對自己熟悉的人笑,所以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此時應該多與孩子親近,互動。但有些寶寶開始明顯地認生,會盯著陌生人看,同時會出現焦慮不安的反應,比如比較快的吸吮或者吃手,有的表現出害怕的樣子,不讓陌生人抱,也害怕陌生的環境。

如果寶寶不順心或者陌生人強行抱,發起脾氣也很厲害,會長時間地啼哭,拒絕吃東西,拒絕比較親近的人的摟抱,而只讓爸爸媽媽抱。認生是一種標誌,說明寶寶在建立與某些具體人的聯繫,也是尋求自我保護的表現,這種情況一般持續到出生第二年,隨著寶寶長大會愈發變得厲害。

始學著說話了,發出「喀…噠…媽」等聲音 現在的寶寶,只要不是在睡覺,嘴裡就一刻不停地「說著」,儘管爸爸媽媽聽不懂寶寶在說什麼,但還是能夠感覺出寶寶所表達的意思。

如寶寶會一邊擺弄著手裡的玩具,一邊嘴裡發出「喀…噠…媽」等聲音,好像自己跟自己在說著什麼。 四、關於寶寶護理要點: 其實寶寶五六個月的護理會有雷同的地方,就不再重複,媽媽自動對照前面文章。今天重點講一下寶寶長牙期的小煩惱,媽媽千萬要分辨

寶寶牙齒萌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般而言,寶寶在5、6個月左右開始長出第1顆牙齒, 那麼, 按照不同月齡,嬰兒應出多少顆牙呢?

父母可採用下列公式簡單地估算一下:出牙數(嬰兒)=月齡一(4或6)。 例如11個月的嬰兒,乳牙應為7顆或5顆;在1歲時多數已有6~8顆乳牙;2歲時乳牙應出齊,共為20顆。

寶寶長牙身體有哪些

「煩惱 1)流口水 3-4月齡時寶寶唾液腺發育,會出現生理性流延,俗稱流口水,6個月隨著寶寶輔食添加以及長牙期的到來,寶寶流口水現象會加重,媽媽此時不要大驚小怪,6個月後隨著寶寶吞咽能力增強,流口水的現象會逐漸消失。

媽媽護理方法:及時幫寶寶輕輕擦乾淨口水,並準備一個小圍嘴圍在寶寶的脖子上,以免口水弄溼衣服;嘴角周圍經常受到口水刺激的皮膚,可以適當塗抹一些潤膚霜進行保護,避免出現皮膚糜爛的情況。

2)牙齦腫脹、發癢、咬東西 牙齒萌出要突破牙齦黏膜,會對牙齦造成一定的刺激,因而出現牙齦腫脹、發癢的情況,所以此時的寶寶會容易發怒,當齒尖愈來愈逼近牙床頂端,發炎的情形愈嚴重,不斷的疼痛使寶寶變得易怒和煩躁。

寶寶牙齒的不適通常會自主的去咬東西來緩解,比如愛咬媽媽的乳頭、玩具,甚至有的寶寶看見東西就往嘴裡塞,所以此時牙膠。磨牙棒就該用起來了,以免寶寶抓咬不衛生不安全的物品。 在寶寶食物方面,可以給剛長牙的寶寶適當吃些馬鈴薯泥、蛋黃泥、麥片粥等稍有稠度的半固態食物,為日後添加固態食物讓寶寶鍛鍊用牙齒咀嚼打基礎。還可以用消毒後的紗布包在食指上給寶寶輕摸牙齒,以減少牙癢。如果寶寶喝的是奶粉,在喝完奶後喝一點白開水再入睡,這樣可以潔淨口腔的殘留物!

3)有—部分寶寶在長牙期還會出現低燒的情況。 這是因為寶寶長牙時愛啃咬東西不小心導致牙齦損破,加上寶寶免疫力弱,很容易引起口腔感染和消化道感染,從而引起發熱。

如果寶寶因萌牙出現發燒情況,體溫在38.5℃以下,建議物理退燒,不推薦酒精擦身,不捂汗,可以考慮多喝水,可以考慮洗個溫水澡,可以考慮給寶寶用熱水泡泡腳,或者用暖寶寶暖暖腳,可以搓搓手腳促進末梢血液循環。當然發燒的時候,軀幹部位一定不要覆蓋太多衣物引起熱量不能散掉,不需要服退燒藥,但超過38.5℃,並伴有煩躁不安、哭鬧異常、拒絕進食、腹瀉等現象,則可能發生了感染,需及時去醫院就診。

  四、6個月寶寶的問題和疾病

寶寶6月齡免疫力開始降低 雖然很多媽媽喊著給寶寶增強抵抗力,但是卻不知道打造免疫力的黃金期,沒錯,就是今天我們的主題6月齡。家長有沒有發現,通常寶寶生病都是六月齡以後?那麼,這是為什麼? 0-6月齡寶體內仍然含有較多的來自媽媽免疫球蛋白,所以一般較少發生感冒,也較少感染其餘疾病。

可以說寶寶6月齡前的免疫力都是媽媽給的 寶寶到6個月時,來自媽媽的抗體水平逐漸減少直至最低點,寶寶需要開始產生自己的免疫球蛋白抵抗病毒細菌的侵擾。但寶寶此時自身的免疫系統還沒有被激活,免疫球蛋白的能力還不完善,此時便進入寶寶免疫力第一個薄弱期。

所以說6月齡是寶寶開啟自身免疫的關鍵時刻! 尤其是剖腹產和早產兒免疫力遠低於足月寶寶,需要特別護理。 寶寶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1)堅持母乳餵養至1歲或者2歲 (2)添加輔食之後,保證寶寶均衡營養,不挑食,多吃水果和蔬菜 (3)長期缺乏睡眠的寶寶容易造成抵抗力差,保證寶寶睡好、睡足 (4)多出門鍛鍊、保持衛生、少用抗生素、定期接種疫苗 (5)營養品——乳鐵蛋白、益生菌有沒有必要?如果寶寶存在免疫力低下的情況,可以食用,若寶寶一切正常,無需額外進補。

  五、寶寶疫苗 本月需要給寶寶接種的疫苗有:

1、B肝疫苗:這周需要給寶寶接種第三針B肝疫苗,這是最後一次接種B肝疫苗了。

2、流腦疫苗:這個月需要給寶寶打第一針流腦疫苗。

相關焦點

  • 寶寶1歲內有7個「猛漲期」,若新手爸媽把握住,寶寶發育更健康
    眾所周知,0-1歲是寶寶發育的「猛漲期」,一年內至少長高25釐米,增重2倍多。殊不知,寶寶的發育並非勻速進行的,單單這一年,就需要經歷7個「猛漲期」。如果新手爸媽能夠把握住這7個「猛長期」,科學餵養、細心護理,寶寶發育將會更上一籌。
  • 3月齡寶寶有哪些發育特點?進來對號入座,附0~12月齡身高發育表
    進來對號入座看看吧~「一睡二哭三攢肚」,三月齡寶寶有哪些發育特點說起嬰兒大運動這件事,我最想吐槽的就是鄰居的王大姐,王大姐家老大已經上小學了,家裡老二還在嗷嗷待哺中。老大小時候的發育節奏偏快一些,3個月就會翻身了,如今老二已經4個多月,卻還是懶洋洋地躺著,不愛運動,這讓王大姐特別著急。
  • 4個月寶寶餵養成長注意事項(建議收藏)
    (所有0到3歲的餵養指南,摘取之社區醫院嬰幼兒體檢中心發的《0到三歲嬰幼兒照護服務家長手冊》,分享給更多的爸爸媽媽,希望對你們有幫助。)4個月的我正在發生快速的變化:爸爸媽媽抱著我時,我的頭能穩穩地直立起來。趴著時,我能抬頭挺胸,對聽到和看到的東西都很感興趣,能伸手抓到東西,並且把東西放到嘴裡去「品嘗」。
  • 衛生部:0-1歲各月齡身高、體重參照標準,你家孩子達標了嗎?
    寶寶可以在4個月甚至更短時間內增加1.8千克。寶寶體重標準測量公式 :1~6個月時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月齡×0.6(公斤);7~12個月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月齡×0.5(公斤)。
  • 最新嬰幼兒的生長發育標準,這些數據值得媽媽收藏
    雖然孕期裡也會不住的擔心寶寶的生長發育究竟怎樣,但總歸是不必考慮太多寶寶的衣食住行,發育是否跟得上節奏;遇到冷暖變化,也不必擔心他是穿單了,還是出汗了;更不必擔心他的飲食質量是否營養均衡、他的睡眠質量是否保障生長所需……
  • 0~12個月寶寶奶量大解析!母乳、奶粉餵養、混合餵養分別是多少?
    4-6月齡逐漸定時餵養,每3-4個小時一次,每日約6次,可逐漸減少夜間哺乳,幫助嬰兒形成夜間連續睡眠能力」。2.各階段寶寶胃容量3.母乳餵養量:衛生部2012年4月頒布的《兒童餵養與營養技術指導規範》建議:「3個月齡內嬰兒奶量500-750毫升/天,4-6個月齡嬰兒800-1000毫升/天,逐漸減少夜間哺乳。」
  • 育兒| 0-6個月寶寶的發育指標
    此後伴隨著月份的增長,寶寶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因營養、環境等因素影響,身高體重也會出現一定的變化,因此爸爸媽媽們需要了解嬰兒身高體重標準,保證自家寶寶處於正常範圍之內。 1個月寶寶身高體重標準:男寶寶身長48.7-61.2cm,體重3.09-6.33kg;女寶寶身長47.9-59.9cm,體重2.98-6.05kg。
  • 嬰兒一歲前各月份餵養標準!助力新手爸媽,科學餵養寶貝
    1-3個月在1到3個月之間,寶寶的食慾會增強,並且會更加清楚地告訴您,他何時餓了,此時寶爸媽們基本上可以有規律地進行餵養。 二個月嬰兒奶量二個月的寶寶開始了一個新的生長發育階段,都說一個月是「睡」寶寶,2個月是「吃」寶寶。二個月的寶寶吃奶量比之前要有明顯的增加。① 兩個月的寶寶依然要堅持母乳餵養。
  • 身高體重判定寶寶生長情況?別,這份「生長發育對照表」請收好!
    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大,一歲前來自老母親的擔憂和焦慮從不間斷。所以今天給大家整理一份寶寶「生長發育對照測評」,寶媽們可以自行對號入座,看下寶寶達標了嗎。01、怎麼看生長發育民間有個俗語「七坐八爬九長牙」。但即使寶寶比同月齡小夥伴長得矮,寶寶都9個月了還不會爬,10個月還不長牙,也不能說明寶寶就是發育遲緩。
  • 一份最實用的6-24月齡寶寶輔食添加寶典
    寶寶一天天長大,單一的母乳或配方奶粉餵養到一定時間後,就不再能滿足寶寶的生長發育需要了。 要想寶寶繼續健康茁壯成長,爸媽要開始學習如何給寶寶添加輔食了!
  • 母乳餵養也有標準嗎?過度餵養的寶寶有幾種表現,新手爸媽早知道
    伴隨著小寶寶的出生,各位新手媽媽也多了一個職責,就是母乳餵養寶寶。 很多寶媽為了小寶寶能長得更為健壯,生長發育更快,都會選擇母乳餵養到1歲左右,因為母乳中所含有得營養成分是任何奶粉無可比擬的。
  • 寶寶0-6月齡,到底需要額外喝水嗎?新手爸媽可能一直做錯了!
    對於0-6月齡的寶寶,平時需要喝水嗎?這是很多寶爸寶媽的疑惑,根據《美國兒科學會實用餵養指南》介紹,0-6個月的寶寶實際上不需要喝水,不管寶寶是母乳餵養還是配方奶餵養,平時寶寶的主要食物中絕大部分都是水,這些水已經能滿足這個階段寶寶的水分需求,因此,不需要額外補充水分。
  • 0-12月寶寶護理大全,拿走不謝!
    新生兒第一年是生長發育最快的一年,對於父母來說,更是具有挑戰的一年。除了要細心和具有耐心,你還需要知道關於餵養、健康、教育引導等方面的護理小技巧,一起來了解吧~0-1月齡疫苗:出生後在24小時內注射第一針卡介苗和B肝疫苗。
  • 最新0-12月齡寶寶體重身高參考值發布,你家寶寶達標了嗎?
    寶寶從在媽媽肚子裡到1歲,會經歷不少的改變與成長,在這12個月裡寶寶的飲食營養,各種運動能力的發展以及社交情緒變化等每個細小變化都在訴說著寶寶成長發育的歷程。一.發育標準寶寶的身高體重都是評估寶寶生長發育的指標,寶寶每1/3/6/8/12個月的時候,就要去保健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檢查,如果寶寶有早產或出生低體重,育嬰師要提醒奶爸寶媽適當增加體檢的次數。
  • 寶寶第一口輔食是4-6個月加嗎?不,還要看這七大「軟指標」
    混合餵養、全奶粉寶寶,建議4-6個月依據情況添加。全母乳寶寶建議6個月以後添加。我們生活中,卻有著太多急不可耐提早加輔食的家長。母乳餵養的嬰兒大概6個月大時,你應該開始給他添加富含鐵元素的輔食(穀物、肉類、綠色蔬菜等),這些可以進一步保證嬰兒獲得正常發育所需的鐵元素。最初的6個月內,母乳或者配方奶應該是嬰兒唯一的營養來源;在嬰兒1歲之前,母乳或者配方奶應該是他主要的營養來源。添加輔食是為補充發育所需的鐵元素,過早給寶寶添加輔食並不會更營養。
  • 「一哭、二笑、三認母」,3個月內寶寶身體發育變化,竟這麼有趣
    作為父母,我們要了解寶寶1-3個月內的發育規律,抓住寶寶發育關鍵期,為寶寶的成長打下更好的基礎。其實3個月內的寶寶生長發育規律可以用「一哭二笑三認母」來概括,今天我們就來聊聊1-3個月寶寶的發育規律以及父母在養育護理時需要重視的事情。
  • 如何判斷寶寶發育是否正常?這條「線」才是標準,附使用方法
    對照新版兒童生長曲線圖,爸媽別大意前段時間,剛滿1歲的外甥女去醫院體檢,報告顯示:身高標準,體重偏低。吃得好睡得香,為什麼會體重偏低?難道是輔食添加不標準,或者是消化系統有問題?急的嫂子團團轉,非要給孩子做個全面檢查不可。
  • 寶寶剛滿6月齡,需要添加輔食嗎?先別急,還要符合4個基本條件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什麼時候給娃添輔食,一直以來都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每個寶寶發育節奏不同,很難用統一的時間標準來衡量。一般來說,當寶寶滿6月齡,就可以考慮開始添加輔食了。那麼6月齡一定要加輔食嗎?如果這些條件沒達標,盲目強餵是沒有用的,對寶寶的健康反而沒好處。
  • 寶寶如何「營」在未來?《美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出4大準則
    開始添加輔食後,什麼樣的輔食可以滿足寶寶所需……隨著寶寶的成長,其身體機能在不斷完善,所需要的營養也在不斷變化,下面我們將結合新指南有針對性地羅列了寶寶的飲食注意事項以及我國的膳食指南為大家提供參考:針對0-6月齡,美國新指南:推薦母乳餵養。建議持續母乳餵養至1歲,如果必要可適當延長母乳餵養時間。如在嬰兒出生後的第1年內無法母乳餵養,可以使用鐵強化嬰兒配方奶粉來餵養嬰兒。
  • 夏秋換季易生病,寶寶餵養和護理的6大注意事項!
    在這個夏秋換季時節,氣溫忽高忽低,細菌病毒活躍,加上寶寶本身抵抗力就並沒發育完善,更易生病,所以餵養和護理方面更要格外上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膳食均衡,加強營養首先就是要保證奶量,對於6個月以內的寶寶,母乳或配方奶粉能提供身體發育所需的能量和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