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乘風而來

2020-12-04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近日,在離岸50公裡以上的如東東部黃沙洋海域,隨著直徑5.5米、長71.5米,重達666噸的37號單樁基礎穩穩「嵌入」大海,三峽新能源如東800MW海上風電項目主體工程正式進入全面開工階段,也預示著三峽集團在江蘇地區建成「百萬千瓦級」 海上風電基地的進程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6月8日,江蘇海力風電設備科技有限公司製作的15號單樁也已從該公司配套碼頭髮出,如果海況好,這兩日便能完成沉樁施工。」三峽新能源如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宇告訴記者,15號單樁長73米,重681噸,這將是該項目在海上「紮下」的第15根單樁。據了解,自2月份三峽新能源如東H6(400兆瓦)、H10(4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在小洋口陸上換流站舉行開工動員儀式以來,該項目兩個海上風電項目主體工程已順利完成14根單樁基礎施工,累計完成18根單樁製作,另有28臺單樁基礎正在同步製作中。與此同時,項目團隊通過積極對接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協調各參建單位,於5月底順利取得海事主管部門水上水下活動許可證,為項目主體工程順利開工創造了良好條件。

作為國內單體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之一,三峽新能源如東800MW海上風電項目規劃建設H6、H10兩座風電場,計劃安裝200臺4兆瓦風機。「兩座風電場離岸距離分別為50千米、63千米,由於項目所處海域地質條件複雜,海況環境惡劣,離岸距離較遠,可作業窗口期短,使得施工推進有難度。」劉宇告訴記者,為克服不利影響,項目工程建設團隊深入研究水文、氣象、地質等因素對沉樁的影響,合理選擇和鎖定基礎施工船機設備,組織各參建單位制定基礎施工專項方案及多項輔助措施和應急預案,施工前現場組織召開預備會,針對機位點地質情況制定相應「防溜樁」預案及垂直度控制措施,確保單樁基礎施工順利進行。

據了解,三峽如東項目是國內首個400千伏柔性直流輸電海上風電項目,直流海纜輸電距離超100公裡,是目前國內電壓等級最高、輸送距離最長的柔性直流輸電海纜。該項目全面建成投運後,年上網電量可達24億千瓦時,能夠滿足約99萬戶家庭年用電量,具有重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也將為如東打造千億級綠色能源產業、實現海上風電全產業鏈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能源界,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通渭百萬千瓦風電基地330千伏送出工程全面建成
    原標題:通渭百萬千瓦風電基地330千伏送出工程全面建成   2020年12月30日凌晨3點,榜羅330千伏變電站內,燈火通明,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國網定西供電公司承建的甘肅定西通渭百萬千瓦風電基地
  • 中廣核汕尾140萬千瓦海上風電基地「大腦」受電成功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汕尾海上風電基地陸上集控中心為上述項目共用。)廣東汕尾海上風電基地陸上集控中心順利受電。汕尾海上風電基地包括三個項目。11月14日13時58分,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廣東汕尾海上風電基地陸上集控中心順利受電,標誌著汕尾海上風電項目工程建設完成了又一個重要裡程碑,向全容量併網邁出堅實的一步。汕尾海上風電基地包括三個項目,分別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海上風電場——汕尾後湖海上風電項目、汕尾甲子一項目和汕尾甲子二項目。汕尾海上風電基地陸上集控中心為上述項目共用,成為三個項目的「大腦」。
  • 甘肅定西通渭百萬千瓦風電基地330千伏送出全面建成
    12月30日凌晨3點,榜羅330千伏變電站內,燈火通明,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國網定西供電公司承建的甘肅定西通渭百萬千瓦風電基地330千伏送出工程啟動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零下17攝氏度的環境溫度,絲毫沒有影響現場工作人員的熱情。
  • 國際能源網-風電每日報,3分鐘·縱覽風電事!|海上風電|上海電氣...
    編輯 | 風電頭條 楚喬國內頭條1、國內首個陸地5MW級風電整機智能裝備基地主體工程順利封頂近日,由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風科技」)建設的國內首個陸地5MW級風電整機智能裝備基地主體工程順利封頂,標誌著金風科技興安盟整機裝備基地(簡稱「基地」)工程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 總裝機40萬千瓦 中廣核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併網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總裝機40萬千瓦,中廣核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併網中國廣核集團12月16日宣布,隨著當天中午最後一臺機組併網,中廣核新能源廣東陽江南鵬島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實現73颱風機全容量投產運行
  • 總裝機40萬千瓦,中廣核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併網
    中國廣核集團12月16日宣布,隨著當天中午最後一臺機組併網,中廣核新能源廣東陽江南鵬島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實現73颱風機全容量投產運行。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總裝機容量40萬千瓦,是國內首個單體大容量在運海上風電項目,也是廣東省首個「雙十」(指距離海岸線超過10公裡,水深超過10米)海上風電項目。項目位於廣東省陽江市東平鎮南側、海陵島東南側海域,水深在22至31米之間,離岸最近距離約19.5公裡,最遠距離約35公裡,布置73颱風電機組,同時配套建設1座220kV海上升壓站和1座陸上集控中心。
  • 廣東發文助力海上風電領跑工程 附海上風電概念股
    計劃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約10250萬千瓦。  其中,「海上風電領跑工程」位居八項重點工程之首,將爭取國家支持建設專屬經濟區近海深水區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出臺省內扶持海上風電發展的相關政策,爭取2025年前海上風電項目實現平價上網,到2025年底累計投產海上風電約
  • 張家口市風電裝機突破千萬千瓦 繼新疆哈密成為第二個破千瓦的風電...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6月4日上午10時,隨著康保華電臥虎石風電場項目92號風機成功完成吊裝,河北省張家口市風電裝機容量累計突破了千萬千瓦,這也是繼新疆哈密市風電裝機容量累計突破千萬千瓦後,全國第二個突破千萬千瓦的風電大市
  • 150億元、100萬千瓦!這家海上風電「實力派」再落重要一子!
    華夏能源網獲悉,12月10日,中國船舶集團(簡稱「中船集團」)旗下風電公司與遼寧省興城市政府舉行了中國船舶興城大型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及風電資源籤約儀式,項目裝機容量為100萬千瓦,總包價格約150億元。
  • 海上風電單位千瓦造價仍然居高不下 距離平價風電還任重道遠
    7月16日: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半島南3號海上風電項目海上工程EPC總承包中標公示:山東電力公司諮詢院有限公司,投標報價為476648萬元;總裝機容量為300MW。項目位於位於山東海陽核電基地南側海域,場址離岸距離36~40km。
  • 我國海上風電離岸距離有多遠?
    目前,我國已核准的海上風電項目以離岸距離小於50千米、裝機容量20萬千瓦~40萬千瓦的近海項目為主。然而,受生態環境保護、交通航道佔用等因素影響,近海風電項目的站址資源日趨緊張。   縱觀全球,以英國、德國為代表的歐洲等國正在加快布局,推動遠海風電發展。
  • 第五屆中國海上風電大會在我市舉行
    本次活動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風力發電電器設備分會、東方風力發電網聯合主辦,力求為業界人士提供一個可持續性的線下風電交流專業平臺,並圍繞「海上風電,智慧能源」的主題展開討論,為海上風電未來發展建言獻策。 當前,黨中央、國務院和廣東省委、省政府對加快海洋經濟發展高度重視,海上風電作為一種重要的清潔能源和海洋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 華能濮陽風電:乘風而上 逐鹿中原
    伴隨著風電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成本持續下降、政策體系逐步完善,我國風電裝機規模快速增長,已由補充能源轉變為替代能源甚至主力能源,風電產業迎來了高質量發展的黃金時期。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機遇期,河南省將濮陽列為河南風電發展的主戰場之一。
  • 中廣核:陽江南鵬島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併網
    來源:證券時報網12月16日12時28分,隨著最後一臺機組的併網,中廣核新能源廣東陽江南鵬島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實現73颱風機全容量投產運行。該項目年上網電量達10.15億千瓦時,可節約標煤31.1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2.88萬噸。
  • 中廣核:陽江南鵬島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併網
    12月16日12時28分,隨著最後一臺機組的併網,中廣核新能源廣東陽江南鵬島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實現73颱風機全容量投產運行。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位於廣東省陽江市東平鎮南側、海陵島東南側海域,水深在22至31米之間,離岸最近距離約19.5公裡,最遠距離約35公裡,布置73颱風電機組,同時配套建設1座220kV海上升壓站和1座陸上集控中心,總裝機容量40萬千瓦,是國內首個單體大容量在運海上風電項目,也是廣東省首個「雙十」(距離海岸線超過10公裡,水深超過10米)海上風電項目。
  • 海上風電正迎來新風口
    海上風電的新東風來了!兩個月前,中國政府宣布,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據測算,中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有望在2035年達到8億千瓦,2060年達到30億千瓦。當前,風電裝機才2億多千瓦。
  • 通渭風電基地隴陽20萬千瓦風電場項目全面建成併網發電
    近日,國家能源局重點幫扶項目通渭風電基地隴陽20萬千瓦風電場第三批7.4萬千瓦項目實現併網發電,標誌著該項目全容量建成併網發電,為全縣新能源產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 「海上風電,還有30年高潮期!」
    經過十餘年的發展,中國海上風電產業步入蓬勃期,投資成本也逐步下降。 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趙生校在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國已投產或完成決算的海上風電項目平均造價在1.4萬元-1.8萬元/千瓦,海上風電投資成本降幅在15-20%左右。
  • 海上風電投資經濟性邊界研究:嚴守項目開發底線
    短期內,海上風機設備成本、施工建設造價增加,風電投資成本下降空間有限,2020年後新核准項目需要嚴守發電小時數和電價的底線,以確保項目收益。根據領航智庫測算,以廣東海上風電項目為例,在工程造價17000元/千瓦以下、發電利用小時數3600小時以上、上網電價0.65元/千瓦時以上的邊界條件下,海上風電項目投資才具備經濟性。
  • 浙江岱山23.4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併網
    新華社客戶端浙江頻道12月27日電(記者崔力)25日,位於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島西北側海域的中廣核新能源浙江岱山4號23.4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實現54颱風機全容量投產運行。該項目年上網電量達6.18億千瓦時,可節約標煤17萬噸,相比火力發電減少有害氣體排放約47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