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蘇聯飛行員跳傘後引發的烏龍事件:戰機無人駕駛橫跨北約5國

2020-12-20 黃老師評歷史

最近一陣子,中國飛行員王建東駕駛殲10遭遇飛鳥撞擊之後,37秒內3次調整飛機避讓居民區,在臨近地面75.9米處順利跳傘,成功處置險情的事跡被廣為報導,中央電視臺還專門做了節目,網友們紛紛誇讚他高超的技術和過硬的心理素質,王建東也由此榮獲了一等功嘉獎。

王建東和他的「座駕」

結果,就有學生問我,是不是在飛行員遇到險情的時候,總被訓練能不跳傘就儘量不跳傘?或者是做選擇時,一定要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到首位?

畢竟,普通人都有個喜聞樂見的「常識」——培養飛行員的成本,遠要比戰機本身高的多。

實際上,雖然大多數情況的確如此,但也並非就這麼絕對。

比如,美國五代機F-22,不算其內置飛彈的成本,裸機的平均造價就高達2.4億美金。

而且,這還不是最貴的那款,當年從美國本土起飛,轟炸了我駐南聯盟大使館的美軍隱身戰略轟炸機B-2,造價為24億美元。若以重量計算,其重量的單位價格,甚至比當年市值黃金還要貴上了個兩三倍。

B-2

客觀看,各類戰機的彈射逃生裝置大多都很實用,遇到危險時,如何保障飛行員的生命安全也屬於戰機設計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然而,到了實際操作環節,飛行員面臨的情況,往往會比設計時要複雜的多,可能是深淵大海,也可能是人口稠密的城市,或者高空高速、低空低速這種難度大的跳傘環境。

所以,在選擇彈射跳傘逃生前,一定先要操縱飛機避開人口密集區域,以儘量減少對地面人員和建築物的傷害。

還有就是得考慮周邊環境是否能保障跳傘安全。

當今的戰機,無論是飛行高度還是速度,幾乎都達到人類生命承受的極限。因此,現在的飛行員,要配給類似於太空衣的高空抗荷服,這種飛行服內部設有電加熱系統和單獨的供氧裝置,以保證飛行員的人身安全性,此外,還包括了各種救生裝置。

紅圈裡的,就是水上救生裝置

但即便如此,飛行員在高空、高速狀態下跳傘,低壓、缺氧、風力和高寒環境中,仍會隨著諸多不可控風險;另外,像本次王建東英雄這樣,超低空極限跳傘的,即便靠著彈射座椅,也非常容易發生降落傘還沒打開,飛行員就墜了的地這類「慘劇」。

B-1B轟炸機使用的ACES II彈射座椅

更考慮到,在一些飛行員看來,與其冒著風險在幾萬米的高空跳傘,不如努力嘗試去糾正故障,把飛機安全帶回去,找到事故原因。操作成功的話,也算是為國家立了大功,產生的價值更是無法估量。

一般來講,戰機在空中遇到技術故障時,飛行員首要的還是要根據自己的經驗結合地面指揮中心的指示,來判斷故障的程度,進而決定要不要跳、在哪兒跳、怎麼跳(姿勢和角度不對都會致命,要儘量保持和戰機的垂直)。

彈射跳傘

這一系列的判斷和決定,可能也就幾分鐘,甚至是幾十秒的功夫。弄好了被譽為英雄,弄不好呢,不是機毀人亡就是造成不必要的重大人員財產損失,直接被押上軍事法庭了。

所以啊,飛行員這個職業,幾萬裡挑一,門檻如此之高,還是相當有道理的。

咱們接下來要講的,就是一個判斷失誤的蘇軍飛行員在跳傘後,戰機竟然又自行恢復了正常,在無人駕駛狀態,繼續一路向西,遊走了北約5國上空的「大事故」。

1989年7月的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比利時領空驚現了一架蘇聯米格-23戰機,低空踉踉蹌蹌的往下俯衝.....

別說此時正處於東西方異常敏感的冷戰時期,就算是當今氣氛相對緩和的歐洲,這也能算的上是件很不可思議的怪事兒——米格-23哪兒來這麼大膽,囂張的在防空體系密布的北約上空橫衝直闖;而北約方面為什麼就那麼「慫」,沒有當機立斷的選擇將其擊落呢?

其實啊,答案很簡單,因為——戰機上沒有飛行員!

當天早晨,在蘇聯駐波蘭的科沃布熱格的空軍基地,一架米格-23戰鬥機起飛執行日常戰備值班任務。

升空一段時間後,飛行員尼古拉斯·斯庫裡金上校突然察覺到了飛機有「異樣」,發動機部位突然發出了類似電火花「啪啪」的爆裂聲,緊接著,米格-23就開始失控,直接向地面俯衝下去。

緊急向基地指揮中心匯報情況後,斯庫裡金上校按指令選擇了拋機跳傘逃生,迅速彈射了出去,順利打開傘具。

米格-23上的彈射跳傘

照說,按照跳傘前的飛行方向,戰機本應該在幾分鐘內墜落於西邊的波羅的海。

沒成想,當他安全著落之後,發現,戰機的動力失效故障竟然又自己恢復好了,重新調整了姿勢,以無人駕駛的模式,一路往西飛去。

要知道,這個蘇軍基地所在的波蘭城市科沃布熱格(Koobrzeg),1945年8月前,叫做科爾貝格(德語:Kolberg)原本是德國領土,19世紀初,大名鼎鼎的普魯士抵抗拿破崙入侵的「科爾貝格圍城戰役」,就發生於此。納粹德國戰敗後,才割讓給的波蘭。所以,此地堪稱華約和北約的前線城市,戰機隨便往西一偏,就飛到了東德,一轉眼的功夫,又將會進入北約領空。

就這樣,沒了飛行員的米格-23以大約每小時900公裡的速度保持著低空飛行,跨越了民主德國。

進入北約防空區後,聯邦德國的萊茵河雷達站很快就監測到了這架來自東方的米格-23戰鬥機。

此時,北約前線指揮部異常緊張,如臨大敵。但對於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行為,也不敢輕舉妄動,直接予以擊毀。

畢竟,要說執行作戰任務,多數情況下,都得是兩架戰機——長機和僚機組團出行,高空高速亮相才對(米格-23高空時可達2.35倍音速,低空也能開到1350公裡每小時)。再加上,米格-23對北約而言,也不算是什麼陌生的新式機型,一架單槍匹馬的米格-23如此猖狂的低空低速飛行,蘇聯方面到底在醞釀著什麼「大陰謀」?

於是,他們馬上通知了駐荷蘭的美國空軍。

美軍立即出動了兩架F-15戰機進行攔截。

這兩架F-15迅速飛臨蘇聯戰機兩側,開始一左一右保持著等速飛行。穩定後,美軍飛行員詫異地發現——這架突然飛來的蘇聯戰機機艙內根本沒人!

這倆美國飛行員頓時以為自己撞了鬼,互相交換了觀察結果後,馬上向指揮中心匯報——米格-23上沒有飛行員,正在以「無人駕駛」模式飛行。

「沒有飛行員,這怎麼可能?」指揮官驚詫的說,「你們靠近點看看,蘇聯人在搞什麼鬼!」

兩名美軍的飛行員剛想靠近那架米格-23,突然發現它朝著他們衝了過來。兩人大驚急躲,幸虧閃避及時,才沒有被撞上。

此時,北約方面也收到了蘇聯通過第三方組織發來的緊急信息,得知了事情的原委。

考慮到飛機沿途多為西歐人口稠密地區,為了不傷及地面群眾,只得任由米格-23繼續「放飛自我」。

就這樣,按照指令,隨後的近半個小時,這兩架美軍的F-15隻好像護航機一般,一左一右的跟在這架幽靈似的米格-23後面,護送著它又進入了荷蘭境內。

這種一架蘇聯戰機後面老老實實跟著兩架美國戰機的場面,整個冷戰中,也算是相當罕見的「奇觀」了。

隨後,驚恐的荷蘭人又看著這架米格-23進入了比利時境內,比利時人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再西邊的法國更是提前繃緊了神經。

米格-23的飛行線路

隨著燃油即將耗盡,米格-23的飛行速度開始減慢,高度也越來越低,最終,它突然一頭向地面栽去,墜毀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以西80公裡的小城科特賴克郊區的某個靠近法國的村莊裡,壓垮了一個院落和裡面的住宅。

戶主的長子,一名正在幹農活的比利時大好青年,就這樣死於一樁真實的「天降橫禍」。

米格-23的墜毀現場

這事兒,後來還傳出了點「靈異色彩」。據說,這名比利時青年之前在吉普賽人那裡算命,對方的「大神」告訴他,他會在不久後死於空難。

那以後,比利時青年一直忐忑不安。家人們都覺得好笑——你從不坐飛機哪來的空難呢?所謂的「告誡」,就是吉普賽人的忽悠你的把戲,不必當真。

然後呢,就悲劇了....

當然,以上可能就是個杜撰的段子罷了,大家隨便聽聽,不必當真。

那麼,這架在北約領空撒歡般「放飛自我」的米格-23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怎麼時好時壞的,弄出這麼大的亂子。

說到底,還是電器問題的「通病」——接觸不良。

古董級的米格-23在當今印軍中仍在堅持服役。近期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武裝衝突中,也有米格-23的身影

此戰機曾經歷過五次大修,但都沒修的太徹底,加速器的線路突然發生了「接觸不良」,從而使發動機的推力下降,導致飛機失速下墜。

神奇的是,飛行員彈射跳傘時,戰機受到震動後,線路又被接通了。於是,米格-23按照之前的方向,一股腦的往西繼續飛行,直到燃料耗盡。

而提前跳傘的這位斯庫裡金上校,因為是按照流程,在地面指揮中心發出「拋機跳傘」指令後才彈射出的米格-23,因此,他本人也並未怎麼受到嚴重懲罰。

事後,恰逢蘇聯正在高舉「全人類的利益高於國家利益」的「新思維」大旗,努力嘗試緩和與西方關係,所以對這次空難的善後和賠償工作搞得比較到位;那邊,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看到蘇聯方面態度還不錯,也沒怎麼太刻意為難這個只剩下了半口氣的對手,堪稱是一起冷戰時代,處理的比較冷靜和理性的意外事故。

相關焦點

  • 蘇聯戰機發生故障後,飛行員棄機跳傘,戰機無人駕駛意外橫穿四國
    不過在美蘇冷戰時期,蘇聯倒是給了全世界一個驚喜:一架空重9595千克的戰機,在「無人駕駛」情況下,橫穿「4個」國家。美軍派出攔截的飛行員大吃一驚:蘇聯在搞什麼?戰機上沒有飛行員。1989年7月4日,北約位於萊茵河的雷達屏幕上出現異常,亮點忽高忽低,左右搖晃不定,操縱員緊張著向上級報告目標情況:一架米格23出現。
  • 澳大利亞戰機失控,飛行員只顧跳傘,飛機無人駕駛安全著陸
    圖片:一架F/A-18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衝出跑道,飛行員慌不擇路跳傘逃生。從澳大利亞媒體發布是視頻看,這架戰鬥機的墜毀非常具有戲劇性。在周二下午的空中演習時,這架美制戰鬥機由2名飛行員駕駛起飛,當滑跑到200米左右的時候突然一臺發動機發生了故障,火焰從尾噴口竄出。
  • 橫穿5個國家,飛行900公裡:無人駕駛的米格戰機一夜成名!
    1989年7月4日,駐紮于波蘭的北極熊空軍,正在進行日常飛行訓練,時年42歲的一級飛行員斯庫裡金上校,駕駛一架米格-23戰機從波蘭北部城市利沃布熱克機場起飛。飛機爬升到150米左右的高度時,斯庫裡金忽然聽到戰機進氣道發出爆炸聲,同時發現發動機推力下降,飛機正在向地面俯衝。
  • 飛行員遇險直接跳傘,20噸戰機墜落砸向學校,近百名學生當場喪生
    從學習理論知識開始,再經過教練機上的實踐,戰機飛行員在進入部隊後,還要與戰機經過幾年的磨合,近十年的錘鍊,才能成為優秀的戰機飛行員。畢竟戰機在現代空戰中有著重要作用,戰機飛行員的培養必不可少。 若是發生突發狀況,飛行員也可以直接棄機跳傘,由此可見飛行員的重要性。
  • 飛行員為保命棄機跳傘,20噸戰機直接砸向學校,近百名學生遇難
    因此各國十分注重空軍的建設與培養,不僅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各種先進戰機,還耗費巨額資金來培養飛行員,因而飛行員的選拔極為嚴苛,並且在戰機遇到突發事故時,也會允許飛行員放棄戰機跳傘逃生,然而蘇聯時期的一位飛行員卻因為跳傘逃生而在國際上引起了巨大爭議,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飛行員駕駛戰機執行任務,中途棄機跳傘的話,需要賠錢嗎?
    那麼假如飛行員在駕駛戰鬥機的時候,突發意外棄機跳傘,飛行員需要負責任嗎?要知道一架戰鬥機可不便宜,最少都有幾億人民幣,普通飛行員工作50年都不一定還得起。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
  • 蘇聯以色列曾發生激戰?3名蘇聯飛行員跳傘逃生,2名陣亡
    說到這裡很多人應該都會想到美國以及蘇聯,畢竟這兩個國家曾經是世界上著名的航空大國,他們都擁有性能非常出色的戰鬥機。與蘇聯絕佳戰鬥機水平相對應的就是其飛行員的高超駕駛技術。我們都知道蘇聯人民素有戰鬥民族的稱號,他們研製武器裝備的時候也更加崇尚暴力美學,這就使得蘇聯空軍的戰鬥力異常強悍。早前蘇聯與以色列就曾經在埃及上空激戰過一次,那麼以色列與蘇聯的飛行員哪個更強呢?激戰的結果如何?
  • 20噸戰機從天而降,失控直接撞向學校,90多人當場死亡
    但這種不顧地面人員安全,直接跳傘的做法很可能會造成更加嚴重的事故。飛行員作為一種高風險的職業,在通過各項從業必備的技能以外,更需要對飛行員的心理狀況進行測試。歷史上,蘇聯飛行員就曾因為棄機跳傘釀成了嚴重事故。
  • 無人飛機事件,青年在散步,卻被千裡之外的外國戰鬥機一頭扎死
    這就是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的米格23橫穿歐洲事件,一架本不該出現在比利時的蘇聯飛機飛躍千裡,然後砸死了一位名不見經傳的青年,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其實說起這件事還真有點玄乎,就連這架飛機的駕駛員蘇聯上校尼可萊·史庫裡丁上校也說不太清,飛機墜落時,他正在遠在千裡的波蘭喝著下午茶呢,他那天駕駛著飛機在波蘭空域進行飛行訓練,可就在他操控飛機進行爬升時,飛機突然熄火了,而且失去動力的米格十三直接滑翔著往大地墜落,眼看就要機毀人亡,上校看此時飛機預計墜落點是郊外無人區域,也就沒有猶豫直接跳了傘,被彈射出去昏昏沉沉的上校很快就被救援隊接走
  • 戰機遭鳥擊 飛行員37秒3次規避居民區後跳傘榮立一等功
    37秒生死抉擇3次毅然轉向75.9米極限彈射……飛行員王建東沉著應對空中險情榮立一等功!英雄壯舉,榮獲表彰!今天(8日)上午,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隆重舉行王建東同志一等功授獎大會,為王建東頒發一等功獎章和空軍功勳飛行人員金質榮譽獎章。
  • 為什麼戰機被飛彈鎖定,飛行員不選擇跳傘,而是冒死與其進行周旋
    其實在空空飛彈問世初期效果並不好,就算先敵發現對方也難以突襲成功,卻因為飛彈的性能不穩定,往往發射出去的飛彈會被敵人輕易躲避,從而引發敵機的追擊,所以最早的飛行員就算面對來襲的空空飛彈,也不會太過於驚慌。如果向著太陽飛去,都會讓紅外製導的飛彈失去追擊能力。
  • 戰機遭鳥撞擊 飛行員規避居民區後跳傘
    央廣網北京10月26日消息(記者呂世強 李琳)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日前,在空軍航空兵某旅組織的對抗空戰訓練中,飛行員王建東駕駛戰機遭鳥撞擊。在飛機墜毀前的37秒內,他冷靜準確處置,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飛行員百米高度跳傘,無人駕駛的F22飛出數百米墜毀
    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空軍官員透露,當地時間15日早上,一名F-22「猛禽」戰鬥機飛行員在佛羅裡達州埃格林空軍基地醫院訓練時發生事故,目前情況穩定,正在恢復中。發生事故的這架單座戰鬥機屬於美國空軍第43戰鬥機中隊,是目前駐紮在埃格林的第325戰鬥機聯隊的一部分。
  • 臺軍戰機墜海飛行員不治 近5年已5起墜機事故
    ,綠媒:臺軍近5年已5起墜機事故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據臺灣綠營媒體《自由時報》10月29日報導,臺東志航空軍基地一架F5E戰機今(29日)早在基地鄰近的加路蘭海域墜海,飛行員朱冠甍上尉跳傘逃生被救起後,被送往醫院搶救,但於9點27分宣告不治。
  • 戰機剛起飛,267米高度突然撞鳥,飛行員拖了37秒才跳傘
    據"央視軍事"消息,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員王建東此前在駕駛戰機進行訓練時遭遇特等險情。其駕駛的戰機才剛剛起飛就在267米的低空撞鳥,發動機也隨即"空中停車",在出現故障後,戰機也失去了動力,高度急速下墜,但當時飛機下方位於人口密集區,飛行員王建東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沉著應對,足足拖延了37秒時間,連續3次規避人口密集區,最後在僅離地75.9米高的地方選擇跳傘,而戰機則在3秒後墜毀在無人居住的水田。
  • 毫無人性,2枚飛彈擊落2架敘軍戰機:飛行員遭地面機槍掃射
    雖土耳其北約求援遭到拒絕,但在2月29日舉行的高層會議上,北約28個成員國均表示全力支持土耳其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並願意提供物資上的幫助,反而使土耳其的態度更加強硬,繼續擴大了在敘利亞伊德利卜軍事行動。
  • 以色列與蘇聯的飛行員哪個更強?在埃及上空激戰過一次,結局慘烈
    作者:毅品文團隊大水牛,無授權禁轉 中東歷次戰爭中,阿拉伯國家的飛行員曾屢次敗在以色列空軍的手下。有人說是因為阿拉伯飛行員的素質比較低,訓練不夠造成戰績低下。這些國家的飛行員駕駛的是蘇聯製造的戰鬥機,而以色列飛行員駕駛的多是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製造的戰機。
  • 蘇聯擊落韓國007號航班:269人遇難,飛行員回憶那就是偵察機
    1983年,蘇聯空軍蘇-15戰機擊落大韓航空007號班機,造成269人遇難,引發世界一片譁然。韓國和美國等西方國家強烈譴責蘇聯對手無寸鐵平民的冷血屠殺,多國爆發反對蘇聯的大遊行,多個西方國家紛紛譴責蘇聯空軍擊落民用客機的行為,美國甚至發出戰爭的威脅,而蘇聯方面則強硬回應自己擊落的是侵犯自己領空的飛機,是在維護自己國家的主權。事件距今已經三十多年了,但關於此事件的討論一直沒有停歇過。
  • 【澳大利亞戰機發生嚴重墜機事故 2名飛行員跳傘逃生】據澳大利亞...
    2020-12-08 23:15:40來源:FX168 【澳大利亞戰機發生嚴重墜機事故 2名飛行員跳傘逃生】據澳大利亞第9新聞臺剛剛消息,一架澳大利亞戰機在位於布裡斯班西部的安伯利皇家空軍基地發生嚴重墜機事故。
  • 剛剛,臺空軍戰機墜海,飛行員死亡
    突發:臺一戰機墜海、飛行員溺亡!今天早上,臺空軍一架戰機突然在臺東縣卑南鄉迦鹿蘭(加路蘭海域)休息區外海處墜機,墜入大海。戰機墜海時還引發大火。墜海的臺戰機是一架隸屬「臺東志航空軍基地」的F5E單座戰機,該戰機在今天早上開始進行訓練,7時30分時戰機突發引擎故障,失去動力,然後墜機。飛行員朱冠甍上尉在回報塔臺發動機失效後,緊急跳傘逃生。7時43分,臺軍一架黑鷹直升機就從「空勤總隊」基地起飛,5分鐘 後海巡艇也到達戰機失事海面,與黑鷹直升機一起展開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