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學會這幾招,再也不用擔心說不好普通話了
小新很小的時候就聽過這句話:「說好普通話,朋友遍天下」。這十幾年過去了,全國各地的父老鄉親們,普通話是不是已經棒棒的啦?誰承想全國仍有約4億人不能用普通話進行交流!
最近一項調查顯示,目前全國只有70%的人具備普通話應用能力,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只能聽懂的單向交流。不能愉快的交流,那怎麼愉快的玩耍?
普通話那些事兒
小新有不少朋友都以為普通話就等於北京話,其實是不對的。普通話,也叫標準漢語,是以北京語音為基礎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所以,可別再為了學普通話拽著你身邊老北京的童鞋練「吃字」了。
要知道,語言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大力推廣、積極普及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有利於消除語言隔閡,促進社會交往,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推廣普通話,自打1998年起,國務院將每年9月第3周確定為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
學好普通話,小新來支招
普通話說不好也不要著急,小新想了幾招,試試這些方法,沒準兒能幫到你哦!
首先,學好拼音是基礎。學拼音是了解漢語讀音規律的關鍵,掌握髮音部位,對於那些不容易念出來的音要多去念,可千萬別怕念錯,也別怕拿著拼音卡片會被別人嘲笑,只有大聲念出來才能越說越好。
學一種語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多說、多讀,在看書、看報的時候,把看到的字念出來,是一種很好的練習方式。還得注意和思考與你家方言音的對應關係,觸類旁通。
在看電視、聽廣播時,模仿普通話標準的播音員、主持人也是一種方法。在模仿時,還要多去琢磨,思考自己的發音和模仿對象的發音還有哪些區別。想必王詩齡小盆友的播音腔,就是經常模仿普通話標準的麻麻吧!
在練習普通話的時候,不妨找身邊的家人、朋友一起練習,把每天的事情用普通話說給他們聽,分享經歷的同時,又能讓他們糾正你在發音上的問題,這樣才能讓普通話更加口語化。
「資次撕「和」只吃溼」
小新觀察了身邊的一些朋友,發現這幾個音是經常容易被念錯的,總結了幾個發音技巧,總念不準這幾個音的小夥伴們不妨來試試,看看是不是你的發音位置不對?
Z、C、S&ZH、CH、SH大概是最普遍的混淆音,一到買東西的時候碰上了個「四」和「十」說不清楚的店員可真讓人捉急。明明看好了標價「四元」的東西,收錢的時候來個「十元」……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Z音舌尖向前平伸,抵住上齒背,憋住氣,然後舌尖稍稍離開,形成狹縫,讓氣流從中擠出,聲帶顫動。與Z音相比,ZH音要將舌尖翹起,抵住硬顎前部(上牙床後面的部位),然後和Z音相同。
C和CH發音部位、方法跟Z和ZH大體相同,只是吐出氣流更強。
S音舌尖向前平伸,靠近上齒背,形成一條狹縫,讓氣流從中擠出來,聲帶顫動。與S音不同的是,SH音要舌尖翹起,靠近硬顎前端,然後和SH音相同。
有一陣流行起「劉奶奶柳奶奶買牛奶」的繞口令,這可難壞了小新的一個朋友,到底是劉奶奶牛奶奶還是柳奶奶,傻傻分不清楚。
N音舌尖頂住上齒齦,擋住氣流,讓氣流通向鼻腔,從鼻孔出來,聲帶顫動。L音是舌尖頂住上齒齦,不頂滿,讓氣流從舌頭兩邊出來,聲帶顫動。
「福南人講普通發」也是蠻拼的,F音和H音總是搞混。F音上齒接觸下唇,形成一條狹縫,讓氣流從狹縫中摩擦而出,聲帶顫動。H音則舌根靠近軟顎。
-N和-NG,也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N是由母音和鼻尾音組成。鼻尾音是-N,發-N時,要用舌尖抵住上齒齦,軟顎下垂,讓氣流從鼻腔透出。與-N音不同的是,-NG音舌根頂住軟顎,氣流從鼻腔出來。
終極大招:繞口令
最後小新還有個終極大招,那就是在基本發音都熟悉了之後,可以通過練習繞口令來鞏固發音。繞口令會將一些容易混淆的發音放在一起,如果能把繞口令念得很順,證明這些混淆的發音就都掌握了。
下面這些繞口令,快跟小新念起來吧!能把這些都順順利利念下來,恭喜你,你的普通話絕對過關啦!
初入江湖級:坡上立著一隻鵝,坡下就是一條河。寬寬的河,肥肥的鵝,鵝要過河,河要渡鵝不知是鵝過河,還是河渡鵝?
小有名氣級:扁擔長,板凳寬,扁擔沒有板凳寬,板凳沒有扁擔長。扁擔綁在板凳上,板凳不讓扁擔綁在板凳上。
超凡脫俗級:石獅寺前有四十四個石獅子,寺前樹上結了四十四個澀柿子,四十四個石獅子不吃四十四個澀柿子,四十四個澀柿子倒吃四十四個石獅子。
出神入化級:粉紅牆上畫鳳凰,鳳凰畫在粉紅牆。紅鳳凰、粉鳳凰,紅粉鳳凰、花鳳凰。紅鳳凰,黃鳳凰,紅粉鳳凰,粉紅鳳凰,花粉花鳳凰。」
天外飛仙級:黑化黑灰化肥灰會揮發發灰黑諱為黑灰花會回飛;灰化灰黑化肥會會揮發。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