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郝增茂告訴記者,「來採訪的記者都問我,漫畫對於反腐敗的意義,這要我一個農民怎麼說?我就是一個農民漫畫家,我所畫的是我們農民所看到的、聽到的故事。」
邱縣縣城的育才路,街兩旁的牆壁被粉刷,並畫上了反腐漫畫,該縣的漫畫得到了王岐山的批示,在網上展示。 權義 圖
展覽在中紀委網站上的邱縣農民創作的反腐漫畫,圖為《硬功夫》,郝增茂作
陳玉理,1962年畢業於天津美院
李青艾,中學畢業後在縣文化館,後又在天津美院進修。
陳玉理1980年創作的《井底娃》。
李青艾1985年創作的《打白條》。
由河北省邯鄲市邱縣「青蛙漫畫組」成員創作的漫畫,以專欄的形式登上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已兩月有餘。該組漫畫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的批示。8月11日,王岐山批示:「(中紀委)宣教室可派員去看看,對可否大範圍運用提出意見。」8月20日,王岐山再次批示:「可否在即將開通的中紀委網站上設廉政文化板塊,邱縣的漫畫形式亦可辦成『網展』,這樣看的人多,成本低且能互動。」
這兩次批示引發了媒體對邱縣反腐倡廉教育「本能式」關注。
今年10月30日,中央紀委和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稱中央紀委面向全國徵集廉政漫畫作品。根據廉政漫畫作品徵集活動啟事,徵集揮動就是為了推動廉政文化產品的創作,推廣河北邱縣做法。活動徵集對象為組織或個人,徵集截止於2013年11月30日,2014年上半年評審,優秀作品將入選全國廉政文化精品庫,供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反腐宣傳等公益廣告所用。本次活動由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中國監察雜誌社、中國紀檢監察報社協辦,中國美協漫畫藝術委員會、河北省邯鄲市紀委、河北省邱縣縣委承辦。
「要我一個農民怎麼說」
農民郝增茂告訴記者,他也沒有想到這一天,自己的漫畫會引起如此大的反響,他的漫畫《硬功夫》被展覽在中紀委的網站上——一位戴著宋代烏紗帽的官員,頭上一隻蒼蠅飛來飛去;官員的烏紗帽一彎,蒼蠅就被拍了下來。
11月9日,早報記者趕到郝增茂家中時,他剛剛送走一位中央電視臺的記者。最近,這位農民身份的漫畫家頻繁接受媒體採訪。
郝增茂的家在邱縣香城固鎮西臨河村,他初中畢業後跟著當地「青蛙漫畫小組」的創始人陳玉理學漫畫。郝增茂的家中並不富裕,以種地為主。由於土地流轉和政府徵用,家中還有人均1畝的土地,年總收入不超過2萬元。
49歲的郝增茂畫了30年漫畫,獲得的大小獎狀有厚厚的一摞,並且還到人民大會堂領過獎。「以前,只有漫畫界知道有郝增茂這個人,現在全國上下都知道了有個郝增茂。」
郝增茂告訴早報記者,「來採訪的記者都問我,漫畫對於反腐敗的意義,這要我一個農民怎麼說?」
「我就是一個農民漫畫家,我所畫的是我們農民所看到的、聽到的故事。」郝增茂打開他的電腦,展示了一幅他比較喜歡的畫。這幅漫畫的背景,是國家批給農民糧食補償款。郝增茂看新聞時,常常注意到有一些村幹部將糧食補償款先分發給自己的親人,再截留一部分。於是,他動筆畫下了這樣的圖景:一名村官周圍四個親屬領著錢,歡歡喜喜地離開了。
「漫畫一定要緊扣時代的脈搏」
郝增茂的老師李青艾,更願意將「反腐漫畫」稱之為「社會漫畫」。李青艾說:「漫畫就是要跟著社會發展走,諷刺或者歌頌當下。不管是反腐敗,還是諷刺社會上的不正之風,都屬於社會漫畫的範疇。」
75歲的李青艾和她的先生陳玉理,是邱縣「青蛙漫畫組」的創始人。正是「青蛙漫畫組」帶動了邱縣的漫畫風。1983年,在華君武等眾多漫畫藝術家的肯定和支持下,陳玉理和李青艾成立了「青蛙漫畫組」。取名青蛙,是因為青蛙能吃害蟲,「又能唱豐收」。這些「小青蛙」遍布邱縣各鄉鎮,白天勞作于田間地頭,晚上在燈光下思考創作。目前在「青蛙漫畫組」學習過的學員累計已超千人,共創作出了3萬多幅漫畫作品。經過報刊發表、參加美展,青蛙漫畫火了。華君武說:「天下畫漫畫的人不少,農民作漫畫的卻不多,農民成立漫畫小組的前所未聞。」
如今,老先生陳玉理已經雙手顫抖,口齒不太清楚,和太太李青艾共同生活在青蛙漫畫博物館,這是當地政府為兩位老人建的一個大院。
此時,也正值兩人的漫畫集出版,漫畫集署名「陳與李」,二人各取一字。
打開漫畫集,如同在瀏覽一部新中國史。
第一幅是1960年代,一位農民在長滿荒草的田地裡,隨意用鋤頭鋤幾下,莊稼稀少,「那個時代,就是為了諷刺懶惰。」
1980年,他們創作的《井底蛙》取材於成語坐井觀天,畫中一隻青蛙說了一句話,「天啊,我看全糟了!」井口的天上寫著:由「四人幫」造成的臨時困難。
李青艾告訴早報記者,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四人幫」雖然粉碎了,但是社會上仍然有一部分人對三中全會沒有信心,對中國的發展產生懷疑。「老伴覺得這種思潮要不得,便有了這幅畫。」
他們同時期的漫畫作品還有《鐵面無私》,作品講述了「文革」後一名藝術家對平反的期望。鐵面無私的黑包公的形象,腦門上寫著兩個字:「為公」。
除了諷刺社會現象,漫畫作品也反映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農村風貌的改變。一幅叫《賣餘糧》的漫畫,反映了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後,農民由吃返銷糧到賣餘糧的轉變。「在土地承包之前,糧食都是統收統買,根本不夠吃,我們只能從糧食局買一些返銷糧填飽肚子,這一點我太有體會。」
土地承包責任制實施之後,農民有了餘糧、農產品可以買賣,新的問題又出現在社會上,「那就是打白條、亂攤派。」李青艾翻看漫畫集,目光聚集在1980年代後期。她說,當時整個中國都存在打白條的現象,這是由於政府沒有足夠的錢來收購糧食、棉花等農作物。「更氣人的是各種名義的攤派。除了上交公糧之外,還有政府各種攤派款,農民辛辛苦苦一年勞動,即使是大豐收,也剩不下來幾個錢。」
其中一幅漫畫透出悲涼,一名滿臉喜悅的老農提著包袱,包袱上寫著豐收,但打開包袱的老農一臉沮喪,漫天飛的各種攤派條子壓得老農喘不過氣來。「這是那個時代的特徵,現在國家取消了農業稅,政策好了,農民才能剩餘下來錢。」
1990年,作為漫畫家,陳玉理與李青艾敏銳地感覺到中國面臨著各種問題。這一年是馬年,按照兩位老人畫漫畫的習慣,要畫一幅生肖漫畫。老人畫的是一幅《飛馬》,馬兒下面是一個個山頭,山頭上寫著「各種困難」四個字;老人給馬兒安插了兩個翅膀:一個翅膀上寫著深化改革,另一個翅膀上寫著治理整頓。
李青艾說:「兩年之後,鄧小平南巡講話。有了改革開放,才有了中國的騰飛。」李青艾說,她在採訪中被問到最多的問題是「什麼是一幅好的漫畫」,她的答案是,「好的漫畫一定是緊扣著這個時代的脈搏,讓讀者產生共鳴。」
雖然已經年過七旬,李青艾和陳玉理至今仍保留著看報紙、看電視的習慣,每天早上陳玉理都去報箱拿報紙。
記者在邱縣採訪時,李青艾正在構思一幅名叫《打鐵還要自身硬》的作品,草圖上一隻拳頭向一個鐵塊擊去,鐵塊四分五裂。李青艾說:「這是習書記當選總書記時講的一句話。」
有人問李青艾為什麼不去畫國畫,因為相對於漫畫來說,國畫的市場價值更高一些。「漫畫是我這輩子的追求,因為漫畫我嫁給了陳玉理,鄉親們都叫他陳跛子,他腿是瘸的,但我很欣賞他。」陳玉理腿有殘疾,從小喜歡畫畫,家裡窮買不起紙筆,就想到了畫漫畫,「這個花不了多少錢。」上世紀50年代,他開始發表漫畫作品,出手不凡,讓業內人士刮目相看。但在鄉親們眼裡,這個「陳跛子」不僅腿有問題,腦子也有問題。他為了畫漫畫,幾次辭掉「鐵飯碗」回家務農、畫漫畫。
當年陳玉理又窮又跛,李青艾則年輕漂亮且「追求者眾多」。李青艾中學畢業後幫縣文化館在縣城街道上畫牆報,認識了陳玉理。陳玉理給李青艾的情書都是漫畫,打動了李青艾。兩人珍藏著一本戀愛日記,裡面用漫畫記下了兩人相愛的點點滴滴。後來,兩人發表作品時就用筆名「陳與李」。李青艾送給陳玉理的一幅漫畫中有一副眼鏡,鏡框中寫著「漫畫」二字;而陳玉理送給李青艾一隻手掌印,取名《彩禮》。「文革」期間,漫畫曾經失去陣地,當時有人告訴他們不要再畫了,但兩口子從沒放棄漫畫。
兩人與韓羽、華君武、方成等美術界名家都是好友,韓羽說陳玉理「跛子不跛」;華君武鼓勵他們紮根農村,從農民生活中找素材;方成希望他們帶徒弟,建一支漫畫隊伍,專畫農村題材,為農民群眾鼓與呼。
反腐漫畫的「市場衝動」
在接受早報記者採訪時,李青艾說,「反腐漫畫之所以被大家關注,一方面是中央領導批示了,更重要的是當下對腐敗全民皆恨,這也是時代的脈搏。」
當地紀委認為,漫畫給反腐帶來了一定的作用。比如,2011年,兩位村民看到了漫畫牆,舉報了村書記趙某把近5萬元高速公路佔地補償款揮霍一空的情況。這一個案被當地紀委匯報給中央紀委,並出現在了中央紀委網站專題宣傳片中。
中央出臺《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後,邱縣組織漫畫工作者針對「8個禁止」、「52個不準」,條分縷析,就每項內容都創作出了一幅漫畫。漫畫共分為四類:第一類反映中央的重大決策和中央領導的重要言論;第二類反映黨紀政紀和法律法規;第三類宣傳正面典型,批判身邊的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第四類宣傳尊老、敬師、誠信等文明新風。
對於漫畫能對治理腐敗有多大意義,李青艾的觀點與郝增茂一致,都認為「更多的是一種警示、一種教育」。
邱縣縣委宣傳部一位工作人員說,教育不是萬能的,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卻是必需的。
早報記者在邱縣縣城的曙光街與育才路看到,街道兩旁的牆壁上被粉刷上了一張張反腐漫畫,這是當地政府組織「青蛙漫畫組」成員繪製的作品。與「選舉」、「腐敗」、「剋扣」等相關的漫畫簡單明了、詼諧幽默。許多人從漫畫前匆匆而過,也有人駐足停留觀看。
在那裡,當地居民告訴早報記者,漫畫上牆的時間並不長,還不足4個月。
邱縣縣委駐地,牆體上則懸掛著多塊展板。縣委宣傳部的工作人員證實,這些漫畫掛了並不久,但他強調,邱縣漫畫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經常創作的漫畫家有50來人,這些作品都是邱縣紀委徵集後展示的。
趙從江是邱縣縣委常委、紀委書記,又是該縣廉政漫畫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趙從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廉政教育本身就是紀委工作的一部分。我們邱縣的漫畫又有傳統,比較有群眾基礎,所以很自然地將兩者結合起來。」趙從江介紹,縣裡有個漫畫領導小組,會負責作品的把關,「主要指導思想是要反映正能量」。他介紹,廉政漫畫領導小組主要採取命題作畫、訂單創作的模式,根據反腐倡廉各階段重點工作,設立相應條目,確定創作主題,下達創作任務,由創作組成員分工合作完成。
趙從江告訴早報記者,傳統的念文件、掛標語的方式進行廉政教育,形式單調,不太容易被老百姓接受。漫畫詼諧幽默,其本意和反腐倡廉工作有著本質的一致,兩者結合起來能讓廉政文化特色化、地域化、大眾化。
漫畫成為反腐教育的典型之後,另一種衝動也隨之而來。在青蛙漫畫博物館,早報記者遇到了邱縣縣委書記喬朝英。喬朝英在陪客人參觀青蛙漫畫的間隙,向媒體記者詢問漫畫產業化的路子是否走得通。趙從江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近兩年縣裡一直著力於漫畫產業化,讓漫畫推動農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