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抄襲必究!
前不久發布的谷歌親兒子pixel 2 XL再度被爆出屏幕出現故障,不僅有用戶稱使用該款手機數日後就出現燒屏現象,而且多家媒體的編輯也在網絡上曬圖,表示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導致這個問題的,就是因為pixel 2 XL使用了OLED屏,此外,使用了OLED屏的三星S8同樣遭殃。而最近開始上市的iPhone X也使用了OLED屏,因此也存在著同樣的風險。
那麼,燒屏是什麼鬼?是屏幕爆炸嗎?——騷年,燒屏雖然聽起來好像很恐怖,但絕對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在手機行業,燒屏被稱為」像素殘影「,如果屏幕長時間停留在某個靜止畫面,就有可能因為某些像素點的過度使用,造成每個像素老化程度不一樣,從而留下該圖像的殘影。
燒屏經常會出現在等離子電視和OLED屏等手機上,一旦手機出現燒屏,管你是全面屏還是無邊款,亮屏之後都是麻子臉。
實際上,無論是OLED屏還是LCD屏,都有可能遭遇殘影的問題,特別是在畫面對比度很高的情況下,只不過LCD屏燒屏概率較小,而OLED屏燒屏概率較大。
道理我都懂,可是憑啥OLED屏燒屏的概率就比較大呢?
這還要從OLED屏的特性說起,OLED屏的優勢很多,比如色域廣闊、色彩鮮豔、討好眼球;可以實現像素點自發光,對比度高;而且由於OLED屏不需要背光板,手機可以做到更薄更省電。
兩種屏幕對比,OLED更勝一籌
然而有利也有弊,OLED屏中的發光層是一層有機化合物薄膜,這些有機材料的壽命是有限的,隨著時間推移會慢慢降解老化,發光亮度和準度都會下降。
這時候如果是LCD屏的發光元件亮度出現衰老,由於它發光的是整塊板,所以即便整體亮度降低了,肉眼也很難察覺;但OLED屏每一個像素點都是獨立發光的,衰老的程度不同、亮度不同,因此就會很明顯。
而且相比LCD屏,OLED屏使用的有機材料壽命更短、更不穩定,這也讓其更容易燒屏。
近年來雖然隨著技術的改進,燒屏現象有所下降,但作為一種自發光屏幕,燒屏一直是OLED屏幕的一個硬傷。一般來說,桌面Dock、狀態列是最容易出現燒屏的區域,因為這兩邊的亮度通常和周邊的差異很大。
為了防止燒屏,手機廠商也做出一些措施,比如三星在部分機種中使用了pixel shifting 技術,通過改變內容在屏幕上顯示的位置,避免同一個畫面持續顯示一種顏色。比如將導航欄上的圖標、熄屏home鍵、時鐘等固定不動的APP不時地輕微移動(但你可能察覺不到)。
蘋果在iOS中也採用了半透明式的顯示風格,避免同一處的畫面像素持續顯示同樣內容。
此外,平時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預防手機燒屏 儘量不要讓靜止畫面長時間停留在屏幕上,沒使用的時候就把屏幕關了。 新手機剛開始使用時適當調低亮度和對比度,避免長時間高亮度查看高對比度的內容,(比如白底黑字的文檔),因為高對比度容易讓屏幕裡的化學物質燃燒得更旺,縮短燒屏所需的時間。
設置動態壁紙和透明的狀態欄,定期改變圖標位置,必要時可以設置半透明圖標,防止手機畫面長時間一樣。
長時間玩遊戲、看視頻,可以多切換一下畫面,也可以使用全屏模式。
儘量不要在充電時玩手機,因為屏幕發熱也會引發燒屏。
簡單來說,就是避免屏幕長時間在同一個地方顯示相同的靜止圖像,以及減少屏幕發熱的概率,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燒屏。
如果燒屏已經不幸發生了,可以先關閉屏幕,冷卻一段時間後再使用動態畫面,減輕殘影的影響;也可以使用第三方恢復軟體。
雖然由於技術問題,手機燒屏這個問題無法從實質上解決,但通過以上幾種方法,還是可以改善的。