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要切除膽囊?切除膽囊之後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2020-12-24 大城小醫

膽囊,估計大多人都是很少聽說,要知道它在人體中承擔著重要作用。膽囊位於右方肋骨下肝臟後方的梨形囊袋構造中,屬於在肝臟的膽囊窩裡,膽囊作為人體儲存膽汁、濃縮膽汁的器官,它雖然不能分泌膽汁,但它能夠像倉庫一樣儲存膽汁,一旦被切除以後,患者的儲存功能會降低很多。

在臨床上,我們一般不到萬不得已,一般情況下都不會建議患者切除膽囊,因為一旦切除了膽囊,之後會引發一系列的後遺症,嚴重的會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一、膽囊,幫助我們消化的好助手

膽囊的形狀很有趣,它像一個香梨的形狀,躲藏在肝臟後方,上面我們講了它的主要作用是收納與濃縮膽汁,它本身不分泌膽汁。因為膽汁中包含主要成分有膽固醇、膽汁酸、膽鹽等,所以能有效的促進脂溶性的維生素吸收,促使體內的脂肪分解、消化、吸收,關鍵還可以有效的清除部分膽道內的細菌,綜上所述,膽囊是幫助我們消化系統正常運行的好助手。

二、哪些情況需要切除膽囊

一般情況下,許多單純性的膽囊炎、無症狀的膽囊小結石並不需要進行膽囊切除手術。因為切除了膽囊,我們就相當於失去了非消化期膽汁的蓄積與儲存功能。也就是說,膽汁將會持續不斷地直接排入腸道內,從而影響了器官的正常消化與吸收

在臨床上,萬不得已非要切除掉膽囊的情況,一般有以下幾種可能性:

1、膽囊結石合併膽囊炎急性發作時,比如病情嚴重、藥物治療效果差、有反覆發作的可能。

2、外傷後出現膽囊破裂,因其它疾病導致膽囊上破個洞。

3、 出現了嚴重的膽囊感染,對患者身體造成嚴重影響,建議手術。

4、膽囊結石合併慢性膽囊炎,嚴重膽結石,出現了梗阻和感染,威脅身體健康,建議手術。

5、膽囊壁增厚,需警惕膽囊癌可能時,一旦發現膽囊癌,如果不及時切除膽囊,癌細胞可能轉移擴散到全身,導致死亡,建議手術。

簡單的說就是:內科上處理不好的時候、當藥物不能根治的時候、有破裂瘻管的時候、有癌變可能的時候,我們一般需要膽囊及時切除。

三、切除膽囊後,可能出現的後遺症,

切除膽囊之後,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體內少了一個重要的器官。根據網絡上一些數據顯示,膽囊切除之後,有部分患者會出現一些不同程度的腹脹、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有部分患者後期會出現內外膽管結石膽總管結石

下面給大家簡單列舉一下,可能會出現的後遺症:

1.反流性胃炎

膽囊切除後,膽汁雖然能繼續生成,但量的分泌會減少比較多,濃縮過程也無法正常工作,對消化的功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特別是患者進食一些難以消化的食物或是一些脂肪含量比較高的食物時,就比較容易出現腹部的飽脹感、腹瀉症狀等消化道相關問題。有些患者在切除了膽囊之後,會出現膽汁反流的狀況,長期下來,很容易造成反流性的胃炎。

2.膽總管結石

膽囊在切除了以後,一般情況下,膽總管也會替代一部分的膽囊作用,但由於沒有膽囊進行膽汁的存儲,膽總管通常會因為內部壓力過大,引起一部分的代償性擴張,使得膽汁在膽總管內滯留時間會比較長,容易增加膽總管結石病的發病機率

3.膽囊切除術後的症候群

膽囊術後症候群的發病率大約在9%-32%,表現症狀一般是上腹部悶脹、黃疸、高熱、噁心、嘔吐、食慾減退、大便次數增多等,嚴重的患者會影響生活上的質量。

還有部分專家醫生認為,膽囊切除後,肝裡面的膽汁就會流進腸道,刺激腸道,增加結腸癌的患病率。但是,目前還沒有特別有力的證據能夠證明膽囊切除和結腸癌之間的關係。

四、如何正確保護膽囊

要想保護好膽囊,那麼在平時的社會養成有規律的生活飲食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要定期的檢查身體,因為身體哪一個部位會出現問題,誰也說不上通過定期的檢查,有問題了,及早的進行治療才能夠改善病情。

總而言之,日常生活中,要學會好好善待你的膽囊,不要等到失去之後才懂得珍惜。

堅持吃早飯正常情況下,人體膽囊會定時排空裡面的東西,很多患者因為早上上學或上班比較匆忙,經常性的不吃早飯。長此以往的不吃早飯,我們膽囊就無法把儲蓄了一整晚的膽汁排進小腸,幫助食物消化,這樣既延長了膽汁在膽囊內的時間,又增加了結石發生的風險

飲食要清淡點我們平時要儘量避免高脂肪、高膽固醇飲食,以免膽汁中的膽固醇濃度過高,析出膽固醇結晶,形成結石。一些不容易消化的食物,要儘量的少吃一些寒涼的食物也要少吃。

避免長期吃素不吃肉,長期吃素,會影響機體對營養的吸收,造成膽汁缺乏,影響膽固醇代謝,引起膽結石。

多喝水,多吃新鮮蔬菜與水果我們建議大家平時多喝水,多吃新鮮蔬菜與水果,平時很少喝水的人,比喝水多的人更容易引起膽汁的濃縮,從而誘發膽結石。

及時治療誘發病症一般情況下,患者如果出現糖尿病、肝硬化等疾病,都建議要進行及時規範化治療,這兩種疾病很容易會改變膽汁成分,使膽囊收縮功能發生異常,從而增加膽結石的發病率。

一般情況下,我們不規律生活和飲食是造成膽囊結石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膽囊看似對身體沒啥作用,其實對它在身體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像闌尾一樣,可能是進化過程的遺留產物,你不能說沒有用,也不能有很強的用處,用具哲理的話說,存在即是合理。

我們普通大眾只有堅持自然進食的習慣,養成每天都按時的健康吃早餐,有目的的降低油脂、膽固醇、糖分攝入,補充一定量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加強鍛鍊身體,多運動,保持合理的睡眠時間,這樣就有可能有效預防膽囊結石的形成,更好地保護我們膽囊健康。

相關焦點

  • 膽囊留不得,必須要切除,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嗎?
    其中,膽囊疾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以及醫學技術的成熟,很多人會選擇切除膽囊。01哪些情況出現時必須要切除膽囊呢?2.體積較大的膽囊結石當我們在身體檢查時發現了膽囊結石的時候,如果結石體積較大,通過碎石等保守治療方法無效時,就需要及時手術切除膽囊來治療,因為一般超過3cm的結石會出現發熱、黃疸、消化不良、局部疼痛等難以忍受的症狀,切除膽囊才能避免炎症繼續發展以及病情進一步擴散。
  • 切除膽囊對身體有什麼影響?或許只有這個好處,很多人夢寐以求
    很多人認為在切除膽囊之後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還是不良的,但其實在切除膽囊後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影響,而切除膽囊可以幫助減肥,對人有一定的益處。但是對於膽囊切除後的患者來說,一定要注意身體的調養,這樣才能讓身體更快的恢復健康,那麼切除膽囊對身體有什麼影響?膽囊切除最大的一個障礙就是患者的吸收功能會受到影響,因為患者的肝分泌膽汁之後,一天之內會把它們排出腸道,這會很容易刺激到腸部的蠕動,腸蠕動速度加快後,就會導致胃以及腸道吸收速度,吸收的營養物質適當減少,所以病人的大便次數就會增加。
  • 膽囊有結石,一定要切除膽囊嗎?別慌,要分情況,並非所有都要切
    每次發作的時候,都會讓人疼痛難忍,小石頭逐漸長大之後,帶給身體的痛苦也會越多,多數人在無法承受之後,就會去尋求幫助,最終的結果,就是要切除膽囊。有的人就產生疑問,是不是只要膽囊有結石,就要切除?下面我們就來好好地了解一下。膽囊有結石,是不是一定要切除膽囊?
  • 膽囊切除對身體有什麼影響?醫生坦言:確實會落下2個「後遺症」
    臨床發現,有很多患者像王靜一樣,術後症狀不但沒有減輕,反而頻繁出現。為什麼會這樣? 切除膽囊後,對身體有何影響? 膽囊在人體中起著幫助人體消化的作用。人的膽囊的主要功能是儲存膽汁,而膽汁是由肝臟細胞分泌產生的。
  • 膽囊切除後,身體會有什麼變化?醫生坦言:當心2個後遺症
    膽結石、膽囊息肉是常見的膽囊疾病,如果結石和息肉的體積都比較大,而且還在不斷增大,膽囊的功能已經嚴重受損,甚至已經失去了正常的功能,在這樣的情況下,醫生會建議患者切除膽囊,以免時間長了,再帶來更大的隱患。有不少患者聽到醫生這樣說,心裡就會擔心,膽囊切除後,身體會出現什麼不好的變化嗎?
  • 膽囊結石要切除膽囊嗎?若有這3種情況,千萬別拖著
    生活中有不少人在檢查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膽囊部位出現了結石,在膽囊結石發展過程中可能會引發身體發熱,感染,局部疼痛等情況。那麼,哪些情況出現就需要將膽囊切除了呢?1、合併膽囊息肉時膽囊結石雖然不是什麼嚴重的疾病,但是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引發併發症,如果發現了膽囊結石,而且結石發展過程中已經引發了嚴重的併發症,此時最好通過手術的方式將膽囊切除,可以防止相互影響之後併發症嚴重。
  • 切除膽囊,對身體會有什麼壞處?醫生說出3個後遺症,不得大意
    方女士的母親深受後遺症的困擾,知道女兒的膽囊功能還是正常後,無論如何也想讓女兒保住膽囊。經過一番討論方女士最終決定聽取母親的意見,通過手術將膽結石去除,保留了膽囊的完整功能。為什麼切除膽囊對身體會產生影響呢?
  • 膽囊切除心慌慌,真的要切嗎?什麼情況下要切
    有一個成語「肝膽相照」,從這個詞中就不難看出肝臟和膽囊之間的關係!肝臟和膽囊緊緊相鄰,且二者因「膽汁」分泌有密切關聯。很多人都錯誤認為,膽囊是分泌膽汁的器官,但實際上真正分泌膽汁的器官是肝臟,而膽囊就如同一個蓄水池般,負責儲存和濃縮膽汁。
  • 膽囊切除影響有多大?醫生提醒:做好6件事,身體會對你說謝謝
    事實上,如果一個患者到了膽囊需要切除地步,醫生認為需要切除,那麼膽囊一定是有病變的,往往來說是合併膽囊結石或者膽囊息肉、膽囊癌變這種情況,有手術指徵才會提出行膽囊切除。這種情況下,對於患者來說,行膽囊切除利遠遠超過弊。
  • 膽囊切除對身體有什麼影響?醫生坦言:確實會落下「後遺症」
    切除了膽囊,對正常生活有影響嗎? 膽囊是儲存膽汁的主要器官,而食物的消化、脂肪的分解以及營養物質的吸收,都是要靠膽汁來進行的。每次吃飯的時候,膽囊就會通過調節膽汁到胃腸道,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所以膽囊對人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膽囊被切除,壽命會減短?膽結石初期,身體有徵兆,希望你沒中招
    其實膽囊也是很重要的,若是不注意養護,也容易出現問題,膽結石就是現在常見的一種疾病,患有的人群也在不斷的增多,不同年齡段的人都可能出現。膽結石出現後,對身體的損害也比較大,若是不注意處理,後期發展嚴重,可能需要被切除,到時損害就大了,切除膽囊,人們最關心的就是會不會影響到壽命?身體有怎樣變化?
  • 膽囊息肉樣變是什麼意思?膽囊息肉生長速度快,想切除有什麼影響
    膽囊息肉是良性的嗎在臨床上,膽囊息肉屬於膽囊的良性病變,但是一旦患者確診得了膽囊息肉,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才行。一般來說,絕大多數膽囊息肉是不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的,但是如果患者的膽囊息肉引發患者出現了右上腹部疼痛、噁心、嘔吐、腹脹、發熱、黃疸等臨床症狀,建議患者進行手術治療;膽囊息肉生長速度快怎麼辦膽囊息肉生長速度快,建議患者進行積極的手術治療,因為,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意味著患者的病情出現了變化,膽囊息肉有可能已經出現了癌變
  • 膽囊切除會有後遺症?這3種「結局」不好受,不到萬不得已,別切
    二、除非萬不得已,否則別切一般狀況來說,切除膽囊過後就可能會失去了非消化期膽汁蓄積儲存的功能,那麼也就是說膽汁會持續性不斷的直接進入排盡我們的腸道內就會影響正常的消化和吸收,所以除非萬不得已,否則千萬不要切除膽囊。一般來說,切除膽囊之後就失去了非消化期膽汁蓄積儲存功能。
  • 膽囊切除後有啥後遺症?醫生: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切,結局不好受
    其實身體中的各個器官都有他們自己的作用,各盡其職,少了一個身體都是不完整的,身體的運轉也會出現一些問題,雖不至於要了自己的性命,但是麻煩的事會一大頓,影響自己的生活。我們就拿膽囊來說,小編在今年體檢中檢查報告說疑似有膽囊內有結石,我就在想這個沒辦法治療了,只能等以後嚴重了去切掉,可是最好還是不要讓他發展成嚴重的疾病,平時還是需要做好平時的預防。
  • 得了膽囊息肉,要不要切除?息肉在什麼情況下,可能會癌變?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醫療水平與設備的不斷完善,很多以前很少被提及的疾病,近些年來都被逐漸查出來了,膽囊息肉就是其中很常見的一種。很多人都擔心,膽囊裡長了息肉,到底要不要切除?息肉會不會癌變?如果會,滿足什麼條件,可能會癌變?
  • 患了膽囊結石,該選擇保膽取石還是膽囊切除?
    而對於有膽囊結石的患者而言,常會面臨這樣的抉擇:切除膽囊還是保膽取石。 很多膽囊結石的患者,在被告知需要切掉膽囊時,都有不少疑問,比如:「為什麼不能只把膽囊切開,取出石頭再縫起來?」「膽囊沒了會不會影響健康?」「為什麼你們不做保膽手術?」...
  • 膽囊被切除的人,得全力做到這7點,才能越活越健康
    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話題,膽囊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它最重要的作用是幫助身體集中膽汁,在這個過程中,膽汁應該分布到身體的多個器官,以提供正常的反應和操作,當然,也不排除有人因為膽囊疾病而被迫切除,除了膽囊之外,還有不少人這樣,膽囊切除者的正常情況能維持多少年?價值確定嗎?
  • 一家三代膽囊都長了息肉,他為什麼不用像長輩那樣切除膽囊?
    肝膽外科張竝主任告訴他,膽囊息肉分為真性息肉和假性息肉。真性息肉就是臨床上的腺瘤型息肉,這類息肉往往是單發,逐漸增大有惡變為膽囊癌的可能。張主任曾接診一名22歲的患者,剛剛大學畢業,就查出了1.1釐米的膽囊息肉,一年後,長到了1.9釐米,有癌變傾向,當機立斷選擇了切除膽囊。
  • 膽結石,是否做膽囊切除?長期沒有症狀,該如何處理?
    膽結石的常見處理方式,就是手術切除膽囊,以至於不少人認為膽結石需要一刀切。真的是這樣嗎?每個膽結石患者,都要做手術嗎? 人們怕做摘除膽囊手術,也是擔心失去了膽囊,消化系統會受影響,也怕身體出問題。健康的膽囊在人體中確實有很大作用,能存儲膽汁,參與消化食物。生病的膽囊是否要取走是要權衡利弊的,不能僅看作用,當弊大於利時,就應該果斷摘掉。
  • 患了膽結石一定要切除膽囊?術後還會長石頭?答案都在這
    48歲的張女士在十五年前,因為膽結石嵌頓疼痛,接受了「膽囊切除手術」。但是,術後不久再生結石,期間反反覆覆接受了兩次手術。2019年6月又再次復發,當地的醫生告訴她結石是長在肝膽管,如果再手術需要切除部分肝臟,並且手術風險也會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