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國家稅務總局發布2020年12月政府採購意向公告,正式官宣金稅四期的到來。從發布的採購內容看,金稅四期第一階段的採購計劃比金稅三期「簡化」很多。基於技術手段的不斷升級,多位業內人士預測金稅四期上線後,功能可能更全面。
作為金稅三期的升級版,金稅四期不僅升級了稅務方面,還納入了「非稅」業務,實現對企業的更全面的監視。同時建設了各部委、人民銀行及銀行等參加機構之間的信息共享和審計通道,實現了企業相關人員的手機號碼、企業納稅狀態、企業登記信息審計三大功能。
功能強大的金稅三期
隨著系統的不斷升級,那些想利用空殼公司開戶,來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洗錢、偷逃稅款等違法犯罪,已經行不通了。而在金稅三期時,稅務風控系統已經嚴格化。
金稅三期實現了對國稅、地稅數據的合併及統一,其功能是對稅務系統業務流程的全監控。同時,它也掌握了企業老闆的把柄。如果企業一旦有問題,馬上就會被金稅三期查出。它能從企業的收入、成本、利潤、庫存、銀行帳戶和應納稅額等來進行檢驗並判斷異常。公司買過多少地、買過幾輛車,還能夠通過你公司所在行業、所在地區,與同類公司所申報的稅額進行相比較。
通過以下數據發現,金稅三期只需1分鐘就能找到稅收風險點:
30分鐘,佐證稅收風險點;
50分鐘,聯動標識稅收檢查點;
智慧機器人全庫監測已經開啟。
國家監管日趨嚴格
有不少人預計,金稅四期將會構建更加強大的現代化稅收徵管系統,實現全國範圍內稅務管理徵收的業務的通辦,實現「稅費」全數據全業務全流程全數據「雲化」打通,進而為智慧監管、智能辦稅提供條件和基礎。再加上2019年6月份工信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四部門共同啟動「企業信息聯網核查系統」的運行,而新的稅收徵收管理系統很可能將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從而實現智慧稅務和智慧監管。
企業更透明化:各個部門的數據共享,並以大數據為支撐,實現每個市場主體全業務全流程全國範圍內的「數據畫像」,近日大家關注的「社保入稅」,這個數據也是在大數據的範圍內。甚至可以說未來每一家企業在稅務部門面前都是透明的。
稽查更加精準:所謂的精準就是說隨著數據越多,畫像越準,涉稅風險也越來越明顯,比如說稽查,我都有數據,先歸集疑點數據,發現風險點,這樣稽查局再「按圖索驥」去稽查。
面對強大的金稅四期,企業在生產經營中若無法規避風險點,那麼將會被全天候、全流程、全方位的監管。這也意味著,老闆和會計需要加強和意識到企業「合規」的重要性,否則將被金稅四期稽查。
「鋌而走險」讓企業身陷財務風險
企業若想盈利,就得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為減少支出運營成本,很多企業都「鋌而走險」,採用違規違法的措施來人為降低稅額。但在金稅四期上線以後,財稅違規灰色領域將會被進一步壓縮。
不過,有一個常見而又容易忽略的財務風險點:取得不符合規定增值稅發票入帳。對此,有人認為這個風險提示太簡單,由於當前對票面檢查都非常嚴格,一次性填開,備註欄填寫,不能缺少發票專用章,不能虛假取得,所以發票基本票面問題都不會出錯。千萬別大意,稅收中的風險往往就是以這樣防不勝防的方式出現在企業裡。
比如:一張普通發票,貨物名稱是混凝土,票面各種問題都沒有,填寫非常規範。購買方是河南省某商貿公司,銷售方是廣西省某建築材料公司。
河南公司說,買混凝土是用於建設規劃為五層的辦公樓。檢查人員問貨物是廣西的企業在本地有臨時生產場所還是從廣西直接送到河南的呢?答:「從廣西購買,直接送來的。」而檢查人員當時斷定,這筆業務是虛假的。從生產到使用,混凝土時間最多不能超過三個小時左右,否則它就會凝結無法使用。
因此,從廣西購買的混凝土到河南是不現實的。企業辯稱,確實購買了混凝土,不過是從本地購買後取得了這張發票。最後如何處理暫且不論,案例的意義是為了提醒企業,這不僅僅是票面問題,有時工作也需普及一些常識。
如果沒有這方面的常識,企業很可能成為稅務部門檢查的重點對象,依託金稅四期強大的分析能力,稅務部門對於查處發票違規操作的精準度毋庸置疑。那麼沒有這方面常識的企業,能通過什麼方式來避免自身涉及財務風險?可以通過暢捷通好會計,從發票環節開始對企業風險做預警提示,並對稅務監測做智能處理,防範稅務風險於未然。此外,好會計能根據稅收新政調整企業細則,提醒企業申報的注意事項,有效進行風險監控。
而在發票稽核方面,暢捷通好會計可以實現自動稽核對比,銷項發票與進項發票的商品編碼匹配,預警負庫存。無論政策、制度、系統怎麼變化,企業都不用過分擔心,因為好會計提供稅負波動表功能,用圖形展現各個季度預繳稅負走勢,實現企業的合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