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跟著「神七」一起飛天的「太空鉛筆」,原來是上海這家企業研發的
「太空人在太空出艙後,在失重、真空的環境下,無法使用傳統需要重力才能出水的水筆或鋼筆,而一支小小的鉛筆,就成為太空人重要的記錄工具。」坐在咖啡館,中國第一鉛筆有限公司科技開發中心設計師、「黃浦工匠」勵峰向記者講述當年研發太空筆的種種細節。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升空,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伴隨3位航天員一起「上九天攬月」的,正是來自第一鉛筆自主研發的「神來之筆」——太空出艙用鉛筆。
有點年紀的人都對「中華牌」鉛筆不陌生,最常見的是一款墨綠色竹節花圖案筆身的鉛筆——中鉛的當家產品「中華牌101繪圖鉛筆系列」。多年來,「中華牌」鉛筆都在國內佔據最大的市場份額,且遙遙領先於第二名。
2006年,中鉛接到一個特別「訂單」——設計一款太空出艙用鉛筆。「按照國家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要求,太空筆設計製作的核心難點,在於筆芯硬度與濃度的平衡。」勵峰說。
太空鉛筆要具有一定硬度,否則筆芯在太空惡劣環境一旦斷裂,碎片可能會對太空人造成傷害;同時,筆芯要具有一定濃度,太空人進行遠距離交流時,書寫內容才能看得清。
老法師一聽,都搖頭:因為筆芯的硬度與濃度天生就是一對「矛盾」。濃度高的筆芯往往硬度低,反之亦然。
此前只有美國與蘇聯研發過太空書寫筆,也沒有公開的參考資料。中鉛設計團隊通過反覆試驗,調整鉛芯石墨與黏土的配比,改進燒結的工藝。上百次失敗後,最終實現了出艙鉛筆芯達到4B的濃度、HB的硬度,成為中國鉛筆史的首創。
在攻克核心技術難題的同時,勵峰也精雕細琢著太空筆的細節。「誰都沒有見過太空筆,我只能在模擬試驗中摸索。」考慮到太空人身著航天服下的握筆條件,太空筆必須保持一定的長度和粗度,又要防滑。他借來太空手套,反覆模擬太空人握筆姿勢,確定了最佳的杆徑為18毫米,又為太空筆設計了防滑環槽與連接手繩,防止筆從太空員手上「飛出去」。
太空筆的研製成功,讓勵峰對鉛筆工藝的內涵和科技含量更加自信。2016年,他開發出「麼麼香」香味鉛筆,獲得2017年上海國際時尚消費品博覽會工業設計銀獎,短短3個月就在海內外市場創造了200萬元銷售額。
當時,市場上也有會散發香氣的鉛筆,一般是將香精添加到鉛筆表面漆,但香味僅能保留3個月。而一支鉛筆從原料生產到最終擺上貨架,最長可能要6個月,到消費者手中,香味早就揮發掉了。
一次,勵峰在與大學科研團隊的交流中,聽說了一項「微膠囊緩釋技術」,他就想,能否將這一技術運用到香味鉛筆製作中。經過多次試驗,香精被包裹在微型膠囊中,膠囊被融於鉛筆的表面漆中,摩擦鉛筆破壞微膠囊就可以釋放香味,於是「麼麼香」鉛筆誕生了,香味可以保持兩年。
近年,隨著國外各種高端鉛筆走進尋常百姓家,中鉛研發團隊在思考著未來的發展:除了書寫、繪畫,鉛筆還有什麼用途?
有兩種進口鉛筆給勵峰留下深刻印象。一種是德國的「洞洞筆」,普通鉛筆上面設計了很多凹痕,可幫助初學寫字的小朋友找準定位;另一種是日本的彩色鉛筆,有500種顏色。
「別小看洞洞筆上的凹痕,這家德企為這一設計申請了專利;500色的彩色鉛筆收藏價值大於使用價值,很多消費者要一支支買回去,集齊所有的顏色。」
兩種進口鉛筆均處產業鏈高端,售價是國內同類產品的幾倍甚至十幾倍。「正是創意設計,賦予了鉛筆新的功能與更高附加值。」這兩年,勵峰和研發團隊也開發出一些新產品,如改進鉛筆表面油漆,推出了更加環保安全的水溶性鉛筆漆;設計出書頁式的鉛筆包裝,具有一定收藏價值。「但我們還缺少顛覆式的創意設計,這也是我未來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