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國家公共衛生安全標杆城市,武漢將組建市區兩級公共衛生...

2020-12-19 武漢發布

6月28日,中國共產黨武漢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召開。全會上,審議通過《中共武漢市委 武漢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6月29日,在武漢市人民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彭厚鵬解讀《意見》精神,並回答記者提問。

彭厚鵬介紹,《意見》提出,今後,將完善應急指揮機制、智慧化預警多點觸發機制、多渠道公共衛生預警機制和應急響應機制、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機制、疾控機構與城鄉社區聯動工作機制、群防群控機制及輿情應對處置機制。

武漢將組建市、區兩級公共衛生應急管理委員會,在街道和鄉鎮設立公共衛生應急管理辦公室,配備公共衛生專幹。將在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設立公共衛生總師,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設立首席公共衛生專家特設崗位,市、區疾控機構主要負責人原則上應具有預防醫學本科及以上學歷,逐步在公立三級醫院配備1名具有公共衛生相關專業背景的班子成員。

優化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運行體系

「基層哨點」觸及地下汙水管道

今後,將建立公共衛生機構、醫療機構及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定期溝通會商機制,特別是市疾控中心要加強疫情研判和風險預警,對全天24小時監測數據進行分析研判,為政府提供及時、準確、全面的分析報告。醫療機構與疾控機構之間加強信息推送、會商分析與風險預警,對可疑病例、臨床異常現象深入討論、及時報告。同時,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疫情監測、疫情防控的「基層哨點」職能,注重發揮村醫、校醫、廠醫、社區家庭醫生「第一道防線」作用。

目前,我市正在建立智慧化預警多點觸發機制,強調要實施公共衛生疫情直報系統、發熱門診、預約診療、網際網路診療、藥品零售、穿戴設備、第三方檢測機構等大數據監測。以後,監測網絡不僅覆蓋到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還覆蓋設有醫療點的學校、企業、機場、車站、養老機構和特殊監管場所,與居民健康相關聯的其他場所如藥店、餐廳、商場、超市、農貿市場、地下汙水管道等。

重塑疾病預防控制體系

建立緊密型疾病預防控制三級網絡

武漢將建立以市疾控中心為核心,區疾控中心為樞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共衛生科為網底的緊密型疾病預防控制三級網絡。

為全面改善疾控機構設施設備條件,將新建市疾控中心綜合實驗樓,集成P3實驗室和動物實驗室等,並改擴建各區疾控中心,建設P2實驗室。為強化疾控硬體,將建設全市公共衛生應急和重大疫情防控指揮調度中心。

為補齊醫防融合短板,市金銀潭醫院和市肺科醫院將作為市疾控中心的臨床基地,強化醫療機構疾病防控職能,推進防治一體化。

健全重大疫情救治體系

大力推進三大中心、基地建設

為強化疫情救治的硬體建設,武漢將儲備可轉換傳染病床位約10000張,按照10%的比例配置重症監護病床,儲備負壓病床1200張,負壓手術室100間,配備外膜肺氧合(ECMO)、負壓救護車等醫療設施設備。

為強化重症救治能力建設,將著力推進同濟醫院建設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協和醫院(金銀湖院區)建設國家區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建設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疑難危急重症救治中心。

為強化緊急醫學救援網絡建設,武漢將建設和完善市級院前急救中心,推進各區急救分中心建設,打造中心城區10分鐘、新城區12分鐘醫療急救圈。

強化法制、物資和信息化支撐

建成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

武漢市將在法制預案、物資儲備、信息化建設、科技支撐、專業人才、激勵政策和醫療救助保障上集中發力。

為落實「四早」策略,建立健全疫情監測預警機制,武漢將建成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該中心依託城市大腦,將居民的就醫信息、體檢信息、購藥信息、個人健康監測信息、第三方機構檢驗檢查信息,以及公共衛生疫情直報系統中的信息,公共衛生機構開展的外環境信息等,進行實時監測、大數據分析,實現疫情和特殊病情一網全監測、風險早發現。

下一步,將開展重大公共衛生科研攻關,推動武漢預防醫學科學院建設,打造國家生命健康創新發展示範試驗區。

為提供激勵政策保障,將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傳染病醫院和疾控、血液、急救等公共衛生機構實施公益一類保障、公益二類管理。

(長江日報記者劉晨瑋 黃琪)

相關焦點

  • 成都:打造國家公共衛生安全標杆城市,建立重大疫情醫療救治網絡體系
    「到2025年,建成國內一流、國際先進,與國家中心城市功能相匹配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應急處置、疾病防控、醫療救治、科研攻關等能力顯著提升,要素保障更加完備,為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提供堅實公共衛生安全保障,打造國家公共衛生安全標杆城市。」
  • 【超大城市治理⑥】織密社會治理之「網」
    03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體系  04提升城市精細化、智慧化治理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今年3月在湖北武漢考察時強調:「城市是生命體、有機體,要敬畏城市、善待城市,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
  • 5G來了,我國能成為全球公共衛生最安全的國家嗎?
    隨著我國5G的發展,我國離全球公共衛生最安全的國家還有多遠? 還記得「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嗎? 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向好,復工復產進程加快,但醫療資源依然處在緊張、病患聚集的壓力下,整個醫療行業沒有絲毫鬆懈。
  • 武漢著力補公共衛生短板:43個基建項目開工 儲備2萬張傳染病床位
    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質子中心、重離子中心等43個基建項目已開工,公共衛生補短板順利推進。其中,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落戶光谷同濟醫院,是首個在北京、上海之外設置的國家級醫學中心。湖北省人民醫院洪山院區在武漢開工,湖北5個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設拉開序幕。
  • 權威發布|十大制度建設護衛全市公共衛生體系
    為進一步健全完善疫病防控和公共衛生安全體系,建立臨床治療、疾病控制、醫療保障、物資供應、科學研究等有效協同機制,從體制機制上創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舉措,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水平,我市制定了《濰坊市關於健全完善公共衛生體系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經市政府第六十二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並於2020年10月28日印發。
  • 國家衛生健康委發文,規範推進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
    1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了《全國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標準與規範(試行)》。一是為全面規範推進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提高公共衛生機構信息化建設與應用能力,針對公共衛生信息化的短板和不足,開展「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加快信息技術與公共衛生融合應用,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各司局公共衛生的工作職能,在梳理我國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現狀的基礎上,明確了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的建設內容和要求。
  • ...員在《紐約時報》發表署名文章:與中國攜手 守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
    2月28日,外交部駐香港公署特派員謝鋒在《紐約時報》網站發表署名文章:與中國攜手 守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該文還定於29日在該報紙質評論版刊登。全文如下: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積極進展。包括武漢和湖北省其他地市在內的全國新增確診病例總體呈現下降趨勢,疑似病例存量加速消化;截至2月27日24時,全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78824例,其中死亡病例2788例,治癒出院病例36117例。習近平主席和黨中央始終將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果斷決策,全面部署,統一指揮。全國4.2萬餘名醫護人員從四面八方馳援湖北。
  • 公共衛生安全大屏可視化決策系統
    產品概述  數字冰雹公共衛生安全可視化決策系統,面向公共衛生管理部門大屏可視化環境,具備優秀的大數據顯示性能以及多機協同管理機制,支持大屏、多屏、超大解析度等顯示情景。工作規劃展示  支持對疾病預防控制、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的幹預措施、國家免疫規劃等工作規划進行詳盡展示,運用多種可視化展現手段對公共衛生安全綜合態勢進行呈現,並對主要規劃指標進行分析,多角度展示公共衛生安全工作規劃。  2.7.2.
  • 速讀長三角:安徽省公共衛生研究院成立
    (姑蘇晚報)今年揚州市區試點300張家庭養老床位4月28日,據揚州市民政局消息,新近出臺的《關於開設家庭養老床位的實施意見(試行)》,將優先滿足失能(失智)、半失能老人開設家庭養老床位。今年市區試點300張家庭養老床位。
  • 美國、義大利相繼宣布:國家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美禁止近14日內...
    此外,義大利總理孔特31日宣布,該國將進入國家緊急狀態,並撥出款項以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者:師琰)、人民日報 (葉琦)編 輯丨張涵、劉巷美國宣布國家公共衛生緊急狀態美國政府周五(1月31日)宣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構成國家公共衛生緊急狀態,並宣布一系列臨時措施,包括對從中國返美的美國公民實行隔離、並禁止過去14天內曾前往中國的外國公民入境美國。
  • 加強首都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內容...
    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牽頭建設全球衛生中心,組建跨學科團隊,提高全球疫情和疾病負擔分析及參與全球公共衛生治理的技術能力。完成時限:2022年底前責任單位:市委編辦、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相關區政府8.推進市、區兩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標準化建設。
  • 李蘭娟院士:「AI+區塊鏈」將對打造一體化公共衛生應急響應發揮作用
    據中國城市報消息,近日,在2020世界人工智慧健康雲峰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表示,疫情防控中,AI在公共衛生、疫情研判、情緒管理、地圖服務、基因檢測、藥物研發、網際網路醫院等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未來的AI,加上區塊鏈,將對打造全國一體化的公共衛生應急響應會產生更加重要的作用。
  • 全民出擊守衛城市公共衛生安全
    全民出擊守衛城市公共衛生安全。全民戰「疫」,積極參與核酸採樣是對新冠病毒有力的回擊。自7月26日大連啟動全民核酸檢測以來,數百萬大連市民積極響應號召,來到檢測點,有序參與核酸樣本採集。7月31日,記者在位於大連市西崗區人民廣場街道的大連第六中學核酸檢測採樣點看到,現場前來檢測的數百名居民保持安全距離,有序排隊。
  • 華海藥業總裁陳保華: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法律體系
    陳保華表示,公共衛生安全是維護公眾身體健康、生命安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基石。近30年來,全球約出現新發傳染病40多種,並以每年新發1種的態勢發展,傳播範圍廣、傳播速度快、社會危害大,成了全球公共衛生的重點和難點領域。
  • 築牢維護公共衛生安全法治防線
    護法、用法意識和公共衛生風險防控意識。法律法規是組織開展公共衛生防治體系的重要保障。當前,我國有包括《傳染病防治法》《突發事件應對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在內的30多部與公共衛生防治體系有關的法律,它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但也在實踐中暴露出一些短板和不足。如何加強和完善公共衛生法律法規體系建設,推動法律法規落地見效?
  • 關於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那些您最關心的問題
    關於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那些您最關心的問題 2020-08-05 17:0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武漢「十四五」新目標: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
    《規劃建議》錨定二〇三五、聚焦「十四五」,提出緊緊圍繞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的總體定位,加快打造全國經濟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努力建設現代化大武漢。
  • 復旦大學發布公共衛生學科群行動計劃 復旦大學唐仲英公共衛生高研...
    昨日,復旦大學發布公共衛生學科群行動計劃,同時宣布成立唐仲英公共衛生高等研究院,將通過構建醫防結合和醫教研協、基礎硏究到應用的全鏈式科研創新體系,提高公共衛生跨學科複合人才培養質量,創造中國特色公共衛生學科發展模式和道路。上海市副市長宗明等出席啟動儀式。
  • 第22屆中國科協年會公共衛生安全與生物技術論壇在山東德州舉行
    &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客戶端濟南8月14日電(記者 賈雲鵬)8月13日,第22屆中國科協年會——公共衛生安全與生物技術論壇在山東德州舉行,活動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出席,旨在助力德州市生物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服務公共衛生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
  • 全國人大代表陳保華: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法律體系與國家醫療應急...
    來源:藍鯨財經日前,全國人大代表、華海藥業總裁陳保華接受藍鯨財經採訪時表示,就制定公共衛生安全保障法、完善國家醫療應急物資保障體系方面在兩會上提出了建議。陳保華表示,公共衛生安全是維護公眾身體健康、生命安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基石。近30年來,全球約出現新發傳染病40多種,並以每年新發1種的態勢發展,傳播範圍廣、傳播速度快、社會危害大,成了全球公共衛生的重點和難點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