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內容、請勿抄襲。
文|薰兒
l 目前的華為
華為是國內科技企業的龍頭,尤其是在通信技術和網絡搭建上是第一流的,全球知名的網絡設備公司。不過華為的手機做得也是很不錯,在過去的中國國產手機中,中華酷聯是第一代掌門人,第二代是華米OV。
華為
由此可見,華為無論是做手機,還是做網絡設備,都是全球第一流的公司。可是華為已經幾乎什麼都做了,但是有一個行業的門檻實在是太高了,華為公司無能為力,那就是晶片製造業,跟能源一樣是重資產的行業,現在華為的晶片連第三方的都不能購買。
l 晶片需要光刻機
發展晶片製造業之所以會這麼難,就是因為它重資產的行業,因為廠房用地、能源價格、人才培養、設備機器都是幾百億美元,需要向資本融資,但是資本又很看重短時間的回報,像股神巴菲特那樣的投資者可不多。
重資產
尤其是晶片製造業中的光刻機,那真是難上加難,沒有光刻機,什麼晶片都造不出來,現在全球三大巨頭臺積電、英特爾、三星為什麼被稱為巨頭,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它們有最先進的光刻機。
如果沒有高端光刻機,那麼華為的晶片是一點兒辦法都沒有。
l 中國半導體發展未來可期
華為的晶片問題反映出來的是國內的晶片發展問題,晶片是涉及到了集成電路,就涉及到了整個半導體行業,國內的半導體正式起步於2000年,標誌就是「中國半導體之父」張汝京先生帶領團隊,攜14億美元回上海張江創辦中芯國際。
中芯國際
雖然國內的半導體起步較晚,目前跟世界的差距說大不大,甚至已經在努力追趕,而且根據最近幾十年的發展趨勢,結果目前晶片的市場變化,中國是最大的晶片市場,國內的相關部門也在發力。一句話:中國半導體的發展未來可期。
中國半導體的發展雖然是未來可期,但是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光刻機的問題,只要解決了光刻機的問題,未來才能夠睡個安穩覺,不用別人「卡脖子」。那麼究竟什麼是光刻機?製作光刻機難嗎?
l 光刻機跟照相機是一樣的
老式照相機
其實光刻機就跟照相機是同樣的道理,不過不是指現在手機用的照相機,而是用底片的照相機,10多年前都還有人使用那種照相機,不過現在基本上都被手機取代了,尤其是華為手機,居然是用徠卡鏡頭。
老式的照相機就是用通過曝光的方法,將圖片「打」在了底片上,後面去「洗」將它顯示出來。那麼製作晶片也是同樣的道理。這樣說到美國矽谷的一家神奇的公司,名字叫做仙童公司。
仙童公司由八個世界頂尖的青年科學家「背叛」自己的老闆,創立的,人稱「八叛逆」,但是他們是天才,他們用高純度的矽做基地,然後發明沉積和擴散的技術,這就是現在晶圓加工的第一步。
晶片製程
然後就要在處理好的矽基底上畫出電晶體,他們在牆上寫下了邏輯電路圖,然後用照相機拍幾張照片,之後就用紫外光將底片上的圖形曝光在處理好的矽基底上,這一步就是現在光刻機要做的。後面就是用蝕刻,清洗之類的。
所以光刻機跟照相機的原理是一樣的。
l 光刻機比原子彈難
那麼國內能夠製造出光刻機嗎?答案是可以,不僅僅是光刻設備,連蝕刻設備,雙工件臺,國內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單單光刻機而言,國內的水平並不高。
原子彈
世界上最先進的光刻機是由荷蘭的阿斯麥公司製造的,使用極紫外光,波長13.5納米,製造出來電晶體柵極可以達到1納米。國內的光刻機最高水平是上海微電子,製造出來的光刻機,使用的是波長193納米的深紫外光,製造出來的電晶體柵極寬度為28納米左右。
荷蘭阿斯麥之所以能夠製造出來光刻機,可以說是集中了這兩百年來,西方近代所有工業的成就的資源,德國的蔡司鏡頭和精密工具機,控制極佳,工具機高速旋轉,偏差都是在可控的範圍內,美國的雷射技術等等,臺積電、英特爾、三星等等都出了大價錢。
晶片
所有高端光刻機太難了,國內的工業基礎實在是太薄弱了,80年前,都是自己勒緊褲腰帶完成原始資本的積累,西方國家就不同了,「手段」很多,400年來,工業基礎不好才怪了。從這一點上來看,光刻機的確是比原子彈要難。
l 國內需要光刻機嗎?
那麼國內需要光刻機嗎?答案是肯定的,沒有光刻機怎麼發展半導體行業,不過對於光刻機的要求可以稍微降低一下,因為目前來說,高端光刻機是不現實的。晶片材料才是重點,一旦晶片材料改變了,或者不需要那麼高端的光刻機,晶片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性能。
碳基晶片
北京大學目前在碳基晶片上已經取得了突破,可以嘗試,因為我國半導體歷史負擔不大,不像臺積電,已經在矽基晶片上投入了很多,一旦改用新的材料,提升的少許性能帶來的收益不高,但是卻要放棄以往的設備。
l 生存
因為國內沒有高端光刻機,所以目前華為的晶片是一點兒辦法都沒有,只有保存實力,華為以後才有機會,本來華為看中手機行業,就是因為該行業的短期利潤很高。而現在不能追求短期的利益了,只能是先生存。
任正非
|教育
教育也很關鍵,如果將來華為要進軍半導體行業,那麼就應該有足夠的人才儲備,人才往往是能夠起到關鍵作用的,比如美國仙童公司的「八叛逆」,現在大規模製造電晶體的方法就是由他們創造的。
目前國內的相關部門也積極地在推動集成電路的發展,很多高校都有相應的計劃,最有名的就是國科大的「一生一芯」計劃。
華為
l 增加營收
華為公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增加營收,在未來,華為手機「難產」是不可避免的,華為公司的營收最近幾年來,有差不多一半都是手機貢獻的,必須尋找新的途徑,增加營收。
目前的5G應用是不錯的營收手段,因為5G網絡布置好了,就等著5G應用來「套現」,可能會成為下一個經濟增長點。
因為沒有高端光刻機,華為應該怎麼辦?對此,你有什麼話想說?歡迎下方留言。
想了解更多,那就關注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