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0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1月20日,位於濟南臨港經濟開發區的中電建•能源谷運營中心盛大開放。濟南市政協主席雷傑等市領導和行業專家、企業代表、媒體嘉賓等共同出席見證。
中電建•能源谷被列為2020年山東省重大項目,該項目響應國家「新舊動能項轉換」號召,符合濟南十大千億產業名錄中的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業。「中電建•能源谷產業園」以核能產業為金名片,秉持「產業價值重構,科技轉型升級」願景,以智慧、生態園區環境為基礎,智慧型產業為特色,將通過融合「產業、企業、功能、服務、環境」五大生態系統,構建第五代全生態智慧產業園區。
當天上午舉行的開放儀式上,山東核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國核示範電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桑勝全發言時介紹,我們國家的核電建設執行的是世界最高標準,能夠進入核電領域的施工企業,我國也就四五家,中國電建集團核電工程有限公司作為我國核電建設的主力軍,具有很強的實力和管理水平。希望中電建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立足山東,放眼世界,攜手國際國內先進能源企業和科技力量,將能源谷打造成國內一流的產業園區,凝聚起全社會的共識,智慧和力量,努力促進清潔能源時代的發展創新與合作,為山東省社會和經濟發展,為我國新能源企業實現安全高效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中電建•能源谷產業園」背靠央企強大實力和技術優勢,以核能產業為引領構建全新的「1+2+2"產業體系。據介紹,中國電建集團作為位居世界500強的綜合特大型企業集團,正充分發揮自身的核心優勢,積極參與濟南市的新舊動能轉換。該集團A級全資子公司中電建核電工程公司,作為在新能源、核電產業領域的引領者,將整合國內國際各方資源,傾力在「中電建•能源谷產業園」園區打造產業集群以及全方位產業鏈,引領入園企業共享世界一線企業頂級資源與產業配套,共謀發展,共享走出國門的紅利。
中國電建集團核電工程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法書講話指出,公司作為責任央企,在鞏固傳統業務的同時,積極踐行央企責任,緊抓山東省和濟南市重要戰略機遇,持續融入地方經濟發展進程,助推企業轉型升級,切實發揮好龍頭帶動作用和內外部資源整合能力,共同打造優勢產業集群。中國電建集團核電工程有限公司基於濟南市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巨大的發展潛力,依託公司核心業務能力,開發建設了中電建•能源谷綠色低碳智慧產業園區,該項目佔地約470畝,總投資約35億元。
劉法書介紹說,中電建•能源谷作為公司產業轉型發展的新引擎,將以產業價值重構,科技轉型升級為願景,以當前核電發展機遇為重要契機,著力構建全新的1+2+2產業體系,以核能產業為明星引領,以依託新能源產業和高效節能產業為兩大支柱強基,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為兩大輔助產業,通過產業、企業、功能、服務、環境5大生態系統,形成相互關聯,相互服務、相互支撐、多元協助的產業生態圈和低碳綠色能源生態股,努力將其打造成為山東省產業園區創新發展的亮麗名片。
濟南臨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李民表示,中電建•能源谷作為省重點項目,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電建集團在濟南千億計劃的先行項目,將著力打造能源產業的全方位產業鏈。項目建成後,必將為區域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進一步夯實工業強市的根基和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底盤,臨港開發區將一如既往堅持項目為王的服務理念,全力為項目建設做好服務,及時幫助項目解決困難和問題,確保項目順利竣工,如期投產。
據了解,「中電建•能源谷產業園」位於濟南臨港經濟開發區,這裡有機場、高鐵客運、鐵路貨運、高速公路立體交通網絡,具備四港聯動優勢,且未來具備較強產業規劃和產業集聚能力。「中電建•能源谷產業園」落位有助於填補臨港經濟開發區產業空白,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未來將聯動開發區其他產業,共同構建產業結構合理、可持續循環的產業生態集群。
當天上午舉行的中電建•能源谷運營中心開放儀式上,10家企業現場籤約。據介紹,目前已有20餘家相關企業意向入駐中電建•能源谷產業園,涵蓋核電研發、新能源、智能製造等。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懷曉)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核聚能源谷共享新動能,中電建•能源谷運營中心盛大開放》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