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神七」一起飛天的「太空鉛筆」,原來是上海這家企業研發的

2021-01-04 東方網

原標題:跟著「神七」一起飛天的「太空鉛筆」,原來是上海這家企業研發的  

  「太空人在太空出艙後,在失重、真空的環境下,無法使用傳統需要重力才能出水的水筆或鋼筆,而一支小小的鉛筆,就成為太空人重要的記錄工具。」坐在咖啡館,中國第一鉛筆有限公司科技開發中心設計師、「黃浦工匠」勵峰向記者講述當年研發太空筆的種種細節。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升空,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伴隨3位航天員一起「上九天攬月」的,正是來自第一鉛筆自主研發的「神來之筆」——太空出艙用鉛筆。

 

  有點年紀的人都對「中華牌」鉛筆不陌生,最常見的是一款墨綠色竹節花圖案筆身的鉛筆——中鉛的當家產品「中華牌101繪圖鉛筆系列」。多年來,「中華牌」鉛筆都在國內佔據最大的市場份額,且遙遙領先於第二名。

  2006年,中鉛接到一個特別「訂單」——設計一款太空出艙用鉛筆。「按照國家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要求,太空筆設計製作的核心難點,在於筆芯硬度與濃度的平衡。」勵峰說。

  太空鉛筆要具有一定硬度,否則筆芯在太空惡劣環境一旦斷裂,碎片可能會對太空人造成傷害;同時,筆芯要具有一定濃度,太空人進行遠距離交流時,書寫內容才能看得清。

  老法師一聽,都搖頭:因為筆芯的硬度與濃度天生就是一對「矛盾」。濃度高的筆芯往往硬度低,反之亦然。

  此前只有美國與蘇聯研發過太空書寫筆,也沒有公開的參考資料。中鉛設計團隊通過反覆試驗,調整鉛芯石墨與黏土的配比,改進燒結的工藝。上百次失敗後,最終實現了出艙鉛筆芯達到4B的濃度、HB的硬度,成為中國鉛筆史的首創。

  在攻克核心技術難題的同時,勵峰也精雕細琢著太空筆的細節。「誰都沒有見過太空筆,我只能在模擬試驗中摸索。」考慮到太空人身著航天服下的握筆條件,太空筆必須保持一定的長度和粗度,又要防滑。他借來太空手套,反覆模擬太空人握筆姿勢,確定了最佳的杆徑為18毫米,又為太空筆設計了防滑環槽與連接手繩,防止筆從太空員手上「飛出去」。

  太空筆的研製成功,讓勵峰對鉛筆工藝的內涵和科技含量更加自信。2016年,他開發出「麼麼香」香味鉛筆,獲得2017年上海國際時尚消費品博覽會工業設計銀獎,短短3個月就在海內外市場創造了200萬元銷售額。

  當時,市場上也有會散發香氣的鉛筆,一般是將香精添加到鉛筆表面漆,但香味僅能保留3個月。而一支鉛筆從原料生產到最終擺上貨架,最長可能要6個月,到消費者手中,香味早就揮發掉了。

  一次,勵峰在與大學科研團隊的交流中,聽說了一項「微膠囊緩釋技術」,他就想,能否將這一技術運用到香味鉛筆製作中。經過多次試驗,香精被包裹在微型膠囊中,膠囊被融於鉛筆的表面漆中,摩擦鉛筆破壞微膠囊就可以釋放香味,於是「麼麼香」鉛筆誕生了,香味可以保持兩年。

  近年,隨著國外各種高端鉛筆走進尋常百姓家,中鉛研發團隊在思考著未來的發展:除了書寫、繪畫,鉛筆還有什麼用途?

  有兩種進口鉛筆給勵峰留下深刻印象。一種是德國的「洞洞筆」,普通鉛筆上面設計了很多凹痕,可幫助初學寫字的小朋友找準定位;另一種是日本的彩色鉛筆,有500種顏色。

  「別小看洞洞筆上的凹痕,這家德企為這一設計申請了專利;500色的彩色鉛筆收藏價值大於使用價值,很多消費者要一支支買回去,集齊所有的顏色。」

  兩種進口鉛筆均處產業鏈高端,售價是國內同類產品的幾倍甚至十幾倍。「正是創意設計,賦予了鉛筆新的功能與更高附加值。」這兩年,勵峰和研發團隊也開發出一些新產品,如改進鉛筆表面油漆,推出了更加環保安全的水溶性鉛筆漆;設計出書頁式的鉛筆包裝,具有一定收藏價值。「但我們還缺少顛覆式的創意設計,這也是我未來要努力的方向。」

相關焦點

  • 82歲「中華」鉛筆:寫下民族自信和航天夢想
    「十幾年的反傾銷應訴也讓中鉛深刻意識到,在國際競爭中遇到問題要主動應對,並且倒逼企業加強管理、減少消耗、提高效率,來規避國際在反傾銷方面對企業的一些誤判。」除了在國外打了一場漂亮的仗外,中華鉛筆也及時根據市場整體環境,調整了國內的經營布局,提出了「三步走」戰略,把鉛筆生產從上海本地的高商務成本區域向外轉移。
  • 80多歲的中華牌鉛筆,還是年輕人的選擇嗎?
    只不過,這家有著80多年歷史的上海老字號,還會是現在年輕人的選擇嗎?哪怕利潤再低中華牌鉛筆也必須存在6月11日下午4點,一對老夫妻走進黃浦區福州路上一家文具店,對琳琅滿目的精美文具視而不見,只想找一種普通的鉛筆。
  • 「神七」實現太空行走
    發布時間: 2010-10-19 17:23   來源: 荊楚網   進入電子報   2008年9月25日至9月28日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並實現了我國首次太空行走。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於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988毫秒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
  • 關於鉛筆的那些誤會:名叫鉛筆,其實不含鉛
    沒有鉛筆,會影響到法國建築、產業設計圖製作,特別是當時最迫在眉睫的軍事繪圖,時任法國軍政部長的拉扎爾·卡諾委託一位名叫尼古拉斯-傑克瓊斯·孔德的科學家,要求他務必研發出能夠滿足本國需求的鉛筆。 由軍政部長委託科學家把鉛筆研發作為國家項目,聽起來誇張,但在當時缺少英國石墨的情況下,製造鉛筆實屬不易。
  • 12年前的今天,太空中飄揚起五星紅旗
    誰也沒想到,為了讓這面國旗亮相太空,發生了一波三折,驚心動魄的故事。  2008年9月25日晚,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F型火箭,將「神舟七號」飛船送入太空。三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肩負重任,將在這次飛天之旅中,完成中國首次太空出艙的關鍵任務。
  • NASA花費上百萬發明了太空筆?卻被蘇聯用鉛筆簡單解決了!
    相信大家對這樣一個傳聞一定不陌生,美蘇爭霸期間展開了太空競賽,而太空中普通的原子筆卻無法使用。為此,NASA花費了數百萬美元開發了一款太空原子筆,而蘇聯決定不用原子筆,用鉛筆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故事到這裡你肯定覺得NASA很傻,但是真實的歷史到底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的始末。
  • 到2015年,中國航天員能在太空待半個月一個月
    眼看著「神五」、「神六」、「神七」相繼上天,飛天已然不是夢想。接下來,我國航天事業還有什麼新計劃?昨天,中國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杭州站)在杭州世貿中心開展。儀式結束後,記者採訪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王兆耀。
  • 原子筆在太空寫不了字,為什麼不用鉛筆,而非要開發太空筆
    大家對於筆是不陌生的,學生時期不知道寫完了多少的筆芯,寫掉的筆芯都是逝去的青春和回憶,即使不是在讀書,很多時候都是需要用到筆芯的,就連在太空中也不例外,但是原子筆在太空中是寫不了字的,既然用不了原子筆,那為什麼不用鉛筆呢?反倒是花費重金來研製太空筆?
  • 新聞背景:神舟飛船已有4次載人飛行8人飛天
    此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已成功發射9艘神舟飛船和1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先後成功實施5次無人飛行試驗和4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將8名中國航天員成功送入太空,其中,航天員景海鵬「神七」、「神九」兩度飛天。
  • 用鉛筆在太空寫字是個騙局?太空人真正用上的太空筆是這個
    筆者:三體-小遙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個故事: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美蘇太空爭霸的過程中,兩國在技術上不斷進行突破,絲毫不願落後。甚至一個小小的太空筆,都讓美國斥巨資競爭,然而蘇聯太空人僅僅依靠成本幾毛錢的鉛筆就完成了任務。
  • 原子筆在太空無法使用,那就用鉛筆啊,為啥非要發明太空筆?
    那既然在太空中原子筆寫不了字,那用什麼筆呢?鉛筆不行嗎?國際上比較早的時候確實用過鉛筆,前蘇聯和美國就都用過,但很快就不用了,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是因為在太空中使用鉛筆太過危險,削鉛筆時會產生木屑塵埃,就算不削,書寫的過程也會產生粉塵,沒有重力,這些粉塵漂浮在空中,可能會被太空人吸入,也可能會損害太空艙內的設備。
  • 探訪制筆車間:製作一支鉛筆需三十餘道工序
    其實不然,早期的鉛筆含有鉛,但現在鉛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粘結劑,不再含鉛,所以對小朋友是無害的。」  捏煉機根據鉛芯的不同品種進行加料,以往加料全靠人工,如今企業改進設備,使用電動加料機,只需人工操作即可完成。
  • 在太空裡不能用原子筆,用鉛筆不行嗎?為什麼要發明太空筆
    原子筆的用途非常廣泛,寫字、畫畫都可以,但卻不能在太空裡使用。因為脫離地心引力後,太空中的零重力使得原子筆的油墨不能被推到筆珠上,因此無法寫出字來,但在太空艙中的太空人需要經常記錄一些信息,沒有筆是不行的。很多小夥伴提出,用鉛筆不就好了,鉛筆又不需要重力才能工作。還別說,美蘇在發現原子筆不能使用後,都曾在太空中用過鉛筆,但很快鉛筆也被禁止使用。
  • 關於鉛筆的誤解不少,甚至連名字也充滿誤會
    沒有鉛筆,會影響到法國建築、產業設計圖製作,特別是當時最迫在眉睫的軍事繪圖,時任法國軍政部長的拉扎爾·卡諾委託一位名叫尼古拉斯-傑克瓊斯·孔德的科學家,要求他務必研發出能夠滿足本國需求的鉛筆。由軍政部長委託科學家把鉛筆研發作為國家項目,聽起來誇張,但在當時缺少英國石墨的情況下,製造鉛筆實屬不易。
  • 什麼是數位化時代探索太空的正確姿勢?跟著"火星叔叔"一起解鎖
    跟著"火星叔叔"一起解鎖 來源:財訊網時間:2020-10-20 20:52:31 "天問一號開啟了中國人逐夢火星
  • 「統一」牌老壇酸菜面的調味料,原來出自長寧這家企業!
    「統一」牌老壇酸菜面的調味料,原來出自長寧這家企業!: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統幸食品貿易(上海
  • 上海制筆企業謀求轉型發展
    本報訊 (記者鄭建玲)記者日前從中國制筆協會獲悉,該協會理事長王淑琴和秘書長吳少前不久在對上海對制筆企業進行實地考察調研後發現,上海制筆企業為應對市場挑戰,正積極謀求轉型發展。  據介紹,上海英雄集團正在制定振興英雄品牌3年規劃,突出觀念創新、產品創新、營銷創新和管理創新。
  • 「神舟五號」發射成功——中國人到太空了
    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隨著航天英雄楊利偉駕「神舟」平穩著陸,中華民族的飛天夢終於成真,中國成為繼前蘇聯和美國之後第3個將航天員送上太空的航天大國。具有象徵意義的是,飛船著陸時間正好是當天天安門廣場國旗升起的時刻。  來到航天城,記者刻意去尋訪一位名叫汪恭質的老研究員,屈指一算,老人今年70歲啦!
  • 阿里雲自主研發的「飛天」系統估值60000億元
    阿里雲的出現和飛天作業系統的誕生,徹底改變了這一現象。雖然還有一定差距,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對其他國家的依賴。飛天操作是阿里雲自主研發的面向全球的超大規模通用計算作業系統。它出生於2008年。現在,經過十年的發展,它已經轉變成世界頂級的作業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